重阳节插的,是什么茱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重阳节插茱萸图片手工 重阳节插的,是什么茱萸

重阳节插的,是什么茱萸

2024-07-15 09: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那些叫“茱萸”的植物

在传世文献中,最早记载“茱萸”之名的是据推定成书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的《神农本草经》。原书在宋代以后已亡佚,如今只有后世学者从引用该书的著作中摘出引文编排而成的辑本。按照现在流行的辑本,《神农本草经》中已有“吴茱萸”和“山茱萸”两味药,均列为“中品”。然而,有人发现宋代类书《太平御览》在引用该书对吴茱萸的介绍时没有“吴”字,怀疑原书恐怕只是管这味药叫“茱萸”,“吴”字是后人加上去的。

吴茱萸的果实。图片:uttiy

到了唐代,苏敬主编的《新修本草》又新收一种“食茱萸”,指出它和吴茱萸相似,但药效“少为劣尔”(稍微有点差罢了)。在此之后,历代学者对于吴茱萸和食茱萸的关系一直有争论,大体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吴茱萸就是食茱萸,另一派认为二者是不同的植物。明代李时珍就极力主张吴茱萸和食茱萸并非一物,食茱萸是上古所说的可以做调料的“藙”,又有“欓子”、“越椒”等别名。

“食茱萸”椿叶花椒的花。图片:Davi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经过现代植物学家的考证,今天学界的共识是,山茱萸指的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其枝叶和果实都没有气味。至少自李时珍以后,吴茱萸指的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Tetradium ruticarpum,有的文献也用其异名Euodia ruticarpa或拼写错误的“Evodia rutaecarpa”),食茱萸指的则是芸香科另一种植物椿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它们的枝叶和果实都有浓烈的气味(至于是香是臭,随各人的感受不同而不同),特别是果实,入口极辛辣。至于李时珍之前的吴茱萸和食茱萸的关系,则没有定论。在我看来,古人最早很可能并不严格分辨吴茱萸和食茱萸,都用“茱萸”来称呼,只是入药的时候以吴茱萸为多,做调料的时候以食茱萸(欓子)为多罢了。

山茱萸,叶对生,弧形脉明显,早春开小黄花,秋季结红果。图片:@中国植物图像库

在今天,以“茱萸”为名的植物除了上述吴茱萸、山茱萸、食茱萸之外,还有蜜茱萸、草茱萸、单室茱萸等,但这三者都是现代植物学家起的名字。蜜茱萸属(Melicope)因为和吴茱萸属(Tetradium)近缘、同属芸香科而得名;单室茱萸属(Mastixia)则因为和山茱萸属(Cornus)近缘,同属山茱萸科而得名。

草茱萸 Cornus canadensis,山茱萸科山茱萸属。

左图:@钟蜀黍,右:@中国植物标本馆CFH

为什么说重阳节佩戴的是吴茱萸?

为什么学界认为包括王维在内的唐代人在重阳节佩戴的茱萸是吴茱萸呢?因为只要考察一下佩戴茱萸的节俗的起源,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西晋有一位著名的政治人物叫周处(就是那位“除三害”的猛少年),曾经著有一部记述地方民俗的《风土记》。虽然此书在后世和《神农本草经》一样不幸亡佚,但靠着后人的辑本,它至今仍然是中国民俗史研究的基本参考文献之一。就是这部书明确记载:“俗尚九月九日谓上九,茱萸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而御初寒。”由此可见,重阳节所佩之茱萸是有强烈气味的吴茱萸,而不可能是没有气味的山茱萸。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确定,古人所佩的吴茱萸就是今天植物学上的吴茱萸,而不太可能是枝条上都是刺、容易扎伤人的食茱萸(椿叶花椒)。

虽然不一定听说过《风土记》,但是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

事实上,古人用于“辟恶气”的很多植物如佩兰、艾、菖蒲、苍术等都是有浓烈气味的植物,这可以说是中国民俗的常识。如果非要说重阳节佩戴的是没有气味的山茱萸,而不是有浓烈气味的吴茱萸,对于研究民俗史的学者来说未免有些不可思议。不仅如此,因为重阳节的月数和日数都是九,而九在阴阳学说里是“至阳之数”,所以从汉代开始,受阴阳学说的影响,古人认为九月九日阳气太盛,阴阳失调,是凶日,需要辟邪,这正是推动重阳节佩戴茱萸的节俗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此类似的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因为它与夏至日接近,夏至后昼长渐短,古人认为阴气开始滋生,为不祥之兆,所以端午节也是凶日,需要用香草辟邪。《风土记》又记载西晋民间在端午节“以艾为虎形,或剪裁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载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削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直到今天,端午节在家门口悬挂艾和菖蒲仍然是中国南北兴盛不衰的节俗,可见这种用香草辟邪的民俗影响之深。

时至今日,菖蒲艾蒿束依然是端午节的“标配”。

考虑到这些背景,唐朝人在重阳节佩戴的茱萸是吴茱萸基本可以视为定论。除非有特别强的证据,否则我认为这个结论是很难推翻的。遗憾的是,目前我见到的试图反驳这个定论的说法,无一能充分占有前人的材料,对上述论述全都不置一词。

开脑洞可以,何必发灌水“论文”

2001年,河南省西峡县就有一位毫不避讳自己的工作单位是“山茱萸研究所”的地方学者在《中药材》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王维诗句“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是山茱萸,而非吴茱萸。然而这篇文章纯粹自说自话,只列举了一些支持山茱萸说的“证据”,丝毫不提学界支持吴茱萸说的观点,更不提周处《风土记》中的关键性记载,可以说根本不合学术文章写作的基本要求。

山茱萸早春开花,花黄色,先叶开放,密集成伞形花序(摄影:海桐)

文章中唯一有点说服力的理由,是今天吴茱萸只产秦岭以南,而山茱萸可以分布到更北的地区。然而,这是假设了唐代的气候和今天一样,所以植物的分布区也和今天一样,而只要了解环境史常识就可以知道这不是事实。盛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暖期,关中地区冬季可无雪无冰,首都长安可以种植梅花和柑橘且生长良好。就算秦岭以北一向没有野生吴茱萸分布,那时的人也完全可以把吴茱萸种植到关中地区或更靠北的地方。

山茱萸秋季挂果,果实红艳可观赏,亦可入药,称为“茱萸肉”(摄影:海桐)

事实上,王维晚年恰恰就在自己的辋川庄园里种植了吴茱萸,营造了一个叫“茱萸沜”的景点。有一位常和王维唱和的诗人叫裴迪,在深秋游览了茱萸沜之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飘香乱椒桂,布叶间檀栾。云日虽回照,森沉犹自寒。”既然这里的茱萸能“飘香”,而且能够让人误以为是花椒和肉桂的气味,那自然只能是吴茱萸,而不是山茱萸。既然在秦岭北坡非常靠近关中平原的地方可以种植吴茱萸,那么在纬度接近的王维“山东”老家(今山西运城)一带也完全可能种植吴茱萸,供王维的兄弟们攀折佩戴。

吴茱萸,叶一回羽状复叶,对生;花淡黄绿色,花期夏季(摄影:海桐)

不仅如此,王维还有一首诗叫《山茱萸》,里面描述的其实也是吴茱萸。诗曰:“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除了“清香”之外,“朱实山下开”一句也符合吴茱萸的特征(果实成熟后会开裂),而不符合山茱萸的特征(果实为核果,不会“开”)。因此,诗题之“山茱萸”应该解作“山下的(吴)茱萸”,而不能想当然以为是本草书里的山茱萸。

吴茱萸的果实。(摄影:海桐)

这位“山茱萸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的文章发表7年之后,又有人在同一本杂志上写了“再考”,简单引用了学界先前的一些严肃考证,就基本驳倒了前文那种异想天开的观点。这样一来一去,就为中国的学术论文库贡献了两篇“论文”,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论文灌水当然是恶意,不过因不熟悉古代文献而张冠李戴的场景其实非常多,就连高水平的植物爱好者有时也难免出错。毕竟,一旦涉及考证古籍中植物名称、讨论植物在文化中的地位,这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植物学问题了,而涉及到历史、考古、文字学、古生物地理和古气候等等诸多领域。就算熟悉现代植物,也还是不够的。

作者:刘夙

编辑:海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