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必讲的《论语》《斐多》与选讲的《坛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重视集体备课的原因是什么 集体备课|必讲的《论语》《斐多》与选讲的《坛经》

集体备课|必讲的《论语》《斐多》与选讲的《坛经》

2024-07-11 12: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7AD8

Image

高文强老师

高文强老师就《坛经》授课的内容、结构与教学目的做出一些解读。首先就佛经概念与内容难懂难讲做出解答,由于《坛经》的讲解涉及佛教的许多难解的概念与内容,高老师推荐工具书《佛光大词典》,对词汇和概念做了全面介绍;入门书杜继文《佛教史》对佛教的发展史做了详细的讲解;《金刚经》、《心经》与《坛经》的基本逻辑思维方式是一样的,了解这两本佛经有助于理解坛经的思考逻辑;推荐坛经版本还有魏道儒《坛经译注》。以上书籍可供老师们备课《坛经》参考。高文强老师指出,《坛经》是禅宗的代表经典,但讲解《坛经》的目的不是传播佛教知识,而是向同学们讲解一种佛经的思维方式。主要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发掘好《坛经》与学生当下生活的联系,解读出禅的内涵与佛教的思维方式。

关于《坛经》的本土化,高文强老师认为,一般佛教史、思想史对禅宗的解释是中国化的佛教,事实上《坛经》回到了佛陀时代的根本精神,抓住了佛教最根本的东西,只是在实现佛教诉求时用的是中国的方法。这些也是佛教本来所倡导的法无定法。因此理解了坛经就理解了佛教,理解了佛教就理解了坛经。

         

高文强老师对课程的设计围绕“悟”展开。引言讲“何以要悟”,无论是对人、对天的把握,都很难用确定性的语言描述下来,只能靠悟,这就引入为什么要悟。

第一部分禅与悟,讲解佛教为什么那么重视悟,让大家认识到《坛经》与悟的紧密关系。归根结底,“悟”是佛教的一种思维方式。高文强老师用“有相”、“无相”来解释,有相是一种确定性的认识,是知识指向一个具体的对象,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存在一定问题,但也不代表它是错误的;无相也不是佛教追求的终极的把握事物的方式,并不是对有相的反对。佛教认为,要超越有相与无相达到中道的认识,即亦有亦无。我们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把握世间的一切。

第二部分以五个出自《坛经》的故事讲解“悟”的表现。通过“达摩见梁武帝”、“敢问何处是‘西方’”、“烦恼即是菩提”、“风动还是幡动”、“法达问《法华》”五个故事向同学们传达佛教中任何表象和指向不能永远挂钩的思维方式,佛教的涅槃境界、超越境界不容易把握的原因是从来不存在一个确定的境界。“悟”就是佛教认识世界的方式。

         

1E2C

Image          

老师们围绕故事所讨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李松老师从哲学的三个观点出发讨论“风动与幡动”的问题,从自然哲学看,风动是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本体论研究的是风动和幡动的关系,即认识与对象的关系;认识论解决的问题是研究仁者有什么样的感知、认识、分析能力;现象学落实到仁者心动,是纯粹意识的问题,超越了主体和客体,是体用部分的主客统一。王怀义老师引用红楼梦“槛外人”观点,认为作为非佛教徒讨论佛经,难以完全进入其语境中。佛教作为宗教一定会有一些确定性的东西,授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宗教信仰的成分,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宗教的信仰。李松老师则反驳,一念我佛,即是佛徒,禅宗没有槛外槛内之说。佛教也不是宗教,宗教是有神论的,而佛教是无神的。

高文强老师综合了老师们的讨论,更清晰地向老师们传达了教学希望达到的目标。在佛教形成时没有宗教这一概念,宗教只是人类的无数种文化中的一类,是学科意识形成后对世界文化做的分类中的一支,因此应当区分作为宗教的佛教和作为哲学的佛教。《坛经》讲的是坛经文化。课堂所讲的是中国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类别,旨在回到佛陀时代的根本精神。《坛经》的教学希望能够反映出佛教提供了认识世界、反思自我的视角,使学生多了解一种“观世界”的方式。“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看清在万象世界中不断变化的风、幡、树,知道这个世界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