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年度最好的华语电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重生之复仇梦里闲人剧透 可能是年度最好的华语电影

可能是年度最好的华语电影

2023-04-22 08: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希望就像我们的片名一样,无所谓黑夜、阴影,太阳终究会来,祝福大家永远阳光普照。

——《阳光普照》监制叶如芬

幸好我不忧伤/我把忧伤给了风/让它带去/黑色的大地/幸好我不冷漠/我把冷漠给了雨/让它带去/深色大海里……

——《阳光普照》片尾曲:林生祥《远行》

纵观2019年的华语电影圈,台湾电影《阳光普照》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之所以被列为笔者的“年度前十”,不仅仅在于这部由精湛演技支撑起的群戏佳作有多项重量级奖项的加持;也在于其剧本台词、镜头光线、背景音乐等各个方面的恰到好处;在于其对于“阳光普照”下阴影遍地的社会现实冷峻、直面而深刻的表达;更在于其在台湾新世代电影发展历程中肩负着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影片由被誉为台湾电影新世代导演代表者的钟孟宏执导,并担纲编剧与摄影。

演员方面,身兼导、编、演多项才能于一身的陈以文,饰演被生活现实所裹挟而执拗顽固的父亲阿文。而女主角则为曾连续五年入围八项金钟奖的柯淑勤,她塑造了一位竭力维系、拉扯着整个家庭蹒跚前行的母亲琴姐的形象。

他们与饰演重返社会的问题少年阿和的巫建和;饰演看似阳光照亮他人,自己却遍体鳞伤的哥哥阿豪的许光汉;饰演找不到人生出口的少年犯菜头的刘冠廷;饰演默默支持阿豪的温暖女孩郭晓真的温贞菱;饰演带着身孕来到家里的阿和女友小玉的吴岱凌等一众优秀的青年演员,共同演绎了2019年华语影坛最出色的群像表演之一。

本片于2020年1月24日登陆Netflix后,截止1月29日,在豆瓣上已被一万六千余名网友打出了8.2的高分。

在四年前拍摄《一路顺风》时,钟孟宏便已在酝酿《阳光普照》。

故事的灵感源自于一位朋友少年时砍断了他人手臂的经历。钟孟宏听闻后十分震惊,久久难以释然,不禁思考:这么多年来,他究竟是怎么过的?他怎样去面对这样的往事?他与对方和解了吗?

开拍前,钟孟宏曾数度前往辅育院,和饰演弟弟阿和的巫建和一起,与问题少年们深入交流。《阳光普照》中饰演阿和室友的一位少年,便是真正从辅育院出来的“问题少年”。在这位“室友”的帮助下,钟孟宏和巫建和深入了解了彰化辅育院中少年们的生活日常。

“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离开辅育院时,“问题少年”们用合唱《花心》的方式送别阿和,虽在片中略显突兀,却也颇有一种从此一别两茫茫的悲壮意味。(接下来正文部分涉及剧透,没有看过影片的读者朋友可选择阅读。)

影片围绕一个处于城市底层的四口之家(除了片尾的一张海报宣传照,这个四口之家竟然在影片中从未同框过)而展开。驾训班教练阿文和夜总会发型师琴姐育有两子:哥哥阿豪与弟弟阿和。阳光而优秀的阿豪(许光汉 饰)因为没有考上第一志愿的医学院而在重考班复读,肩负起了家中的全部希望;而叛逆的二儿子阿和(巫建和 饰)却与家人水火不容。

故事就从阿和与好友菜头(刘冠廷 饰)砍伤人讲起。阿和因伤人被判,进了少年辅育院不久,阿和的女友小玉(吴岱凌 饰)却带着身孕来到了家里。琴姐不顾阿文反对,将小玉留下来照顾。此时,被砍伤者家属也来找阿文索求巨额赔偿,焦头烂额的阿文与疲惫不堪的琴姐,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阿豪身上。

但接踵而至的多重打击,却让这一家人的生活陷入阴影。他们究竟能否挺过阴暗时光,迎来阳光普照?

作为钟孟宏的第四部剧情长片,本片一改其前作的灰暗色调与诡谲氛围,通过大量暖色调的镜头,在光影交织中描摹出了阳光普照下的芸芸众生相。人们说他变得温柔了,他却说,他只是把一个家庭的悲伤与快乐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阳光普照》的英文片名为A Sun,谐音A Son。“一个儿子”,这巧妙的双关语既映射了向来偏心的阿文对于误入歧途的次子阿和发自内心的拒绝与不接受,也暗示了寄托着全家希望的长子阿豪骤然离世后,四口之家分崩离析,不得不面对的生活现状。

阿文一家的悲剧给人一种如鲠在喉的刺痛感,两个儿子,一个无处可躲如流星陨落,一个无处可逃如困兽犹斗。

姑且是帮凶,纵容是犯罪。是非对错,在这个家庭中竟然没有一个评判的标准。好像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但同时又好像每个人都曾是加害者。每个人都亏欠了什么,于是每个人最终都不得不承受、弥补、偿还并付出代价。这些现实问题无奈却又令人费解,观众只能跟随剧情,捕捉一个个细节,到这个家庭的根源去寻求答案。

在钟孟宏的手中,镜头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成为了洞察人性最敏锐的眼睛。他习惯近距离地观察和感受人物的情绪波动,通过镜头的运动轨迹契合人物的对白,在影像的虚实变幻间映射人物的复杂心理。这样内涵丰富的人物刻画也被延续到了《阳光普照》中。

▍父亲阿文:以爱之名的罪恶

“把握时间,掌握方向”,这是作为驾训班教练的阿文一直坚持的人生信条。如果追本溯源,归根结底,这个家庭一切的悲剧都始于阿文。

这位沉默寡言的父亲,多年来一直拒绝接受叛逆的阿和是自己的儿子,在心理上早早就抛弃了阿和,又一意孤行地想象着阿豪完美无缺、永远阳光普照的形象。他送给阿豪一本又一本写着“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的笔记本,却被抱怨“今年都快结束了,你还给我这个干嘛?”在阿文对待两个儿子的双重标准下,一家人的生活也渐渐走向失序。

在对待被砍伤的黑轮的赔偿金一事上,最直观地反映了他的观念与态度。在他心中,赔偿金理应由砍人的菜头一家承担,天经地义,合情合理。而对于他自己所应承担的那一部分,以及因此可能导致的后果,却理所当然地选择无视,拒绝赔偿。

之后,他被迫无奈,答应了给黑轮家20万台币,并自诩为“道义责任”。结果便是菜头出狱后的种种麻烦,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你帮他了吗?把握时间,掌握方向。你如果做到了,你怎么还会是一个驾训班的教练?”面对妻子的质问,阿文坦白了自己以爱之名所犯下的罪行。阿文口中那阴冷的现实和滂沱大雨中(就像一个互文的魔咒,这是片中出现的第二场大雨)的残酷场景交织在一起,与此刻山顶倾泻而下的普照阳光形成了鲜明对比。

杀人行凶后的麻木伴随着深沉隐忍的父爱,竟让人一时恍惚,理不清这是恶还是爱,更理不清这个家庭即将会迎来光明还是继续走向万劫不复。

▍母亲琴姐:母爱不是纵容

“妈已经来了快一万次了!”琴姐探监阿和无数次,却始终未说小玉怀孕之事。第一次探监时,琴姐已然知悉小玉怀孕,看到受伤的阿和后,琴姐似有话要说,但话到嘴边,却又关心起阿和的吃穿来。作为母亲的她根本无法体会阿和的喜怒哀乐,更无法感受他的内心世界。

影片最后,当阿和“借”脚踏车时,琴姐稍加迟疑后便自然而然地为阿和开始“把风”。“你什么时候学会开锁的啊?”阿和回答:“妈,这我很小的时候就会了啦。”这与片头阿和偷了摩托车去砍黑轮的经历形成巧妙呼应。

由此看来,类似的“恶作剧”,在阿和的童年以至于少年时期不胜枚举。琴姐对阿和的爱更像是纵容,她关注的只是阿和的生活,而不是成长更不是思想。

阳光普照的山顶上,阿文说道:“后来,我有整整两个礼拜没去上班,你很少管我几点回来,很少问我去哪里。”让人不禁怅然。

而阿豪去世后,琴姐与晓真的对话,也着实令人吃惊不小。晓真:“阿豪就再也没有来上课了。”琴姐:“为什么会这样?我还是看到他,每天一大早地就出门,然后很晚回家。我以为他去上课。”

琴姐对于丈夫与儿子的不闻不问,或许正是这个家庭亲情疏离痛苦,情感沟通出现障碍的枷锁。琴姐最后在山顶的爆发与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是因为逆来顺受的坚韧、长久忍耐后的憋屈发泄?还是意识到她是这个家庭得以维系的纽带的同时,又可能是这个家庭悲剧帮凶后的悔恨?

曾经,四岁的小阿和,一坐上脚踏车,就哭闹着坚决不下来;长大的阿和,用“借”来的脚踏车载着母亲,行进在阳光普照的当下。

在从树缝中洒下来的阳光里,琴姐茫然地盯着刺眼的太阳,是若有所思还是沉浸其中?阳光透过枝叶之间的空隙散落下来,她一直透过树顶,望着天空中那轮太阳,不知她是否想起了曾经被她一直忽略了的“懂事”的阿豪?

复杂的情绪交织在琴姐的脸上,善与恶,温暖与冰冷的界限在此模糊。阳光普照下,脚踏车渐行渐远,他们究竟要去往哪里?热衷于重塑过去,聚焦当下的钟孟宏,这次依旧没有给出关于未来的答案。

▍阿豪:阳光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无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来。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可是我没有,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24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阿豪给心爱的女孩发送了这段“绝笔”,然后把手机讯息删得一干二净,把房间也收拾得整整齐齐,在深夜时分的黑暗中,从窗口一跃而下。

他是母亲眼里,那个就连自杀也不想给家人添麻烦的懂事孩子。阿豪的辞世,没有人能了解,更没有人能真正明白。那么突然,又那么顺理成章;那么理所当然,又那么无从知晓。

“好像把所有的好都给了别人,却唯独忘了留一点给自己”的他,根本无处安放自己的灵魂。

一段荒诞诡谲的动画预示着这场突如其来的死亡:司马光将水缸砸开,却发现缸中并没有水,只有一个孤独无助的自己。阿豪始终像阳光般照耀着他人,却从未有人了解过他的悲伤,体会过他的痛苦。太阳照耀着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自己却存在于无边无际的黑暗宇宙之中。

收拾好房间后,镜头对准了阿豪投射在墙上的渐行渐远,拉长放大的背影:他来到窗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才终于拥抱了自己的阴影。

▍阿和:无处可逃,却依旧奋力奔跑

在哥哥的葬礼上,戴着镣铐的阿和终于得见怀孕的小玉一面。回到辅育院后,他疯狂地奔跑着,却终究不知道自己究竟要逃往何处。辅育院教导室中,翠绿色的背景象征着希望,却也将阿和茫然无措的脸映衬得更加迷茫无助。

“他成绩好,长得好,他什么都好。他厉害到这辈子只做错过一件事,就是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阿和悲伤地回忆着阳光般的哥哥。此刻,我们才明白:光芒多温暖,也就会多刺眼,如太阳般照亮所有人的阿豪,也灼伤了幼小阿和的双眼。

阿豪带小玉前来探视阿和的不欢而散,也由此得以很好的诠释:阿和从小就生活在哥哥自己一直找寻不到的阴影里。然后镜头切换到产房内的小玉,和她旁边的婴儿。死亡与降生,钟孟宏用时而冷冽时而动人的电影语言描绘着生命的循环。

从辅育院出来后,回到家,电视上纪录片中的熊正在吃逆流而上“跳龙门的鱼”,虽略显刻意,却也预示了阿和想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艰难与阻力重重。

已为人父的他竭尽全力地渴望重新融入社会。对于过往经历的毫不隐瞒从侧面印证了阿和的善良与诚实,却让他在找工作时屡屡碰壁,最后在洗车行中做起了洗车工,晚上在便利店值夜班。同时打着两份工,辛苦养家的他,人生的出口在哪里呢?未来的阿和,是否也会陷入父亲面对的人生困局?

明媚的阳光下,阿和兜里揣着曾经帮菜头“送货”的报酬,伴着林生祥燃情的吉他声配乐,奔跑在“重翠桥”上。车流不息,阿和似乎在告别过去,奔向阳光普照的崭新未来。

▍被遗弃的菜头,被遗忘的死亡

钟孟宏的电影总是与“死亡”有关。他通过死亡的事后效应来表达对于人性的反思,死者常常以“在场”的状态影响着生者。有阳光,便会有阴影。如果说,阳光温暖的阿豪的死缝合了整个家庭的分崩离析;那么躲在阴影处的菜头的死,则永远被遗忘在了黑暗的角落,并“成全”了这个家庭的“祥和安宁”。

“菜头是你的谁?”“一个总是找我麻烦的人。”阿和说道。

影片开头便是菜头将黑轮的手砍断的血腥场景。镜头拉近,意气用事的菜头那充满了惊惧的双眼在舒缓音乐的映衬下更显绝望。他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拼尽一辈子可能也交不起150万台币的赔偿费。

从辅育院出来后,他的家没了,奶奶也被送去了安养院。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中,菜头这样的边缘少年仿佛生活在现代都市的荒原地带,无人问津,像荒原上的杂草般野蛮生长。

钟孟宏善于通过静态逼仄空间中的凝视,洞察人物内心的阴暗角落与汹涌波涛。片中几次菜头与阿和在车里的对话过程都充满了诡异的紧张感,让人不禁担心阿和好不容易搭建起的家就这样被无情摧毁。

但那个在暗夜中下车抽烟的背影,却又于静默中展现了在刀刃上行走的菜头人性中善良与义气的光芒。菜头对于阿和的追讨不是血淋淋的复仇,而更像是被生活打败后的绝望控诉。

“我把他留在了那里,大雨还在继续下着”,阳光普照之下的山顶,阿文平静地讲述着那场雨夜中的血腥与暴行。“我在想,阿和有没有带雨伞?他会不会有事?”一个“杀人犯”平静到如此出奇的地步,更加让人不寒而栗。

当被菜头一直称呼“陈伯伯”的阿文向“陈妈妈”的琴姐,风淡云轻地讲述菜头被谋杀的过程及细节时,竟如拔去了一根在背的芒刺般,平缓而自然,倒好像是如释重负。

“十恶不赦”的菜头,在滂沱大雨中,就这样被丢弃在了城市边郊的荒原地带,正如当初野草般的疯长,又如野草般地死去,没有哀悼,没有调查,甚至都没有人在意。这可能就是菜头的宿命:暴雨夜砍下黑轮的手,又在暴雨夜暴毙于非命。大雨倾盆,这场死亡被冲刷得了无痕迹,永远没有了绝望的控诉。

场景1:小玉产房外,尹馨饰演的小姨与柯淑勤饰演的琴姐的对话令笔者印象十分深刻。望着对方脸上的犹疑与焦虑,琴姐那句微弱却坚定的“但至少,有我陪着你一起不放心啊”,在暗含着传宗接代的考量的同时,也象征着片中三位女性相互扶持的坚韧力量。

柯淑勤游离的眼神中同时散发着无奈和坚毅两种矛盾的情绪,琴姐的可悲却也坚强的复杂人性在这一细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丧子的琴姐,大龄未婚的小姨,未婚先孕的年少母亲小玉,失去心爱男孩的晓真,四位并不向命运妥协的女性,为这部以男性为主导的影片带来了别样的色彩。

场景2:片中的三位父子,也通过一段有着些许超现实色彩的梦境,被联结在了一起。某个深夜时分,阿文梦到了阿豪。父子俩并肩走在小巷里,阿文问阿豪为什么来,阿豪笑笑说:“就是来看你啊。”

走到岔路口,阿豪说:“爸,我不陪你了,我往这边走。”“你要去哪里呀?”“回去啊。”

阿文继续往前走着,在便利店里遇到了阿和。那一声久违的“爸”让他明白,那个自己曾经从不肯接纳的次子,成为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巧合的是,阿豪也曾托梦给辅育院中的阿和,也对他说了同样的一句话:“就是来看你啊。”

“A sun”离开,“a son”重生,影片在虚实结合间实现了对现实生活最温暖的关照。步履不停,生命不息,阳光普照。

谈及从影以来的点滴体会,钟孟宏说:“虽然我拍的电影到现在还没有赚过多少钱,但我真的非常喜欢拍电影。有时我在梦里都会喊Action。唯有真的热爱电影,才能感受到拍片的一点一滴。”

近年来,一批以钟孟宏、杨雅喆、魏德圣、黄信尧为代表的台湾新世代导演逐渐赢得世界关注。他们以新锐的视角体察台湾多元化的社会议题,展现复杂的文化身份认同。凭借创新性的影像建构,他们在作者化的自我表达与商业化的市场模式之间找到了平衡。通过对于在地意识与庶民文化的深入描摹,他们反思历史,关注当下,畅想未来。

钟孟宏1965年出生于屏东的农村。高中时,喜欢日本导演大岛渚与台湾新电影的他便渴望着将来学习电影,但由于家人的反对,加上当时开设电影专业的学校少之又少,他选择了国立交通大学的资讯工程专业,与他的偶像杨德昌导演一样,成为了一名理工科学生。

大学期间,他努力打工买摄影器材,后来终于凭借自己的新闻摄影作品申请到了芝加哥艺术学院电影制作的硕士。学成归来后,面对处于谷底的台湾电影市场,钟孟宏决定先投身广告圈,同时开展短片与MV创作。

2006年,他凭借长片处女作——纪录片《医生夺得台北电影奖纪录片首奖;2008年,他自编、自摄、自导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停车》入围了戛纳影展“一种关注单元”;2010年,其第二部剧情长片《第四张画》助他拿下金马最佳导演奖;2013年,第三部作品《失魂》代表台湾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2016年,《一路顺风》入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2017年,担纲《大佛普拉斯》制片人兼摄影师的他凭借绝妙的电影语言再度惊艳了华语影坛……

《医生》剧照

钟孟宏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中岛长雄,这是他在担任摄影师时的化名。这个名字来源自一句看似不经意的玩笑话。之前有朋友看完片尾字幕,笑称钟孟宏不要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不然摄影以后换别人吧。不想妥协的钟孟宏灵机一动,就取了这个化名,“中岛”音同“钟导”,而“长雄”听起来又很有台湾本土气息。

这样的幽默也贯穿到了钟孟宏的日常生活与处事态度中:他的工作室里放满了动画剧集《辛普森一家》的DVD,挂满了各种电影海报与摄影作品,但却把获选戛纳影展的证书放在了卫生间。

《第四张画》剧照

另外,《阳光普照》中也可以找寻到这样的小彩蛋:片中饰演阿和与小玉的证婚人的,是《大佛普拉斯》的导演黄信尧。钟孟宏是在2014年发现黄信尧的。当时黄信尧的短片《大佛》虽然未获奖,却让同样热衷于黑色幽默的钟孟宏大笑不止。

于是钟孟宏便找到黄信尧,问他有没有兴趣拍成长片。这部长片就是后来惊艳华语影坛,代表台湾地区角逐奥斯卡的《大佛普拉斯》。

值得一提的是,《阳光普照》中的一些背景细节的设置,与《大佛普拉斯》的“阿尧”的“旁白”有异曲同工之妙。好多的镜头出现了一些背景文字的“字幕”,如下图中的“(爱)”的多次出现,也在无声中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再比如牢里背诵的乘法口诀,监狱证婚人拉响的彩弹,阿文的驾校训话等等。

身兼导演与摄影师的钟孟宏在影像的表达上极具个人风格。

《医生》中,他通过黑白影像的纪实画面来探寻生命的本源;《停车》中,他用黑色幽默与冰冷的影像勾勒着城市生活中的灰色地带;《第四幅画》中,他以仿佛油画般的方式展现城市边缘的生活图景;《失魂》中,他在超现实的迷局里探讨人生的无可奈何;《一路顺风》中,荒诞却也温情的公路电影描摹着小人物的身不由己和点滴温馨。

他喜欢将镜头放置于既荒凉又充满浓厚生命痕迹的场域,在深入审视社会现状与人情冷暖的同时,也以具有人文关怀的影像语言描摹出生命的本真与顽强。这一次,在《阳关普照》中,钟孟宏将镜头对准了阳光与阴影之间的地带,在苦难与温暖的交织下演奏出了一首光影奏鸣曲。

在“幕味儿”不久前的推送中,“奇爱葛格”与小编们为大家整理了“幕味儿”过去一年的精彩文章(可点击:),他说道:“现在,其实是拥抱电影的最好时刻。”或许,现在也是拥抱家人,拥抱生活的最好时刻。

正如《阳光普照》的监制叶如芬所说:“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希望就像我们的片名一样,无所谓黑夜、阴影,太阳终究会来,祝福大家永远阳光普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