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远古的野花”,唤醒休闲农业中的文化基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重拾自然 重拾“远古的野花”,唤醒休闲农业中的文化基因

重拾“远古的野花”,唤醒休闲农业中的文化基因

2024-07-12 11: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远古的阳光照耀下,那些带纹理的岩石在野花烂漫的草甸上显得格外瞩目。一个人无意间在野花诱惑下迈出的脚步,将子孙后代带进农耕社会。8月24日,由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孙洪武、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马惠娣合著的《休闲农业:始自远古的一朵野花》正式发布。全书以史学视角追溯休闲农业之源,人类的祖先带着“一朵野花的浪漫”开启了恒远且璀璨的农耕文明,休闲与农业在千万年流转间相互交融,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变革与创新有着启示性意义。

谈及休闲农业,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并不陌生。远离城市与喧嚣,居于山川河湖之间,流连在果园的香甜芬芳里,在漫天云霞里收获难得的农耕体验。从上世纪80年代“一张桌子,几张板凳”的农家乐发展到如今规模,中国休闲农业发展迅速,以“休闲+农业”交汇形成的产业业态已是如火如荼。在“自然与人文交汇”和“乡村与城市成婚”的过程中,新鲜的生活质感与时序节奏氤氲其间,给人以独特的休闲体验。

休闲农业常被看作现代社会的产物,但不尽然。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便描绘出“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的桑园晚归图,汉乐府借“鱼戏莲叶间”喻江南秀丽惬意的田园风光,历史轴线绵延至唐宋,更是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怡然自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哲理情韵,“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澄澈心境。此间“与天共愉”的审美内涵,正是休闲农业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已与人类相伴走过数千年。

“关于休闲农业,现下少有正本溯源的研究,我们尝试从历史、现实、未来三重视角进行关照,考证休闲与农业的发展关系,重植那朵‘远古的野花’。”在孙洪武看来,休闲农业是引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续写休闲农业与社会文明之间长久融洽的历史,需唤醒其中蕴含的深厚人文价值,思考田园如何更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指出,到2025年,乡村休闲旅游业年接待游客人数将超过40亿人次,经营收入超过1.2万亿元。然而,当前乡村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问题。千篇一律的民宿建筑与亲子园项目分布在乡村角落,缺乏在地文化的挖掘与融入,“千园一面”和“近亲繁殖”背后,是盲目跟风和唯经济效益的发展窠臼。

“休闲农业发展要将人的需要摆在首位,结合地方文化资源禀赋,打造差异化、特色化产品体系。”孙洪武介绍,2017年,江苏省农科院便成立了国内首个“休闲农业研究所”,在休闲农业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农业景观创意设计、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休闲农业结构理论与规划等领域重点开展科技、文化与艺术的创新型融合研究。“拿科技来说,可借虚拟技术打造沉浸式田园空间,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乡村风景与当地历史文化的交融,收获不一样的休闲体验。”

发展休闲农业,亦能弥补人的现代性生存缺少田园陪伴的遗憾,反思当代生活方式与大自然割裂带来的痛楚。“休闲农业作为农耕文明时期的产物,既促成了人类的繁衍生息,又以深厚的人文属性创造了人类文明史第一个‘轴心时代’。其中蕴含的自然和人文属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智慧。”马惠娣多年致力于休闲理论研究,关注休闲对生命价值的影响、对人性的滋养、对文化的孕育。在她看来,当代休闲农业在为经济业态提供方向的同时,亦承载着人的思想情感,担负着将人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过渡的特殊使命。“只有把休闲农业镶嵌在文化价值系统内,经济活动中注入文化韵味,才具有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柏丽娟

编辑: 柏丽娟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