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大工程”推动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重庆特色旅游资源介绍 【实施“五大工程”推动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

【实施“五大工程”推动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

2024-05-26 14: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重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英雄之城,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红岩文化旅游景区作为重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了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及其所属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曾家岩50号(周公馆)、桂园——《双十协定》签订处、《新华日报》总馆旧址、渣滓洞、白公馆等红色景点53处(对外免费开放36处),现已成为重庆红色旅游的一张名片,是全国知名红色旅游景区,2019年接待观众1150万人次。

  全国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驻足红岩,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广大共产党员、革命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培育形成了红岩精神。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以“弥天大勇”赴重庆谈判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了红岩精神。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对红岩精神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弘扬传承红岩精神指明了方向。作为这一伟大革命精神的物质载体,近年来,红岩文化旅游景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岩精神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唱响“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打造“壮美红岩·心灵之旅”,推动融合创新发展,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努力打造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和特色教育基地,让红色旅游景区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

  坚持科学保护利用,建设优质红色旅游景区

  以红色资源塑形,用革命文化铸魂,着力提升红色旅游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魅力,打造优质红色旅游景区。

  一是科学保护红色旅游资源。着力实施国家文物局批复的红岩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工程,立足保护优先,科学保护53处革命遗址,统筹制定红岩革命文物保护规划,全面修缮红岩革命遗址。充分发掘文物背后故事,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展,提档升级复原及辅助陈列。

  二是深挖红岩精神时代价值。着力实施红岩革命历史研究工程,深挖红岩精神时代价值,全力塑造景区文化内涵,让红色旅游更具时代性和独特性;出版《民众抗日救亡》等系列红岩图书,深度打磨《歌乐忠魂》实景剧,制作《千秋红岩》等专题片,运用新兴信息技术建成《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推出网上展馆和精品数字展览49个,红岩文化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

  三是优化红色景区旅游环境。坚持既抓红色,又抓绿色,既要精神美,又要生态美,着力实施景区品质提升工程,整体打造“红色三岩”文化旅游品牌,不断完善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建成红梅、荷花、海棠等五大主题花园,打造“红岩最美小道”,优化景区旅游环境。强化“三防”建设,升级改造消防安防系统,着力抓好景区防恐防暴、游客参观安全工作。进一步规范景区管理,实行网上预约免费参观,建立“人工讲解+智能讲解”服务体系,观众的体验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强化资政育人功能,打造红岩特色教育基地

  坚持守正创新,自觉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依托丰富独特的红色资源,深入实施红岩精神宣传传播工程,打造红岩特色教育基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教育效果,彰显红色旅游景区的时代魅力。

  一是深化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革命传统教育的“特色阵地”。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每年结合重大纪念日、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清明祭英烈”“9·30烈士纪念日”“11·27”祭扫仪式等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每年开展红岩精神宣讲等特色活动上百场,赴全国各地创新开展“让烈士回家”系列活动,在重庆各区县扎实开展“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小萝卜头”进校园等活动;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寻找红岩发声人”活动,打造红岩故事厅,共同讲好红岩故事。去年接待观众1150万人次。

  二是建成红岩党性教育基地,打造理想信念教育的“红色熔炉”。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服务全党,充分挖掘革命文化和红岩精神中蕴含的党性教育资源,将所属三大景区提升为三大教学区,提炼“大德大智”“大忠大勇”“大仁大义”三大主题,设立28个现场教学点,研发39门特色课程,建成了专业化、系统化、特色化的红岩党性教育基地。自2015年9月提档升级开班至2019年年底,基地培训全国各地的培训班2047个、学员7.52万人次,社会反响良好。

  三是建设红岩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紧紧抓住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创设第二课堂,深入打造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编写中小学生教育故事读本,建立青少年教育资源库和项目库,研发“红岩故事汇”“行走红岩”等6大主题特色课程,设计10余条研学实践线路,开展“红色小记者”“小小讲解员”“红岩少年说”等研学旅游活动,每年专题培训学生上万人次,做强做响红岩特色教育品牌。

  坚持融合创新驱动,助力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深入推进文旅融合,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红色旅游资源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带动乡村振兴,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坚持相融互促,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产业,把人文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探索“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初步形成了以红岩文化旅游产业为龙头,集教育培训、展览展示、文化演艺、影视制作、文化产品研发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深挖红岩IP价值,开发红梅、荷花等系列文创产品。2019年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6000余万元。

  二是点燃红色引擎,助力精准脱贫攻坚。发挥红色引擎作用,把精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建成重庆巫山县双龙镇红岩文化室,开展“红岩精神耀巴渝”扶贫专线巡展巡讲活动,以红岩精神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关注深度贫困地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新开展以“走重庆、到红岩,增见闻、树理想”为主题的红岩润心励志实践活动。用红岩精神激发扶贫干部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组织集中培训贫困村镇党员干部2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城口、武隆等区县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助力贫困乡村脱贫攻坚和文旅融合发展。

  三是构建联动格局,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统一规范所属景区经营门面,面向社会公开租赁,解决了100余人的就业问题。以红岩旅游为主线,以所属各景区为点,联动磁器口古镇、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等资源,将红色旅游与民俗风情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紧密结合,形成文化旅游发展合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景区周边沿线有社会旅游服务车100余辆,社会从业人员400余人,从事旅游服务的个体户1000余户,公司600余家。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