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2年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重庆市永川区第五中学校建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2年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2年度)

2024-07-11 12: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2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启航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抓实疫情防控,体现责任担当。 医院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核心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项工作小组17个,出台《新冠疫情封控管理应急处置预案(2022年修订版)》《重庆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2022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涉疫应急处置预案》等文件,坚持“人、物、技”同防,持续做好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入口管理,及时按照上级最新疫情防控精神做好动态调整,分层级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各级各类人员防控意识和防护能力,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是积极调配人员参与区域大规模核酸采样和核酸检测工作,累计派出3200余人次,采样人次150余万人,检测标本约60万管。同时,按照市卫生健康委统一调配,支援大足、荣昌、南岸、北碚、西藏等市内外核酸采样、检测工作。二是作为片区集中救治定点医院,年内3次腾空大安院区,于10月11日开始收治新冠确诊患者,截至12月,共收治患者885人,其中危重型2人,重型9人,普通型57人。三是托管永川区3号方舱医院,于11月28日开舱,12月9日休舱,累计投入医务人员210余人,收治新冠病人1839例。四是做好新形势下疫情防控工作。成立新形势下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组织体系,进一步梳理工作流程。增加发热门诊诊室,设置了发热门诊诊室共计7个,其中成人5个,儿童2个,目前成人开放3个,儿童开放2个,从12月5日至今,我院投入医务人员470人次,接诊4000余人次。开放重症床位68张,储备可转化重症床位60张。统筹协调医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做到应收尽收,目前全院内科床位已基本饱和,在院阳性或抗原阳性患者852人,其中65岁以上480人。 二、加强党的领导,引领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学,通过集体学习、集中研讨、专题交流等形式在全院范围内迅速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出台《党委“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组织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26次,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14次。以党委巡察为契机,全面修订《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持续健全医院人才培养培训、科研成果转化、绩效考核等制度,不断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加强和改进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获批学校十大育人精品项目1个。完善修订干部选拔、考核、培训、后备干部培养等制度,举办党务干部培训班和新提任中干、职能科室中干培训班各1期。获批重庆医科大学2022年度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党建研究项目重点项目立项1个、一般项目立项1个、优秀案例1个。制定《2022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编制《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加强对关键少数、党员干部职工的教育监督和廉政教育。 三、加快推进学科建设,打造特色发展学科。围绕心脑血管、呼吸、肿瘤、骨科退行性疾病等方向,打造医院特色学科。通过胸痛中心再认证,高级认知障碍中心通过线上答辩,通过高级卒中中心复评审现场评审,获批重庆市颈椎病专病临床诊疗中心。骨外科学和整形外科学进入2021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前100名。成功创建老年友善机构。 四、培养和引进并举,扎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双聘专家1人,全职引进学科带头人2人、博士3人,考核招聘技术骨干3人,编外聘用基础人才100余人。通过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青年人才工程、博士专项补助计划、院内青创计划和揭榜挂帅等人才培养项目全方位培养。遴选优秀博士人才9人进行培养支持,新增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达到5人。派出38人完成外出进修、13人完成学历学位教育(含博士2人)。 五、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以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完善19项核心医疗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新增《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医疗质量与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修订《医疗质量记分管理办法》,健全全员参与的四级医疗质控网络。进一步强化医疗技术管理,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应急处置预案》《医疗技术伦理委员会》《高风险医疗技术操作资格授权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与授权制度》等十多项制度,细化技术立项、论证、动态评估等流程。利用信息化手段精细化管理手术授权与审批,做到手术与医生“一对一”。新完成1项国家限制类技术备案,新开展29项四级及微创手术。日间手术新增10个病种,涉及18个手术方式,开展例数同比增长40.8%,占择期手术比例4.2%,较往年有明显提高。通过国家深静脉血栓防治能力建设线上评审与验收,被评为优秀单位。药学部与呼吸内科开展的医药联合门诊被评为“PCCM咳喘药学服务门诊区域示范中心”,重庆市耳鼻咽喉科质控中心渝西分中心挂牌我院。互联网医院38个学科全面上线运营,实现在线问诊和药物配送等服务,可预约医生200余人,实时在线服务人员30余人,线上问诊量总计6103人次,总访问量449.6万次,单月线上问诊量突破1000次,更大程度的方便患者就医。 六、完善科研管理体系,释放科研创新活力。修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科研经费报销审批办法》《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出台《科研经费“包干制”管理办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成立医院临床研究管理委员会、伦理审查委员会、科学性审查委员会及专家库,开展临床研究工作。启动“科研启航”项目,进一步激发研究生、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2022年获批国家自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厅局级科研项目30项,获得院外直接资助纵向经费超过220万,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项,转化金额50万,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2021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5级及以上研究论文8篇。药物临床试验方面,承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临床试验项目,一项药物临床试验项目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现场核查。 七、以临床专业认证为契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顺利完成4700学时的本科生理论课教学任务及470名学生实习任务。胜利路教学部二期投入使用,教学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制定《第五临床学院2022年临床专业认证工作方案》,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对标对表开展自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成功申报眼视光医学专业,牵头组建跨院系教学组织,顺利完成首届学生的入学、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对研究生培养的投入,修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将资助比例和资助标准均大幅提高。21人通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1位教师获全国(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获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1项、重庆医科大学校级教改一般项目1项,立项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5项。本年度学院教师发表教学论文48篇,其中高质量教学论文13篇。获批国家级社会实践项目2项。 八、以经责审为契机,不断加强内控管理。梳理六大经济业务流程,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制定内控手册并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培训。加快建设财务运营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面升级医院财务、人力资源、预算、项目成本、病种成本核算等模块。 配合学校完成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并以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流程。完成药品采购、医疗退费管理专项审计和教学绩效审计调查。督促完成审计整改,落实对账销号,促进内控管理及风险防控。 九、加强信息化建设,助力医院发展。加快推进智慧医院五级和电子病历5级创建工作,建设智慧病房、智慧后勤管理、预约检查系统、智能高值耗材管理、科研管理等系统,升级财务运营管理系统、体检管理系统、消毒供应系统等,让信息化服务于医教研管各环节。加快推进智慧医院联合实验室建设,针对内部控制管理、依法执业、医疗大数据应用等方面与电子科大团队开展合作,与电子科大合作的医学人工智能方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肺结节辅助诊断及肺结节全程管理平台的推广应用”入选重庆市卫健委数字健康应用场景建设项目。 十、加强后勤精细化管理,推进美丽医院建设。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及时修剪、补栽园林苗木,装修整治破损墙壁、地面、吊顶,更换病房洗面盆40个,持续美化净化医院环境。开展节能减排,在今年夏季面临用电、用水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广泛动员、全员参与、加大督查、安装太阳能灯、更换节能电器设备等方式深度实施节能减排工作,2022年人均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1.14%、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比下降10.37%、人均用水量同比下降4.87%。 十一、加快推进基建项目建设进度。新区分院建设项目门诊病房综合楼塔楼主体建至四层,教学部地块完成主体封顶。全科增建地下车库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渝西区域医疗中心(应急医院)项目已完成整体工程的90%,已完成4000余万元设备采购,预计2023年3月底完工投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