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重庆念叨数十年的美专校街有了“校门”?一起去看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重庆一中校门 老重庆念叨数十年的美专校街有了“校门”?一起去看看

老重庆念叨数十年的美专校街有了“校门”?一起去看看

2024-07-15 23: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午时分,位于渝中区上清寺的美专校街进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

蒸气腾腾往上冒的豆花、粉蒸肉,连同着各色碗碗菜散发出的香气,不断吸引着附近的上班族和过往游客。在过往人群中,街边一栋新落成的建筑物格外醒目:它通体近乎透明,外形上很像一座颇有气势的大门……这也让不少路过的“老重庆人”发出疑问,曾经落户于此的美专校,“校门”重新现身了?

焕新后的美专校街上,这栋形似学校大门的建筑格外吸睛 

美专校街的“校”在哪里?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是否“校门”重新现身?

12月20日,上游新闻记者前往实地打探了一番。同时也联系上了当年“美专校”的创始人之一万从木的曾外孙、重庆青年作家刘辰希,这所先后搬了6次家的学校的过往,在他和家人的回忆中开始渐渐清晰了起来。

这座玻璃“大门”有点特别

20日中午,上游新闻记者来到美专校街时,吃午饭的人流尚未完全散去。那栋形似大门的建筑掩映在一众食店、便利店中间,很是显眼,让人隔着街就能看见。

过街,走近了很快就能发现,其特别之处在于整个“大门”都是用带有不规则花纹的玻璃砖砌成,很是通透。其正上方还有“美专校街艺术空间”几个大字,颇有几分威严感。穿过“大门”往里走,记者看到,这里分为上下两层,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空间。对于举办小型艺术展或是创意集市来说,都很有优势。

那么,该“门”所处地址到底是不是原美专校的校门呢?

记者进行了多方求证,由于时代久远,已经无法考证。上清寺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9月起,上清寺街道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契机,开始打造美专校街特色老街巷,街道提出市井生活、人口更新、艺术活化“三位一体”业态调整策略:对20年以上老店进行立面包装升级和特色提升,为闲置楼宇引进全新业态,利用散落于街道中的墙面展位、公共展示空间进行艺术作品展览。大家现在关心的这栋形似大门的建筑,便是期间改造提升的。

“其实,我们也一直没有见过学校当年的校门是什么样子……”“美专校”创始人之一万从木的曾外孙刘辰希告诉记者,尽管如此,但如今能看到这样一座很有象征意义的“大门”回归,仍让他感到开心和兴奋。

海外归来“教育救国”

作为家人,刘辰希知道曾外祖父创办“美专校”这件事很早。“但最初都是些从奶奶那里听来的片段。”刘辰希说,变化发生在几年前,为了创作聚焦曾外祖父一生的《从木传》,“我开始系统地查阅相关资料,和家人做专门的访谈。”万从木老先生和“美专校”命运交织的历史也开始浮现了出来。

万从木1899年出生在永川大安,他从小就很喜欢画画,并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1919年,小学毕业的万从木在亲友资助下获得了去日本西京(京都)美术专门学校学习西画的机会。

不少重庆人心里应该都疑惑过:美专校街的“校”在哪里? 

1921年学成归国后,万从木曾在江西景德镇画过一段时间瓷画。后出于对事业、家庭的考虑,他回到了重庆,并先后在中法大学、川东师范学校等十余所学校任教,课余还创办了《世界美术画报》杂志,向当时尚且闭塞的内地介绍世界各地优秀艺术家和作品。

1920年代,黄炎培、陶行知等人已经提出了“教育救国”的口号。受此影响,1925年,万从木和早年一起赴上海求学的何聘九、黄伯廉、杨公庹等人合作创办了重庆第一所以传授新美术为办学宗旨的美术学校——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建址于重庆铁板街(今渝中区铁板巷)。

这,就是后来大家简称的“美专校”。

先后搬家6次的“美专校”

“万老先生是学校的第二任校长。”刘辰希告诉记者,据自己的奶奶万志芬女士回忆,建校初期最主要的困难就是经费,“全部经费都需要自筹”。

值得注意的是,万志芬提到,此时的学校虽然名字是叫美术专科学校,但其实同时开设有表演、唱歌、乐器等较为广义的艺术类课程。如此一来,画室、琴房、练舞房、画具、石膏像、乐器等等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父亲(指万从木)只好自办画展卖画来募资。”

转机出现在1933年。学校有了一定知名度后,加上万从木的各方奔走,时任四川省政府委员兼财政、民政厅长的甘典夔将自己位于上清寺的20亩私产捐了出来作为学校用地。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完成了第一次搬迁。这里也就是如今美专校街的位置。

上清寺街道美专校社区一角专门设置了介绍美专校历史沿革的浮雕 

但当时谁也未曾想到的是,此后一直到被合并,“美专校”一共搬了6次家——1937年11月,搬迁至巴南鱼洞;其后又迁至四川成都;1944年迁回重庆;1945年抗战胜利回到上清寺原址……

而美专校街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方便市民出行新开的一条街。“我记得很清楚,奶奶跟我说,这条街从当年的美专校一穿而过,把校区分成了两半。‘美专校街’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刘辰希说道。

它的历史值得被一直铭记

如今,除了新落成的那座很有象征意义的“大门”,在美专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一角,市民、游客还能看到一组浓缩了美专校历史沿革的浮雕。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美专校”的根脉直到今天依然在延续:1951年,西南美专与蜀中艺术专科学校合并为重庆艺术专科学校;次年该校全体教职工和三年制学生并入西南师范学院(后发展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五年制学生并入成都艺专;其后,成都艺专美术科与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合并为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并于1959年改名为“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青年作家刘辰希刚出版了讲述自己万从木老先生故事的《从木传》 

随着美专校街被修葺一新,万从木老先生和“美专校”的故事也正在被一步步重新发掘出来。“作为家人,我们当然很高兴。”刘辰希说,一方面“美专校”对重庆艺术发展脉络来说非常重要,一直以来都不断有人在研究它,希望它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消逝。

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万老先生的精神可以让更多人知道。”刘辰希说,奶奶不止一次跟自己提到过,“她对父亲万从木的最深的印象是名士风流大不拘。他身上文人气息很重,一直乐观向上,从来没有因为生活窘迫、事业困难而消极过,有一点点好的消息,都可以让他觉得很快乐。”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实习生 胡燕

发布于:重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