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登场,守护应县木塔的下一个千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释迦塔结构图片大全 科技登场,守护应县木塔的下一个千年

科技登场,守护应县木塔的下一个千年

2024-02-26 01: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应县木塔历史上还多次经历战火洗礼,虽然得以幸存,却难免伤痕累累。应县木塔为县城的制高点,不可避免地经受了战争的考验。1926年,国民军(冯玉祥)自南口退五原,取道晋北,打通应县雁门一带,应县县城沦为战场。应县木塔不幸沦为炮靶,“塔之上下,被炮轰二百余弹,柱梁栏杆无不受其毁坏,并炸毁塔顶之云罗宝盖等等”“第二层有一根泥道栱竟为打去一节,第四层内部阑额内尚嵌着一弹未经取出,而最下层西面两檐柱都有碗口大小的孔,正穿透柱身,可谓无独有偶”。

而历史上不科学的维修工作,可谓“好心办了坏事”。1935年的维修,拆掉了明层夹泥墙和斜撑,梁思成先生称为“木塔八百年余年以来最大的厄运”。莫宗江先生在1950年的记录,证实了正是炮击与拆除外槽斜撑墙体,造成了木塔局部严重的倾斜,“自夹泥墙被拆除改成格子门以来,仅仅经过十四五年,塔身已可以看出歪向东北。在第二层内的各柱向东北倾斜最甚”。

今天的我们对应县木塔进行了多次全面“体检”,发现因为上面这些“病因”,木塔在结构安全上罹患如下“病症”:木塔受力结构本已遭破坏,在战争中又遭到炮击,导致部分构件断裂、残损;加上木材本身的自然退化,不少大型构件出现了开裂、压溃等问题。此外,木塔还要面对持续的自重荷载、地震、风荷载的作用。

最终结果是,木塔结构整体向东北方向倾斜——根据监测数据显示,二层倾斜最严重的檐柱偏移量超过柱高的五分之一,柱头与柱脚中心点以每年2-3毫米的速率向东北方向倾斜。

4D应县木塔可以“看到”时间

如今的文物保护修复,除了传承传统技艺,各种“黑科技”也频频亮相,而要保护好应县木塔如此重要又复杂的“国宝”,科技的力量更不能缺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作为应县木塔技术牵头单位,寻找了国内各行各业最有实力的研究力量,共同为这位千年老爷爷“问诊看病”——一支由文物保护、建筑学、木材学、结构工程等不同行业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团队已经建立。

团队中,有数十年承担应县木塔保护修复工作的经验丰富的“老面孔”;有全球总承载力和总面积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台实验室,完成木塔地震试验分析;有馆藏量亚洲第一的木材标本资源库,确保获取古建筑木构件材种信息的准确;还有核技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木塔内部构造和损伤探查提供设备和方法。

在保护修复过程中,我们还将构建“应县木塔4D模型”。测绘、画图、做模型,这些“手艺”可以说是建筑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但时至今日,文物保护工作者早已不再满足于平面的图纸,甚至连三维计算机模型都“落伍”了。在应县木塔保护中,我们会使用建筑遗产信息模型(HBIM)呈现木塔全貌,通过这一技术,我们可以将过去百年来积累的图纸、模型转化为计算机里的应县木塔数字孪生,如果套用如今的互联网热词,也许可以称之为“元宇宙中的4D应县木塔”。

4D电影的第四维度是触觉,HBIM应县木塔的第四维度则是时间。我们将在HBIM中记录一个个梁、椽、斗、枋的“生老病死”“前世今生”——从树种与木材材性,到1000年前它们被制作出来时的设计初衷;从残损状况与历史修缮信息,到现状力学特性;从肉眼可见的三维形貌,到机关暗藏的搭接关系——最终形成一个拥有海量数据、未来还会不断完善的综合数据库。

为60米高的木塔“拍CT”

如何探知木构件经年累月形成的暗伤,是长期困扰应县木塔保护人员的难题。为了掌握这些或是处于人力难以到达的位置,或是隐藏于木材内部的病害劣化情况,三维层析成像成为保护应县木塔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我们熟知的CT、X光,都属于广义上的三维层析成像。如今,给文物拍CT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闻,但为一座木塔拍CT仍是巨大挑战——哪个CT机能装得下一座60米高的塔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转而决定让CT进入到木塔内部,同时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重建算法,突破木塔空间限制引起的投影角度有限、超厚结构引起的局部数据缺失,以及梁、昂等超长结构引起的数据截断等难题。如此,确保我们能在木塔内分段、分层扫描后将结果传回实验室,并准确完整地将分离的成像结果重新拼合起来。

科技架起了一座跨越时间与学科的桥梁。应县木塔是海量的构件组成的复杂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想把应县木塔的结构问题算明白,目前最合适的技术是计算机建模数值模拟。

采用计算机建模模拟建筑结构在建筑行业并不是新技术,但要用到应县木塔身上并不容易——诸如木材的非刚性,不同构件间劣化程度的差异,构件内不同位置、不同方向力学性能的不均一性,接触、半接触、脱开等多样的构件连接关系,都极大增加了计算机建模的难度。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用到百年来对应县木塔的历次勘察测绘成果,以及前文提到的HBIM模型、三维层析成像等新技术。可以说,保护应县木塔这项工作就是一次有趣的对话,一次百年以来的保护与研究者穿越时间的对话,一次各行各业科学家与文物人跨过学科差异的对话。

以“缩尺模型震动台实验”验证修复方案

应县木塔的保护修复不容闪失,无论是在图纸上、电脑上测算过多少次,研究人员还是认为要经过实测才能放心。想要做实验,又不能拿木塔本身做试验品,研究团队有个“秘密武器”——缩尺模型震动台实验。

震动台,简单来说就是可以承载着几米高、数十吨重的建筑模型“晃动”的台面。这个晃动不是随意的,而是通过横波纵波的结合,模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进而检验我们的理论、评判我们设计的修复方案。

但应县木塔毕竟太大,很难做一个1∶1的模型放到震动台上,这里就要用到“缩尺”了。要赋予缩小模型和木塔一样的结构特性,不是简单将尺寸做小就可以,还需要把物理规律、物理特性也一起“变小”。这就要用到无量纲分析、分离特征方程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为缩尺实验配上相应的尺寸、密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加速度、频率、阻尼、摩擦力等。

以科学理念传承文脉,以先进技术守护文物,这可能是每一个文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共同的信念。百余年前,梁思成先生在测绘应县木塔时的感慨,也同样萦绕在今日的应县木塔研究者心中。时代变迁、科技进步,我相信,我们可以为下一个千年留住应县木塔这部木与土书写的旷世奇典。

(作者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安程 来源:中国青年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