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植酸酶及其对土壤植酸的矿化作用综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酵母菌特点的综述怎么写的 微生物植酸酶及其对土壤植酸的矿化作用综述

微生物植酸酶及其对土壤植酸的矿化作用综述

2024-07-11 18: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植酸酶,属磷酸单酯水解酶,能催化植酸及其盐类水解为肌醇和磷酸盐,具有特殊空间结构(图1A),可使植酸脱磷酸化,并释放无机磷酸盐[17]。植酸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以及动植物中,由于微生物分布的广泛性及其植酸酶具有易分离提纯、稳定性强、活性高等动植物植酸酶不具备的特点,目前对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等)植酸酶的研究最为广泛[18]。

2.1.   种类与来源

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的蛋白质数据库里细菌植酸酶数量远多于真菌植酸酶。目前已报道的产植酸酶细菌主要包括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肠杆菌(Enterobacter sp.)、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反刍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 ruminantium)、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等。细菌植酸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如芽孢杆菌(Bacillus sp.)植酸酶)—70 ℃温浴10 min后仍具有100%的酶活性,以及高蛋白水解稳定性(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植酸酶)—植酸酶蛋白质浓度可达菌体总蛋白的47%,在植酸水解和有机磷利用等方面有着良好应用前景[19]。例如,表达植酸酶基因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具有繁殖快、表达量高、成本低的特点[20]。但糖基化是细菌表达载体生产植酸酶的主要问题,由于蛋白质产物在大量表达时极易产生错误的折叠致使酶活性丧失,因此糖基化的不同程度对于细菌植酸酶的热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13]。

在微生物中,真菌植酸酶的活性最强,而且真菌植酸酶通常为便于分离纯化的胞外酶,所以真菌多用于工业化生产植酸酶[21]。产植酸酶真菌主要包括无花果曲霉(Aspergillus ficuum)、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青霉菌(Penicillium)等[22]。研究已证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植酸酶活性较高,其植酸酶基因phyA已在多种真菌中成功表达,而其他真菌植酸酶活性较低,且曲霉(Aspergillus sp.)植酸酶生产安全性较好,因此是目前工业化生产应用较多的真菌[23]。

酵母菌的致病性比较低,是植酸酶产生菌理想的研究对象,但当前对酵母菌植酸酶的研究较少,尚缺少工业化生产。已知主要的产植酸酶酵母菌分别有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等[24]。在众多产植酸酶的酵母菌中,斯巴达克毕赤酵母(Pichia spartinae)植酸酶的活性最高[25]。酵母菌的遗传信息较为全面,而且便于操作,来自细菌和真菌的异源植酸酶基因已在酵母菌中成功表达,由于外源蛋白表达时容易出现过度糖基化,阻碍合成蛋白的分泌和运输,故目前可作为表达载体的酵母菌种类较少,主要为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26]。

2.2.   产植酸酶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为分离具有胞外植酸酶活性的细菌、真菌和酵母菌,已开展较多关于产植酸酶微生物筛选的研究。Richardson和Hadobas[27]使用含植酸钠的筛选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出238种产植酸酶细菌,其中,4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植酸酶活性较高,分别是荧光假单胞菌(fluorescent Pseudomonas)—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CCAR53和CCAR59、非荧光假单胞菌(nonfluorescent Pseudomonas)—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CCAR31和CCAR60,其植酸酶活性分别是13.4×10−3、13.3×10−3、7.3×10−3、6.9×10−3 U·mg−1,分别从植酸钠释放出57%和54%无机磷。1994年,Volfová等[28]筛选得到132种产植酸酶微生物,其中胞外活性植酸酶主要来自真菌。随后,Gargova等[29]通过两步筛选(合成植酸酶琼脂培养基初步筛选和玉米淀粉液体培养基二次筛选)得到203种产植酸酶真菌。Lambrechts等[30]首次发现酵母菌Schwanniomyces castellii分泌物具有极高的植酸酶活性(237 U·mg−1),是其他菌株植酸酶活性的2.8倍。Sano等[31]筛选得到约1200株酵母菌株,以植酸作为唯一磷源进行培养,发现除酵母白囊杆菌(Arxula adeninivorans)外,大多数微生物无法生长,表明该微生物具有分泌植酸酶和降解植酸的能力。

Bae等[32]建立了一种定性分析微生物植酸酶活性的方法,即用特异性琼脂培养基中沉淀态植酸钙/植酸钠的减少作为具有酶活指示。Engelen等[33]建立了简便快捷的定量分析微生物植酸酶活性的方法,即测定pH 5.5时,植酸钠分解释放无机磷含量。然而,仍有大量的产植酸酶微生物有待鉴定。目前,通过NCBI的蛋白质数据库和基因组数据库中同源序列鉴定,发现许多可以在自然环境下分泌胞外植酸酶的微生物。

分离筛选的微生物可用液态深层发酵技术(submerged fermentation,SmF)及固态发酵技术(solid state fermentation,SSF)生产植酸酶[34]。其中,SmF作为主要的生产技术已被广泛使用,其特点是发酵的周期短、劳动的强度低与生产率高等,特别适用于细菌和酵母菌的植酸酶生产[35]。SSF是微生物在没有或基本没有游离水的固态基质上的发酵方法,近年来,作为“高产量低成本”的生产技术,SSF在微生物植酸酶生产方面表现出极大优势,如微生物易生长、酶活性高、酶系丰富,发酵过程中无需严格的无菌条件,设备构造及后续处理简单、且易操作、能耗低、投资少、污染小等[36]。真菌植酸酶生产可通过SmF或SSF[37]。培养条件、菌种类型、底物性质和养分有效性是影响微生物植酸酶产量的关键因素。Han等[38]采用半固体底物发酵的方式生产植酸酶,发现固态发酵产生植酸酶含量比液态发酵高2—20倍。Papagianni等[39]研究SmF和SSF中培养基组成、黑曲霉形态和植酸酶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发现培养基组成和真菌形态对SmF生产方式中植酸酶的产生影响较大,随后添加有机磷酸盐,均可促进SmF及SSF中黑曲霉生长与植酸酶产生,其植酸酶活性分别由6770 U·mg−1和162 U·mg−1提高至8090 U·mg−1和1800 U·mg−1。这些研究表明在选择特定生产技术时,应当考虑培养的条件、菌种的类型、底物的性质和养分有效性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2.3.   微生物植酸酶分类与酶学性质

微生物植酸酶的种类繁多,其结构各不相同,催化机制也各有不同,目前各种微生物的植酸酶种类与酶学性质(最适温度/pH、分子量、米氏常数Km值、特异性酶活性)分别见表1、2。

依据植酸发生水解脱磷酸化的位置,微生物植酸酶可以分成3类:3–植酸酶(EC 3.1.3.8)、6–植酸酶(EC 3.1.3.26)及5–植酸酶(EC 3.1.3.72),分别是在植酸的第3位、6位及2位碳原子上水解释放磷酸基因[27]。根据其来源,可分为3类:细菌植酸酶、真菌植酸酶、酵母菌植酸酶[103]。根据酶活最适pH,可分成酸性植酸酶(最适pH=5—6)和碱性植酸酶(最适pH=8—10),真菌及多数细菌分泌酸性植酸酶,少数细菌分泌中性(最适pH=7—7.5)或碱性植酸酶[104]。根据催化机制,可分为4类:组氨酸酸性磷酸酶(histidine acid phosphate,HAP),大多来源于肠杆菌(Enterobacter sp.)及真菌,当前应用较为普遍;β螺旋植酸酶(β–propeller phytase,BPP),多数来源于芽孢杆菌(Bacillus sp.),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然而半胱氨酸植酸酶(cysteine phytase,CP),只发现存在于瘤胃微生物(rumen microbiome);紫色酸性磷酸酶(purple acid phosphate,PAP),在真菌以及细菌中分布广泛[52]。

植酸酶来源不相同,其最适pH差异亦较大[105]。细菌、真菌、酵母菌植酸酶最适pH分别为2.7—8.0、2.5—6.0、2.5—5.5,通常微生物植酸酶活性pH值是4.0–7.5,在当pH7.5时,其酶活性急剧下降至失活[106]。微生物植酸酶活性温度为50—70 ℃,细菌、真菌、酵母菌植酸酶最适温度为分别为37—75 ℃、40—70 ℃、40—77 ℃,45—60 ℃活性较为稳定,更高温度(>80 ℃)易失活[107]。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