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迎冬夏 一支粉笔耕未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都江堰市石羊中学杜成波 三尺讲台迎冬夏 一支粉笔耕未来

三尺讲台迎冬夏 一支粉笔耕未来

2024-07-11 04: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三尺讲台迎冬夏 一支粉笔耕未来)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这就是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肩负重任,培育新人,绵延文明,传承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

他们甘愿坚守三尺讲台,成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用知识、才能和人格滋润孩子们心田,呵护每一朵花儿的绽放;他们如流在心头的那股细细泉水,润物无声辛勤劳作。在第3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推出“ 师德楷模 2017年我们身边的优秀教师”系列报道,为您介绍一直在我们身边默默耕耘、静静奉献的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

做孩子内心的“灵魂伴侣”

——记2017年度成都市“十佳班主任”樊刚

“与学生在一起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我为自己是教师而感到自豪! ”谈起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对学生们的喜爱,崇州市崇庆中学附属初中老师樊刚有着一堆说不完的话。

“老师,我该怎么办……”2016年6月4日是樊刚教学生涯中难忘的一天。那天他接到了班上一个黄姓学生的电话,从学生带着哭腔,慌张且断断续续的声音中了解到,其母亲洗澡发生意外,触电身亡,而他父亲还在西藏,他一个人很害怕。

“在学生最无助、最无依靠的时候给我打来电话,他是把我当成他的亲人啊。我马上放下身边所有的工作,赶到孩子的家。我要去关心我的 家人 ,我要给他送去关心、送去关爱。我要让他在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让他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樊刚说,还记得我拥抱他时,他也紧紧地抱住我,小小的身体一直在颤抖着,本来一直忍着情绪的他,刚一抱他,他内心的痛苦完全宣泄了出来。“我那时告诉他:孩子,一定要坚强,用自己的独立,自己的勤奋,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你的母亲,别怕,老师会陪着你的。”

“孩子们的成长,让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爱我的学生,我的微笑与泪水早已与他们的喜怒哀乐连在了一起。”樊刚一直坚信,爱心成就教育,育人是老师的首要天职,爱学生才是老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我幸福,我是老师。我的幸福来自于孩子们的喜悦与快乐,来自于学生们的进步与成长,来自于家长们的支持与肯定。笑迎新生,泪别老友,在和学生心灵相融、情感共鸣的旅途中,我愿永远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用爱心温暖学生的心灵

——记2017年度成都市优秀乡村班主任“蓝光园丁奖”晏文光

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改变了都江堰市石羊中学晏文光老师的一生。在地震的阴霾中,作为学校唯一的“成都市德育先进个人”,他笑着扛下了濒临解体的“永远的三班”,开始了一个灾区教师“成长三部曲”的实践。

当年,作为都江堰市第一批去上海学习的教师,他最大的收获,便是确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用心灵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为了寻求教育的最大合力,传递学校教育的正能量,他完成家访82次。石羊镇19个村,他全部走遍,石羊中学上海育才班45个学生,他每一个都家访过。他的家访,也不是简简单单的电话家访,而是亲临现场的实地家访;不是学生心中的告状式家访,而是具有同理心的服务式家访。

晏文光家访阿川(学生,化名),第一次是两年前的5月6日,他还处在母亲去世的丧假中。这个中了网络游戏瘾的副班长,被母亲一次次从深夜的网吧逮回家,又一次次离家出走,留宿车站和同学家,让母亲心碎不已。晏老师没有放弃学生,家访了解情况。阿川妈妈在他第二次家访后专门发来短信:“经过家访,老师、家长、孩子三方沟通,我深深体会到一个老师对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耐心引导他走上正轨。孩子能遇到这样一位富有责任心的老师是他的荣幸,这是一份多么厚重的恩情,父母也不过如此,但愿他能下定决心,在短短几十天里认真努力学习,加油中考,做一个勇敢坚强能战胜自己的好孩子。晏老师我再说一句,你辛苦了,谢谢!”

“做最努力的老师!”踏上讲台10年的晏文光相信,理想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实现理想途中的美丽风景,孩子家长的一句“辛苦”“谢谢”就是老师最大的赞许。

以德育人呵护孩子成长

——记2017年度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杜萍

“考试分数并不是影响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因素,优良的品德和人格才是孩子人生发展的基石!”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之初,成都市新生路小学(川音附小)的杜萍老师就决定要和孩子们一同成长。

“把 德 字放在首位,要教育学生做人自己就要首先学会做人,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抱着这样的教育信念,杜萍与孩子们一起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杜萍得知甘孜州道孚县的几所小学(含孤儿院)学习条件非常恶劣。在征得了学校与家长的同意后,她马上在班级中启动了“手拉手,心连心”的主题班队会。班会课上,孩子们分享了他们查询的资料,认识了他们所没接触过的“世界”,孩子们专注、投入,不少学生感动得落泪。会后,他们积极地将自己半新的衣服捐赠出来、写信鼓励对方,杜萍也买了一些小文具。在家长的积极帮助下,他们一起将物品寄往藏区。一个月后,他们收到了来自藏区的洁白哈达。

与孩子共同创办文集、自己设计班级标志并喷绘在班服上、走进社区帮助空巢老人、暑假一起走上街头进行报纸义卖……类似于这样的教育,在杜萍的德育工作中数不胜数。

2013年10月杜萍遭遇了一场严重车祸导致行动困难。可她仍每天坚持到校,艰难地挪到三楼教室并坚持站立上课。她的认真深深打动了学生和家长,有家长还因此感动不已。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她的课堂静得只听得见呼吸声,学生用他们的全神贯注表达着对她的敬意。在那一年,她被评为学校“感动学生心灵教师”。

“我只是学校中众多普通班主任老师中的一员。” 工作已有7年,杜萍如今依旧执着地在教育之路上默默前行。她坚信,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播撒汗水和爱心,会收获最大的快乐和希望。

做孩子们永远的“班妈妈”

——记优秀乡村教师高慧兰

今年49岁的高慧兰是新津县邓双学校的一名美术老师。在从事乡村教育事业29年里,她先后在两县三校任教,决心做乡村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守护者;她始终坚守“爱生如子”的庄严承诺,甘当“班妈妈”20余年,以无私的爱温润着每一个孩子。

激情与彷徨、泪水与汗水、信心与收获让她不断成长前行。如今,高慧兰是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四川省民间工艺优秀传承人,但在她看来自己还是孩子们的“班妈妈”。

每天她都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当小学生的班主任,要的是爱心、细心、耐心和恒心。在班里,高慧兰从学生的吃喝拉撒到学习、心理、成长,都用心地“管”着。班里谁生病了,没来上课,她总会在第一时间前去看望,并把落下的功课补上;谁学习退步了,她总会细心地帮学生找原因、找对策;谁遇到了难处,她总会第一个伸出温暖之手;谁有烦恼、不开心,她总会想各种办法,耐心地为你解忧愁;谁遇到了挫折,她总会不停地给你鼓励加油……她总是无微不至,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班妈妈”。

“当 班妈 的生涯,苦是苦,但苦并幸福着!” 她说:“黑板上书写着孩子们的梦想与未来,是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也要通过教书改变孩子们的命运。”高慧兰一直不忘初心,依旧坚定地行走在那开满鲜花的乡村小道上,她说,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何时,最钟爱的依然是那小小的三尺讲台,那一群朴实可爱的农村孩子!

本报记者 赵子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三尺讲台迎冬夏 一支粉笔耕未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