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郑州水灾的七点思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郑州洪水灾情怎么样 对郑州水灾的七点思考

对郑州水灾的七点思考

2023-12-22 23: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500

郑州遭遇重大内涝灾情,救援行动正在迅速展开。齐心协力夺取救灾抗灾最终胜利,是头等大事。当然,也要及时发现救灾抗灾中的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

从目前已经掌握的材料和线索来分析,郑州应对此次灾情还是有一些缺失的:

一是对交通安全、地下设施安全保障的估计严重不足。地铁5号线大规模洪水倒灌,导致乘客被困,部分乘客在灾难中失去生命,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从地铁照常开放运营、乘客照常乘坐来看,有关部门对可能暴发的洪水没有预期。地下建筑中的人员也没有采取提前撤离措施。

二是天气预警的能力和实际运作存在严重缺陷。北京刚刚经历了大庆活动,期间的降雨预警十分精准,确保了大庆活动有序安全举办。北京2012年“7·21特大暴雨”殷鉴不远,当时曾连续发布6次预警。正反两方面经验都是宝贵财富。河南省在此次特大暴雨应对中,在多大程度上运用了这些经验,应当拿出一个清单。

500

7月19日上午11时许,郑州气象局发布天气预报称,7月19日~21日我市有大到暴雨,累积降水量90~150毫米,局地150~200毫米。

当天中午12时28分和14时28分,分别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和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当晚19时13分,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当晚21时59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3小时内,降水持续,累积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

20日持续发布红色预警信号。

三是城市综合应急体系响应不够及时,应对不够有力。郑州市是中原大城市,常住人口1260余万。管理这么大的城市,需要极强的危机意识。长期以来,城市管理者更多关注“显性政绩”,诸如有多少世界500强企业、多少名牌学校、多少高档社区、多少宏伟的公共建筑、多少金融机构、多少游乐设施等等。但对“隐性保障”“隐性幸福”关注不够,比如配备多少消防车、多少应急车辆、多少训练有素的应急人员。遇到重大灾害时,人员救助、转移、安置的体系,包括电力、网络、交通等保障,缺乏相应准备。

500

在这次重大水灾面前,中国人上下一心,团结应对的能力也再次得到了展示。

一,郑州人民积极自救、团结互助的英勇作为,是此次重大灾害中的“亮丽风景线”。大家在地铁里、大街上相互救援,酒店、餐厅、商店等公共场所向路人提供援助,素不相识的人们在灾难面前相互帮助、相互鼓劲,有一分力出一分力,有效保卫了生命安全。

二,河南省组织应急救援、消防、市政、交通、电力、公安等各部门人员,抢险救灾,展现了灾难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三,解放军中部战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紧急派出前方指挥部,指挥战区驻豫部队、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3200多人,车船装备80余台,在10个地域同步投入抢险救灾。

四,自媒体客观报道事实,为抗灾救灾鼓劲,传递有效信息,体现了河南人民和中国人民应有的正气和斗志。

面对大灾,郑州市采取了较大范围拉闸断电措施,是明智之举。鉴于整个城市泡在水里,为了防止水体带电,断电是最大的保护措施。但这也会给急需用电的部门带来损失,比如医院停电,可能给病人尤其是ICU里的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如何既保障整体安全,又能给特殊部门安排供电,需要加强设计安排,要加大救灾防灾投入。

500

500

天灾总是难测的,总结人可以作为的方面,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治理。现代大都市和现代化国家,不是只看经济指标的,更要看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治理好一座城市,是要看更多“隐性业绩” 的。而做到这一点,需要大智慧,也需要大勇气,更需要大道德。

每到灾难时刻,总会有说风凉话的,也会有恶意攻击的。在今天仍有利益之争的全球环境下,外界某些势力对中国治理能力和制度体系进行攻击,并不是新闻。我们自己要有定力,坚持做好自己的事。

这一次,喻国明教授搞张冠李戴,恶意炒作新闻联播主持人的一则“暴雨应对”旧视频,是不道德的。灾难来临,中国人应该团结,而不应冷嘲热讽。喻国明执意那么做,说明其内心的阴暗。好在,这次管理部门没有让他继续漏网,已经对其果断禁言。很好。

(羽毛不逐风)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