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后代在非洲繁衍生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郑和是哪一族人的后代 郑和后代在非洲繁衍生息

郑和后代在非洲繁衍生息

2024-07-10 08: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经过五年的反复调研,中肯正式签约,两国合作考古迈开实质性的第一步。

2010年2月2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举行签字仪式,双方合作考古内容主要包括对肯尼亚拉穆群岛及其周边水域水下文化遗存进行科学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对肯尼亚马林迪市及周边地区陆上古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对以往肯尼亚沿海地区出土的中国文物进行调查研究。

中国专家将在11月份赴肯尼亚拉穆群岛,进行水下考古,“11月份正值肯尼亚的旱季,雨水少,水质会比较清澈,条件比较稳定,便于水下考古工作的开展。”秦大树告诉记者,在拉穆群岛打捞郑和沉船,并不容易。拉穆群岛面积很大,传说中沉船是在帕泰岛旁边的水域,而帕泰岛离现在的拉穆镇还很远,考古人员每次都要坐船去,光坐船就要两三个小时。

专家找到明皇宫瓷器

秦大树教授是此次中肯考古合作中,北大考古队队长。早期,他已在肯尼亚做了一番调研。他告诉记者,中国的外销瓷是国际上很热门的研究,而掌握学术话语权的是欧洲、日本学者。“英国的东非学术研究中心做了很多研究,肯尼亚的考古学也长期被英国学者垄断。”

传说几百年前,中国沉船水手是从帕泰岛的上加村上岸的。那里现有一片墓地,前面一块石碑,后面一个小丘,与中国农村墓地极为相似。而且,有人曾发现过中文墓碑。此次中肯合作考古,肯方曾邀请中方前去发掘,但中国专家没有答应。“我们并没有找到传说中的中文墓碑。”秦大树说。中方考古专家把目光锁定在马林迪古城遗址发掘、拉穆群岛水域水下考古方面,并对当地出土的中国文物进行研究。马林迪城,就是郑和下西洋诸国中的“麻林”国。当年郑和下西洋,就是从这里把“麒麟”带回了南京。秦大树希望能够找到最早的马林迪古城,找到理想的地层,发现瓷片等文物,来研究古代中非的贸易。

对于郑和沉船,除了传说外,最有力的佐证就是龙泉窑的瓷器。秦大树说,他们研究发现,在明初洪武二十六年一直到成化年间,专门烧制了一批龙泉窑官器。现在,全世界龙泉窑作品非常少,龙泉窑官器只有故宫博物院有,南京明代功臣墓中出土的都不是龙泉窑官器。这些龙泉窑官器,都是当时皇宫给出样品,工部令上百座龙泉窑烧制者中技术最过硬的一家来烧制。秦大树在肯尼亚早期研究中,发现了明初龙泉窑官器,这很可能是郑和船队带去的——但是至今还没有找到证据。

秦大树说,在古代肯尼亚贵族家中,最值钱的装饰物都是从中国流出去的瓷器。在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里还有很多中国瓷片。这些瓷器是如何过去的?会不会和郑和有关?都需要寻找答案。

郑和从非洲带来长颈鹿。沈度《瑞应麒麟颂》的附图,由明宫廷画师所绘。

链接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240多艘海船、2.74万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从苏州刘家港出发,一共远航了7次。最后一次在归途中,郑和于1433年4月初,在印度南部西海岸之科泽科德逝世。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到达非洲东岸,红海以及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站长点评: 2005年,国务院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航海日”,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国家邮政局定于2005年6月28日发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1套3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