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邵阳吃的有什么特产 生活习俗

生活习俗

2024-06-14 00: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服   饰

    晚清民国时期,境内人民的服装,城乡男子一般穿对襟短衣,布扣为结,外系腰带,夏天擦汗,冬天紧身御寒,俗谓“饭少加碗菜,衣少加根带”。有些人冬天穿长袍,右边开襟,布扣为结。富有家庭穿皮袍,上罩马褂;或穿西装、外套(大衣)。妇女胸襟短衣,右胸侧开襟,布扣为结,富家妇女及城镇女子,多穿旗袍、系裙。裤子式样男女无别,均为敞口大腰裤,不开门襟。裤头折迭腹前,以布带、纱带系于腰间。农民衣服多用家机布缝制,一般用黄栀子、草灰等自染,讲究一点的送染坊。为了耐穿耐磨,多在洗涤后用米汤浆好,新穿时硬如纸片,索索有声。五·四运动以后,青年学生男的穿学生装、青年装、中山装;女的热天系短裙,冬天着短衣长裤。新宁等地,许多成人晚上裸裎而睡,怕磨损衣裤,冬天睡竹席时,亦习此为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旧式布扣开襟衣减少,男的多着中山装,女的列宁装,颜色以青、蓝、灰、黄为主。文化大革命中,盛行解放装。80年代起,羊毛衫、羽绒衣、太空衣、皮夹克、西装、长短呢大衣、百褶裙、喇叭裤、牛仔裤、健美服等普遍流行。即使是边远山区,衣着保暖护体的问题也都基本解决。      清代,男子留辫,女子蓄满头长发,织单辫或双辫。婚后挽发髻,插簪。辛亥革命后,男子剪辫,留齐耳长发。随后,城镇男子留分头(俗称西式头)或蓄平头;农家男子多剃光头,妇女多剪短发。80年代起,中、老年男子多留平头,青年喜留大背头;少女多留披肩秀发,中、青年女子则烫成名目繁多的时髦发型。      明代吴童《客寓邵陵》诗云:南楚雄边百粤亲,山川无异土风淳。踏歌樵妇黄茅髻,负戴征人白葛巾。      描述了其时邵阳人的首饰,男的为素色葛布头巾,妇女挽发插髻。清代至民国,少数富家男子佩戴金戒指、玉手镯。妇女兴戴金银耳环,手镯,戒指,发髻别银簪,插鬏心花;贫苦妇女多以竹片为发髻。50年代后,男女戴首饰者渐少,戴手表的多。80年代起,青年妇女又兴戴耳环,戒指、项链、手镯,男子也有戴戒指的。讲究:前宅屋脊,不能遮住后宅屋脊,左横屋须高于右横屋,有“不怕青龙(左)高万丈,只要白虎(右)就地趴”的风水谚语,室内空间,后比前要稍宽,猪牛栏不能修在住宅之前,谷仓不能修在住宅之后。一家建房,乡邻齐帮。 

    新中国成立前,无论城乡,男女一般都穿自制的布鞋,雨天则穿本地生产的钉鞋,用牛皮或布面透桐油制成,城镇的人还有穿木屐的。穷困人家穿草鞋、长统纱袜、布袜。一般戴青色碗口帽,帽顶上嵌一颗琉璃珠子或小纱球。讲究一点的戴博士帽、兽皮帽。老年妇女喜用青丝绉纱扎头,小孩戴紫金冠、狗头帽。80年代起,各种规格、式样的鞋、袜、帽等工业制品大量生产,占有市场,钉鞋及木屐已极为少见。

    二、饮  食 

    主     食 

    境内向以大米为主粮,红薯次之,小麦、玉米、高粱、荞麦、小米、子等再次之。50年代前,由于缺粮,农家或蒸煮干饭,或拌薯米、玉米、小米煮饭,或食稀粥,还有用大米、玉米、小麦、荞麦、铲子或上山采蕨磨粉蒸粑煎粑吃的。      红薯是半年粮,邵阳的吃法太多,当饭吃一般是切薯米、蒸薯块,故有早上口(luan)猪(口)羊(蒸红薯块),中午芝麻拌糖(大米拌红薯米煮饭),晚上三打三吹(煨红薯块)的俚谚,还有磨粉制粉丝,既当饭又做菜,有的则将红薯切成丝、片,或煮熟晒干,或用油炸焦,作为副食。 

    随着稻谷产量的成倍增长,80年代起,城乡都以大米为主粮,杂粮与红薯一般只用来调节口味,多数用作饲料或蒸酒磨粉。 

    菜肴和副食

    境内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菜肴与副食品,素为人民喜爱,历久不衰。      猪血丸子:用豆腐拌猪血、肉丁、辣椒粉、五香粉食盐等,捏成椭圆形的丸子,经日晒或文火熏干,成黑红色,收藏、携带均感方便,为旅游、馈赠及待客的佳品。      腊肉:将新鲜猪肉刨干洗净,切成一斤、二斤或三、五斤重的条块,抹上盐,用绳索悬挂于炉灶之上,让火烟薰成红黑色,成半干状态,尤以柴火烘干的色、香、味为最好。牛、羊、鸡、鸭等亦有此食法。      辣椒:在邵阳,辣椒不是佐料,是菜。“邵阳一大怪,没有辣椒不算菜”,辣椒吃法多种多样:干辣椒,秋天将红鲜辣椒剪去青柄,用晒席、篾筛晒干;浸酸辣椒,将鲜红辣椒洗净晾干,浸于酸菜坛中;剁辣椒,将鲜红辣椒去柄,洗净晾干,用刀剁成豆粒大小,再拌上食盐、菜油等藏于菜坛之中,有的还拌上黄豆豉或干杂菜;煨辣椒,将青辣椒(一般选鱼泡辣)去柄洗净,整个地放入锅内煨炒,至一定成色,便加上食盐,或者再在辣椒肚里塞些瘦肉、豆豉,用锅炒熟或用油爆熟。辣性最强的是本地产宝庆朝天辣,体小而角尖,一杈结七颗,又名七星辣,外地人闻味冒汗、流涎,而邵阳人吃起来若无其事。邵阳人嗜辣成性,许多人认为邵阳民性勇猛刚烈,与好吃辣椒有关系。      血酱鸭:新宁、武冈等地宰鸭时,把米醋或酸水洒入鸭血中,使其成为不凝固的血浆,再把花椒、大蒜、生姜等掺入搅匀,然后将鸭肉切成小块,拌些佐料,投入血浆会炒,使之色似红烧。      清炖鹅肉:武冈所产之铜鹅,生长快,肉质嫩。宰杀后,用文火炖之,汤色便呈油浸淡黄。鹅掌肉厚实细嫩,称下酒珍品。      泰和豆豉:又称宝庆豆豉,系用黄豆煮熟,再在阴暗处摊几天,才拿出晒干,呈黑色,供烹饪调味之用。 

    爆花米:武冈、洞口一带将蒸熟的糯米,摊摆成饼状,用直径五寸的圆篾圈箍住,并涂上食品红,晒干,成圆饼,再用香油爆酥。每年有大批爆花米,通过亲友馈送,流布到其它县区。 

    饮料  筵席

    邵阳的传统饮料,主要是酒、茶。      人们喝酒多自己酿制,以米酒为主,兼饮以高粱、红薯、包谷、大麦等酿制的杂粮酒。常饮的有水酒、烧酒,以及连糟煮食的糯米甜酒,还有以烧酒浸泡甜酒而成的状酒等。状酒喝时香甜入口,其实度数较高,能诱人于疏忽大意中入醉,是本地的特产。70年代以后,人们对酒的要求提高,除自制的米酒、杂粮酒外,境内工厂出产的啤酒、桔子酒、猕猴桃酒、邵阳大曲、邵阳低度大曲及外地流入的各种名酒也都受到欢迎。      邵阳为湘中丘陵山地,盛产茶叶,人们嗜茶成习。一般喜欢绿茶,以谷雨前几天采摘的为上品。喝茶习俗,以少数民族最具特色。城步等地苗族、侗族、瑶族盛行饮食油茶。城步长安等地还有饮虫茶的习俗。绥宁苗乡流行万花茶。洞口瑶族以墨黑的茶汁待客。细节见《邵阳市志·人口民族志·民族篇》。      人们遇婚丧喜庆事,常摆酒设宴,一般八人一桌,以堂屋正中上方为上席,上席左正右副。席数多的,分两排并列就坐,称东南席。席上用菜以鸡、鱼、肉三牲为主,肉又以东坡肉为首,其他配以海带、黄花、粉丝、干笋之类,凑成九道十碗。席上如有海参、墨鱼、鱼翅及龙珠米的,便为上等筵席,通称海参席或鱼翅席。瓜果蔬菜,多不上席,狗肉、乌龟、青蛙肉亦不上席(甚至不准上灶)。      宴客饮酒时,兴猜拳行令。上菜必由主人先尝,“鱼”“余”谐音,鱼到菜止。许多家庭,留鱼不吃,以示留客。对久居客无意再留时,主人领先吃鱼,含有鸡飞鱼走之意。鱼为筵席上必需品,在难于得手时,则用木头凿制成鱼形,盖上辣椒、姜片等佐料充代。邵东太平地方,常用红漆木雕的鱼上席留客,称太平鱼,邵阳歇后语:“太平鱼一看得吃不得”。武冈、洞口等地还有用鸡头、鸭头敬客的习俗,客人应该高兴接受,如果不食,需向主人说明,否则视为不敬。      1949年后,酒宴铺张之习大为减弱。80年代起,筵宴之风再盛。结婚、生子、晋级、得奖、都以筵席的多少,品位的高低相攀比。城镇的楼堂酒馆,鳞次栉比,气派豪华,非往昔所能比。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是被旧的习俗左右,不量入为出,甚至破产为筵席,受人耻笑的。 

    三、居住行旅 

    商店与住房

    城镇商店,历来多用青砖砌成左右两垛高墙,称风火墙,可预防火灾蔓延。墙内用木柱木板隔成小间,高二、三层。下层当面为货房,附以账房,后面为储藏室与厨房。上层为店员及家属住所。市面整体多为合面街,中间的人行道,宽十米左右,有些集镇,商店全是木质结构、街道只从一边依山而筑,顺水而延,犹如猪肠,称猪肠子街,也有称半边街的。      民间住宅随地形而建,富有家庭,四周用青砖(也有用土砖粉石灰的)砌成高墙,中间建成一正两横与前面槽门毗连的内屋,内有天井,称印子屋。也有仿西洋式建筑,屋顶四面分水的独家小院。盛产木材的西南各县,有些四合院是纯木结构,规模宏大,每栋六至八扇不等,进身三至五柱落地,还有以多栋屋毗连一起,形成聚族而居的。单门独户的,一般是明三暗六的平房。中间为正厅,用作摆席和祭祀;左右两厢分别为卧室、厨房;厕所、猪牛栏多在正屋后面。有的右侧再搭上披棚。贫困人家用黄泥、砂石结成千打垒房间,上盖杉木皮,或黄茅、稻草,人字形屋顶,周边围以竹篱。无力筑房的常借居祠堂亭庙。      城步、绥宁、新宁等地的苗、瑶、侗族,住吊脚楼,双层重檐的木质卯榫结构,楼下空间为牲畜圈、灰屋和厕所。住房依山靠水,通风亮气。侗乡还有以村寨为中心建立鼓楼的,一寨一座,有大、中、小三种,大鼓楼为议事厅,中鼓楼为娱乐厅,小鼓楼为平时休息处所。楼呈宝塔形,清雅如凉亭。      50年代后,贫下中农在土改时分得地主部分房产,各自有家,再无人栖居亭庙。60~70年代,部分家庭新建砖木结构住房;80年代,城乡人民普遍兴建通风明亮,以红砖水泥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住房。      行    旅      境内公路修建以前,城乡行旅,陆路走的是青石板或鹅卵石砌成的大路,蜿蜒如蛇,不通车辆。穷人靠双脚履地行走,富户人家可以骑马坐轿而行。路旁每隔五里或十里,有一座茶亭,供来往行人休息、饮茶之用。修凉亭是一倡众和的公益事业,如果私人修凉亭,则被认为是一种积德的善行。凉亭常备有田产,由住凉亭人管理,住亭人义务供应过客茶水,故亦称茶亭。亭内设长木条“懒板凳”,供行人休息。一般在亭侧开凿水井,或以竹枧从高处引水。凉亭楹联十分讲究,标志当地文化水平,常不乏佳作。隆回坐爱亭联云:“坐客喜谈天,清风明月持相赠;爱人莫如地,绿水青山送远行。”水道设义渡以方便行旅,渡口也修凉亭,管理设置与陆路大致相同。分岔路口,竖有分路牌,上刻左往何处,右往何处。一些人家的小孩命带“将军箭”,怕被箭伤亡,故修路碑抵挡,碑上刻有“弓开弦断,箭来碑挡”的短联。通往村落的,一般是泥泞小路。每年农历七月中旬,路旁居民,自动组合,把路中杂草铲除,并加以修补。绥宁关峡一带,有生日修路会组织。合伙十数人,谁过生日,即为首合集同人去修路,并以酒饭招待。      出门多顾虑者,要看日子,探预兆,怕乌鸦叫、眼皮跳、石子踢脚等。忌得意外财,忌拾死禽死兽。出门打喷嚏,猜是有人叨念自己。迷了路,疑是碰上倒路鬼。农历初一、十五、二十三、忌出外办事,有“初一、十五、二十三,娘家有担(dan,拿的意思)莫去担”的俗谚。        营    建      新建住房,旧时要看风水,择时择地。一般要选后山厚实,左右不虚,前面开阔,背风向阳的宅基,方位喜坐北朝南。奠基、砌墙竣工和砍伐梁木,均须杀雄鸡,由匠工敬神。乡间历有偷梁习俗,梁木多从他人山中偷伐,邻人也为房主偷梁。偷梁前,预先看好某处有可做梁木的梓树或香椿树,趁夜邀人偷伐,伐梁时须使梁树徐徐倒下,以落肩不落地为吉利。伐树时,在树蔸边留下粮米、红包、再燃一根香火,使其定时引燃爆竹,以诱发树主边寻红包、边骂偷树之贼。俗称:偷梁不算贼,树主越骂,房主越发。木工制梁,树大,则画上龙凤和八卦,名曰画梁;树小,则以红布装盐、米、茶叶等钉于木梁正中,名日包梁。上梁时,鞭炮齐鸣,邻友和匠人一齐赞梁,房主分赠红包,并给观众散发糖果、米粑。到圆垛时,房主宴请建房匠工饮“圆垛酒”。房屋建成后,择吉日乔迁新居,名日“过火”。亲朋来贺,俗称“贺火”。多层次建筑安排颇有讲究:前宅屋脊,不能遮住后宅屋脊,左横屋须高于右横屋,有“不怕青龙(左)高万丈,只要白虎(右)就地趴”的风水谚语,室内空间,后比前要稍宽,猪牛栏不能修在住宅之前,谷仓不能修在住宅之后。一家建房,乡邻齐帮,只吃饭,不要钱,竣工时,主人设宴招待。50年代后,渐不兴偷梁,其它习俗仍传承下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