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庆风情】马头墙,邵阳传统建筑中的徽派建筑特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邵阳县有哪些村里庵子 【宝庆风情】马头墙,邵阳传统建筑中的徽派建筑特色

【宝庆风情】马头墙,邵阳传统建筑中的徽派建筑特色

2024-07-12 03: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三 洞口县节孝坊东面马头墙

图四 洞口县曾八支祠侧面照

图五 洞口县曲塘杨氏宗祠侧面照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中的一大特色,原名封火墙,顾名思义其作用也就是用来防火,建造高大的山墙将火势隔离,防止火灾蔓延。在1977年出土于歙县的《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记》中记载了明代徽州太守何歆的建墙治火功绩,是研究徽派建筑马头墙起源的最原始证据。这块碑中记载着“徽州郡城‘地狭民蕃,闾舍鳞次而集,略无尺寸间隙处’,火灾‘或一年一作,或一年数作,或数年一作。作之时,或延燔数十家,或数百家,甚至数千家者有之。民遭烈祸,殆不堪病。’”何歆在上任后,在遇到火灾后实地调查火势快速蔓延的原因,提出“吾观燔空之势,未有能越墙为患者。降灾在天,防患在人。治墙,其上策也。五家为伍,甓以高垣,庶无患乎!”其方法是五个家庭为一组,两边山墙建成高墙,高出屋面、屋脊。在明嘉靖、清康熙两个时期《徽州府志》中都记载了何歆的治火功绩,“自后六七十年无火灾,灾辄易滅,墙岿然不动”。②可见何歆的这一防火办法十分有效。封火墙这一建筑形制也开始出现并广泛流行。

后来随着对封火墙的防火优越性的了解,人们已不满足于之前的“五家为伍”建造封火墙,而逐渐发展到每家每户独立建造封火墙。后来的徽州工匠们在建筑房屋时又对封火墙进行了美化修饰,使其造型如同高昂的马头,因此封火墙又称“马头墙”。这种封火墙的建筑形式也在后来逐渐影响周边如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并出现其他形制的封火墙,如广东广府民居中的镬耳山墙、人字形山墙和潮汕地区的五行山墙等。这些形制的封火山墙的核心都是建造成高出屋面超出屋脊的样式,才能起到隔离火势,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湖南邵阳地区所见这几处带有马头墙的传统建筑的年代在清中晚期至民国时期,说明在湖南邵阳地区到了清中晚期至民国时期,仍流行马头墙这种建筑形式,其作用大概也是为了防火。

图六 广东广府民居中的镬耳山墙

图七 广东广府民居中的镬耳山墙

图八 人字形山墙

图九 广东潮汕地区流行的五行山墙顶部形制

参考文献:

1

代士乐,《徽派建筑马头墙研究——从谈起》,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4月,第4页。

2

代士乐,《徽派建筑马头墙研究——从谈起》,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4月,第6-8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