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多年的杭州小笼包都不是正宗的?到底哪里的包子最好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邵东哪里的包子最好吃 吃了多年的杭州小笼包都不是正宗的?到底哪里的包子最好吃?

吃了多年的杭州小笼包都不是正宗的?到底哪里的包子最好吃?

2023-09-20 03: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包子可不是凭空发明出来的,它的前世很是淳朴——

被人们称为“馒头”。

《释名》曾记“汉有蒸饼”。那个时候,基本将面食统称为“饼”,蒸出的面食就是蒸饼,虽类似馒头,确无馒头之名。

汉代画像石上,曾有蒸笼烹饪的图像,可见,当时有蒸饼无疑。

到了晋代,则出现了馒头之名,写为“曼头”。卢谌的《祭法》中写着要用馒头做四季祭品,“春祠用曼头、饧饼、髓饼、牢丸,夏秋冬亦如之。”

再往后,到了唐代,也是有“馒头”形态的食物。《清异录》里曾记“玉尖面”,即为馒头。

一直到五代时期,包子才算正式登场。

《清异录》里提到,五代汴梁阊阖门外有个“张手美家”食馆,以卖节令食物为主,每至伏日,有一款“绿荷包子”。

宋代的时候,包子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遍地开花。记录汴梁风俗的《东京梦华录》写着“诸色包子”。《梦粱录》里则有江鱼包儿、蟹肉包儿、水晶包儿、笋肉包儿之类。这里是“包儿”的叫法,“儿”与“子”是同义,后来自然而然就有了“包子”的名称转换。

当时,还有被称作“灌浆馒头”的,大概就是后来的灌汤包了。

不过,这个时候,“馒头”和“包子”仍旧是傻傻分不清的。或者说,它们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指的同一个东西,这也不难理解为啥现在很多南方人仍旧管包子叫做馒头了。

直到清代,馒头的叫法彻底有了变化。北方管没有馅儿的叫作馒头,有馅儿的称为包子。

清代时期,人们对包子馅儿的追求也到达了一个新境界,许多老字号流传至今,比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

2

包子江湖的明争暗斗,谁是赢家?

包子的江湖,从来都是风起云涌、暗藏杀气。各门各派都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宝地,被忠实的追随者牢牢簇拥。

中国名包何其多,你都吃过那几样?

开封丨灌汤包的“鼻祖”

前面说到,包子在五代时出现,宋代时全面开花。

北宋的时候,开封就有了夜市小吃,《东京梦华录》里就记录了“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的繁荣景象。那夜市里的美食,当然是什么都有啦,包子,更是自带流量的存在!

当时最出名的就是“玉楼山洞梅花包子”,号称汴梁第一,被赞誉为“琅缳妙品”,深为百姓所喜爱。据说灌汤包就是源自它,从此便流传了下来。

开封灌汤包是典型的豫菜系口味的代表,鲜香是它最大的特点。外表看起来和南方小笼没太大差别,只是更大、更扁一些。

灌汤包的精华就在于鲜美流油的汤汁,所以千万囫囵吞枣,搞得汤汁四溢,浪费了精华。如何优雅的品味灌汤包也有人人必备的口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再喝汤,一扫光,满口香。”

杭州丨身世成谜的小笼包

上面这种,或许是大家在各地都最常见的“杭州小笼包”了。尤其是早饭的时候,那必须来一屉呀。

但是……它真的是杭州的吗?错!你大概对杭州包子有啥误解。

长成这样的包子,请叫它“发面小肉包”。

▲杭州人吃的都是这样的小笼包,薄皮、带汤汁。

在全国各地开“杭州小笼包”店的人,大部分来自浙江嵊(shèng)州。大概是嵊州这个地方不够出名,最开始经营的时候,某个“聪明”的嵊州人便给店面取名为“杭州小笼包”,从此让那一屉屉缩小版的肉包子霸占了全国早饭的头把交椅。

“身世成谜”的杭州小笼包到底是何方神圣?

小笼包是“灌汤包”的一种。灌汤包最先是出现在河南开封。后来,这种“灌汤的馒头”被传到了江南,成为了江浙一代的特色小吃。

杭州赫赫有名的要属虾肉小笼。“皮像菊花心,馅似玫瑰瓣”形容得恰如其分。馅料由清虾仁、夹心肉、配上鲜猪肉皮冻制成,咬一口仿佛是春天。

新疆丨食而不忘的烤包子

新疆人喜欢烤制面食,用他们的大智慧发明出了烤包子这等美味!

在新疆,很多食客的都会选择一个烤包子配一碗清茶,来开始一天的生活。

烤包子在维语中叫做“沙木萨”,用未经发酵的薄面皮,将羊肉块(有些也加牛肉)、羊尾油丁、洋葱、孜然粉、胡椒粉和盐搅拌而成的馅料包成四角方包或圆形。贴在馕坑壁中烤制,十几分钟即熟。

烤包子色泽金黄,汤汁丰韵,入口皮脆肉嫰,营养价值也是颇为丰富,是冬季防寒滋补的美味之一,是新疆各族人民生活中最喜爱的一种小吃兼主食。

扬州丨每一口都让人心动的三丁包子

三丁包子,可以说是扬州小吃的代表作。还有网友称其为“包子王者”。

据说,当年乾隆老爷子下扬州时,突发奇想,想吃一种“养而不过补,美味而不过鲜,油香而不过腻,松脆而不过硬,细嫩而不过软”的点心。

盐商们知道后,差点急秃了头!赶紧和大厨商量该咋办。于是,他们就用鸡丁、猪肉丁、竹笋丁、海参丁、虾仁制作了“五丁大包”,请皇帝品尝。乾隆吃了以后,那叫一个愉悦满足,五丁大包就此成名。后来,因为制作成本比较高,又去掉了海参和虾仁两种馅料,再加大包子体量,三丁大包子便一直风靡到今天。

三丁又称三鲜,鸡、肉、笋按1:2:1的比例搭配,三鲜一体,鲜香脆嫩俱备,肥而不腻。包子皮充分吸收了馅料的卤汁,变得松软而鲜美。掰开软软糯糯的面皮之后,肉馅在一晃而出的热气中揭开分晓。

靖江丨中华第一汤包

江南地区做蟹黄汤包的不在少数,哪里的最好?

当然是中国汤包之乡——靖江呀!

作家赵珩曾在书中提及靖江汤包,形容道“五六十年代在玉华台吃的,也难以与之比肩”。可见其美味。

更有在《舌尖上的中国》里的官方认证,虽然时长不足两分钟,也是把靖江的蟹黄汤包提高了一个层次。

刚刚蒸好的汤包,需要用一种特殊的手法从笼屉中取出来,放在瓷盘里,轻轻的晃动,有种吹弹可破的娇嫩感觉。可谓稠而不油,油而不腻,皮薄如纸,汤多鲜美。

轻轻拨动躺在盘中的汤包,摇摇晃晃,实在可爱。保持耐心,默念“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的吃汤包要诀。在包子上先开个天窗儿,轻轻咬破一个小口,再小心缓慢地吮吸汤汁,感受着鸡香、蟹肉、蟹黄、猪肉融合带来的美妙。甜鲜、热烫、过瘾!记得搭配醋和姜丝。

每年10月到来年春节都是吃蟹黄汤包的好时候。想要一品这“中华第一汤包”的朋友不妨到靖江试试。

天津丨包子还是要吃素的

要说天津的美味,包子该是头等。

天津人对于包子这种食物,有着格外的钟情,大街小巷上分布最多的餐馆,恐怕就要数包子铺了。只不过,人所皆知的狗不理虽是当地饮食文化里代表性的食物,但也都是给外地人吃的。和北京的全聚德大致是一个意味。

要说天津人好哪口儿,那还是得素馅儿排第一。这津儿素,也自然是天津独有的馅料品种。

自清朝中期以后,素菜馆在天津逐渐兴盛,娘娘宫旁的“真素园”便是其中之一。在素食的基础上,真素园研发的素馅包子闻名全国。

后来,据说慈禧太后到天津的天后宫进香,便在当地品尝了素包,赞不绝口。回京后也念念不忘天津素包的美味,派人特地到天津买了素包带回宫。可见,这素包也真是大有来头。

一个津儿素的包子里,有豆芽菜、香菜、馃子、粉皮儿、木耳、口蘑、白香干……等十余种食材原料,再用麻酱、腐乳调馅儿,吃一口皮薄馅厚、咬劲十足、清香醇厚。

广东丨人生中不可错过的叉烧包

说起来有点惊悚,第一次知道叉烧包这种食物,并不是到了广东才认识,完完全全“得益”于一部电影《人肉叉烧包》!各位不要被吓到,叉烧包还是非常美味滴!

早在上个世纪,它就和虾饺、干蒸烧卖、粉果一样,被统称为粤式早茶的“四大天王”,位列其首。

广东人常说的“饮啖茶食个包”里的“包”,指的就是叉烧包啦。

据说,叉烧包源自北方的开花馒头。后来传到了广东,根据当地人喜爱偏甜的口味和松软的口感,便改良成了独有特色的叉烧包。

叉烧包的独特在于它味道既甜又咸,这在北方简直不可想象,又甜又咸怎么吃?然而广东人把它做到了极致。制作叉烧包芡汁恐怕是极其重要的一步,馅料中必不可少的是蚝油芡汁,和老抽、砂糖、葱姜片等共同煮成,芡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叉烧包的味道。而叉烧也要选择肥瘦适中,这样的馅儿蒸熟后的口感才更滑嫩香甜。

和北方早餐的粗犷随意不同,粤式早餐永远都是精致的、缓慢的。叉烧包就是在这样的“慢悠悠”里,陪伴了广东人一天又一天。

山东丨霸气侧漏的排骨大包子

最能代表北方的,当属山东包子。

山东的包子个头儿很大,不是圆形,而是呈小兔型。最常见的馅料就是酱炒肉丁,再加白菜、扁豆、蒜苗、角瓜等等。

因为实在太大,只能托着吃,更显北方的豪迈霸气。

大家最常说的“山东大包子”一般指的是大白菜猪肉馅儿。今天要说的却是另一种不常见的——排骨大包子。

不要怀疑,排骨当然是能做包子馅儿的。想想南方的排骨粽子,就知道没啥不可能了吧?

排骨大包原是山东龙口一带的特色美食,以“独特”闻名胶东。

既然是排骨大包子,主角自然是排骨。

通常,选用猪身上的精肋骨和脊椎骨,剁成小块。配菜可选的也很多,大白菜、芸豆、蒜薹、香菇……一起包裹上劲道十足的面皮,捏出精巧的细褶儿,蒸出来便是实力诱惑,满满的骨髓油香。

一口下去,热气、香气一起在舌尖上跳舞打转儿,排骨的原汁原味让人回味无穷,吃起来是鲜而不腻、汤汁饱满。轻轻一吮,肉即脱骨,嫩而不烂,肉汁仿若灌汤,真真的十分过瘾。

如果你怀疑它是不是吃了会硌牙,不如亲自去尝尝看。

上海丨传承上百年的“馒头”

上海宁对生煎有种迷之情结。对于他们来说,生煎是“馒头”,而不是“包子”。

《福布斯》杂志曾发布“全球必吃美食”的评选,中国食物上榜的有两个,一是四川火锅,另一就是上海生煎包。

▲说起上海生煎,大壶春是绕不开的老字号。大壶春生煎始创于1932年,至今仍是上海生煎的一道响亮招牌。

“生煎”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

100多年以前,上海的茶楼、老虎灶(开水店)不仅供应茶水,也会兼营生煎馒头。后来,人们在不品茶的时候,也想以“茶点”作为快餐来代替正餐。饮食的变化顺应着大家的需求,生煎馒头就这样走出了茶楼,摇身一变成了“街头小吃”。

生煎的个头儿随着时间越变越大,从原来的“一两四个”变成了“一两一个”。皮儿大、馅儿也充足,再包进滚烫鲜美的浓汤,可谓皮香肉嫩。

看看它诱人的外表——面皮上面撒着芝麻、香葱,混合着挡不住的肉香,底部煎至金黄,让人忍不住要食指大动。吃刚出锅的最好。咬一口,皮薄软、酥而不焦,肉馅鲜香浓郁,汤汁满口,从头暖到脚。

云南丨离开这儿就吃不到的破酥包子

破酥包子是云南昆明一带非常有代表性的特色小吃之一。

它的起源也非常有趣。

相传在1903年时,玉溪人赖八在昆明开了家名为“少白楼”的包子铺。有天,一个老爷爷带着孙子来买包子,递给孙子的时候没接住,包子便摔落地上,连包子皮也被摔成了七八瓣。孙子立时大哭,引来许多人围观,纷纷惊叹于这包子何以这么“酥”,能摔个粉碎?赖八觉得这“破酥”很能吸引客户,一定要抓住这个“商机”,于是从此改称自己店内的包子为“破酥包子”。

从外形上来看,破酥包子和其他普通包子没啥不同。但是,一旦切开它,就会被内里丰富的层次感所惊艳。

破酥包子在做面皮的时候,需要经过发酵、兑碱、揉匀、擀面皮、抹猪油等多道工序,由此形成一个油层,这是“酥”之所在。馅料里包括熟云腿、蜂肉丁、冬笋、冬菇等等。

这种包子蒸制时很讲究火候,要用旺火猛催,一气呵成。这样蒸出来的包子饱满洁白,收口微开,香气四溢。吃到嘴里油而不腻,柔软松酥,满口盈香,给人一种不咀嚼就有融化之感。

吃破酥包子有讲究:

一抖,抖出包子皮的层次

二蘸,蘸调料

三揪,揪开包子皮

四就,就着酒来食用

说了这么多都说饿了

明天的早餐就决定是包子了!

你吃过的最好吃的包子是啥?

快来留言吧

长沙美食分享原创平台

186 7487 282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