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学》:一本适合青春期的性启蒙书籍(如何纠正孩子性取向问题的书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那不勒斯四部曲哪个翻译版本好 《性心理学》:一本适合青春期的性启蒙书籍(如何纠正孩子性取向问题的书籍)

《性心理学》:一本适合青春期的性启蒙书籍(如何纠正孩子性取向问题的书籍)

2023-04-29 05: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读霭理士(Havelock Ellis)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和性学权威,其在二十世纪前后所著的七大本《性心理学研究录》在医学界和心理学界产生巨大影响。500页的《性心理学》可以说是七大本理论的浓缩版,供普通民众学习。本书的译者是潘光旦先生,据说...

《性心理学》:一本适合青春期的性启蒙书籍

霭理士(Havelock Ellis)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和性学权威,其在二十世纪前后所著的七大本《性心理学研究录》在医学界和心理学界产生巨大影响。500页的《性心理学》可以说是七大本理论的浓缩版,供普通民众学习。本书的译者是潘光旦先生,据说也是民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位学者。译本于1934年出版,距今已几乎有80年。

中国的性教育本来就缺乏,在一些贫困省份,更是几乎等于没有。无论是学校还是父母,对于这一领域都讳莫如深,这导致学生不管在理论或是实践上都是半个文盲。无奈只得自学,但是网络资料太杂太粗浅、可信度低;情色影片又过于单调与刻板。唯有找一本内容全面的教材来读,方能弥补性教育的缺失,而这本《性心理学》不失为难以多得的教材。

作为过来人,我在阅读它之前,原以为现今社会思想日新月异,本书的理论参考价值或有所降低。然而,作者霭理士在自序中写到本书重在分析“性的常态”而非变态,不变或不易变之态为常态,因此又觉得继续看下去亦未不可。慢慢品鉴后才感觉到,这根本就可以称作一本哲学书籍,即使在现在看也丝毫没有过时。

本书所讨论的心理学,是性冲动或性能的心理学。第一章,作者认为性心理学起源于1900年左右医学发展中的性生理学,在此之前,由于传统社会道德的影响,西方医学界生物学界对此话题也像今天的中国社会一样,十分忌讳。对此,霭理士引用了“某神父”的一句话:“凡是上帝自己创造且不认为是羞耻的东西,我们更不应引为羞耻并避而不谈。”——某神父信上帝的神父有这种见地,反而让自称“唯物主义”的我们相形见绌了。对于性变态或者心理疾病的治疗,抛却道德因素而完全从医学上提出建议,往往是行不通的。因为性欲与食欲有很大区别,前者受道德宗教习俗的控制要远比后者多得多。旧些时候,许多医师见病患是同性恋或者性冷淡,就建议他们去嫖娼或者赶快去结婚。霭理士则认为这种不负责任的“处方”实在荒谬。就像“何不食肉糜”一样。

第二章,霭理士试用生物学来解释性欲,与高等和低等动物相对比,力求得出一个普适性的结论。1897年心理学家Moll认为性冲动有两个成分:“解欲的冲动”(追求精液迸出)与“厮磨的冲动”(追求两性接触),都可推源到性腺上去。正常完整的性冲动是由于两者的结合。

然而Moll学说也有其局限性,似乎只适用于男子而不适用于妇人。作者认为,决不能拿“解欲”作一个起点,解欲之前首先得“积欲”,而厮磨的过程无非是积欲的过程。

“我们在这里所称的‘积欲’,在文学或社会学上叫作‘求爱’;一个男子,因性冲动的力量,而向女子接近,就是求爱。”——霭理士《性心理学》从积欲到解欲,就是霭理士对性冲动成分的基本理论。作者认为,求爱不仅针对未婚的人,即便是已婚的双方,要想实施正当有效力的性交合,也必须经历短暂的求爱。书中还描述了解欲后的心理变化,在今天一般称作 “贤者模式”“对于男子除了消释积欲过程中所蓄聚的紧张的状态而外,除了减低血压与恢复肌肉系统的休息而外,它可以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通体安闲的感觉,一种舒适的懒散的心情,一种心神解放、了无罣挂,万物自得、天地皆春的观感。在这种情形下,解欲不会产生痛苦,增加疲乏,触动愁绪或引起精神上的厌恶。”

——霭理士《性心理学》

霭理士认为,低等生物的求爱方式,在今日的人类身上亦有体现。比如,雄性鸟类求爱时,喜欢卖弄五彩斑斓的羽毛;雄性犀牛求爱时,总不免要暴力竞争。羞怯本来是动物拒绝性交的一种方式,演化到人类身上,变为了很复杂的一种情绪,有时候甚至反而变成了欲拒还迎的态度。“要不是因为羞怯,我们就缺少一种迁延与节制的力量,这种力量的缺乏,一方面使男女积欲的过程来得太匆促,一方面使女子不能有从容观察与比较像她求爱的男子品性的机会,来选择她认为最适当的配偶。”——霭理士《性心理学》作者又阐述他的性选择理论,并没有照搬达尔文的性择理论,而是基于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加以分析和改良。在这一节,霭理士没有像很多自大的哲学家一样胸有成竹地断定,而是如科学家一般小心翼翼地猜想。他认为,男女的典型特征或者说审美,是在千万年的性择中互相塑造出来的。接下来,霭理士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四个方面阐释性择与各个官能之间的。触觉不仅是低等动物的求爱主要途径,在人类女性身上也体现得极为明显。尤其是年轻女子,其性欲望主要不在性交合方面,而是在抚摸、接吻和拥抱这一类触觉的方面。“许许多多青年女子所辉耀的佛光似的贞操之光是这样的,性器官部分的冲动固然很少或没有,但是在全身的皮肤里,黏液膜里和肌肉系统里,却充塞着强有力的性爱。”——萨德格尔

在这一节,霭理士提出了一个我认为有趣的观点:怕痒与性快感紧密。

“不妨说,痒的感觉上性的感觉的一个替代,而性的感觉是痒的感觉的一个变相。”——霭理士《性心理学》嗅觉的印象可以直达大脑皮层,因此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一切高级心理作用的种子”。嗅觉带来的想象力比任何其他知觉都要强,能够接受各种暗示。无论男女,身上总有体臭,因年龄和族类而有所不同。若是体格好看富有魅力的人,或是处于恋爱中的对象,身上的体臭味反而令人喜欢。在视觉上,原始人对性的审美,往往是为生存和生殖而服务的。这一点,我觉得即便是现代人也不能免俗。原始时代装饰和衣着的目的不在于遮掩,而在于更好的显露,引人注意。后来,原始人有了生殖崇拜,认为性器官为神圣之物,便不许侵犯,将其禁卫起来,后人以显露生殖器官为耻的现象,盖源于此。遮掩性器的动机之二,便是相关区域软弱须保护,不便持续暴露。其三,性器难使人有美感,无需显露。这个论述很有道理。说明所谓的“遮羞”,并不是全由于现代文明,宗教习俗的缘故。不展露性器,那只能将上下半身一些可以施展诱惑的点变得更鲜明可爱。因此第二性征成为今日施展性魅力的主要舞台。如喜欢女性大臀,肥胖,丰乳...男性的须髯,但是这些喜爱,往往因为时代和习俗原因而大异其趣。一个种族的特征往往成为其审美的一部分,最容易被赞美和颂扬。霭理士认为,在视觉上,男人对女人的爱慕与女人对男人的爱慕有所不同。无论是男子或女子,所爱的视觉美,大都是女性化的美。所以,男子爱女子,是因为女子的美,而美的印象是从视觉传达给意识的;而女子爱男子,是因为男子有力,而有力的印象,虽属于更基本的触觉的范围,却也需先假道于视觉以达于意识。这符合我先前的猜想,男子钟爱美貌和体态,是因为可以给后代留下好的基因;而女子看重活力与力量,是因为可以更好的觅食与保护自己和后代。两性的社会分工不同,性择也有差别。即便到了现代社会,这个基调也已经难以变更了。

韩国式的男星大行其道的原因,也就不难推导出来了:白白净净的甚至有些女性化的面庞和身体,是谁都不会讨厌的。尤其是在已经不需要捕猎和守卫后代的现代社会。如果女人在择偶上偏爱女性化,说明她们是已经脱离了原始性择审美的,当之无愧的现代人。

作者对于性择的最后结论:性择的时候,在族类品性与人类通性方面,我们所求的是同;在第二性征方面,我们所求的是异;在心理品性方面,我们所求的是相得益彰。

作者在性生理学一章所提出的观点,许多对我有所启发,但也有不少老生常谈的部分,有一些尚待商榷,甚至纯属无稽之谈,考虑到作者年代所限,也无可厚非。一本心理学书籍,把生理学的部分讨论到这个深度,已属不易。

第三章,霭理士开始真正回归心理学,讨论“青年时期的性冲动”。他认为,虽然幼童的性冲动从很早就会出现,但那毕竟是一种模糊的意象,幼童性心理尚未成熟,不能把成人的标签贴在他们身上。尤其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作者展现出极大的谨慎与怀疑。被精神分析学派奉为圭臬的所谓“俄狄浦斯症结”,作者认为还欠缺考虑。从个人经历来说,我认为“俄狄浦斯症结”简直就是精神分析家意淫出来的不存在之物。

对于幼童的自动恋(独处时自然涌现的性活动),和童年相异于成年的特殊的性冲动,作者都详细地一一予以阐释。对于自动恋,作者有很深的见解。白日梦和睡梦;影恋和手淫,其背后的机理都被一一剖析出来。对比本人的经历,确实很多是符合的。真是越读越佩服。

作者对于当时英国家庭性教育缺乏的现象很是痛心,在“性的教育”一节,他表示,幼童的性表现往往是不自觉的,全无龌龊动机。大人应随时注意,既要保全幼童正常性心理的存在,又不可让不自觉的性心理过早成熟。

作者对家庭性教育的重视尤其体现在他所谓的“母道”上。他认为母亲是儿童性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如果没有信心能负担起这一责任,那么最好不要当母亲。母亲不宜过于表示身体上的亲爱,因为这种表示对于神经不太稳健的儿童,难免会引起一些过分的性的情绪。对于儿童关于性知识的疑问,应当认真解答并加以导引,而无需逃避或讳饰,更不能妄加呵斥。

《性心理学》:一本适合青春期的性启蒙书籍

对于学校教育,作者也颇有见解。

近代教育家朗克说:

“我们的教育虽多方面教生活理性化、理智化、以至畸形的理智化,我们还留得最后一个枯竭不了的情绪的源泉。”

这个源泉,即性的源泉。所以,性的冲动,是推动人类文明的力量源泉,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推动力。这个道理是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明白的。

总之,不可以将性当作跟饮食一样稀松平常的事,但是也不能故意给其披上神秘的外衣。

第四章,“性的歧变与性爱的象征”,作者给正常性活动定下的标准是:

“凡属多少能关照到生殖的目的的性生活,尽有变异,总不失其为正常。”

——霭理士《性心理学》

有些性活动,在形式上已将生殖变为不可能,这种活动就是完全歧变的性活动。霭理士十分详细地讨论了各种性变态的成因和表现,包括但不限于溲溺恋及遗矢恋、物恋、兽毛皮革恋与动物恋、窃恋、裸恋(暴露狂)和虐恋。

保暖知淫欲,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生活方式多样化,这促进了性歧变的产生和发展。不过,弗洛伊德认为在任何健康的人的生活里,这种“邪孽”的性倾向总有时候要表现一两次。作者不赞同去扭转性歧变者的病态,认为应该顺其自然。这种观点是很先进的。

“除非在医学和法律上出了问题,否则性歧变是无需干涉的。性的活动和性的态度,只要不公开地取罪于人,终究是一二当事人的私人之事。”

——霭理士《性心理学》

作者又表示,社会对性的约束越是宽松,性关系越能正常发展的地方,则性歧变就就越难产生。

据作者观察,大多数男女是愿意单婚而多恋的。即只保有一次永久稳定的婚姻,却不妨碍他/她对其他异性的吸引。这种心理并无性别之分。但是单恋或多恋的问题并没有什么道德上激烈辩论或者谴责的必要,因为我们的道德应该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关心。

“婚姻生活在其它方面越来越见融洽之后,性爱的成分反而见得越来越不显著,甚至会退居背景以至于完全消散。而建筑在相互信赖与相互效忠的基础上的婚姻还是一样的坚不可摧。”

——霭理士《性心理学》

我一直认为是这样,互相爱慕的爱情经过婚姻,最终都是要转变为互相舔舐的亲情的,这个“情”必须要从生物学的领域跳转到了社会学的领域。

来还是相当中立和正确的,对于现代青年仍然很有阅读价值。作者行文风格平实不做作,对于“邪孽”的性歧变话题也直言不讳,读起来像听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谆谆教诲,丝毫没有看着讲黄色笑话的人脸上猥琐笑容的感觉。这与一般的插画式科普读物有本质的区别,有些性读物的作者拐弯抹角,矫揉造作,还自以为很幽默似的。

全书没有任何插和表格,不含任何诙谐幽默成分,知识密度极高,启发意义极大。潘光旦的翻译更是锦上添花,不用欧式语体,真正做到了信达雅。特别是附录,潘光旦援引了大量中国古今事例来佐证霭理士理论的正确性,光是这些附录,恐怕就足以整合成一本“怪谈”,满足猎奇读者的需求。

童心自护|好书分享《和孩子谈谈性》

在开展性安全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

比如,有家长朋友会说,“孩子还这么小,这么早讲“性”会不会把孩子教坏了啊?!”原来家长和孩子对“性”理解不一样。你会发现,其实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们对“性”的理解都有着不小的差别。

对2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性”仅仅意味着理解了性别的不同;而到了3岁,就可以逐渐引导他了解性和性别在生物学角度上的孕育和生儿育女。

5岁的孩子是性器官意识,8岁的孩子是性生理意识,12岁的孩子是性行为的意识。这是一个孩童成长认知的递进,理解能力的递进,接触事物的递进。

性和性教育

童心自护|好书分享《和孩子谈谈性》

广义的性:不仅包括狭义的性(即性行为),还包括性别认同、性别角色、性倾向、情欲、愉悦、亲密关系、生殖等。

性教育: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关系的建立、情感的表达、性别认同、性渴望、性健康与生殖及自我保护等等。

童心自护项目,目前课件侧重于孩子的引导上。在儿童保护上,家长的重视更是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木铎社工上开设了好书分享栏目。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尤其在性教育方面。父母的引导决定了孩子在成年后看待性别、性和性征等很多问题的态度。尽早为孩子建立并强化身体隐私的意识,教会孩子区别哪些是善意接触,哪些是恶意接触,并明确告诉孩子,性行为仅限于成年人。

80,90后已经成为家长队伍的主力军,在我们的前期问卷调查中显示,开展性启蒙教育的难点在于尺度不好掌握,以及家长自觉自己知识储备不足。

所以家长朋友们,在孩子性启蒙方面,需要接触更多此类方面的知识。

家长需要先补课,主动了解性教育方面的知识,并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孩子对我们产生信任了,愿意接纳了,解决问题就自然而然了。

如何开口与孩子轻松的谈谈性,这也是目前性教育开展遇到难的一部分。阿木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和孩子谈谈性》,书内详解了性启蒙方面的知识。

童心自护|好书分享《和孩子谈谈性》

《和孩子谈谈性》

作者将年龄分4个阶段,对他们每个年龄阶段所出现的常见问题,在不同的情景下都做了详细的解答,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好的工具书。

尤其是【有问必答】章节,解答孩子让父母比较尴尬的问题,例如:

“妈妈,什么是性?(这可是大人们斟酌半天的大问题)”

童心自护|好书分享《和孩子谈谈性》

其实很简单,先弄清楚你的孩子在问什么,他究竟想知道什么?小宝贝从哪里听到这个词,也许是学校的卫生课。

当你弄明白孩子究竟在问什么,就诚恳、坦率、科学地作答。

你可以回答:“性意味着很多不同的方面。可以是指男孩和女孩的身体结构不同,也可以指怎么生宝宝这件事,还可以是成年人用身体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情的方式。你到底想了解哪方面呢?”

在书中可以收获到以下几点内容:

(1)性教育包含广泛的内容;

(2)性教育的时间;

(3)儿童性侵害的解释以及孩子遭受性侵可能出现的信号;

家长应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性意识,保护孩子的隐私和树立自我支配身体的权力,亦让孩子也懂得保护自己。

童心自护|好书分享《和孩子谈谈性》

学「性」没什么好羞涩,这 8 本书推荐给你

「少数派读书月」期间,我们会请到不同领域的从业者来推荐对应领域的书单,这些书单并不发挥「快速入门」的功效,更多是从他们自身出发,和大家请分享在专业领域中曾深刻影响过他们的书籍。

今天的书单推荐我们邀请到了性教育团队「莓辣 MAYLOVE」的几位成员,让她们带我们走近「性」。

自有生命以来「性」便存在了,但全世界对性的研究却不多,时间也不长。性教育在我国更是个几乎空白的行业,且总受着无数偏见误解。

性教育不等于性交教育,性也绝不仅仅是性行为或者为繁衍的本能和欲望。广义的性包括了身体的认知、生殖健康、性别认同、性侵问题、性取向及性权利等等,包括了我们如何认知了解自己,认知每个个体,个体和个体的关系,个体和群体或社会的关系。性教育其实是一种生命教育。

这无疑是个极其庞大复杂的议题,作为基本都是在校大学生的同伴性教育工作者,我和我的团队不敢说我们对此的了解有多深,更没有资格以专业研究者的姿态教导大家了解,但想分享一些帮助我们更好了解这一议题,带着性与性别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的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学「性」没什么好羞涩,这 8 本书推荐给你

虽然与性教育无关,但这几乎是我的圣经。

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在家长会上让每个家长买了和孩子一起读,我妈努力看了 10 页,我作为天天和老师对着干的中二少女嗤之以鼻:「怎么有人这么自大教别人怎么看书!」

这本书就一直被搁在书架上积灰,直到高二我想学一下怎么做读书笔记翻开了它。 带着防止被规教的偏见开始看,到慢慢放下所有防备全心 “相信」作者重新看一遍,那是我第一次清晰感受到尊重的具象。我学到最多的就是如何去尊重一个观点,这也成为了莓辣群聊唯一的群规以及我做性教育的最高准则:尊重。

当然书中对如何阅读的干货也真的非常非常棒!

性学入门学「性」没什么好羞涩,这 8 本书推荐给你

在本书中,作者沿着历史的脉络,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哲学层面对性进行探究,让你对性有更直观的认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费解到了解再到理解,理解性,理解本性。

这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李银河的作品。此书系统地、简要地介绍了 “性学」这门年轻学科的所涵盖的所有研究领域和问题,包括性研究的历史沿革,性的个人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和哲学层面,具体来说有且不仅有性生理、酷儿理论、金西性学报告、性文化、性立法等等。看完实在对于了解性的多方面知识有极大用处。

除了增长知识以外还会从中思考一些自己以前从未想过的问题,帮助拓宽看事情的视角和方式,还有助于理解和培养更为自由包容的观念。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它知识含量高同时还兼具通俗易懂的优点,无论你是老司机还是刚领驾照,你都能轻松掌握(新手似我也终于知道弗洛伊德是谁了......),是真正的科普入门!此绝对乃居家旅游必备之良品啊。

海蒂性学报告学「性」没什么好羞涩,这 8 本书推荐给你

目前市面上有几个版本,没什么出入,只要买正版就好了,(建议从女人篇、男人篇看起)。

这两本书,特别厚,简直像词典一样,所以可想而知里面的内容有多丰富,写到各种与性相关的事情。

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摘出具有代表性的匿名受访者的话,加上事后的数据分析,从而写成这本书。

可以说这是我活了二十几年来看过的唯一一本如此真实、直接谈论性、调查记录众人的性经历和性观念的书。

它通俗易懂,没有晦涩难懂的学术用语,读起来很轻松。而且你随意翻开一页,基本都能读下去。

此书出版至今已有几十年,里面的一些观点已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所变化,比起严谨的学术报告,这也更像只是一本大众性经历和性观念的记录,但仍然是值得一读的著作。

P.S. 看了这本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性耻感,你会发现「咦,原来大家都是这样的啊。」

那不勒斯四部曲学「性」没什么好羞涩,这 8 本书推荐给你

知道这套书是经一位朋友推荐。当时那不勒斯四部曲在国内还只翻译了第一卷,即《我的天才女友》,同名改编电视剧随后在 2018 年播出。

全书讲述了意大利那不勒斯一个破败街区里两个女孩紧密相连的一生和持续五十年的友谊,两个人如何各自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却依旧是彼此的参照和镜面,互相嫉妒或者热爱,最终却依旧是彼此的救赎。

书本情节紧凑,但更扣人心弦的是排山倒海到近乎神经质的心理描写:是的,只要你是个女人,你就能在每一行里看到自己。

但那不勒斯四部曲之所以杰出并非因为它描述了某种闺房秘事。「女人不过是人罢了!」才是它最响亮的呼声。

在埃莱娜的书中,女孩玩耍,学习,恋爱,生子,衰老;亦在同时成为知识分子或者工人,追求社会地位抑或反抗生活本身。

迄今为止,也许从来没有任何男性或女性作家做到了这样既无物化亦无神话的女性叙事: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可贵,在于它前无古人地诚实。

生育制度学「性」没什么好羞涩,这 8 本书推荐给你

作为本书作者最为满意的一部作品,《生育制度》从社会人类学功能论的角度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人类何以绵延种族?何以形成了今天这样以一夫一妻婚姻制为主的生育制度?

书本写就于抗战时期,于时许多现今的社会学理论尚未发展完全,作者的逻辑自洽很大程度上依旧是出于对社会的观察入微。

与之同时,带着今天的目光来审视这部作品的细节也是非常有必要和有益的,在诸如生物、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等领域,某些知识放到今天已经有些过时了;在成书逻辑上,作者论证了双系抚育的分工考虑,却未能清晰说明两系何以形成默认的男耕女织的分工。

此外,思考作者会如何回答今天的老龄化问题与科技进步带来的变革,相信也会使读者受益良多。

中国女工 —— 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学「性」没什么好羞涩,这 8 本书推荐给你

一位女性是怎么生活的?

一位流水线上的工人是怎么生活的?

一位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的移民是怎么生活的?

那么,一位移民女工是怎么生活的?

80 年代后,“打工妹」这个新兴的身份,在三重社会背景下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劳动主体。社会很大,变化很快,个体变成全球化、城市化、资本化浪潮中生产链上的各自一环。她们不需要高知,只用知道眼前的机器怎么操作就行了,做完自己的、传递到下一步去。时间要求严苛,所有努力就是为了在精确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产品。

一位女性身体,会受到工业生产机器怎样的的权力操纵?她如何对抗这种操纵?

作者深入 1995 年的深圳某工厂,成为一名全职工人,与女工们同吃同住并近距离接触,故其刻画的女工面貌细致而丰富。在深圳这个光怪陆离的城市里生存,对市场经济的渴望,感到出卖身体的异化,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挣扎,资本倡导下的消费休闲(leisure)时光,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建构……

全书印象颇深的一个点在于月经政治。劳动过程中,动作的单一、时间的持久、可能接触的工业毒物都导致了不少工人的慢性疼痛、伤害了其身体,此外,女性具有独特的经痛体验。当有女工在车间因痛经而倒下,组长会分发避孕药止痛,而这一时间在女性身体上是循环的,与线性、不可逆、以完成为目的的工业时间相对,二者矛盾鲜明。工业生产的节奏导致女性的经痛,是其身体之外带来的社会暴力。

—— 田野调查,理论扎实,案例丰富,看了不亏。

掩饰:同性恋的双重生活及其他学「性」没什么好羞涩,这 8 本书推荐给你

作者自身的多重身份(同性恋、美籍日本人、文学系、法律系)让他能够精准贴切得描绘出在文化夹缝中的无奈、挣扎、自我怀疑和自我发现。

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 — 掩饰。

掩饰是后现代的一种隐形歧视:黑人富人阶层有可能为了弱化自己的种族身份而自动表现得像个白人,女权主义教授有可能为了获得更广泛的价值观受众而在把自己外形控制在传统的女性美范围内,残疾人教师可能为了不接收额外帮助而在上课前提前五分钟进教室调整好讲台高度……

这些貌似个人的主观选择的行为,背后也许都是一种掩饰。这种掩饰比无所顾忌的歧视行为更为微妙,也几乎无处不在。

对这类掩饰的反思,应该成为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人人平等」的社会的契机。

灿烂千阳学「性」没什么好羞涩,这 8 本书推荐给你

「阿富汗三十年历史的揪心记录,一部关于家庭、友谊、信念和自我救赎的动人故事。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出版商周刊》」

因处女作《追风筝的人》走红的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在这本书中讲述了两位女性的故事 —— 玛丽雅姆和莱拉。

从一开始的水火不容到后来的相互扶持,玛莉雅姆和莱拉在丈夫的暴力、纷乱的战火和多舛的命途中,代表特定时代下阿富汗妇女共同的面目。作者用两人的故事传递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实现男女平等的希望、对和平的呼唤和对更美好世界的期许。

女权运动的创始人西蒙・波伏娃曾在《第二性》中指出,婚姻是传统社会指派给女性的命运。

在嫁给拉希德后,玛莉雅姆和莱拉不得不承担起社会分配给 “妻子」的角色 —— 成为一个丈夫的附庸、洒扫的机器,她们的痛苦和灾难都根源于由父权所构建的社会体系。

在小说的结尾,战争结束,塔利班政权被推翻,民主政府上台;莱拉也重新获得了作为一个 “人」的自由独立和尊严。

只是玛莉雅姆的结局似乎提醒着我们,在这世界上还有很多群体受到着不平等的限制于压迫,一个自由平等开放和谐、人人都能成为理想自己的社会还远没有到来……

趁着读书月,是时候把眼光从自己身上抽离,去看看没有见到过的世界,没有过的群体和没有思考过的现实问题了。

提问者:Cxqiang 如何纠正孩子性取向问题的书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