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分钟】“复活”邓丽君的全息投影技术,你了解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邓丽君日本演唱视频 【科普一分钟】“复活”邓丽君的全息投影技术,你了解吗?

【科普一分钟】“复活”邓丽君的全息投影技术,你了解吗?

2024-06-15 17: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正如许多科学发现一样,全息投影技术的发明也有一定的偶然性。1947年,英国物理学家丹尼斯•盖伯在研究增强电子显微镜性能手段时偶然发明了全息投影术,他因此项工作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项技术从发明开始就一直应用于电子显微技术中,直到1960年激光的发明,使得全息投影技术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2017年上海科技节启动仪式上用全息投影技术展示科技的魅力

“近年来,全息投影需要的显示和投射设备不仅技术发展了,成本也下降了,促使全息投影更多地用于舞台节目和产品展览,以及对一些已故歌手和明星的‘复活’。” 上海幻维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创意设计事业群总监胡瑞闻说。

还未能解决“恐怖谷效应”

许多人都有一个“邓丽君”情结,因而在舞台上“复活”邓丽君是一个既有情怀又有市场的选择。2013年,在周杰伦的台北演唱会上,“邓丽君”与周杰伦展开了一场隔空对唱,引起轰动。今年5月,由特效公司数字王国打造的《虚拟人邓丽君音乐奇幻SHOW》在台北演出,没能亲眼见过邓丽君的年轻一代得以一睹其风采。

2015年“如果能许一个愿——邓丽君20周年虚拟人纪念演唱会”在台北举行

“这两天微信朋友圈转发的日本重现邓丽君《我只在乎你》,有些机位拍摄的镜头应该是后期集成的。比如说,一些高机位拍摄的中特写镜头,若完全真实呈现,应该是一个平面,但可能为了播出效果,做了一些后期处理。”胡瑞闻介绍,正如看电影时不会在屏幕的两边安排观众,若舞台上需要应用虚拟成像技术,观众只会被安排在正前方或距离舞台有一定夹角处,以保证欣赏效果。

这正是全息投影技术现在面临的一个难点,虚拟成像需要进行光的反射和接收,在空间布局上就需要有载体,现在一般都用液晶屏,但液晶屏不是透明的,就算使用了半透明的反射膜,通过光的反射,只能看到亮的一部分。“我们现在用的反射膜都是从德国进口的,既要透光也要反射,价格非常高。”

此外,全息投影技术还未能很好地解决“恐怖谷效应”。1969年,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假设,当机器人与人类相像超过95%的时候,哪怕机器人与人类有一点点的差别,都会使得机器人显得非常僵硬恐怖,让人有面对行尸走肉的感觉,直至谷底,称之为恐怖谷。虚拟成像技术,说到底是用计算机进行还原,如果还原的是像米老鼠这样的动画形象,相对简单;如果还原的是真实的人,一个眼神、动作处理不好,就很容易跌入恐怖谷。

未来的全息投影技术将会是怎样的?

胡瑞闻说,这种技术未来可用于大数据的可视化。目前,一个相对比较低端的应用就是汽车的抬头显示,可以把车速等重要信息映射在前挡风玻璃的全息半镜上,使得驾驶员不必低头,就能看清重要的信息。

未来,随着技术的逐步完善,电脑特效将更加逼真,就有可能更好地解决“恐怖谷效应”。“全息投影技术需要借助介质,现在用的是半透明的膜,未来这层膜会越来越透明甚至不需要,有可能直接在大气里投影,这也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来源:上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