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道德经第29章原文及译文讲解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原文及译文

2024-07-12 00: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道德经网-当前为电脑版【切换为手机版】 老子简介 老子名言 道德经简介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下载 道德经全文讲解 道德经朗读(道篇)|(德篇) 道德经译文精简版 道德经逐句翻译 道德经与风水学 “道”的意思 人生感悟 老子故里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故事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贵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⑤。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注释]

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统治者。

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有统治者的存在。

3、悠兮:悠闲自在的样子。

4、贵言:指不轻易发号施令。

5、自然:自己本来就如此。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太上,下知有之; 太上,谓大人也,大人在上,故曰太上。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故下知有之而已。 其次,亲而誉之; 不能以无为居事、不言为教,立善行施,使下得亲而誉之也。 其次,畏之; 不能复以恩仁,令物而赖威权也。 其次,侮之。 不能法以正齐民而以智治国,下知避之,其令不从,故曰侮之也。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言从上也。夫御体失性,则疾病生;辅物失真,则疵衅作。信不足焉,则有不信,此自然之道也。己处不足,非智之所济也。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自然,其端兆不可得而见也,其意趣不可得而睹也。无物可以易其言,言必有应,故曰悠兮其贵言也。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以形立物,故功成事遂,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太上,下知有之; 以道在宥天下,而未嘗治之,民不知其所以然,故亦知有之而已。

其次,親之譽之; 以仁義治天下,其德可懷,其功可見,故民得而親譽之。其名雖美,而厚薄自是始矣。 

其次,畏之侮之。 以政齊民,民非不畏也,然力之所不及,則侮之矣。

信不足,有不信, 吾誠自信,則以道御天下足矣。唯不自信,而加以仁義,重以刑政,而民始不信矣。

猶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謂我自然。 聖人自信有餘,其於言也,猶然貴之不輕出諸口,而民已信之矣。及其功成事遂,則民日遷善遠罪,而不自知也。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查阅以下相关章节快速进入)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第40章 第41章 第42章 第43章 第44章 第45章 第46章 第47章 第48章 第49章 第50章 第51章 第52章 第53章 第54章 第55章 第56章 第57章 第58章 第59章 第60章 第61章 第62章 第63章 第64章 第65章 第66章 第67章 第68章 第69章 第70章 第71章 第72章 第73章 第74章 第75章 第76章 第77章 第78章 第79章 第80章 第81章               友情链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