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难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理念是什么 如何突破《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难点

如何突破《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难点

2024-07-17 13: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高婷娟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长寿小学  721001 摘要:《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是由原来的《品德与生活》演变而来。从小学开始就有这门课的教学安排。《道德与法治》与原来的课程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较大的改革和创新。从课程的理念,到课程的教学内容又到课程的教学方法都不同于之前的教材。根据新课改的教育思想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上好这门课的每一个课时。本文从人教版教材入手,结合实例讲解了如何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突破中难点。以便广大教师讨论交流。

 

关键词:突破;道德与法治;重难点;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200-01

        引言:教师在面对新课改后的《道德与法治》在授课和探索阶段,根据当前教师对这门课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归结。以便于创新教法,提升课堂效率,更好地完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念传播。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现状         改革后的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道德要求另一部分是法制内容。针对这两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有不同的理解。         (一)法治内容素养差         课程在改革之后加入了较为专业的法治内容。这对于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在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学习时并没有法治这门课。对于法律内容和法律法规知识功底薄弱。教师的选拔是以学生心理学和学生教育学为主要参考理论。并没有涉及到法治内容。因此当课改之后,许多教师对法治中的法律法规,没有过多的知识和经验。这就造成了法治教授内容中难点教师理解困难,传递给学生更是一知半解。         (二)更名后的学科定位不精准         这门课经过多次的更名,上次的学科更改名字就代表了对学科定位的更新。品德与生活是之前的课程名称。要求以品德知识和生活实践,作为课程内容的主要线路。要求课程在实践中传授,杜绝灌输式教育。但更新后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学科应该怎样教?这些都是在短时间内难以把控的教学难点,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门课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         二、突破重难点的具体措施         要想让学生上好这门课,上透这门课。教师必须用巧妙的办法,让学生掌握课程中的重难点。正确看待道德与法治这门课。         (一)结合生活突破难点         道德与法治的授课目最终的是为了学生在生活中做优秀的守法公民。因此,在教授这门课时要巧妙地借用生活中的情景,通过情景回顾。让学生将这门课与生活相联系,理解课程中的难点。又通过课程增加自身的法律,法规知识,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六年级人教版下册中的学会尊重为例。教师与学生探讨什么是尊重,引导学生充分探究尊重这个词的定义。并通过生活中的具体行为体现什么是尊重。讲述案例故事,用社会中具体的事件,如某市图书馆允许乞丐进馆读书事件。分组讨论分析这则新闻中的尊重行为,学生们大多会分析出道德层面的尊重,分析出人人平等人人都需要尊重,却很难分析出尊重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教师在这就要进行及时地引导和提升。延伸出法律法规中有关于尊重的部分,法律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权和人格。通过事例和生活中的现象,向学生讲解尊重的法律知识。课程最后一个环节给出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学以致用。展示《小小的善》的故事。结合所学知识讲解一下这则故事中运用哪些法律法规的内容,有哪些道德层面的体现。对这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巩固和运用。做到学生学完后,就可以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和运用。         (二)整体把握树立学生对“法治”的认识         以学科的大目标为导向,长远的看待这门课的课程学习。重难点的突破。要服务于学生长远的培养目标。通过多次改革和更名。新增“法治”一词。足以看出新课程对法治的重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法制内容,渗透和传达的度。从原有的课程基础上,渗透法律法规。并将六年级上册设为法制专册。从某种程度上说,更名后的课程提升了法治在学生教育中的地位。教师在教授这节课时,应把握住法治内容的原则性和权威性。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为例。六年级上册具有大量的法律法规知识。第一章以宪法为中心结合生活中的法律应用场景,讲解了宪法在法律中的重要地位。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法律观,宪法是社会生活的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进行本章内容时,不应只单单详解课程的内容和法律法规的知识点。更应注重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权威性地构建,完善学生科学的法律体系。         (三)提升课程设计能力         增加法治内容的课程后,课程有较多硬性的法律学习内容。教师要通过课程的巧妙设计,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让课程具有体验性,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参与性。让学生通过个人的真实感受,学习的课程中的重难点。并深化和运用于生活之中。         人教版六年级中有一节课是《人民代表为人民》这节课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讲解,离我们生活只是有一段距离。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课程设计,结合生活中的推选场景。让学生感受人民代表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成年后享有哪些选举权利。让课程理论做到从实际生活中来到实际生活中去。         总结:新课改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不仅有教育课程的内容创新,也有教育理念的科学改革。新课改带给《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新的定义和新的课程基本理念。教师要通过提升个人的法律法规知识,树立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个人课程,设计能力等方法定能够突破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完成长远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康海宁, 李化树.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反思[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2):114-117. [2] 李湘春. 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1):16-16. [3] 夏卫东.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探究[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5, 000(001):75-76.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