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感、仙气飘,古偶造型有多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造型师做造型要多久 破碎感、仙气飘,古偶造型有多卷?

破碎感、仙气飘,古偶造型有多卷?

2023-06-22 05: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好的造型能够适配角色人设,突出演员特点,助力提前“出圈”。而不佳的造型,不仅不利于角色呈现,甚至引发负面舆情。

  ”

  古偶的内卷已不止是人设、剧情、表演能力层面了,就连造型都要被“审判”!

  备受关注的仙侠剧《神隐》日前开机,由赵露思、王安宇主演。而古装传奇剧《云之羽》也在同一时期低调开机,是虞书欣和张凌赫继《苍兰诀》之后的二搭。

  两位95上升期小花在各自现象级剧集播完之后再开古装新剧,同样搭档95上升期小生、同有大制作加持、同是古偶类型,如此多巧合,让两部剧在开拍阶段就被网友强势关注、讨论对比。

  每天都有新鲜路透,#赵露思神隐白发路透##虞书欣云之羽冷艳感造型路透#先后登上热搜,造型词条几乎按日更新。

  不仅如此,今年开拍的多部剧集也都有无数条造型词条登上热搜,甚至营销号和粉丝会在开拍之前就扒出造型师是谁,对每位造型师的风格、案例如数家珍。开拍后也日日关注路透,甚至会给造型师留言“审判”造型。古偶的内卷,已经卷到“造型”之上。

  古偶造型那些事

  《神隐》和《云之羽》造型出自同一造型师黄薇,她可谓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造型师之一,刚刚播完的现偶《点燃我,温暖你》就出自她手。古装部分,她曾经为《长月烬明》、《梦华录》、《周生如故》等剧集做造型。

  黄薇在造型上的风格就是华丽,她的代表作是电影版《小时代》,近些年来的古偶造型,尤其是女性角色的造型,能够做到突出演员的特点,华丽但不累赘,尤其是额饰部分常有属于自己的巧思,为演员创制了很多出圈造型,比如《周生如故》中白鹿的造型。

  对于男性角色,黄薇则很爱加上毛质装饰,《长月烬明》中罗云熙的造型和《神隐》中李昀锐的造型都有着这类元素,更加增添着一种玄幻色彩。黄薇被粉丝戏称分为“有钱”版和“没钱”版,如果剧组预算充足,那她的造型设计大概率雍容精致,热搜在望;如果预算不充足,她也能顺势而为,总体来讲,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

  另一位风格比较独特,受到粉丝欢迎的造型师是易小雅,今年的现象级爆剧《苍兰诀》就是她做造型,除此之外,她的作品还有在造型上受到好评的《狐妖小红娘月红篇》、《七时吉祥》。

  易小雅的造型走“灵气”挂,她在造型上有着想象力和创造力,女性角色上,擅长精灵类型的角色。比如在电影《侍神令》里,她把蝴蝶翅膀、桃花等实物造型直接运用到头饰上,将精灵造型具象化。男性角色上,她在衣服的配色方面不会采用特别浓墨重彩的颜色,倒像是从大自然借鉴了灵感,衬得男性角色丰神俊朗。

  古偶剧集更青睐年轻的造型师,她们的思路天马行空,敢于尝试从未有过的造型搭配。比如易小雅的《苍兰诀》,造型上既有东方玄幻元素,又融合了一小部分西方幻想元素,在传统路线中找到创新点,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方思哲也是近些年来比较为人熟知的年轻造型师,相比于前两位擅长对仙侠玄幻剧的造型把控,他则侧重于朝堂权谋类型的造型设计,比如同样刚刚播完的《卿卿日常》,以及《长歌行》、《宁安如梦》等剧。他擅长还原传统服饰细节,在女性角色的服饰配色上喜欢采用马卡龙配色,体现角色更明丽、英气的一面。

  除了大家熟识的张叔平,陈敏正和陈同勋也是老牌造型师,这几位大师经验丰富,作品多元,有着极强的个人风格。陈敏正及陈同勋曾经在《甄嬛传》中共事,一位担当化妆设计、一位担当服装设计,创制出了即使在十年后的今天看来,依旧不落俗的清宫造型。此外陈敏正还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首席造型设计,《影》《香蜜沉沉烬如霜》等都是他的作品。

  陈同勋在2018年凭借《妖猫传》荣获第12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造型设计奖。今年他先后参与了《与凤行》、《长相思》等剧集的造型设计。他的造型偏向于高饱和度的配色和硬质服装材料,并且经常采用“坎肩”元素。

  作为视觉艺术,造型的优质与否直接影响着剧集的质感。好的造型能够适配角色人设,突出演员特点,甚至能提前“出圈”。而不佳的造型,不仅不利于角色呈现,还会成为焦点甚至引发负面舆情。

  从文本还原到创新融合

  古装剧陪伴观众成长,其中的造型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造型的演变,也代表了古装剧集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与变化。

  我们能记住的最早一批的古装剧或许就是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当时的古装剧造型侧重于还原文本,《红楼梦》原著中写贾宝玉“头戴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而他的造型则还原这一描述。

  此后,港台武侠剧逐渐进入内地,为了便于武打动作的展现,这类型剧集的服装造型则以轻便飘逸为主,女性头饰多为轻巧的小辫子结合发带,男性发型则更为简单,常常是半披半束发造型。这样的造型结合武打动作,说不出的潇洒。

  进入2000年,内地古装武侠剧逐渐增多,这时期的造型天马行空,极具创新色彩。改编自古龙小说《小李飞刀》中的李寻欢、温瑞安小说《逆水寒》的顾惜朝,都是现在的造型师也不敢随便设计的泡面头。《小鱼儿与花无缺》改编自古龙小说《绝代双骄》,不仅在发型上标新立异,服装上也是各种元素叠加,创新程度令人咋舌。

  这一时期,古装神话剧也相当流行,尤其是以天庭“七公主”为主角的爱情题材剧集,包括《天外飞仙》、《天仙配》、《欢天喜地七仙女》等等,因为是神话,所以造型上也没有遵循传统,女性角色以纱制服装为主,仙气飘飘,花团锦簇。男性角色也有各种让人想象不到的造型搭配,甚至还有皮衣和扫把头等元素。

  2011年,穿越清宫剧《宫》播出,它和《步步惊心》一起代表着清宫剧时代的到来,此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观众认知之内的古装剧发型都是男性辫子头和女性旗头,服装也保持在高饱和度的配色。

  《古剑奇谭》、《花千骨》开启了流量时代,也开启了仙侠剧新纪元,这时期的造型依然是高饱和度配色,直到仙侠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出现,则成为了另一个极端,因为它开启了古装剧“素服”风,也就是黑白风格服装、及腰长发发型,打造素到不能再素的仙气感,包括《香蜜沉沉烬如霜》等都沿袭这一风格。

  经过多年发展,古装电视剧类型愈发完善,进入细分领域,既有严肃的正剧题材、知名IP改编作品以及古偶剧集等等,因为题材类型的不同,在造型的选择与创新上也有较大的差异。

  古装剧正剧与知名IP改编剧,在造型上更侧重于复原。最近播出的《天下长河》,导演张挺在采访中提到主创团队对大清服饰的复原,都要根据历史资料来进行参考设计。比如孝庄太后的辫发包髻正是历史上康熙朝女性宫廷生活的发髻。而这部剧朝服、吉服、常服、便服四种服制也在对应的场合出现,力求符合传统礼制。

  而作为知名IP《鹤唳华亭》为了呈现厚重的历史文化质感,造型团队查了很多资料。其中黄志忠饰演的萧睿鉴,人物造型参考宋徽宗所绘《听琴图》中的宋徽宗形象。君王䙆袍参考了南宋《望贤迎驾图》中帝王形象,仿白玉腰带参考了宋代玉镂雕云龙嵌饰,玉佩则参考了南宋赵伯澐墓出土配饰制作而成。

  与此相比古偶剧则不太一样,除了剧情、角色本身和造型的适配性之外,演员更加年轻,更重视觉观感,所以造型的选择上也更能展现演员的特点,配饰上逐渐多样化、创意化;配色上逐渐找到折衷方案,不会过于强调高饱和度,也不会过于素净。造型上出“神图”的几率很高。可以说,现在的古装造型设计到了又一个百家争鸣,各有所长的阶段。

  古装造型的发展变化,体现着内地古装剧集的发展,这几十年来,从受港澳文化影响的武侠剧集,再到自成一派的仙侠剧集,从学习、创新到引领潮流,我们在古装剧上掌握的话语权,已不仅仅是造型。

  “奋力作表达的艺术”

  网友之所以关注古装造型,不仅仅是因为好的造型能够给演员带来正面影响,也是因为造型代表着审美导向,从古装造型中,能看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也能看到造型师自己的认知和创新。

  不管是《红楼梦》中对于小说文本的造型复原,还是如今在仙侠玄幻剧中富有想象力的再创造,或者是古装权谋剧中各朝代造型的设计诠释,都是属于中国独有的服饰文化的呈现,而这同样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而造型上的问题,也能看到很多造型师对传承与创新的认知差异,如何掌握好借鉴与复原的分寸至关重要。

  由辣目洋子、李宏毅主演的古装剧《我叫刘金凤》被下架,究其原因就是剧中人物的服装造型被网友质疑跟日本传统服饰样式相似,即“以倭代华”。比如剧中女性的服装出现樱花纹样,大臣的帽子是垂缨冠,为典型的日本传统头冠。服饰在肩膀处开口,疑似“狩衣”样式。

  《我叫刘金凤》服饰问题引发广泛舆情之后,7月4日,广电总局召开电视剧创作座谈会,强调古装剧美术要真实还原所涉历史时期的建筑、服装、服饰、化妆等基本风格样貌,不要随意化用、跟风模仿外国风格样式。

  这就需要造型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自己的思考。曾凭《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的中国香港造型大师叶锦添认为,在日渐公开化的世界中表达并重新建立自我,奋力为自己的文化作表达的艺术尤为珍贵。因为把中国放到世界文化中去看,其实它还没有被过度开发,还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只要找到开它的锁,就可能释放出很多未曾见过的东西。

  而针对传承之外的创新,陈同勋也在采访中曾经表示过,“我们国家有非常厚重的文化,如今当我需要重新诠释历史时,既希望能把那个时期真正的历史告知今天的观众,也不希望作品失去了现代审美观,这是我设计每部作品时都在遵循的重要原则。”

  对于文艺创作者来说,古装剧集的创作上,不光要重视剧本、角色、表演塑造,也要重视造型的呈现,创作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创作者用心程度的体现,也代表着创作者对于文化的认知水平。

  结语

  古装剧集服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然形成了独属于特色风格。我们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东方审美文化的发源地,更应该坚持文化自信。这是由内而外的底气,付之实践行动,缔造有价值的审美,有特色的文化输出。

  图片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