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通货膨胀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2024-07-16 22: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通货膨胀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时间:2008-12-12

来源:中国传动网

导语:对于汽车行业来说,通货膨胀对其的影响使双方面的,其对汽车行业产生直接影响的同时,也将对汽车行业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形势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货币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指标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产品价格指数(PPI)和GDP折算数,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2000年我国经济增长走出1999年的低谷,逐步复苏和回升,由此开始了新的一轮经济周期。此后,除了2004年通胀略有抬头外,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时期,这种局面持续到了2007年初。2007年3月份开始,高通胀趋势开始显现。   2007年3月份开始,CPI同比增长速度超过了3.0%这一警戒线,此后一直居高不下,11月份以6.9%的同比增幅达到了全年的最高点,并在12月份以6.5%的高增幅收关。2007年全年,CPI的涨幅为4.8%,高于2006年3.3个百分点。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紧缩政策——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据统计,2007年,央行共采取了六次加息及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从紧政策。尽管如此,进入2008年后,受雪灾的影响,CPI涨幅还是达到了7.1%,通货膨胀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紧接着的二、三、四月份,CPI涨幅均达到了8.0%以上,通胀水平一直维持在数年来的高位。   日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半年度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报告中指出,2008年中国CPI可能增长6.1%,高于2007年12月份4.0%的预期。报告表示,中国通胀持续时间将可能更长。 二、通货膨胀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通货膨胀对其的影响使双方面的,其对汽车行业产生直接影响的同时,也将对汽车行业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一)直接影响   1、国际、国内油价的高涨,汽车使用成本加大,对汽车销售将产生影响。   进入2008年,国际油价在历史上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刷新了2007年创出的每桶99.29美元的盘中最高纪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油价先后突破了每桶110美元、120美元、130美元大关,6月6日,国际油价收于每桶138.54美元,再一次刷新了记录。   我国是石油进口大国,根据海关总署数据计算,今年一季度我国净进口原油4495万吨,同比增长14.9%;成品油净进口量达547万吨,同比增长31.8%。由于石油是基础能源产品,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推动了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走高,增加了通胀压力。为了减轻这种压力,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自去年11月以来再未进行调整。但随着国内原油价格和成品油价格的进一步倒挂,炼油企业亏损加剧,甚至造成了部分炼油厂特别是地方炼油厂停产或半停产,严重影响了我国成品油市场供应,使我国一些地区先后出现油源偏紧、停供、限供现象。为了减少炼油企业的亏损、改善这种市场供应格局,从而缓解成品油供应压力,国家发改委6月19日宣布:6月20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2005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共进行了九次调整,两次下调,七次上调,但上调的幅度从未超过每吨500元,而此次却一跃而致上调了1000元,造成每吨汽油和柴油的价格上涨幅度分别达到了16.72%和18.12%,每升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8角和9角左右。      以北京地区为例,调整后,93号汽油的价格由原来的每升5.34元上调到了6.2元,上涨了0.86元。0号柴油的价格由原来的每升5.29元上调到6.23元,上涨了0.94元。以百公里油耗在9升的私家车为例,若使用的是93号汽油,按每年行驶25000公里计算,调价前该车一年的燃油费用为12015元,调价后一年的燃油费用则变为14017.5元,较涨价前增加了2002.05元,使用成本大大提高了,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心理,这对汽车销售将产生影响。   2、原材料价格上涨,汽车价格难以上涨,汽车制造成本增加,对汽车企业利润产生影响。   2007年下半年,钢材市场价格上涨50%以上,这对以钢材为原材料的汽车企业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钢材是制造汽车的主要原料,一辆轿车重量的近70%是钢材,客车、卡车等商用车所用的钢材则更多。除了钢材外,橡胶、玻璃等车用原材料的价格也在上涨。2007年底,国际橡胶的价格再度提升,每吨橡胶的价格几乎翻倍,各轮胎企业纷纷酝酿再度上调价格。在玻璃市场上,由于制造玻璃的主要成分纯碱的价格上涨,导致玻璃成本不断增加,针对于此,国内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商福耀玻璃表示,“企业已经明显感觉到原材料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不排除提升汽车玻璃价格。”综合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业内人士分析,“汽车制造的成本至少有5%-10%的增加,而这种增加的趋势还在继续。”      对于轿车市场而言,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其只能以价格说话,若想把成本上涨的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未免难度大些。毕竟市场上车型众多,选择空间非常大。另外,使用成本的提高本身就对消费者的购车心理产生了响,若再涨价,谁又能够为丢失客户而买单呢?一项关于汽车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购车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66.8%的消费者会因为汽车价格上涨而改变自己的购车计划;20.6%的消费者表示不会因为涨价而改变购买计划;12.6%的消费者表示现在还不好说,是否会改变购买计划要看价格涨幅的大小。可见,若想提高车价,消费者这一关恐怕不好过,相信也没有谁敢冒这份风险。      因此,“什么都涨价,只有汽车一直在降价”这一车界流行已久的口头禅似乎很难得以改变,汽车企业的利润也将因此而变得越来越低。   3、人民币持续升值,降低了中国汽车的国际竞争力,对汽车出口产生影响。   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开始选择出口到海外。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统计,2007年我国出口各类汽车整车(含成套散件、含装有发动机的汽车底盘)61.5万辆,同比增长79.1%,出口金额73.2亿美元,同比增长133.7%,出口平均单价1.19万美元,同比增长30.4%,连续4年保持高增长率。2007年我国共向193个国家(地区)出口汽车,比2006年的177个国家(地区)有所增加。   我国汽车之所以在出口方面有这么大的成绩,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具有较高的价格优势。与国外汽车产品相比,我们在技术、服务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自从2005年7月份我国汇改以来,人民币一直在不断升值,并且这种态势还将持续。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将削弱我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这一惟一的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二)间接影响   对于通货膨胀的出现,国家必将出台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这将间接对汽车行业产生影响。央行2008年工作会议中指出,2008年央行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和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7年央行共进行6次加息,并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进入2008年,随着通货膨胀的持续,目前为止,央行共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贷款利率暂未上调。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通货膨胀形势严峻,若这种形势不能得以扭转,预计央行的货币从紧政策将会持续。   1、加息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销售的影响   加息意味着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增长。存款利率的上调,将使银行的存款幅度增长,用于流通消费的资金降低,不利于汽车销售,但其对汽车销售的影响程度要小于贷款利率增长的影响。从贷款利率上涨方面来看,近年,由于贷款购车比例持续升高,上到百万元的奔驰、宝马,下到3万元左右的QQ、奔奔,贷款购车的比例在大幅增长。据统计,2007年贷款购车的比例达到了30%左右。贷款利率的提高将增加借贷成本,影响贷款购车,最终影响汽车的销售。   ●汽车企业利润的影响   央行加息,同时也意味着汽车企业所要支付的贷款利息增多,对企业的利润总额产生影响。2007年央行共6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其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在2008年开始显现。2008年1-4月,汽车企业共计支付利息115700万元,这一数额相当于2007年全年所支付利息的78.23%,这对汽车企业的利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2008年1-4月汽车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仍处于上升状态,但相比2007年,这一增长幅度已明显下降。   2、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通常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率则指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将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减弱。一般来讲,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大约可一次性冻结流动性资金1500亿元。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将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新开工项目也将被从严控制。截止到2008年6月份,央行共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达到了3%,这意味着共冻结了9000亿元的流动性资金,而在目前资本市场低迷,管理层对企业融资严控的情况下,企业进行直接融资也困难重重。短期看,企业的融资环境难以得到根本改善,汽车厂商的资金紧张局面将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这对各厂商的资金运作能力和未来发展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汽车行业的优胜劣汰或将从此展开。 三、通货膨胀下汽车企业的应对策略选择   目前来看,尽管国内汽车厂家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市场竞争激烈,涨价并不现实,企业只能通过内部消化,以保持自己竞争力不减。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通货膨胀一直存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车企不断采用一些方法以控制成本,例如压缩采购价格、采用本土化生产等。然而,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汽车的制造成本、流通成本还会继续增加,仅靠这些方法来维系成本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牵强,企业不得不再另寻其他有效方法以保持盈利,然而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提高销量以占领最大市场份额,近而获得最大利润将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为实现这一最终目标,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扩大产能。企业扩产以后,生产规模上升,成本自然可以降下来。   2、推陈出新、更新换代。由此所引起的新车效应,将刺激汽车市场销量的增长。   3、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售后服务质量。由此提高企业的品牌效应,以增加产品竞争力。   4、差异化竞争。避免同质化而引起价格竞争以保持利润的同时,近而提高产品的销量。   5、海外建厂,向人民币相对贬值国家发展。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导致成本的提高和利润的降低,因此必需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汇率波动对企业的影响。   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偷梁换柱、暗箱操作的降配、减配等方法是不可取的,虽然这种做法短期内不会对企业造成影响,但长远来看会影响企业的形象,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总而言之,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企业要想最大限度的维持自身利润,就必需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流通、管理、售后等方面多下功夫,这不是短期行为,需要企业做好长期的打算。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下一篇:

明年车市“寒意”难退,汽车企业如何“过冬”?

日前,12月汽车政策及市场信息交流会如期举行。会上,关于2009年车市走势及汽车企业如何应对可能持续的严冬,诸多专家发表了看法

返回新闻首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