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非遗·匠心坚守丨探秘通江银耳生产技艺的传承之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通江县董溪小学 千年非遗·匠心坚守丨探秘通江银耳生产技艺的传承之路

千年非遗·匠心坚守丨探秘通江银耳生产技艺的传承之路

2024-01-05 04: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千年非遗·匠心坚守

通江县非遗传承线上展播

导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通江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遗保护成绩斐然,通江银耳生产传统技艺、通江竹编技艺、通江剪纸技艺......这些非遗印记,既是历史栩栩如生的见证,更是巴山儿女智慧的鲜活象征。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现推出《千年非遗·匠心坚守》通江县非遗传承线上展播,让大家在声色光影中欣赏非遗风华,品悟匠心艺韵,体味通江非遗传续千年的岁月回甘。

今天,跟江小妹一起走进《千年非遗·匠心坚守》第一期,探秘通江银耳生产技艺的传承之路。

通江银耳生产传统技艺

砍山

铡棒

通江银耳生产传统技艺,是指产生并世代相传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诺水河流域银耳旧法生产各个环节中的技艺。

架晒

打孔

接种

作为一种成熟化的手工技艺,主要是通江县境内耳农利用耳林遍地和气候独特的优质自然资源——青杠树,使用斧头、弯刀、锯子等传统手工器具,按照银耳生长的自然规律种植银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银耳生产所必须的各个环节。

发汗

管理

采摘

它是当地耳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聪明智慧的结晶。其传统生产技法包括祭山、砍山、铡棒、架晒、发菌、排堂、管理、采耳、制作(含淘耳、剪耳根、穿扦、烘烤、晾晒)等环节,环环紧扣,并一辈一辈保留传承了下来。这些环节,犹如通江银耳的生命历程,时至今日,仍需我们传承和作进一步的研究。

洗耳

晒耳

分布区域

中国通江银耳博物馆

通江银耳发祥地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陈河乡境内的雾露溪,俗称九湾十八包。主产地在通江县诺水河流域的涪阳镇、诺水河镇。主产区包括陈河乡、新场乡、草池乡、青浴乡、板桥口镇、铁厂河乡、胜利乡、临江等乡镇,幅员面积500余平方公里。

陈河银耳产业园

目前,通江银耳以发祥地陈河乡为依托,建设通江银耳产业研发园;以诺水河镇梓潼银耳观光旅游园为中心,打造银耳特色文化街;按资源分布,建设大小通江河流域两条银耳产业带,巩固提升小通江河流域陈河、诺水河、周子坪3个银耳万亩亿元示范区,新建涪阳、铁溪、董溪3个食用菌万亩亿元示范区。

历史渊源

通江银耳起于汉代,兴盛于唐宋,贵及明清。据民国《续修通江县志》记载,通江银耳的人工培育成功并大规模种植,是在清光绪六、七年间(1880-1881年)。据北魏《齐民要术》和清代《本草问答》《本草再新》《御香飘渺录·御膳房》《增订伪药条辩》《通江银耳志》《中药大辞典》等典籍记载,通江有悠久的种植、食用银耳的历史,在清代就成为宫廷贡品和皇亲贵胄的奢侈品,20世纪初就畅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

光绪年间,人们通过对银耳担孢子与香灰担孢子的培育,获得银耳菌种,开始人工栽培,通江银耳生产传统技艺就此诞生,沿用至今。该技艺在清代就传到南江县、万源等地,后又东传至日本。

通江银耳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当地耳农靠山吃山,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银耳旧法生产的流程,形成了祖辈相传的银耳生产传统技艺,并一代一代传承发展。

通江银耳生产传统技艺从发祥地陈河乡传播并传承,第一代传承人屈心义将银耳生产旧法通过家族传承给后代屈尚锐,目前,通江银耳生产传统技艺已有省级传承人屈全飘。

由于通江银耳品质、品牌影响以及承载的地域文化内涵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决定了通江银耳生产技艺的弥足珍贵,通江银耳也成了珍品中的珍品。

省级传承人

省级非遗传承人屈全飘

屈全飘,男,初中文化,出生于1945年2月,家住通江县涪阳镇,自1959年起就师从上海农科院教授程梅鹏,专门从事通江银耳的研究及人工栽培技术,1974年通过对通江银耳的香灰菌丝与福建银耳的菌丝配对共生,培育出“7902”号株系,提高银耳产量质量,彻底解决通江银耳烂耳问题。被耳农尊称为“银耳大王”。系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曾多次获得国家商业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

教学活动

2004年屈全飘退休后,回到农村老家建立实验室和耳棚,继续对通江银耳进行深入研究。每年他将200多袋通江银耳菌丝优良品种免费赠送给贫困户栽种,并经常进入耳堂进行现场指导、讲解银耳生产相关知识。

主要特征

一、技艺特征:通江银耳生产传统技艺采用纯手工操作,使用传统手工器具,是通江境内农耕文化的鲜活标本,地域特色鲜明。

二、环境特征:“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是通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孕育了通江银耳。

三、选材特征:生产银耳的耳棒,必须是树龄7年以上的优质青杠树。

四、产品特征:通江银耳与其他银耳相比,其一是朵型大,鲜耳直径80-100毫米,大者可达180毫米,形似花朵,白如脂玉;二是肉头厚,鲜耳厚者可达3毫米;三是胶质重;四是色泽纯,白中略呈米黄;五是膨胀率高,干银耳吸足水分后重量可增至16倍;六是耳基小,重量轻,纯营养成分比例大;七是易炖化,便于人体吸收,老少皆宜。此外,通江银耳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五、艺术特征:砍山前举行隆重的祭山仪式,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祈求银耳丰收;在各个生产环节,还产生了生产要领方面的口诀、歌谣和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形成了极具通江地域特色的银耳文化。

重要价值

一、文化价值:传统技艺生产的通江银耳既是纯天然食品又是名贵药品,鲜耳状似花朵,白如脂玉,历来无数文人墨客歌咏通江银耳,产生了一大批以银耳为题材的歌曲、戏剧、散文、诗歌及民间歌谣。

二、科学价值:清光绪年间,各地组织耳山会,通江银耳人工种植法普遍推广。民国时期,通江银耳生产传统技艺传入南江、万源县。1956年9月,通江县开始试验用芽苞菌种生产银耳。1959年冬,邀请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专家到通江进行菌丝菌种生产银耳的研究。1969年引进华中农学院银耳孢子种在涪阳栽种成功。1974年,县科委、县土产公司推广优选法栽培银耳获得成功,建立菌种厂,在全县大面积推广。1979年,该项科研成果获四川省委重大科研成果三等奖。目前,通江银科所对通江银耳研究、开发、培育、利用从未停止。

三、历史价值:通江县是古巴人分支板楯蛮生存的核心区域,留下了厚重的远古文化和悠久的农耕文化,其中尤以银耳生产传统技艺的精湛和独特为世人所瞩目。

你对咱们通江银耳了解多少呢?

欢迎在评论区

和江小妹一起讨论哦

· “蓝”不住的“莓”好时光,共赴指尖到舌尖的约会

· @通江人,城区部分公交班次将减少!具体时间、原因→

· 后天高考!这些事项要注意

原标题:《千年非遗·匠心坚守丨探秘通江银耳生产技艺的传承之路》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