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膏方】膏方的起源与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迷宫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细说膏方】膏方的起源与发展

【细说膏方】膏方的起源与发展

2024-01-28 12: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膏方最早起源于汉唐

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如马膏,主要供外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唐代《千金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

唐以前称膏者,有内服也有外用,作用以治疗为主;称煎者多作内服,除用于治疗外,亦已作为药饵补剂用于养生。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书——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考古发现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膏方的记载

其中,《黄帝内经》记载有豕膏、马膏。东汉末年,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大乌头煎(乌头、蜜),猪膏发煎(猪膏、乱发),其制法类似现代膏滋方的制法,也是将膏滋方作为内服的最早记录。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诸膏方制剂有用苦酒(即醋)与猪油作溶剂的特点,药制成后,既可外用以摩病处,又可内服。如黑膏(生地黄、豆豉、猪膏、雄黄粉、麝香等),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南北朝时陈延之的《小品方》中有地黄煎(生地黄),是单独一味作为滋补膏方。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膏方的制剂有水煎去渣,取汁,浓缩及内服的特征。如金水膏功效润肺化痰,将药味水煎去渣后浓缩,加炼蜜收膏。《千金方》中有个别“煎”方已与现代膏滋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将药味捣碎,取汁,去滓,熬如脂状,纳蜜,煎如饴状,治阴虚咳喘已久,功能养阴润肺,降气化痰。王焘的《外台秘要》载“古今诸家煎方六首”,这些煎方均强调作滋补强壮剂。

宋元膏方承袭遗风

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

▲膏方制作工艺

明清膏方更趋成熟

膏方发展至明清,已进入成熟阶段。其标志为:正规命名,规范制作,数量繁多,运用广泛。膏方已经专指膏滋补类方剂,数量大大增加,临床运用更加广泛。这与现代膏方有很大不同。明代时期膏方,其组成较简单,如三五味,或十余味,药量较轻的特点。明清膏方运用的许多特点值得借鉴。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载有膏方医案,《叶氏医案存真》中,治精血五液衰夺,阳化内风之证,治咳甚呕血吐食,均“进膏滋药”。吴尚先著《理瀹骈文》,载有内服膏方,吴氏制方,基于外治与内治相通之理,主要取辨证论治之内服汤丸制作膏药。

▲ 《张聿青医案》里载道:膏方盛行在明清两代

近代膏方国内外享誉盛名

现代研究发现,冬令进补膏方,可起到调节免疫、加强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氧自由基等作用。各大中医院纷纷开设膏方门诊,这种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治未病的养生方式深受百姓欢迎。

▲膏方熬制

综观古今,可见膏方之源远流长。除了上述补益膏剂之外,还有诸种具有其他功效的夏枯草膏、蒲公英膏、忍冬膏等等,可谓丰富多彩,实为我国传统医药学宝库中之一大宝藏,应当很好继承、整理、研究。

总之,膏滋药是一种重要剂型,经过了漫长的岁月而逐渐发展成熟起来,虽然其本身具有明显的滋补特点,但辩证论治、量体裁衣仍是其不可或缺的内涵,它仍将为人类的健康和长寿作出重要的贡献。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