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梦思,谈晓露:“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2011级对外汉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述补结构的例子 邓梦思,谈晓露:“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2011级对外汉语)

邓梦思,谈晓露:“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2011级对外汉语)

2023-12-02 07: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

 邓梦思(2011221102410033) 谈晓露(2011221101110027)

1)        晾干了

2)        挖浅了

3)        挖深了

上述三例都是“VA了”述补结构,其中V代表动词,A代表形容词,“了”是虚词。但是他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并不相同。其中1)表示某种结果的实现(用a表示);2)表示某种预期结果的偏离(用b表示);3)既可以表示某种结果的实现,如:

坑一天天挖深了。

也可以表示某种预期结果的偏离,如:

你坑挖深了,还不往回填点土!

也就是3)例既可以表示a义,也可以表示b义。

同是“VA了”述补结构,为什么会出现三种语义情况呢,我们认为可以从语义角度和语法角度来探讨原因。

一、语义角度

从语义角度来考察,“VA了”述补结构会出现三种语义情况取决于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A的性质

二)“VA了”里A的语义指向

三)“VA了”里V对A的制约作用

 

一)A的性质

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能进入“VA了”述补结构。陆俭明先生(1990)考察了944个常用形容词,发现能进入“VA了”格式形容词有144个,约占15%。在所有能进入这个结构的形容词中,凡含有褒贬意义色彩的形容词(用A1表示),所形成的“VA1了”结构,都只表示a义,即某种结果的实现。由褒义形容词组成的“VA1了”结构表示某种理想结果的实现(如甲),由贬义形容词组成的“VA1了”结构表示某种非理想结果的实现(如乙)。

甲.  洗干净了                乙.  洗脏了

     搞好了                      搞糟了

     摆整齐了                    摆乱了

     变乖了                      变野了

     弄平了                      弄皱了

     讲明白了                    讲糊涂了

     理顺了                      理乱了

(刀)磨快了                (刀)磨钝了

除了褒贬形容词A1外,余下的能进入“VA了”格式的形容词(用A2表示)有以下一些:

1.量度形容词:大小长短高低矮深浅宽窄薄厚

2.表颜色的形容词:白黑红黄绿

3.表味觉的形容词:甜酸咸辣

4.其它,如:暗亮稀稠密松紧严肥胖瘦软硬尖

所有“VA2了”都能表示b义,即都能表示预期结果的偏离。其中有一部分能兼表a义和b义。这主要取决于“VA2了”结构里A2的语义指向。

二)“VA了”里A的语义指向

所谓A2的语义指向是指 “VA2了”里的A2,从语义上看,它跟哪个成分发生直接的、实在的语义联系。经考察,A2的语义指向一共有四种情况:

(1)指向V本身。

走快了、跑慢了、来晚了、走迟了、等久了

(2)指向V的施事或受事位移的距离。

    走远了、坐近了、踢远了、搬近了

(3)指向V的施事。

长高了、长矮了、养胖了、养瘦了

(4)指向V的受事。

锯短了、垒高了、写大了、买贵了、切细了

其中,(1)和(2)类的“VA了”,都可以兼表a、b两种语法意义。什么时候表示a 义, 什么时候表示b义,这取决于上下文语境。如:

他渐渐走远了。(a义)

你走远了,再往回走几步。(b义)

(3)和(4)类都可以表示b义,其中有些能兼表a义和b义。这就取决于“VA2了”里V对A2所起的不同的制约作用。

三)“VA了”里V对A的制约作用

“ VA2了” 里V 所表示的行为动作对与之相关的事物(V的施事或受事)所具有的性质(即A2)起着不同的制约作用,主要有三种情况:

1.不起制约作用。

例如动词“买”表示的行为动作对所买东西的大小、长短、颜色等性质不起制约作用,如买大了、买长了、买浅了(指颜色浅)。这种情况下形成的“VA2了”结构,只能表示b义,不能表示b义。

2.起制约作用,且这种制约作用有一定的方向性,是单向制约。有顺向的,有非顺向的。

例如“挖”这个动作,“挖”的结果只能是“深”,所以“挖深了”是顺向的,“挖浅了”就是非顺向的。这种情况下形成的“VA2了”结构,凡是顺向的,a义和b义都能表示;凡是非顺向的,只能表示b义, 不能表示b义。

3.起制约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并且都是顺向的。

例如“写”这个动词,写的字可以“大”也可以“小”,所以是双向的,但无论是“写大了”还是“写小了”,都是顺向的。这种情况下形成的“VA2了”结构,a义和b义都能表示。

二、语法角度

“VA了”述补结构中有些既能表示某种结果的实现,也能表示某种预期结果的偏离,这跟汉语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先看下面的例子:

我最近把头发剪短了。

     I recently had my hair cut short.

理发师把我头发剪短了,看起来真难看!

     The barber had my hair cut shorter than I asked him to,and it looks really ugly .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剪短了”在汉语中既可以表示某种结果的实现,也可以表示某种结果的偏离,但是在英语中绝对不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因为表达a义时用的是“cut short”,表达b义时用的是“cut shorter”。也就是说汉语中用一个“短”对应了英语里的“short”和“shorter”,这才导致了歧义。这是由于印欧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都有自己特殊的形态变化规则,而汉语是无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的语言,汉语中的形容词既相当于英语中的原级,也相当于比较级,进入“VA了”述补结构,既能表示某种结果的实现,也能表示某种结果的偏离,所以产生歧义。

除了形容词形态变化以外,“了”字在“VA了”述补结构中扮演的角色也极其关键。

    剪短             剪短了

    挖深             挖深了

    放大             放大了

    长高             长高了

    走远             走远了

   ……             ………

可以看到左边“剪短”一类只能表示某种结果的实现,而右边“剪短了”一类既可以表示某种结果的实现,也可以表示某种结果的偏离。而且即使把动词去掉,“短了”“深了”“大了”“高了”“远了”也可以表示兼表a义和b义。形容词的性质是一方面,“了”的作用也是至为关键的。上文中提到“短”对应了英语里的“short”和“shorter”,实际上不是“短”对应了“shorter”,而是“短了”对应的“shorter”。这也是跟汉语的特点有关,语序和虚词是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了”是虚词,英语形容词借助形态变化来表示比较级,而汉语形容词却是借助的虚词“了”表达比较级。

 

【参考文献】

【1】  陆俭明.“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J】.汉语学习,1990(1):1-6

【2】       陆俭明.“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补议【J】.汉语学习,2001(6):78-80

【3】       陆俭明.述补结构的复杂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0(1):13-20

【4】       马真 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一)【J】.汉语学习,1997(1):3-7

【5】       马真 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二)【J】.汉语学习,1997(4):14-18

【6】       马真 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三)【J】.汉语学习,1997(6):7-9

【7】       延俊荣.“挖深了”歧义成因及分化【J】.语文研究,2000(2):26-29

【8】       王红旗.动结式述补结构的语义是什么【J】.汉语学习,1996(1):24-27

【9】       李斌玉.“VA了”述补结构再考察【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7-21

【10】   金立鑫 白水振.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观【J】.汉语学习,2003(5):15-21

【11】   沈阳 彭国珍.结果偏离义“VA了”结构的句法和语义分析【J】.汉语学习,2010(5):3-10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