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精品电影赏析】京剧《锁麟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迟小秋的京剧联唱是什么 【戏曲精品电影赏析】京剧《锁麟囊》

【戏曲精品电影赏析】京剧《锁麟囊》

2024-07-13 00: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对于一个学习戏曲影视导演专业的学生来讲,能够有幸参与戏曲电影的拍摄是扩充知识面的良好机会。所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常常利用间隙在现场观察学习导演的拍摄创作过程,通过了解这几部戏曲电影的整个制作流程,形成了我对戏曲电影这门独特艺术门类的新的认识与理解。

        现阶段的戏曲电影,往往是以戏曲为主体,摄影机进行辅助的纪录功能,因为戏曲太专注于自身,太过完善而难以删改,所以拍摄戏曲电影的导演,首先要做到了解、熟悉拍摄的主体,要懂得“取其精华,扬长避短”,才可能具备初步驾驭拍摄的能力。同时,在创作过程中,导演更不能忽略戏曲表演的整体性,手,眼,身,步,法的统一,许多导演在进行拍摄时,往往过于注重演员表演的情绪及面部表情,喜欢用特写镜头表现,然而却舍弃了同步进行表演的肢体语言,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身段表演”,这样做是不可取的。所以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应该本着在不破坏戏曲的程式性的基础上,满足观众对镜头语言的需求。

        戏曲讲究虚拟写意,电影注重还原真实。戏曲电影创作中的难点,就是如何将写意与写实进行结合。我们曾看到十一频道播放的戏曲电视剧中,戏曲演员在逼真的实景中进行表演,这样的拍摄方式不仅让观众感到别扭,演员自身也会觉得无所适从。我们可以接受舞台上的“一桌二椅”,它留给观众无尽的想象空间,也成为我们对戏曲演出的固定欣赏习惯,简炼,写意,这是戏曲的亮点所在,不容糟改,打个比方,舞台上演员表演“趟马”的动作,手持马鞭,进行技艺的展示,而观众们更是抱着“不求甚解,但赏其美”的态度去欣赏它,没有去深究他究竟要做什么,更多的是关注演员本身技艺的高超,而在戏曲电视剧中,很多导演往往在演员胯下安排一匹马,身后跟着千军万马,演员们在真实的活物面前进行虚拟的程式表演,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如此生硬的结合,只能降罪于导演对于戏曲的一窍不通,在未能理解真谛的基础上进行机械性的劳动,殊不知,一切只是徒劳。我也曾跟随不同的导演参与几部戏曲电视剧的拍摄,创作的过程的确异常艰辛。每位导演都在费劲脑汁的考虑虚与实如何结合的问题,还有如何拍摄大段唱腔的问题。在舞台演出时,台下的观众可以打着拍子耐心地听演员唱十几分钟,然而在镜头前,演员一动不动的演唱很长时间,那么银幕前的观众会感到审美疲劳,从而有所挑剔。很多导演也试图解决这一存在于拍摄中的问题,往往没有太好的效果。

        所以在我看来,戏曲与电视剧是无法融合在一起的。戏曲强调虚拟性,电视剧则是反映老百姓们的实际生活。观众们要求电视剧要符合生活常理,要再现生活,这与戏曲的本体特点是相违背的。两者均有其固定的受众群体,所以没有必要强行结合在一起。但是戏曲电影却仍有其发展的空间,它可以继续延续现阶段的纪录风格,以戏曲为主体,充分利用摄影机镜头为其服务,摄影机可只起到承载的作用,足矣,有些舞台上的写意动作固然不能舍去,但我们可以利用镜头以及场景的切换来达到拍摄的目的,从而不仅可以让戏迷观众过足戏瘾,同时满足电视观众对影视的视听要求。

        曾看到一篇描写戏曲电影的文章,其中作者把古典戏曲和现代电影的关系比喻为李安执导的电影《推手》中的父子关系.戏曲好比是台湾来的父亲,身上有很多陈旧的观念,但是却又有非常有用的人生经验,但是父亲这个角色很难适应产业化的社会,当父亲从儿子家出来时在饭馆打工遇到的种种挫折说明了这一点;现代电影好比在美国长大的儿子,身上有很多西化的东西,所以在和父亲相处的过程中有种种的格格不入。但在影片的结尾,儿子还是回归了传统,因为他的骨子里是中国人。

        戏曲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古典性,而非现代化,作为戏曲电影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关键还是在于对戏曲艺术的保存价值,而非改造价值。通过当今发达的传媒推广,高科技的影视手段,将更多更好的戏曲剧目呈现在银幕上,让戏迷观众不单只能坐在剧场听戏,还可以在家里欣赏到演员的精彩表演,这才是戏曲影视工作者首当其冲的任务。

注:以上是我在剧组的实习报告以及关于戏曲影视发展探索的一些拙见,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同时,在这里要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赵景勃老师对我专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我会谨遵教诲,将“落地”的务实精神始终伴随在工作和学习之中。感谢研究生部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提供给我实习锻炼的机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