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机场厕所火了!从中发现距今约4.39亿年前化石,要拆下来吗?地球的历史,地质年代名称的由来,为什么说地质年代今年必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远古生物的名称及生活年代是什么 贵阳机场厕所火了!从中发现距今约4.39亿年前化石,要拆下来吗?地球的历史,地质年代名称的由来,为什么说地质年代今年必考?!

贵阳机场厕所火了!从中发现距今约4.39亿年前化石,要拆下来吗?地球的历史,地质年代名称的由来,为什么说地质年代今年必考?!

2023-08-01 08: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于是,贵阳的机场厕所在全国一炮而红。

既然是4.39亿年前的化石,怎么还能继续当厕所洗手台呢?应该拆下来保护。

但是古生物学家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古生物学家在保护化石

平平无奇的洗手池

贵阳机场早在 1997年就已经通航,后来荣升为 国际机场,每年有 2000万人次的吞吐量。

然而,人们来来往往,却没有发现,机场的厕所大理石中,藏着古老的灵魂。

2021年,一位 中国矿业大学的教授出差的时候,发现贵阳机场厕所的大理石,竟然是 古生物的化石。

此消息一出,那些在贵阳机场上过厕所的游客们突然才意识到,自己以为平平无奇的大理石洗手池,竟然如此凡尔赛!

凡尔赛的贵阳机场厕所

古生物学家们初步估计,这应该是 鸮头贝,一种古老的 腕足类动物,也就是我们常吃的 海豆芽的亲戚。

腕足类的祖先在 寒武纪物种大爆发的时候就已出现,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也 灭绝过很多物种。

鸮头贝因为贝壳形状像 猫头鹰的嘴巴而得名,生活在 泥盆纪中期,距今大约 4亿年左右。

这一时期,鱼类活动比较明显,我们的祖先 肉鳍鱼已经开始深入淡水,为之后的登陆做准备。

而海里的霸主,是肉鳍鱼的亲戚 盾皮鱼的天下,当家的是 邓氏鱼。

鸮头贝化石

除此之外,另一个鱼亲戚 辐鳍鱼类正在摆烂当食物链底层,另一个演化支的 软骨鱼家族已经出现了鲨鱼的影子。

然而,经过古生物学家的仔细辨认,它们发现,化石中的古生物不是鸮头贝,是比鸮头贝还要古老的 石阡拟壳房贝。

石阡拟壳房贝 生活在志留纪,距今大约4.29亿年,比之前的鸮头贝还要早 3000多万年。

志留纪的海底

志留纪是 古生代的第三个时代,因此这一时期的生物非常古老,很多我们熟知的生物还没有出现熟悉的模样。

此时的霸主是一种叫做 海蝎子的动物类群,它们是螯肢动物,学名 巨型羽翅鲎,是 蝎子、蜘蛛、寄居蟹的远房亲戚,石阡拟壳房贝就是它当时的食物之一。

当然,它的食物中还有当时志留纪的 早期鱼类,也就是所有 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所以人类对蜘蛛、蝎子的恐惧,或许是根治在DNA里的。

巨型羽翅鲎的复原图

石阡拟壳房贝和我们的早期祖先是邻居,咱们两家是难兄难弟,经常被当时的顶尖掠食者们欺负。

现在,早期鱼类的后代正 踩在石阡拟壳房贝身上上厕所,不知道祖先的化石看见这一幕后作何感想。

贵阳机场的厕所,瞬间成为了一个博物馆,游客们纷纷前往厕所,和我们4.39亿年前的邻居合影。

这时有人提出疑问,既然已经确定是4.39亿年前的石阡拟壳房贝化石,那么是否需要将其拆下来保护呢?

被敌人包围的鱼类

无需拆卸

古生物学家们表示, 没必要拆下来,因为 它们已经成为石头了。

我们经常化石、化石的叫,很明显,它的本质已经是石头。

而且时间越长的化石,它与石头融为一体的概率就越大。

石阡拟壳房贝已经成为了贵阳机场厕所的洗手台所使用大理石中的一部分,就这样放置在厕所 也不会破坏化石的结构。

已经成为了大理石的一部分

其实不只是贵阳机场的厕所,其他地方的大理石或者其他岩石,里面说不定也有化石。

毕竟4亿多年的时间,早已经让 有机物变成了无机物。

石阡拟壳房贝身体含量最多的其实是自己外壳上的 碳酸钙,它的肉体很有可能在掩埋在海底的那一刻就已经消失了。

公园里的鸮头贝化石

这些碳酸钙本身就是它生前吸收的,现在 以这样的方式回到地壳,也算是 物质循环了。

那么,为什么贵阳会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呢?这里明明位于 云贵高原。

贵阳位于云贵高原没错,但是云贵高原的历史只有 2亿年左右,石阡拟壳房贝的历史可是有4.39亿年,它在的时候,被说贵州了,整个中国可能 有一半的地方都是海。

志留纪时期的地球

云贵高原形成

很多人误以为云贵高原是青藏高原的延伸,实际上,这是 两个不同的高原。

它们的形成都与2亿年前 印度次大陆北漂有关,但是二者的形成过程并不一样。

云贵高原的地质以 岩溶地貌为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喀斯特地貌,所以这里有很多 天坑和溶洞。

云贵高原

在石阡拟壳房贝生活的志留纪,各大陆还处于分散的状态,直到 2.5亿年前的二叠纪,所有大陆才连接在一起形成了 盘古超大陆。

维持了大约5000万年后, 盘古超大陆分崩离析,南北之间有一片海,叫做 特提斯海,又叫做 古地中海,是 青藏高原的前身,如今的地中海,就是它的残留。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中国所在的 亚欧大陆,在2亿年前属于 北方劳亚古陆,当时的中国还在靠近北极的地方,面积或许只有今天的一半,因为整个 西南、华南地区都没有形成。

盘古超大陆

此时的印度次大陆还在南半球,正准备朝北移动,在接下来的1亿多年,它将一路向北,挤压出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

最后在 3000多万年前撞向青藏高原,让它的海拔成为世界之最。

在印度次大陆撞向亚欧大陆之后,现在我们熟悉的 世界地图才基本成型,然而这不过是 地球的某一个瞬间而已。科学家们预计在大约 250万年后,太平洋会消失,美洲大陆会撞向亚欧大陆。

印度次大陆撞向亚欧大陆

数次大灭绝

贵州地区的化石并不止石阡拟壳房贝,最有名的化石莫过于 贵州龙,这可是直接拿地名作为一个古生物的名字,可见其特殊性。

贵州龙是 鳍龙目的成员,它不是恐龙,但是和恐龙同属于 主龙形类的演化支,也算是正儿八经的龙族成员。

我们常说的 蛇颈龙就和贵州龙是亲戚,贵州龙比蛇颈龙还要古老,它是鳍龙类最早返回海洋的先驱。

贵州龙

2.5亿年前的 二叠纪末将当时 97%的海洋物种灭绝,一时之间海洋空荡荡的,鳍龙的祖先趁着这个空挡 重返大海,与它一起返回的还有另一个家族—— 鱼龙。

它们之后会在海里开启争霸大赛,最后以鱼龙家族的落败而结束。

可惜,鳍龙自己也没有活过 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大灭绝,与恐龙一起殉了。

从石阡拟壳房贝到贵州龙再到各种恐龙,可见贵州地区也是历经了数次大灭绝,说不定五次生物大灭绝都遇上了。

这些化石如今要么在博物馆,要么已经变成石头的一部分被制作成了洗手台。

贵州龙的化石

这不禁让人类感慨,我们在未来的某一天,会不会也以某种化石的形式与未来的智慧生命体见面呢?

大约46亿年前,我诞生了。

在往期《地球的历史》系列文章里大家知道了在我的漫长演化历史中,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地质学上,为了研究我的地质历史,从我诞生直到现代划分了一系列的时间单位,以便于进行对我和生物演化的表述,这就是地质年代。例如,大家都知道“侏罗纪”时期恐龙是地球上的主宰;地球上的生命大爆发出现在“寒武纪”;人类生活在“新生代”,而“第四纪”的冰期却给人类的生存发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但是这些名称的来源是什么,你,知道吗?

地质年代的名称

地质年代单位从大到小分别是宙(Eon)、代(Era)、纪(Period)、世(Epoch)、期(Age)和亚期(Subage)。

其中,最高一级地质年代单位是“宙”(Eon),整个地球演化历史从老至新可以分为:

隐生宙

Cryptozoic Eon

因为时代太过久远,加上生物极为微小柔软所以鲜有留下可见的化石,生命迹象如同隐藏了一般,故称为“隐生宙”,也被称为前寒武纪。

1977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地层分会在开普敦第四次会议上,将前寒武纪分为太古宙和元古宙,其界线放在25亿年前。因此,隐生宙这个地质年代单位,已逐渐弃而不用,被分成了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这三个时间段。

冥古宙:距今46-40亿年,具有开天辟地之意,是地球发展的初期阶段。

太古宙:距今40-25亿年,已有大量岩石记录的最古老的地质年代,这一时期的生物仅有极原始的菌藻类。

元古宙:距今25-5.41亿年,这是一个重要的成矿期,这一时期的岩石记录已十分普遍。这一时期的生物主要为各种原始的菌藻类,还有少量海绵动物、水母及蠕虫等。

显生宙

Phanerozoic Eon

指“看得见生物的年代”,距今大约5.4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加速发展,开始出现大量较高等生物,动物已具有外壳和清晰的骨骼结构,故称显生宙。大量动植物化石的发现让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地球演化历史了解得更加清楚和细致,可细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Palaeozoic Era)

意为“古老生物”时代,它标志着生物已经开始大量发育,主要为原始海生无脊椎动物,原始的鱼类、两栖类,蕨类等孢子植物。分为以下六个纪:

寒武纪:距今5.41亿-4.854亿年,“寒武”是英国威尔士地区寒武山的名称,这里首先建立了该地质时代的地层。

寒武纪是现代生物的开始阶段,是地球上现代生命开始出现、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地球大陆特征完全不同于今天,寒武纪常被称为“三叶虫的时代”,这是因为寒武纪岩石中保存有比其他类群丰富的矿化的三叶虫硬壳。

寒武纪的动物化石——三叶虫化石

奥陶纪:距今4.854-4.438亿年,地质学家最早在威尔士研究了该时代的地层,“奥陶”为威尔士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被用作命名该地质时代的地层。

志留纪:距今4.438-4.192亿年,最早研究该时代的地层出露于威尔士边境,这里生活过一个叫“志留”的不列颠部族,因此被命名。

泥盆纪:距今4.192-3.589亿年,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最早研究该时代的地层出露于英格兰的泥盆郡,因此被命名。

石炭纪:距今3.589-2.989亿年,因为该时代地层中富含煤层,是地质史上一个主要的造煤时代,因此被地质学家命名为石炭纪。

二叠纪:距今2.989-2.522亿年,最早研究的该时代地层出露于乌拉尔山西坡彼尔姆城,按音译应为彼尔姆纪,但因该地层具有明显的二分性,故意译为二叠纪。

中生代(Mesozoic Era)

意为“中期生物”的时代,以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菊石类和裸子植物的繁盛为特征。分为以下三个纪:

三叠纪:距今2.522-2.013亿年,该纪地层在德国南部研究最早,岩层具有明显的三分性。

侏罗纪:距今2.013-1.45亿年,这一时代地层首先发现于在法国和瑞士交界的侏罗山脉,因此而得名。侏罗纪前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因为经历大灭绝,所以各种动植物都非常稀少(属于休养生息的阶段),但其中恐龙总目一枝独秀,伺机称霸陆地。侏罗纪中晚期以后,恐龙成为地球上最繁荣昌盛的优势物种,此后统治地球1亿余年,直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

巨型山东龙,展于山东省地质博物馆

白垩纪:距今1.45亿年-6600万年,在英吉利海峡北岸,这一时代的地层中产有白色细粒的碳酸钙,拉丁文称之为Creta,意为白垩,因此而得名。

新生代(Cenozoic)

意为“近代生物”的时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随着恐龙的灭绝,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非常繁盛。分为以下三个纪:

新近纪:距今2303-258万年,是原来的第三纪后半期,原来的中文名称为晚第三纪,后意译新近纪。

第四纪:距今258万年到至今,这个名称最早是意大利地质学家乔万尼·阿尔杜伊诺(Giovanni Arduino)于1759年研究波河河谷沉积情况时提出的。1829年,法国地质学家儒勒·迪斯努瓦耶(Jules Desnoyers)引用了这个定义。他在研究塞纳河低地的沉积层时发现了一层比新近纪更新的岩层。这个岩层一直延伸到地表。

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第四纪期间生物界已进化到现代面貌。灵长目中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

按适用范围分有:国际性地质年代表和地方性地质年代表。国际性地质年代表是将地球上的各种地质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系统地时代编排后列出的反映地质历史的时间表。在国际性地质年代表的基础上,根据某区域的地质特点,将该区域中发生的各种地质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编排出来的地质历史时间表,称为地方性地质年代表.

按时代顺序编排的依据分有:生物地层年代表、同位素年龄年代表及地磁性年代表。

生物地层及同位素年龄地质年代表

是根据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将世界各地的地层进行系统划分和对比后,按一定的时代单位编排,并将各时代的地层分别作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测定,而建立起来的。

地质年代所使用的时代单位和地层单位如下:

地质年代表

自19世纪以来,人们在长期实践中进行了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工作,并按时代早晚顺序把地质年代进行编年、列制成表。早先进行这样的工作,只是根据生物地层学的方法,进行相对地质年代的划分,相对地质年代反映了地球历史发展的顺序、过程和阶段,包括无机界和生物界的发展阶段。自从同位素年龄测定取得进展以后,对于地质年代的划分起了很重要作用。因为相对地质年代只能表明地层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阶段,而不能指出确切的时间,从而无法确立地质时代无机界和生物界的演化速度。但有了同位素年龄资料,这个问题便解决了。并且,在古老岩层中由于缺少或少有生物化石,对于这样的地层和地质年代的划分经常遇到很大困难,而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则大大推动了古老地层的划分工作。但是,应该指出,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地质年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却不能彼此代替,因为地质年代的研究,不是简单的时间计算,而更重要的是地球历史的自然分期,力求表明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和阶段,同位素地质年龄有助于使这一工作达到日益完善的地步。我们把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地质年代和相应同位素年代值的表,称为地质年表,或称地质年代表、地质时代表。1913年英国地质学家A.霍姆斯提出第一个定量的(即带有同位素年龄数据的)地质年表,以后又陆续出现不同时间、不同国家、不同学者提出的地质年表。目前比较通用的地质年表

古生代 前寒武代:600—564 寒武系 前期:564—535 中期:535—515 后期:515—500 奥陶系 500—436 老留系 436—409 泥盆系 前期:409—389 中期:389—378 后期:378—360 石炭系 前期:360—335 后期:335—284 二叠系 284—250 中生代 三叠系 前期:242—237 中期:237—229 后期:229—208 侏罗系 前期—中期:208—159 后期:159—140 白垩系 前期:140—94 后期:94—64 新生代 第三系 古 第 三 系 萌新期:64—53.5 初新期:53.5—37 渐新期:37—24 新 第 三 系 中 新 期 前期:24—15 中期:15—10 后期:10—5 新新期:5—1.7 第四系 更新期或(全新期或冲积期及现代)

此地质年表为一简表,按照生物演化阶段及地层形成的时代顺序,表中列出宙、代和纪,即地质时代从古至今共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其中元古宙又划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显生宙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新元古代的晚期,划分出一个震旦纪,目前只适用于中国;古生代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纪以下还可以再划分为世,除去震旦纪、二叠纪、白垩纪等是二分外,其余均按三分法,如寒武纪分为早寒武世、中寒武世、晚寒武世,奥陶纪分为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晚奥陶世,…;但石炭纪原来也是按三分法分为早、中、晚石炭世,近来顷向于按二分法分为早、晚石炭世;至于第三纪和第四纪所划分的世则另有专称,如古新世、始新世…更新世、全新世等,所有关于世的划分,此表一概从略。所有与地质时代单位(宙、代、纪、世)相对应的地层单位(宇、界、系、统),如太古宙形成的地层称太古宇,古生代形成的地层称为太古界,寒武纪形成的地层称为寒武系,早、中、晚寒武世形成的地层分别称为下、中、上寒武统…,凡此本表也都从略。各个地质时代单位都标有英文字母代号,宙(宇)的符号采用两个大写字母,如太古宙(宇)的代号为AR;代(界)的代号也是两个字母,但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古生代(界)的代号为Pt;纪(系)的代号都是采用一个大写字母,如奥陶纪为O,志留纪为S,等等,这些代号都是各自英文名称的缩写。地质年表的各有关地质时代都列出“距今年龄值”,表的右侧列出与地质时代相应的生物演化阶段。

宙 代 纪 世 代号 距今大约年代(百万年) 主要生物进化 动物 植物 显生宙 新生代Kz 第四纪 全新世 Q — 1 —— 2.5 —— 5 —— 24 —— 37 —— 58 —— 65 —— 137 —— 203 —— 251 —— 295 — — 355 —— 408 —— 435 —— 495 —— 540 —— 650 —— 1000 —— 1800 —— 2500 —— 2800 —— 3200 —— 3600 —4600 人类出现 现代植物时代 更新世 新近纪 上新世 N 哺乳动物时代 古猿出现灵长类出现 被子植物时代 草原面积扩大被子植物繁殖 中新世 古近纪 渐新世 E 始新世 古新世 中生代Mz 白垩纪 K 爬行动物时代 鸟类出现恐龙繁殖恐龙、哺乳类出现 裸子植物时代 被子植物出现裸子植物繁殖 侏罗纪 J 三叠纪 T 古生代Pz 二叠纪 P 两栖动物时代 爬行类出现两栖类繁殖 孢子植物时代 裸子植物出现大规模森林出现小型森林出现陆生维管植物 石炭纪 C 泥盆纪 D 鱼类时代 陆生无脊椎动物发展和两栖类出现 志留纪 S 奥陶纪 O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带壳动物爆发 寒武纪 元古宙 新元古 震旦纪 Z 软躯体动物爆发 Pt 低等无脊椎动物出现 高级藻类出现海生藻类出现 中元古 古元古 太古宙 新太古 Ar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出现(原始生命蛋白质出现) 中太古 古太古 始太古

专题训练

考点1: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考点2: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考点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考点1: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2021·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月考)“海底黑烟囱”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像“烟囱”形状一样堆积而成。下图为海底黑烟囱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1~2 题。

1.形成海底黑烟囱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

A.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和火山活动

C.岩浆活动和外力作用

D.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

2.根据海底黑烟囱的形成原理,可推测海底黑烟囱主要分布在(  )

①大洋内部 ②大洋边缘 ③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④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1·南京高三检测)断层分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大类。图甲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乙为美国西海岸被湖泊所占据的圣安地列斯断层。读图,完成3~4题。

3.图甲中(  )

A.岩层的形成顺序是③②①④ B.⑤可能是玄武岩

C.河流出现在①形成之前 D.T1、T2的形成是由于地壳抬升

4.圣安地列斯断层(  )

A.类似于图甲中c断层

B.其西侧为断块山

C.湖泊可能有泉水出露补给

D.标志着美洲板块相对于太平洋板块向北运动

(2018·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5~6 题。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

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

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

考点2: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2020·高考全国卷Ⅱ)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 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1~2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

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

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  )

A.风俗习惯改变 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 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2019·高考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3~5 题。

3.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

4.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5.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

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2021·太原模拟)下图为新月形移动沙丘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沙丘所在区域盛行风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南风 C.东南风 D.北风

7.图中各区域的地质作用主要为(  )

A.甲—堆积 B.乙—侵蚀 C.丙—侵蚀 D.丁—堆积

8.下图中,表示甲到丁的剖面示意图的是(  )

(2021·沈阳模拟)河床指河谷中被水流淹没的部分。河床横向变形指河床沿着与水流垂直的方向发生的形状变化,如河湾的发展和航道的兴衰等。下图示意我国一河流中游某河段河床横断面的变化,该河平均水位在25米左右。据此完成 9~11题。

9.自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该段河床(  )

A.逐步南移 B.不断加深 C.逐渐变宽 D.不停抬升

10.若该横断面处为河湾,该段河流流向为(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无法判定

11.若该河段所处地区地势平坦,可推知(  )

A.该处地壳不断抬升 B.河漫滩逐步扩大

C.流水侵蚀逐渐增强 D.沉积物越来越细

考点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高考上海卷)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

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

(2021·河北定州中学模拟)图1是某同学去广西旅游时绘制的地貌素描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沉积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①②③④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2~3题。

2.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看,形成图示地貌的岩石最有可能是图2 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3.形成图示地貌的地质过程是(  )

A.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B.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C.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地壳断裂—流水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参考答案

考点1: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1.A 2.A 解析: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此过程没有变质作用,故B错误。地壳运动使得岩石圈中的岩石出现裂隙;图中的地幔顶部附近温度达1 200 ℃,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岩浆沿着地壳的裂隙上升,产生岩浆活动。所以形成海底黑烟囱的主要地质作用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故A正确。根据图中的位置分析,此过程没有外力作用的参与,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海底黑烟囱,故C、D错误。第2题,据图可以看出板块在向两边张裂,应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同时也可以看出位于大洋的内部。故A正确。

3.D 4.C 解析: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岩层的形成顺序是③②④①,A错误;⑤位于岩浆岩和沉积岩的接触部位,可能是变质岩,B错误;河流出现在①形成之后,C错误;T1、T2位于断层的上升岩块,它们的形成是由于地壳抬升,D正确。故选D。第4题,由材料可知,圣安地列斯断层位于美国西海岸,被湖泊所占据,读图可知,其类似于图甲中b断层,A错误;由材料可知,圣安地列斯断层位于美国西海岸,被湖泊所占据,故其西侧不可能出露地表形成断块山,B错误;承压水沿断层裂隙上涌形成泉水,成为湖泊水的补给来源,C正确;圣安地列斯断层属于板块内部的断裂带,它不能代表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间的相互运动关系,D错误。故选C。

5.A 6.A 【解题流程】

考点2: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1.A 2.D

【解题流程】

3.B 4.C 5.C 【解题流程】

6.C 7.B 8.D

解析:第6题,沙丘所在地的盛行风的风向较为固定,沙丘的迎风坡一般都较缓,背风坡较陡。据此结合图示的指向标分析可知,该沙丘所在区域盛行风的风向为东南风,故选C。第7题,结合上题可知,形成该沙丘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图中的甲、乙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地带,以侵蚀作用为主;丙位于背风坡,以堆积作用为主;丁处于新月形沙丘的背风地带的翼部,处于向内涡流经过地带,以搬运、吹蚀作用为主。故选B。第8题,新月形沙丘是移动沙丘,A、B错误。甲到丁的剖面实际上是指从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地带到背风地带的剖面,该类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顶部最陡;盛行风挟带沙源遇到灌丛等阻碍物时会堆积,故沙源会在风力遇阻前缘最先堆积,符合此形成规律的剖面是D图,C错误,D正确。

9.A 10.D 11.B

解析:第9题,由材料“该河平均水位在25米左右”可知,图中高程25米以下的河流横断面为河床;比较图中三个阶段河床横断面最深处的变化可以判定,第一阶段到第二、三阶段期间,该段河床逐步向南移动,A正确;河床深度先变浅后变深,B、D错误;河床宽度后来变窄,C错误。故选A。第10题,若该横断面处为河湾,河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与流向无关,无法判定河流流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11题,若该河段所处地区地势平坦,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曲流不断发育,河漫滩逐步扩大,B正确。故选B。

考点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A 【解题流程】

2.A 3.B 解析:第2题,广西的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的岩石为石灰岩,为沉积岩。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甲为沉积岩,乙为沉积物,丙为岩浆岩,丁为变质岩。第3题,图示地貌是经过外力沉积,然后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随着地壳抬升,受到流水侵蚀作用所形成的。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