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伟人诗词中汲取精神支撑与前进动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近当代诗歌作品 从伟人诗词中汲取精神支撑与前进动力

从伟人诗词中汲取精神支撑与前进动力

2023-08-19 20: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主持人:郭媛媛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国学”读书群群主

大家好,我是全国政协委员、网上全国政协书院“国学”读书群群主郭媛媛。

在第六期“国学”群的读书学习中,我们独辟蹊径,充分发挥读书群特色,从7月9日开始设立“讲读”栏目,将毛泽东诗词与中共党史相结合,融会贯通,共同学习,激励委员们进一步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增强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

毛泽东诗词容涵深厚、影响深远,是“诗史合一、诗哲合一”的革命文学形态,是历久弥新、宏大高远的精神食粮,是任何时候品读都能有所获、有所得的文化精品,也是影响、决定数代中国人精神面貌、品质的文化基因。

下面有请委员们分享品读毛泽东诗词和学习中共党史的心得体会。

枝叶总关情

作为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充满民族大义、饱含革命激情的伟大诗人。

纵览毛泽东的诗词,上承古典诗词家国情怀、恢弘气质,下启现代文学现实关怀、百姓视角,意境极其高远,内涵极为丰富。其诗词因为“有我”,显得自然真切;因为“无我”,彰显伟岸崇高。毛泽东诗词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浪漫的理想主义精神、不懈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无我的人民至上精神。

浪漫的理想主义精神。“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到长城非好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反映了毛泽东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境界。早在1925年秋,32岁的毛润之就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惊世之问。“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无论环境多么艰险复杂,他对中国未来都始终充满憧憬、充满信心。

不懈的艰苦奋斗精神。“乱云飞渡仍从容”“人间正道是沧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无论是红军长征途中,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艰难岁月中总是勇往无前、迎难而上。早在长沙求学时,他就写下了《四言诗·奋斗》,面对各种艰难困苦,他斗志昂扬、决不退缩。“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即使万里长征“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大渡桥横”,在他的诗词中也是“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和“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辽阔场景。

无我的人民至上精神。“中华儿女多奇志”“六亿神州尽舜尧”“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以天下为己任的毛泽东,在其诗词中写出了众多气壮山河的诗句,体现了“小我”与“大我”合一的全新境界。“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在漫长革命生涯中,毛泽东不断磨砺小我,融入大我,达到了无私无我的精神境界,这也是其诗词感人肺腑、历久弥新的根本原因。

在百年华诞的重要历史时刻,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们从毛泽东诗词中感受到了极其强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昂扬的革命激情、不懈的奋斗姿态和一贯的亲民思想。政协是中国之治重要制度设计和独特治理平台。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平台,向毛泽东学习,以无私无我的精神境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把党政关切和民生诉求统一起来,为党和国家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多建有用之言、多献务实之策。

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秉承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境界,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履职工作中,牢记“国之大者”,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理论,通过丰富多彩的履职活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新型政党制度实践中的独特作用。

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弘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聚焦党政关切,履好职、尽好责,参好政、建好言。立足新发展阶段,政协委员要深入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更多更好的政协提案,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坚持民本思想和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更加关注民生议题,着力解决民生短板。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务必要常怀“愧民之心”,涵养为民情怀,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关心百姓冷暖,践行初心使命。今后一个时期,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我们更要瞄准就业、教育、卫生、医疗等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取得新进展,促进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人生深层次的文化底色

毛泽东及其诗词对当代中国和中国人,毫无疑问有着非常深刻、广泛的影响,甚至是无时无刻的,是中国几代人深层次的集体记忆,潜移默化着我们的社会、塑造着我们的人生。在我们这代人的生命里,毛泽东是我们无比景仰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诗词是我们生命的文化底色一部分。

我对毛泽东下面两首诗词的印象最深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1936年2月)

前一首七律以激越、豪迈为基调,描绘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卓绝、举世无双;后一首则在壮美雄浑、大气磅礴意境中,既描写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雄伟壮阔、妖娆美好,也以感情奔放和豪迈胸襟的抒怀,充分展现出作者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沁园春·雪》是一首特别能体现毛泽东领袖气魄、伟人气概的代表作。有史料揭示过,1945年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在与蒋介石进行谈判的43天中,曾将此诗题赠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结识的老朋友柳亚子。此诗经柳亚子先生之手在重庆发表后,其气魄之宏大,柳亚子甚至将它称为“千古绝唱”,引发社会轰动。当时人们争相传诵、好评如潮。就连常给蒋介石准备发言稿的文胆陈布雷也不得不说此诗“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盖世之精品。”这对国民党污蔑共产党是“一群土匪,没有任何文化”的宣传,形成了很大冲击。坐立不安的国民党当局为消除毛泽东及此诗的影响,曾召开紧急会议应对。但不管是纠集一群文人仿照《沁园春·雪》来创作,还是组织抨击文章,都无法消除毛泽东诗词显示的博大胸襟和盖世才华的深入人心。《沁园春·雪》是诗词,但底里却是伟人的本色、领袖的气势!

我们大多是从小就与毛泽东诗词有了接触。开始学习时还不懂毛泽东及其诗词之伟大,但随着成长、阅历增加,从书本,到社会环境,再到社会活动的任务、要求等,我们通过不断阅读、背诵,通过感受、学习,毛泽东的诗词,早已是融入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文化元素、背景。让我们的文化人格养成从基础、起步处,就有了规避渺小、狭隘、功利的可能。

在本职工作中,作为科学工作者,在带领团队进行科学实验集体攻关时,我从对毛泽东诗词宏大视野、胸襟的耳濡目染中,学到以全局观、大局观,更注重项目推进的体系设计,团队运作的系统管理;学到以乐观主义精神,面对科学难关时“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一个困难去解决;学到敢于斗争、放眼未来,在实际工作遇到问题的时候,在不断设定新的奋斗目标的时候,再去读一下毛泽东诗词,再去感受其中的志气、情怀和气概,在开阔和长远中,便获得持续的精神滋养和战略智慧的支持。

对政协委员履职尽责来说,我想,学习毛泽东诗词,是我们脱出为私利、为个人的低级趣味,追求精神品德高尚的有效途径。领略毛泽东诗词中的人民情怀,让我们始终站稳为人民服务的立场;感悟毛泽东诗词中昂扬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路上,无所畏惧地担负、作为;体会毛泽东诗词中的“大我”形象,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以精神的不断超越,积极、主动地履职、作为。

一鼓作气实现中国梦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闻听这个消息后,毛泽东心潮澎湃,挥毫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8年秋到1949年春,国民党统治集团在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中接连失败,退缩到长江以南,长江以北的国土得以解放。蒋介石一方面准备划江而治,将中国分成南北两方;一方面派代表到北平与中国共产党举行和平谈判,以获得喘息时间,伺机卷土重来。1949年4月1日,国共双方在北平开始谈判。历经半个月的商讨,15日,中共代表团提出了《国内和平协定》;20日,国民党统治集团拒绝签署《国内和平协定》。看到蒋介石顽固不化,置中国的前途命运于不顾,毛泽东在20日当天挥就而成《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毛泽东与朱德共同签署了这个命令。21日上午,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打响了渡江战役,很快就冲破了长江天险。23日晚,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中国社会在巨大的变革中前进,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这就是这首鸿篇巨制的创作背景。我非常喜欢诗中的这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国共双方开始谈判的前后,国际上和国内某些人建议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有些人甚至说,若不如此做,中国共产党就不够伟大。毛泽东不当楚霸王;在事关国家命运,百姓福祉的原则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一步也不退让。中国人民解放军仅用了5个月就解放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国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成立了。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就好像70年前,中国共产党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国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我们面对的这些风险挑战就像是当年的长江——国际上,美国把中国树立为“假想敌”,妖魔化中国,全政府全社会齐动员,全方位遏制中国。美国的国务卿总想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会谈;总想在人权、民主和政治制度方面对中国“教师爷”般颐指气使地说教。追随美国打压中国的那些“盟友”,身为发达大国,活得还不如一些发展中的小国那么独立、那么自主,十分可悲。打压、限制中国发展的国家就像是当年的国民党反动派。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解放全中国的气概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一鼓作气,实现中国梦!

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是诗人、哲学家。对我而言,毛泽东的诗词作品就像阿里巴巴发现的宝藏山洞,品类丰富,精美绝伦,富含哲理,令人震撼。每每徜徉其间,如身入宝山,总能获得新的感悟和巨大的精神享受。我个人体会,学习毛泽东诗词,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赏读和感悟。一是文字和意境之美,一是哲学智慧和思考,一是共产党人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

《念奴娇·昆仑》是我非常喜爱的一首作品。有评论说,“在毛泽东诸多的诗词杰作中,《昆仑》词以厚重的历史感和思想视野的开放性以及想象的新颖雄奇性,占有着独特的艺术地位。”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这篇作品,写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革命形势依然严峻。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词的上阕写昆仑山的雄奇壮美,亦真亦幻。昆仑山顶天立地,白雪皑皑,如同无数玉龙飞舞,通过昆仑山的“阅尽人间春色”给人以历史纵深感和无垠视野。昆仑山本来是古代传说中圣人仙人聚居的地方,但作者发现,它冬季搅得周天寒彻,夏季造成河水泛滥,因此要评说它的千秋功罪。阅读这些内容,我们不仅可以感受作者的辩证分析和思考,也可以感受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以及革命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词的下阕,作者以拟人手法和昆仑山进行对话,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要把昆仑山裁为三截,直至实现太平世界,体现了作者心怀天下,救民于水火的崇高革命理想。作者自注,“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由此可以看出,这篇作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以及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此篇作品读来朗朗上口,用轻松诙谐笔调描写残酷的对敌斗争,时间空间纵深开阔,真实与想象结合,使人深受感染,获益良多,不仅可以获得艺术享受,而且可以鼓舞提升革命斗志。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披荆斩棘,昂首阔步走过了百年光辉历程,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伟大成就,今天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大势和责任担当,同毛泽东所写的“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异曲同工,一脉相承。

学习毛泽东诗词,也是另一种学习中共党史的方式。从中,我们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深刻了解到我们伟大的党所进行的艰辛探索、付出的巨大牺牲;深刻认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来之不易;深刻感受使命在肩、任重道远。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沉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懈努力。

为国已报曾伏虎,再洒泪雨慰忠魂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是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应答李淑一纪念柳直荀烈士所写《菩萨蛮》的一首词。其中,毛泽东抒发了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深切的悼念、缅怀之情,深情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也赞颂了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

诗词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融汇有奇特而瑰丽的艺术想象。诗词的主要内容从两位烈士的姓氏,联想到杨花柳絮,进而想象作为烈士英魂,飘然而至仙境,吴刚献酒、嫦娥献舞,以表达对烈士的无限崇敬。此时,凡间传来革命胜利的捷报,烈士的忠魂刹那间激动到泪流,也引得天地间大雨倾盆。

在毛泽东那么多的诗词中,我能够深刻记住这首词,一是因为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学习过。当年,老师的讲解有声有色,我们这些懵懂孩童被倾盆大雨那有“声”、有“像”的“场景”所震撼。老师讲,当降龙伏虎的革命胜利消息传来时,已化作英魂的革命烈士们幸福落泪,化成了天地间的倾盆大雨……老师的讲解,让这首词深刻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二是因为我的人生与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有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诗词作为新的文化、艺术创作的素材来源,从中衍生、改编的画作、剧作、歌曲、音乐等艺术作品,不计其数。改编为地方戏曲的,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算是其中之一。

我的祖籍是苏州。在家里,小时候常听祖母说的一口吴侬软语,姑妈和伯伯们也经常讲苏州话。但对从小在上海长大的我来说,却只能听懂其中的很少几句。不懂说苏州方言的评弹,但在上小学的时候,我还是被父亲经常带去美琪大戏院(当时叫北京电影院)听评弹。

因为听不懂,当年在剧院中我如坐针毡。我以为自己对评弹就这样懂之甚少、毫无兴趣了。但没想到的是,长大后、成熟了,又到了一定的年龄后,《蝶恋花·答李淑一》和评弹一起,竟然又进入了我的生活。到了怀旧的年龄后,我买回了曾经视为天书的评弹。我经常一遍一遍反复听的,就是不同版本的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虽然,我依然不能完全听懂、听清评弹中的苏州方言发音,可我还是沉迷于其间。想来,一方面,毛泽东的这首诗词内容隽永,值得反复回味、吟唱;一方面,不知不觉中,她早已融入我的人生,是不可剥离的经历,是植根在精神深处的食粮,也是潜移默化的文化、艺术品位、格调的培育、影响。

因为年龄的关系,当年对毛泽东这首诗词的理解并不深刻。随着人生阅历的逐步增加,理解能力的不断增强,现在的我会想,这首词何尝不是伟大领袖毛泽东深切怀念爱妻杨开慧有克制的一种表达?!一生为国为民不惧牺牲、忘我奋斗,却在革命胜利后的某一时刻,因这个名字,长期隐忍的失亲之痛,忽然间释放、破防:革命胜利了,对爱妻想念不已却已阴阳两隔,伟人怎能不泪崩!

2021年7月1日,我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回想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回望无数革命的仁人志士为党、为国、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画面,回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艰苦探索、奋斗的过去——“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我的脑海中,忽然再次想起了这两句诗,并闪现出革命烈士为革命胜利、民族强大流出幸福泪水,并化为倾盆大雨的场景!在朝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前行的时候,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自己,一要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为人民幸福、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初心;二要担当使命,在革命先烈用鲜血、生命换来新中国富强的延长线上,继续推进强国大业;三要履职尽责,不断提升素质能力,当好历史大变局时代能更好凝聚共识、建言资政的合格委员。

写在血脉中的自信、坚定与豪迈

毛泽东诗词之所以具有真理性,可以从毛泽东特别注重研究历史的角度,进一步加深理解。我曾经去过中南海,也去过他生活和工作过的很多地方,我看到学习历史与他的生活、工作须臾不离。在他住处的书架上,总能看到《三国志》等在内的历史类书籍。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历史,本身就是人类发展史的代表。研究历代历朝的历史,对毛泽东的影响当然非常大。其诗词、文章,由此不仅涉及眼前社会现实,还融汇有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深厚的哲学思考。这是毛泽东诗词具有真理特质的原因。

作为伟人高度集约和升华的精神、智慧之文化表达,毛泽东诗词用诗人的文笔,按照中国传统格律、押韵的方式,以最精炼、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他深邃而宏大的思想、情怀、精神境界。作为涵咏丰富、深厚的国学组成,其间凝聚、集合着中国5000年历史文化的精华、大成,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反思、继承、创新的力量,毛泽东诗词由此具有指导社会实践的应用力量。

在激励每个人勇敢、豪迈面对、应对各种困难、艰险以外,毛泽东诗词始终贯彻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情感,更对中国社会有深刻的影响,也给作为政协委员的我如何更好履职,给与了启示、提出了要求。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也应该贯彻在我们履职尽责的工作实践中。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既代表一方人利益,应为界别群众代言的同时,也要站在国家发展立场上建言资政。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站位,还是要为人民服务。

在保持履职热情以外,我们要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1945年,为了人民的利益,毛泽东以著名诗人柳亚子赞为“弥天大勇”的果敢,曾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根本原因是在《七律·忆重庆谈判》中写到的,“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一切为了人民,是毛泽东及其带领的中国共产党人建党初期就秉持的初心、宗旨,也是我们政协委员应该坚守的理想。

在建言献策时,要站在百姓所急、所需立场。群众所面对的困难,所盼望解决的问题,所需要实现的幸福目标,就是政协委员应贴近关注,要在社情民意、建言资政中重点表达、建议的内容。

要做好理顺民情、化解矛盾、传达政策工作。遵循汪洋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政协委员的使命、职责中,发挥凝聚共识的作用更加重要。朝向现代化强国奔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进程,必然面对新的挑战。为此,需要我们充当好中国社会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中介”角色,担起和谐社会主动、积极责任。

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重视从接触、联系的周边群众那里,汲取大智慧。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可以从同事、界别委员、专业科技工作者、行业从业人员,甚至如北京胡同里老太太那样的普通群众那里,获得启示、帮助。群众有大智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政协委员不能离开人民群众这一坚实的土壤。

学习毛泽东诗词,让我们有了写在血脉里的自信、坚定与豪迈。如今,在历史大变局中,习近平总书记正带领我们开展新的伟大斗争,将会把业已潜隐在我们血脉中的自信、坚定与豪迈,强大、坚实的显现、表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一页上!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