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内涵、基本原则、意义介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内涵、基本原则、意义介绍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内涵、基本原则、意义介绍

2023-10-20 02: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来源于生态控制论里面的持续自生原理,之后慢慢演变成了具有国际化的术语可持续发展,在范围上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多方面内容,只要与人类的生产相关就有可持续发展存在,因此广义上就是满足于当前人们生活的需求,并无危害,具有发展性的能力,为人类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不断在限制人们的需求中满足人们的需求以达到平衡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的出现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密不可分,是生态与社会共同发展的需求。

2、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发展。可持续发展是针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这种新发展观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而不是限制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要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就要靠发展;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要靠发展;要解决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最终也要靠发展。经济发展是我们一切社会实践的物质基础,落后和贫穷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不可能保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目标是使经济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20世纪80年代以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的生活,不得不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上,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技术进步缓慢,生产工艺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致使能源、原材料消耗大,经济效益差,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更严重。正因为这些,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恶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目标是不仅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务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而且还要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保护生态资源,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也就是说,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满足当代人利益,使经济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道路是走绿色发展之路。传统经济发展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黑色发展道路。人们通常把环境问题看作外部不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谁污染谁治理或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下,强调末端治理的解决方式,其结果不能解决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经济发展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持续利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走绿色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前提是转变观念。在可持续发展观形成之前,人们有两种很普遍的观念:一种是认为环境作为一种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殊不知,自然再生速度和环境的自净能力客观上是有限的。20世纪60年代末,各种环境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就是因为人类夺取自然资源的速度逐渐超过了自然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另一种是只注重人与人的关系文明化,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化,好像这样看待是天经地义的。这两种观念都是不可取的。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改变旧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从整体上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行为规范。

3、可持续发展理论基本特征

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思维综合性。这是因为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学科和领域,因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建设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大综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把人类、社会、自骊褥雨威嘛丙二不看机的整体统一考虑,注重协调约束各自的行为限度,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社会历史性。从可持续发展问题和理论的产生来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来看,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具体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方式来看,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终解决和理论完备本身也具有社会历史性。

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实践性。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来自于社会实践,研究的成果也需要在实践中经受检验,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备,并且最终为实践服务。

4、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Fairness)。在人类需求方面存在很多不公平因素,所谓的公平是指社会选择的平等性。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当今世界一部分人富足,而另一部分人特别是占世界人口 1/5 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这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给世界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目前的现实是,占全球人口 26%的发达国家消耗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占全球的 80%。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里约热内卢宣言》(简称《里约宣言》),已把这一公平原则上升为国家间的主权原则。

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这意味着,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还要顾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资源与环境就无从谈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持续发展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发展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因素。人类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应充分顾及资源的临界性,应以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系统为前提。换句话说,人类需要根据持续性原则调整自己生活方式、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而不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也就衰退了。

共同性原则(Common)。尽管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有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一致。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却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从广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每个人在考虑和安排自己的行动时,都能考虑到这一行动对其他人(包括后代人)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能真诚地按“共同性”原则办事,那么人类内部及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

5、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提出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使人们重新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源于环境保护却又是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它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它否认人与自然的对立,承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

其次,它使人类改变旧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 。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竟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以追求物质转化的数量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并以此带来财富和文明。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因此,可持续发展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资源相对立的错误观点,呼吁人们放弃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把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看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并明确提出它们是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面对未来发展建立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意识。可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对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刻的转变和影响。

再次,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立了新的人地协调发展模式。 传统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地理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推荐阅读

《邦吉(BUNGE):2021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通过商业和文化推进可持续发展(英文版)(70页).pdf》

《华为:2019年可持续发展报告(98页).pdf》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2021(65页).pdf》

本文标签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包括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