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芭蕾舞团走出一条改革发展之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辽宁芭蕾舞团演出时间 辽宁芭蕾舞团走出一条改革发展之路

辽宁芭蕾舞团走出一条改革发展之路

2024-07-15 16: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2年,辽宁芭蕾舞团捷报频传。在第七届赫尔辛基和第二十五届瓦尔纳这两项国际最高级别的芭蕾舞比赛中,辽宁芭蕾舞团的演员王韵获得了赫尔辛基比赛的特别大奖和柴可夫斯基音乐表现大奖——这是中国芭蕾舞演员首次在一个赛场上同时拿到两个大奖;舞校学生何泰昱获得了瓦尔纳比赛的特别大奖和“埃米尔·迪米特洛夫”大奖。这四项大奖是高于金奖的最高荣誉,引起国际芭蕾舞界的轰动。与此同时,辽宁芭蕾舞团全新打造的辽宁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交响芭蕾舞蹈诗《辽河·摇篮曲》成功上演,反响强烈。

  今天的成绩,仅是辽宁芭蕾舞团建团32年来众多荣誉的一个缩影。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辽宁芭蕾舞团的不断改革。近年来,辽宁芭蕾舞团通过转换机制,更新思路,走出了一条改革发展之路。

  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早在1994年,辽宁芭蕾舞团就着手从社会上考核录用人员,选聘了舞蹈演员、舞美工作人员和演出营销人员来团签约。从2000年开始,每年在辽宁芭蕾舞团芭蕾舞蹈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取、签约进团,极大的充实了一线演员队伍。多年来,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开展岗位竞聘,在选人用人上打破了干部与工人的界限,有行政隶属关系与无行政隶属关系的界限,部分人员实行“人事代理制度”和“人才派遣制度”,把职工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从制度上解决了人员能进能出的问题。目前,以“按岗定编,择优聘用,竞争上岗”为核心的聘用制已经成为辽芭的一项基本用人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演职人员的积极性。

  以岗定薪,按劳取酬,实行灵活多样的分配机制

  为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充分调动演职人员的积极性,辽芭在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上,首先将演职人员工资档案封存,建立了岗位工资制,依据贡献大小领取工资,合理拉开分配档次,有效地调动了各岗位不同类型人员的积极性。分配制度改革率先在演员中心进行试点,将演员分成首席演员、主要演员、独舞演员、群舞演员等十级,在每年一次的业务考核定级时,不与国家规定的职称、行政级别挂钩,可以低职高聘、高职低聘,个人按团内所设岗位的工资标准拿工资。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完善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

  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效果,特别是推行聘用制的实际效果。在合理设置岗位的同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针对全团各部门专业特点,制定了科学公正的岗位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同续聘、解聘挂钩,使考核结果落在实处。还注重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将全团的岗位设置、岗位聘任、考勤管理、职工奖惩等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集中修订、编印成册。为留住特殊人才、稳定队伍,团里对高薪收入者每月从工资中提取一定数额作为艺术保障基金,开立个人账户,满五年后方可支出。对工作时间长、表现出色的演员增加个人账户资金,同时为全体签约人员开办了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人才队伍日趋稳定。通过聘用制的推行、竞争上岗的实施、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使日常管理走上了正轨,职工的责任心、事业心明显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明显提高。

  以团代校,加强合作,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为了培养后备人才,辽宁芭蕾舞团于1994年创立了芭蕾舞蹈学校。经过十八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培养中等专业芭蕾艺术人才的学校,是辽宁的艺术教育品牌。舞校为团演员中心输入了大批专业人才,一批尖子演员在国内外崭露头角:吕萌,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特别大奖、第十八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焦洋,日本名古屋国际芭蕾舞比赛金奖、美国杰克逊国际芭蕾舞比赛金奖;王韵,赫尔辛基国际芭蕾舞比赛特别大奖,首尔国际舞蹈比赛金奖。舞蹈学校为团里储备了一大批“好苗子”,辽芭将把这些学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与团里签订十年的聘用合同,让他们留团作为主要演员,带动辽芭演员队伍整体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中西合璧,加大交流,拓展芭蕾艺术的繁荣之路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该艺术引进中国仅有几十年的时间,要繁荣中国的芭蕾艺术,必须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加大文化交流。为此,辽宁芭蕾舞团通过与国外合作排演剧目、邀请芭蕾专家来团授课、参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排演国际经典芭蕾作品、到国外演出中国芭蕾舞剧、组织选手参加国际芭蕾舞大赛、招收外国学生等形式,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不断探索芭蕾艺术的中国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多年来,辽宁芭蕾舞团排演了《天鹅湖》、《堂吉坷德》、《仙女》、《海盗》、《胡桃夹子》、《吉赛尔》等多部世界著名古典芭蕾舞剧,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确立了辽芭在国内外芭蕾舞界的艺术地位。在创排经典剧目的同时,积极与国外芭蕾组织开展合作,不断提升艺术水准,先后与法国政府委派的法国艺术委员会合作排演了《吉赛尔》、《睡美人》、《堂·吉诃德》等六部世界古典芭蕾舞剧;与德国斯图加特经纪公司合作排演了现代芭蕾舞剧《末代皇帝》;邀请俄罗斯、美国、法国等芭蕾专家来团授课。辽芭舞校还招收了韩国、日本等国的学生,为国际培养芭蕾舞蹈人才。

  辽宁芭蕾舞团还是辽宁乃至全国艺术团体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品牌。2008年10月,应中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邀请,派出50余人的演出队伍赴美国8个城市巡演;2009年10月,随温家宝总理赴朝鲜参加中朝建交60周年暨中朝友好年活动;2010年6月,随胡锦涛总书记赴俄罗斯参加中俄建交60周年文艺演出;2011年6月,辽芭《末代皇帝》赴澳大利亚参加“中国文化年”演出;2012年10月,应奥地利官方邀请,将赴维也纳城市大厅和被誉为“世界音乐节之首”的萨尔兹堡国际音乐节主会场大厅演出。辽宁芭蕾舞团的足迹遍布了五大洲几十个国家,扩大了中国芭蕾艺术的国际影响。

  创排精品,培养人才,铸就团结拼搏的“辽芭精神”

  建团以来,辽宁芭蕾舞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艺工作方针,以普及、繁荣芭蕾艺术为己任,以国家水准为追求目标,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在引进排演世界古典芭蕾作品的同时,博采众长,努力寻求芭蕾艺术的中国化,创作演出了《孔雀胆》、《嘎达梅林》、《梁山伯与祝英台》、《二泉映月》、《末代皇帝》、《白蛇传》、《牡丹仙子》、《辽河·摇篮曲》等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中国特色芭蕾舞精品,荣获了“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中央电视台CCTV舞蹈大赛“四连冠”等多个国家最高奖项,培养了吕萌、焦洋、肖源源、刘爽、赵媛、邢东婷、王韵、刘茜等一批在国内外芭蕾界具有影响的艺术人才,为我国芭蕾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转换机制,更新思路,辽宁芭蕾舞团不仅创排了精品,培养了人才,更铸就了以“敬业奉献的团队精神,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永不疲倦的开拓精神”为核心的“辽芭精神”。在今后的发展中,辽宁芭蕾舞团将以“辽芭精神”为动力,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改革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来源:辽宁省文化厅)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