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明》丨国宝“三彩载乐俑”:西域来客的“大唐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载乐骆驼俑国家博物馆 《丝路文明》丨国宝“三彩载乐俑”:西域来客的“大唐梦”

《丝路文明》丨国宝“三彩载乐俑”:西域来客的“大唐梦”

2024-07-14 07: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鲜于庭诲是唐玄宗的得力干将、亲信,曾参与平定“韦后之乱”,官至唐右领军卫大将军、上柱国。1957年,考古人员在对位于西安西郊南何村的鲜于庭诲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中,发现了一件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如今,这件文物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是该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之一。

2019年6月12日,在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峰会并对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塔吉克斯坦《人民报》、“霍瓦尔”国家通讯社发表题为《携手共铸中塔友好新辉煌》的署名文章。文章中提到了这件出土于西安的文物——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抢救性考古让国宝“重见天日”

“中国和塔吉克斯坦山水相连,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中国西汉张骞凿空西域之旅,开辟了伟大的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留下了华美乐章。两国先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在中亚这片广袤土地上,大唐玄奘、明朝陈诚都留下了友好足迹,索莫尼、鲁达基等塔吉克斯坦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也在中华大地传颂,粟特人多姿的身影成为唐三彩骆驼载乐俑的主角……”

1957年2月,在西安西郊南何村发现了一座唐代墓葬,墓地紧邻皂河,多次遭到盗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从出土墓志中可以看出,庭诲是出身于军伍中,在唐玄宗即位之初是参与平定内难“韦后之乱”的一个功臣。除墓志外,还出土了风帽俑、骑马俑、男女侍俑、牵马胡俑等120余件陶俑,其中就有这件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三彩骆驼载乐俑。“驼身为白釉色,颈部、前腿上部、尾部涂黄色。驼首高扬,站立在长方形托板上,驼峰上放置着一条花毯。”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介绍,这件三彩骆驼载乐俑的驼背上共塑有5个乐俑,左右两侧各坐着两个,神情专注地演奏胡乐。左面一人弹奏琵琶、一人吹觱篥,右面两人击鼓,四人戴着襆头,身着翻领半袖大衣,脚蹬皮靴。站立在四人中间的是一人髯须浓密、眼睛圆睁、穿翻领绿袍的胡俑,右手前抬,右臂舞袖低垂,嘴正张开,似在合乐而舞并伴以歌唱。

“胡乐、胡舞的新颖题材,三彩釉的鲜明色调,釉色鲜明润泽,载乐俑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考古专家根据出土墓志最终确定,出土了120余件陶俑的这座唐代墓葬的墓主名叫鲜于庭诲,是唐玄宗的得力干将、亲信,他“起家拜右卫翊府队正长上,寻迁右卫明光府果毅都尉”,官至唐右领军卫大将军、上柱国,曾参与平定“韦后之乱”。

图片33

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骆驼载乐俑(资料图)

胡人艺术家的“大唐梦”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丝绸之路联通唐都城长安与西域,当时各国纷纷遣使来唐,进入长安,盛况空前,“万国来朝岁,千年觐圣君”,是唐朝对外关系的真实写照。这些来自西域各国或更远地方的人们,唐人统称之为“胡”,遍布各个阶层、从事着各种职业,实实在在地融进了长安人的日常生活中。按照职业的不同,通常可分为胡商、胡姬、胡僧、胡人艺术家几类。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所表现的正是当时的胡人艺术家们,他们多数拥有专业技能,来到长安主要从事音乐、舞蹈、演唱、杂技等艺术活动,为长安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新气象。

在万国来朝的同时,各国的商人、工匠、僧人、留学生、民间歌手、舞蹈家以及马戏班子,通过陆路及海上丝绸之路走上几个月甚至数年来到唐朝,寻找工作、学习、传法或赢利的机会。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唐朝境内人文荟萃,奇货云集,突厥王子仔细揣摩着来自阿曼的珠宝商的神情举止;而日本的参拜者则以惊奇的目光凝视着粟特商队的商人”。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聚居在大唐的首都——长安,热情高涨,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说:“唐都长安是亚洲所有民族的汇聚地:突厥人、回鹘人、吐蕃人、高丽人、于阗人和龟兹人、粟特人、迦湿弥罗人、波斯人、大食人、印度人、僧伽罗人等。”

来华胡人追逐的是东方富有幸福生活的美梦,他们的到来为中原大地带来了异域风情,拥有胡人奴仆的数量甚至成为唐朝王室贵族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胡人来华与胡风的注入,形成了“胡汉交融”的景象,不仅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也为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碰撞,让恢弘厚重的汉唐文化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图片34

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骆驼载乐俑(资料图)

图片35

珍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载乐骆驼俑

流行长安的杂技“骆驼载乐”

“唐代百戏留下记载的有盘杯伎、吞剑伎、猕猴缘竿伎、透飞梯伎等,这件唐三彩骆驼载乐俑表现的应该是长安百戏中的一个杂技节目‘骆驼载乐’。”据考古专家介绍,当时在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都有专门的百戏班子,他们除自主演出外,也可让人们花钱雇演。唐玄宗曾“召两市杂戏以娱贵妃”。

“唐代高空平衡技巧的表演水平很高,幽州胡女石火胡能站在十层叠放的彩绘坐床上如履平地。唐人的驯兽水平也不一般,披挂华丽的马匹会在玄宗生日时,为他衔杯祝寿,甚至还有舞象、舞犀这种大型动物的演出。所以,‘骆驼载乐’这种节目,在长安大受欢迎。”专家研究发现,“骆驼载乐”节目集杂技和马戏于一体,有两个看点。其一,双峰骆驼身高一般2米左右,负载力可以达到250公斤,驮载5个成年男子需训练有素。其二,5位艺人在驼背没有围栏的平台上载歌载舞所展现的高难度技艺。1959年,在西安郊区中堡村一座普通的唐墓中,又出土了一批唐三彩,其中也有一件骆驼载乐俑,这件陶俑其形体虽不如西安西郊南何村鲜于庭诲墓出土的陶俑高大,但所载舞乐俑多达8人,不仅阵容庞大,而且乐器齐全。

笔者了解到,鲜于庭诲墓出土的骆驼载乐俑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安郊区中堡村出土的那件骆驼载乐俑珍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两件国宝级文物都被列入了《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从骆驼载乐俑形态、风格分析,可以确定是盛唐时的作品,乐俑所用的乐器基本上都是胡乐,而舞乐者均是穿着汉人衣冠的汉族。”考古学家根据这些特点分析认为,舞乐俑的形象有别于胡舞,应是盛行于唐开元、天宝时的“胡部新声”。这种“胡部新声”在西域的西凉、高昌、龟兹、疏勒等地民族音乐已十分成熟,经改造传入长安后,受到人们喜爱。

见证丝路上的交流与融合

笔者梳理相关媒体报道发现,早在2009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访华时,曾在人民大会堂近距离欣赏到了7件国宝级文物,出土于西安西郊南何村鲜于庭诲墓的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就是其中之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唐三彩在最初被发现时,并不“受人待见”。

1905年陇海铁路修到洛阳段时,在北邙山出土了一批三彩马、仕女、枕头等色彩绚丽的随葬品,当时人们并不“识货”,认为它只是个“带釉的陶器”而已,甚至被当作“瓦器”随意砸弃。直到经过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罗振玉的极力介绍和推荐,这种釉陶器顿时身价倍增,很快成为古董商和文物爱好者争相收藏的对象。由于史书上对这种经过淘洗的陶土做成的陶器并无明文记载,它的釉色通常有黄白绿三色,人们便习惯叫它“唐三彩”。由此一传十、十传百地叫开了。而事实上,唐三彩并非只有三种颜色,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件三彩骆驼载乐俑就有黄、绿、黑、赭、红等多种颜色。

唐三彩是唐代独特的一种低温釉陶工艺,绝大多数的唐三彩用于殉葬,极少用于日常生活。唐代的厚葬风气也推动了三彩业的发展,使三彩成就达到前无古人的巅峰状态。后来,在丝绸之路、地中海沿岸和西亚的一些国家也陆续挖掘出类似的器物,尤其是三彩骆驼,后背承载丝绸、驮着乐队,其中满脸络腮胡的胡俑再现了中亚胡人的生动形象,不禁让人联想起当年“丝绸之路”上驼铃叮当、大漠落日的情景。(《丝路文明》杂志 作者赵争耀)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