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配置推测一对轮组性能(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轮组承重 如何根据配置推测一对轮组性能(一)

如何根据配置推测一对轮组性能(一)

2024-06-01 03: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JpDs0Wq8US8exUtkG_O6Q 

微信公众号:前端轮组技研

 “这对轮组(性能)怎么样?”,经常有人发几张照片,问我这样的问题,前几天的视频,我预告说要写一篇这方面的文章,再加视频做讲解。

我这两年写技术文章的时候,想好一个技术点,能静下心的时候直接就写了,不同于之前要先整理思路写个目录大纲,而且还要翻一翻自己以前写的文章,是否跟自己之前想的有差别。这区别应该是对于轮组技术方面的理念和基础原理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系统。

今天坐下来准备写这个文章时,突然发现这个题目是给自己挖了好大一个坑,如果按照以前技术性的内容去写,那也不难,问题是要做视频浅析,这需要一大坑的图片材料,我还可能需要在视频中拿个轮子在哪儿比比划划的......

回到正题,这一次我需要先写个目录大纲了,还是先按照技术文章的思路,写好以后缩小范围,再慢慢填充视频浅析所需的材料。

然后再提醒一下标题中的“推测”,不是结论,只是根据原理和一些既得数据、结论去分析,虽然我说视频做不了技术,但基本的严谨还是要的,所以我们先说一些可以说条件性的内容,而且可能很重要,但有些伸手党可能又会说,直接告诉我答案不就得了?有人的脑袋啊,就跟文玩核桃一样,你真要是用门把它夹碎了,发现里边TMD是空的,没仁儿!

一、如何推测分析

不论任何轮组,如果仅仅看图来初步推测一下,我们要看哪里,怎么看?只有图片,或拿到实物,或拿到实物并有辐条张力计、调圈台、卡尺等工具,这几种条件下,我们都应该观察哪些方面和细节?

1、辐条类型:也就是弯头和直头区别,如果说性能轮,弯头直接不用看了,什么大品牌、大环赛明星车手都没用,一方面直头辐条符合基的本物理原理,那些大品牌和车手如果能用弯头辐条证明这些基本物理原理不对,那就别骑自行车了,去拿诺贝尔物理奖。另外一方面,就是这个问题验证也容易实现,花鼓和辐条换成直头的就可以对比性能了。

2、辐条角度:径向角和轴向左右角都得看,不管任何角度的不好,辐条出现弯折,都说明3个问题:

A、此轮圈的内部结构不稳定,一般来说是碳纤维轮圈的生产工艺不优秀;

B、产生弯折的辐条断条率较高;

C、如果是手编轮组,此轮编制水平比较差;成品轮组则不说明问题,处理辐条弯折角,这是手编轮组优于成品轮组的原因之一。

只有图片的话,能看到几根辐条就关注一下,如果是拿到实物那就要仔细看看。使辐条百分百的直线状态是不可能的,但弯折明显也是不行的。

3、辐条编法:有的辐条编织方法在某个轮上的使用,是不合理的,但是短时间却很可能不会出问题,而且性能也并不一定明显弱,这就是轮组性能难以分析和验证的原因,也是轮组领域很混乱的原因。另外有些品牌的轮组,其辐条编法已经成为其标志,区别于其他轮组最直接的点,比如CP G3编法。

4、花鼓几何:主要就是看WR和WL,WR值可以追求极限,越大越好,中庸一点也可以接受,但WR值太小的花鼓是不懂轮组性能的表现,如下图,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也可以得出花鼓WR值很小,花鼓几何很差的结论。WL值则需要合理运用花鼓几何的能力,看轮组的用途、辐条编法、整体搭配分析能力。

花鼓几何里还包括法兰直径,并且有超大法兰这个bug,有宣传并吹嘘刚性更好的,然而超大法兰是有副作用的,过大的法兰导致轮圈的辐条入口角过大,辐条产生弯折,Fulcrum/CP的法兰可以算大法兰比较合理的,但是其并不能带来实质的性能提升,比如我搭配过的与Fulcrum R3编法极度接近的SIM+ S3x6Z花鼓,小法兰但性能却更好。 

      5、轮圈外观及框高圈宽:我所说的轮圈外观,不是好看不好看,而是看轮圈的外形与空气动力学相关的影响,比如U型圈抗侧风能力更好,V型圈在无风环境甚至室内赛中可以兼顾气动性能和刚性。还要看轮圈在编制后,有没有明显的辐条孔鼓包,轮圈明显变形等问题,虽然小概率,但还是要排查一下的。至于框高圈宽,这是看与用途是否一致合理,这些常识,在这一段就不展开了。

6、检查辐条拉力:需要辐条张力计及对照表,当然还有的轮组直接给出辐条拉力值,这本是好事,但有的品牌给的张力表完全是作假的。还有张力计需要正确使用,辐条拉力值才相对准确一点,但很可惜很多张力计使用都不规范。辐条拉力检查可以验证以下几点:

A、轮组基本稳定,尤其较低拉力那一侧的辐条拉力值,如果拉力过低会影响轮组的基本稳定,这情况一般都体现在左右辐条数1:1的圈刹后轮左侧,一般左侧拉力70-75kgf左右就都可以保证稳定的,这样才够性能轮的基本条件。

B、编制水平,编制精度合格的前提下(调圈台验证),同一侧辐条拉力均衡这是一个合格编轮者必须达到的能力,但如果A点中拉力过低,那么所谓拉力均衡是没意义的。这里还有Giant那可笑的DBL,原理我有文章写过就不说了,就重复一下很多人反馈踩踏感觉一脚软一脚硬,就正符合DBL的脑残设计结果。

C、轮圈强度和刚性,一对轮组偏摆和圆度精度很高(调圈台验证),那么这轮圈的强度和刚性是还有富余的,也就是说,这对轮还有条件可以通过再加高拉力,来改变这对轮的性能。当然,如果一个后轮驱动侧拉力已经很高了(比如140kgf),那就不要贸然加拉力了。

    至于辐条高拉力是否轮组有更高的刚性,你找对轮加高拉力,或者降低拉力去做性能对比不就知道了?

7、加胎压检查:主要是更进一步检查轮圈刚性,有人会说,轮圈工厂也会做轮圈的胎压抽检啊!是的,轮圈工厂是也做这一项检查,但是条件没有编制成轮的,没有复杂的辐条拉力等内应力的轮,这是不一样的,所以有的轮加胎压后,偏摆和圆度都变大,这种轮就可能无法再加高拉力,严重的直接就无法使用,还有的轮加了胎压后,气嘴空爆裂,这也是跟辐条拉力有关,虽然是极少见的现象,但还是有发生的可能性。

以上7点,如果只有一对轮组的一些图片,那么你最多可以大概观察1-5点,推测轮组是否可以做性能轮,也只是个可能性排除的阶段;

如果你拿到实物,除了1-5点观察得更准确一些,花鼓几何的试卷观察也可以更准确一点,并且还可以做第7点加胎压检查,基本上可以确定一对轮是否够条件做性能轮;

如果再有张力计、卡尺、调圈台这样的辅助工具,轮组稳定性,花鼓几何测量,辐条拉力高低及平衡,对应拉力下轮圈刚性及强度表现等等,就可以基本确认一对轮组够不够条件做性能轮组。当然,最后还是要上路测试最终确认。

 至此分析推测后,我们不要忘了这些是有前提条件限制的,所以之后的内容或者更重要!

(未完待续)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