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展区六大亮点闪耀文博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车眼睛360全景官网 北京展区六大亮点闪耀文博会

北京展区六大亮点闪耀文博会

2023-06-08 12: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6月7日上午,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馆)开幕。占地面积1023平方米、以“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谱写新时代首都文化新篇章”为主题的北京展区,隆重亮相10号馆。

北京展区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立足以首善标准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130家文化企业、园区和机构线上、线下参展,300余件展品、18项互动体验精彩呈现,元宇宙技术、卫星遥感、裸眼3D、沉浸式体验、全息展示等数字应用随处可见,数实融合、展城联动,集中展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最新成就和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奉献了一次极具视觉冲击力、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科技震撼力的展览。

亮点一 数说京产文化

去年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近1.8万亿

进入新时代以来,北京市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北京展区通过序厅、数字新动能、红色新地标、京彩新空间、京产新精品、京美新生活共六大区块,分别展示出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概貌。

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是北京展区的一大亮点。核心领域优势明显,2022年北京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收入合计17997.1亿元。其中核心领域实现收入合计16339.4亿元,占文化产业总收入90.8%。文化科技融合成效明显,2022年北京“文化+科技”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857.8亿元,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1.8%。文化新业态蓬勃态势明显,2022年北京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1896.0亿元,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7.8%。

北京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一直保持全国前列。北京已连续七年在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排名中保持第一。在精品内容生产方面,北京市申报作品有10部入选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连续四届摘得“文华大奖”奖项,十六部电视剧荣获第33届电视剧“飞天奖”。《中国机长》《音乐家》等九部作品荣获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北京出版集团精品出版物《远去的白马》《平安批》入选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飞发》等三部作品入选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北京出品”广播电视网络视听作品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在电影产业方面,截至目前国产影片票房前十名均是北京出品,据统计票房累计高达474亿。

展览还设置专门区域展示了北京所拥有的“大戏看北京”“会馆有戏”、北京文化论坛等标志性品牌项目,彰显大国首都的文化吸引力。

亮点二 打造多彩中轴线

13米长地屏展现“最美中轴线”

来到北京展台,最为震撼的是“最美中轴线”IP展示,三块裸眼3D大屏让到场观众最先感受中轴线的魅力。

据悉,本次北京展区分别以壮美中轴、元宇宙中轴和四季中轴三大篇章,以裸眼3D结合数字测绘、数字三维建模、数字孪生、云渲染等技术手段,场景化打造北京中轴线沉浸式体验空间,给现场观众带来不同风格的沉浸式体验。深圳观众张女士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能立体全面地感受中轴线的美丽,实在难得,不出深圳就能感受到北京的文化韵味。”

为全面、立体展现“最美中轴线”,在市委宣传部和中轴线申遗办的指导下,歌华传媒、鲸世科技、黑弓、蓝色光标、腾讯、京东方、首都博物馆等众多业界顶流企业共同参与创作了这一宏大叙事场景。13米长地屏上显示的中轴线在北京3号卫星的高清影像,展示中轴线的历史变迁。纪录片《京之轴》以国际视角讲述北京中轴线的故事。《叶上中轴美》京派叶画非遗系列作品,以北京中轴线9处代表性古建为灵感在银杏叶上呈现古韵时光之美。参与视频制作的蓝色光标副总裁孔晶告诉北青报记者:“在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我们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中轴线的视频制作,同时我们又在影片中融入具有科技感的数字人‘苏小妹’,以科技+文化的方式诠释‘最美中轴线’。”

以互动为特色的中轴声音邮筒可录制个性化声音,定制有声明信片,AI合拍机让现场观众可以隔空打卡中轴线上的经典点位并合影留念,这些都让每一位参观者能在北京展区记录下自己的中轴线故事。

亮点三 丰富数字文化场景

观众可沉浸式体验“爬长城”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与科技融合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强大助推作用。从京东方的高清8K大屏和柔性花瓣屏的独特呈现,到21世纪空间技术应用提供中轴线卫星超高清遥感数据,文化与科技完美融合场景随处可见。浏览北京展区,参观者可遍览当今元宇宙发展三大主线(交互、引擎、区块链)中的典型应用。数实融合,数字+文化,既是北京展区的主要展陈手段,亦是重点展览内容。

在交互发展方面,由腾讯制作推出的首个国产自研游戏引擎在文保领域的跨界应用项目“数字长城”亮相北京展区。它是全球首个以8K+云游戏技术为载体的文化遗产修复体验项目。产品综合运用了照片扫描建模、PCG内容生成、游戏引擎、云游戏等技术,以毫米级高精度在元宇宙世界中复刻长城一公里实景,为观众提供在线“爬长城”“修长城”的沉浸式体验。当红齐天推出的“大空间游戏互动体验·PVE”让体验者在展场内通过VR、手持设备等,可实现全息互动游戏体验。该公司带来的VR卡丁车和VR座椅,让体验者戴上360°全视角VR头显后,如置身于真实的赛场,精准模拟卡丁车运动的每个姿态,延伸人类感官体验。

在引擎发展方面,新华网与奥丁科技联合打造的可互动元宇宙超写实数字人“筱竹”、蓝色光标的创意复现型虚拟人“苏小妹”纷纷亮相,展示本土数字人引擎的创作能力。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带来的《实景三维中轴线》运用实景三维平台,呈现“景山鼓楼互眺、天安门正阳门互眺”等视线场景,并模拟呈现钟鼓楼及永定门的雨、雪天气场景,综合呈现了数字孪生引擎的日渐成熟。北京飞天云动科技带来的《圆明四时景》,通过VR眼镜、720度8K全景视频等,以电影工业级细腻画质再现几百年前的圆明园盛况。完美世界“全知识”通过超大数据迅速构建知识图谱。

在区块链发展方面,首都博物馆开发的多款文物数字藏品也在北京展区集中亮相。

亮点四 活力文创园

再现北京特色文化产业园区、街区

北京在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过程中,一直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城市更新改造紧密联系在一起。优质文化产业园区不仅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也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地、城市更新的承载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地、优质文化企业的集聚地和市民文化消费的打卡地。此次北京展区文化产业园区篇章,则让现场观众直面文化与科技的交融与碰撞,清华学子手绘园区八景图和AI小助手园区八景相映成趣,北京文化园区的秀美多姿一览无余。

文博会北京展区更是通过展城联动,场景构建,再现北京特色文化产业园区、街区的强大实力。线下参展北京展区的59家企业中,约三分之一来自北京各大文化产业园区。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推荐的北京出版集团,现场展示2022中国好书和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获奖作品;E9区创新工厂推荐的鲸世科技带来沉浸式体验IP“那世山海”,现场引入真人舞蹈搭配AIoT交互环境,表达了热爱自然和生命的主题;歌华大厦文化产业园区推荐的歌华传媒集团出品电视剧《觉醒年代》实现“五个一工程”“白玉兰”“飞天”“金鹰”国内电视剧四大奖项“大满贯”,书写京产剧高质量发展新辉煌;腾讯北京总部文化产业园区推荐的北京中轴线官网·4D时空舱(3D数字孪生空间+时间维度),发挥空间信息、云计算、大数据、虚幻引擎等前沿技术力量,设置飞跃中轴、历史沿革、场景交互等互动板块帮助人们便捷查看中轴线地标建筑群和单体建筑,感受中轴线700年来延续不断的脉络变迁。

现场还有许多文化企业和机构,其产品或以创新为特色,或以文化底蕴而闻名。从首都博物馆现场打印的中轴线3D文创,到丰富多样的公园文创、故宫文创,精巧构思,精美制作,皆让现场观众应接不暇;从北海公园与出版集团联袂出品的《北海阅古楼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到工美集团“一带一路国礼”系列精美非遗手工艺品,再到北京“燕京八绝”雕漆大师李志刚和“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清宫造办处第五代传承人柏德元历时五年,联袂创作的金雕漆大型屏风《海屋添筹》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亮点五 复原红色地标

“清华园火车站旧址”首次京外展出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社会主义大国首都的职责使命。红色文化是首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观众可以现场打卡“北大红楼”“清华园车站旧址”“蒙藏学校旧址”等场景复原,向公众全面推介近年来北京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着力打造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抗日战争、建立新中国三大革命文物主题片区概况及特色亮点。“清华园火车站旧址”和“蒙藏学校旧址”首次在京外展出。

参观者可以借助全息画框360度欣赏北大红楼,翻开《新青年》电子版查阅历史资料,在场景复原的清华园车站旧址扫码领取一张老车票,参观蒙藏学校3D全景视频了解旧址修缮资料,通过互动地图了解31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概况。

亮点六 讲好北京故事

着力打造北京顶级国际传播IP

北京作为大国首都,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首要窗口,在促进中外交流交往中肩负着重要职责。2022北京冬奥会得到国际赞誉,在中国文化的国际表达、中国之治的核心叙事精彩呈现,形成“全世界都可以相信北京”媒体共识,中国软实力、大国影响力充分彰显。

近年来,北京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城市功能战略定位,始终坚持主场传播、主流传播、主力传播、主心传播首善标准追求,积极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叙事体系、传播体系,以新时代首都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双奥之城”等顶级核心概念为统领,着力打造北京顶级国际传播IP,市政府新闻办联合相关单位精心制作《瞰·北京》《京之轴》《爱上北京100个理由》等众多对外传播精品亮相北京展区,生动讲述新时代首都发展故事、历史文化名城故事、双奥之城精彩故事。

其中,《“瞰·北京”——一座城市的发展密码》系列卫星数字融合短视频利用卫星数据可视化、3D建模等全新的表达方式,从60公里天空之上俯瞰北京,利用卫星影像将新闻传播中个人体验与宏大叙事紧密融合,通过最新、最美、最好北京,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文/本报记者 王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