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如何在时代审美的浪潮中避免身材焦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身材管理的意义 逆流而上:如何在时代审美的浪潮中避免身材焦虑?

逆流而上:如何在时代审美的浪潮中避免身材焦虑?

2024-07-11 08: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撰文/李美霖(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生)

周子钰(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生)

运营/苌琦

 

午餐时间一份份被送往写字楼的减脂餐、体重90斤出头却还嚷嚷自己太胖的女孩、抖音上一个个A4腰、漫画腿的网红,还有为了减肥却最终罹患神经性厌食去世时体重只有30斤的新闻……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倘若几十年后回顾今日,各位看客将会发现,即便审美日渐趋于多元化的今天,审美的主流仍然是追求身材的纤瘦。而追求健康美和身材焦虑从来就是跷跷板的两端,让人在追求健康美的过程中深陷身材焦虑漩涡而不知。

身材焦虑指由于对身材的消极认知而引发的焦虑情绪。在“以瘦为美”的审美环境下,瘦与美和个体的魅力值直接挂钩,拥有苗条身材的女性被认为自律、自信、有魅力,而肥胖的女性则被贴上懒惰、自制力低下、好吃懒做的标签。这种标签蔓延到了男性的身上。有数据表明超过80.7%的男性对体型焦虑,而女性则为75%。甚至有38%的男性愿意牺牲至少一年的寿命换取完美身材,这一比例也高于女性。

毫无疑问,这种将身材和个人品行特质捆绑在一起的社会风气和惯性思维危害明显。在此社会氛围影响下,人们不知不觉间会过度关注身材,产生身材焦虑。

身材焦虑的影响

当减肥风已经成为常态时,它会导致畸形心理和行为。身材焦虑会给减肥者带来消极情绪体验,比如让减肥者抑郁。高频次的身材焦虑还会降低自尊、自我身份认同、自我效能感、幸福感。很多人会首选节食减肥,有人会患上神经性厌食症。健身是减肥的另一条途径,但近些年过度健身引发的恶性新闻屡出不穷,如健身过度导致肌肉萎缩,引发躁郁症等。

有学者对此提出警示,认为瘦身虽然是个体趋利的主动行为,但不利于健康的过度身材焦虑,实质上是受文化、社会环境、媒介宣传、个人意识偏差等影响形成的恶性从众行为。

是谁在制造焦虑?

社会风气对瘦美的审美追求,是引发身材焦虑的先决条件。对瘦身的追求和身材焦虑并非现代人、中国人专有。

中国文化自古便有对瘦身的美的追求。“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魏晋风流”“环肥燕瘦”,甚至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更有记载:“桃花三株,空腹饮用,细腰身。”传闻此方受到唐朝女子追捧,几乎人手一份。

而在西方,最早出现于欧洲宫廷的束腰是女性用棉布绸带、鲸鱼骨、象牙等制作的紧身内衣将腰部捆绑纤细,力图达到纤腰肥臀的效果。1830年后,社会对女人的审美标准之一是腰部够细。《乱世佳人》中斯嘉丽不断让仕女将自己的束腰勒得更细。然而,这种好细腰的风气对女性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束腰将女性的内脏勒到移位,还有年轻少女为了维持纤弱的身材而丧命。

当今社会,微博、微信、抖音等媒体进一步推波助澜,通过营造身体焦虑制造用户需求。当人们在各种智能媒介中看到他人借助美颜技术颜值持续提升,保持“冻龄”甚至“减龄”,自己又怎么能违背爱美天性长久不被其影响,不产生身材焦虑呢?

如何逆社会审美潮流而上,避免身材焦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瘦身美的追求古今中外皆有之。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追求“瘦美”的社会浪潮中逆流而上,避免自身陷入身材焦虑困境,泰然处之?

首先,我们要承认,受社会环境潜移默化影响产生身材焦虑没什么大不了,并不可耻,避免自我否定。其次,要对社会追求瘦美的审美风潮的原因有所知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基本原理和成因,才能避免被其裹挟。第三,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多样化审美标准,避免审美标准越发狭隘。身材胖瘦并不不是每的唯一标准,我们要更多思考美的定义,更多关注精神世界。不妨告诉自己:我的身材我做主,无论胖瘦我都爱!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