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史:超现实主义美术画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人物和作品 西方艺术史:超现实主义美术画派

西方艺术史:超现实主义美术画派

2024-07-14 10: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米罗《静物和旧鞋》

安德烈·布雷东 André Breton 在1924年发表的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中为超现实主义所下的定义是:“超现实主义,纯粹的精神的自动主义,企图运用这种自动主义,以口语或文字或其他的任何方式去表达真正的思想过程。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他说:“应当感谢弗洛伊德的发现。由于相信这些发现,一股思潮形成了。”他提出超现实主义追求超自然、无意识、无理性的精神自由。

马克斯·恩斯特《新娘的婚纱》1940年

超现实主义者在创作方法上的两大体系:“偏执狂批判”和“心理自动化”,正是发源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情意结的学说。所谓“偏执狂批判”,指挖掘潜意识境界的一种执拗的思维方式。例如梅拉•奥本海姆的作品《皮毛早餐》,画家运用偶然并置的手法,把茶具和兔子的皮毛两种毫不相干的事物硬凑在一起。“心理自动化”是追求一种下意识或无意识的随意性,所谓浮想连翩,没有任何理性和逻辑的约束。汉斯·阿尔普的“随机拼贴”就是将纸张碎片随意抛洒在一张大的平面上,并将它们粘贴在落下的位置,自然拼合成一幅画。

梅拉•奥本海姆《皮毛早餐》1936年

汉斯·阿尔普《撕纸》1947年

超现实主义的传播跨越了两次世界大战,从1919年至1969年,本章涉及两个阶段: 1919-1924年为第一阶段,基本上与达达主义平行,布雷东称这个时期为“直觉的时期”; 1924-1936年为第二阶段,即按照自己的原则行动的时期,达达主义已经消亡,布雷东称这个时期为“推理的时期”。

伊夫·唐吉

达利《面部幻影和水果盘》

超现实主义的另一种风格被称为有机的超现实主义(也被称为绝对的超现实主义),追求作画过程的无意识性,在画面上出现纯粹受心理作用支配的意象,充满幻想的、与生命力相关的抽象画面。这与奥本海姆、阿尔普等人所做的偶然机遇和无意识行为的试验有关联。代表画家是米罗、马克思·恩斯特、安德烈·马宋、马塔等。

马克思·恩斯特《被夜莺吓着了的两个孩子》1924年

追溯超现实主义的源头,早在18世纪末,英国艺术家们就开始创作与梦境、幻想有关的作品。英国画家亨利·弗赛里(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亨利·弗赛里的梦幻哲理世界【68】)、英国诗人兼画家威廉·布莱克(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浪漫主义的诗人画家威廉·布莱克【68】),都可谓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

亨利·弗赛里《梦魇》1781年

威廉·布莱克《欧洲:一个预言》插图,1794年

超现实主义运动拓宽了美术表现领域,使艺术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幻想力,并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制作,创造画境。在达达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超现实主义,摒弃了达达主义推翻一切的态度,吸收了达达主义及传统和自动性创作的观念。同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相比,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侧重的是表现形式“怎样画”的问题,虽然不依照传统方法去画,但是他们的内容仍然是传统的人物、风景和静物。而超现实主义者侧重的则是“画什么”的问题,画面超越了真实客观世界的“荒诞”,是精神世界中的内容。

利奥诺拉·卡林顿《然后我们看到了牛头怪的女儿!》1953年

超现实主义美术展览于20年代在巴黎、哥本哈根和特纳里夫、伦敦、纽约等地都有举行,参加的美术家有毕加索、J.阿尔普、克利、G.基里科、M.杜桑、F.皮卡比亚、马格里特和达利。30年代后,超现实主义运动逐渐沉寂。二战后很多此派画家从巴黎转移到美国,超现实派绘画从欧洲影响到北美大陆。1969年10月4日,许斯特在《世界报》发表最后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第四章》,指出“超现实主义运动已经没有任何内部的一致,我的一些朋友和我本人于二月份决定将它放弃,它和我们再也没有关系。”它宣告了这场运动的结束,但是它一直对20世纪美学观念有着重要影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