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起名的原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起名文学典故 先秦起名的原则

先秦起名的原则

2024-06-03 23: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者:何东泽(楚门语文老师)

《古文观止》开篇《郑伯克段于鄢》主人公郑庄公起名寤生,翻译成白话就是起名字叫难产。作为一国之君,为什么起这么一个恶名,读者自然而然的就把这件事和其母姜氏联系在一起,认为这是武姜讨厌庄公的佐证,不然谁会把自己的儿子叫难产呢?

其实这样理解是不对的,是一种过度的解读,我们在读古书时经常会发现,先秦很多贵族的名字在今人看来很劲爆。

比如:

黑肩-周恒公(姬黑肩膀)黑臀-晋成公(姬黑屁股)

负刍-楚王负刍(熊背柴草)

宜臼-周平王、郑武公、晋靖候

小白-齐恒公(就是生下来特别白)

李耳-老子(耳朵大有福)

丘-孔丘

为什么古文起名字在今人看起来这么奇葩,在2000多年前鲁恒公和鲁国大夫申繻的对话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当时鲁恒公为自己儿子起名而请教申繻,申繻则指出了起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

这段话里包含了先秦人命名的五个基本原则,这五个原则可以帮我们解读先秦古人名字为何多有怪异。

原则一,信。信是指以孩子出生时的某些特征命名,这既包括孩子的生理特征,也包括出生前后的特殊状况,比如“寤生”就是以出生时的具体状况命名(难产),而黑臀则是以孩子出生时的生理特征命名。

原则二,义。义是指用美好的文字命名,在名字中给予希望,这和我们今人想法一致,比如古人的卞和,今人的王富贵。

原则三,象。象是指用相似的事物命名,借用与孩子所拥有特征相似的事物来命名。孔子名“丘”,就是其父按“以类命为象”的原则所取的。孔子生下后被发现头顶是凹下去的,叫“圩顶”,故取名“丘”。(有争议)

原则四,假。假是指借用事物的名称来取名,比如先秦时代的人们爱用“臼”起名,如周平王姬宜臼(舂米),这里借用臼来取名。这估计与先秦重视农业有关。

原则五,类。类是指用与父亲相关的字来取名,比如上面我们提到的鲁桓公就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同”,因为他这个儿子跟自己是同一天生日。

小常识:先秦姓和氏是不同的。上古八大姓:姜、姬、妫、姒、嬴、姞、姚、妘。先秦的姓,很多学者认为与远古的母系制度有关系,是氏族或部落的标记。由于它标志一个人由哪个氏族出生,故称“生”;由于当时知母不知父,所以要加上“女”字边,写作“姓”。先秦的人除了姓,还有氏。姓是家族的标志。姓因生而定,是不变的;氏则因家族而分,是可变的。列国公族多以“孙”系氏,有的因出于公室,就称公孙氏;有的因出于王室,就称王孙氏。有些以所居官职为氏,如司马史、司空氏。有些以所封地名为氏,如韩氏、魏氏、赵氏。不过,当时人更多的是以祖父的字为氏,如齐文公之子字子高,其孙就以高为氏。

可见,氏和宗法制度有很密切的关系,只要分立家支,就要命氏。

先秦时男子虽有所属之姓,如周人姬姓,秦人赢姓,但并不是把姓加在名字上面。 男子以氏与名字联称,如孔子为孔氏,名丘,故称孔丘;秦始皇以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赵国首都邯郸,故名政,以赵为氏,称赵政。后世所说的姓,就是先秦时的氏

版权归楚门语文所有,转载请联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