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农民起义,起义意义是否被夸大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起义的意思 我国古代的农民起义,起义意义是否被夸大了?

我国古代的农民起义,起义意义是否被夸大了?

#我国古代的农民起义,起义意义是否被夸大了?|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什么我国那么多的农民起义,只有少数的几个才成功,而大部分的农民起义只能作为历史的纪录,甚至有些连纪录都没有?我们认为的农民起义是不是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呢?小编和您一起分析一下。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时期,爆发过无数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到最后一个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中间发生过近千次(可能还不止)的农民起义,其中比较著名的农民起义有9次: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赤眉起义、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红巾军起义(算是成功的)、闯王起义、白莲教起义以及后来的太平天国起义。

在这9次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中也只是有隋末农民起义和元末红巾军起义算是比较知名的,而农民起义的成功率大概在18%左右,这也只是根据这9次统计出来的大概比例,现实的比例可能远远达不到这个比例。

现在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是古代的农民起义,就是百分之百的进步,但是对于当时的统治阶级、政治文化、发展水平来说,可能并不是进步,而是进一步破坏了历史的发展轨道。小学课本我们就学过黄巢起义,都把它说成是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可是最后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呢?民不聊生、官不像官、民不像民、经济溃烂,难道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进步?

再说太平天国起义,本来倡导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可是到后来呢?由于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员一下子成为了这个社会的统治者、管理者,肯定会产生娇纵跋扈、手高眼低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开国皇帝都喜欢杀功臣的原因。太平天国在占领南京后,起义初期的大部分将领、领袖都开始了腐败的生活,导致后来被清政府围剿竟然达到无兵可用、无将可调的地步,腐败程度甚至比当时的清王朝更加“过之不及”。

所以我们在判断农民起义的背后,不能只看的前期的作用,还要看快要成功以后的政权现象,无数的历史证明,也许我们认为的农民起义意义明显是错误的,我们也不要以偏概全的去评价农民起义,毕竟农民起义的成功者只有朱元璋,而另外一个成功的李渊还是当时的权贵,只不过是借助了农民起义的顺风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