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的记忆传承与乡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赶集132  赶场的记忆传承与乡愁

 赶场的记忆传承与乡愁

2024-07-09 16: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赶场的记忆传承与乡愁

到贵州六盘水,正值这里赶场。赶场是中华民族多年传承下来的一种民间风俗习惯,在祖国的北方称之为赶集(又称逢集),而南方称作“赶场” “赶街”“赶山”等,地域不同,叫法不同,但意思一样。这种集市,其实就是在指定期进行商品和农副产品交易活动的地方,是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遗留下来的一种贸易组织交流形式,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社会活动。在农村赶场,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月有赶二、五、八,也有一、四、七的,由各地的人们约定而成。如今随着城市商业的发展,赶场已被城市人们逐渐淡化和遗忘,只有一些边远的地方还保留着这一习俗。

记得第一次赶场,是在几十年前在四川凉山下乡插队的日子,家里寄了钱来,汇款单,要到插队三十里外的场镇邮局去才能取到。那天起个大早,爬坡上坎步行三十多里,到集市已是10点过了。七十年代那个时候的乡村,每个家庭相对贫寒,经济收入较低,再加上距离场镇相对较远,生活用品采购也就不是那么方便。如果不是为了要去街上采购一些乡下没有的生活必需品,一般人都难得去赶场的。但镇上每月逢场时,四方的乡亲百姓还是有人来到镇上赶场的。那时的集市街道两边摆有赶集人背来的东西,有各家的农副产品,也有些农具,竹筛子、扫帚、簸箕等日用品和一些卖小吃的,也热闹非凡。这些昔日逢集的景像,早已隐藏在我历史记忆的画卷中了。

这次到贵州六盘水遇到赶场,决定去看看。这天天公不作美,天阴沉沉的,一早就下起雨来。好在场镇离宾馆不远,早饭后我们打伞出了门。才九点过集市上摊连摊,位接位,集市被雨中来赶场的人挤满,一街的叫卖吆喝声充盈 ,买卖交易在这里汇集。勤劳的山民,耕耘着这片神圣的土地,耕耘着他们的生活和梦想,把他们辛勤的收获,拿到这里做交易。曲折的青石板铺就的路,承载着他们的希望。这是这里山民们用勤劳智慧与大自然共同演绎的田园山水交响诗,这种美的呈现,再现了人们心灵深处挥之不去的绵绵乡愁。 

这天街上赶场的人特别多,街上商品,日用百货,农村土特产等琳琅满目。算八字的,买老鼠药的,看牙的,剪头的,应有尽有。那些农村自家种的没有打农药施化肥的纯绿色蔬菜食品绿的逼你的眼,还有那些农户家用土法熬制的红薯麻糖,土蜂糖,土猪肉,土鸡鸭,蛋,腊肠,魔芋豆腐,豆豉,牛羊肉米粉等,买卖吆喝声满街,此起彼伏。那么多久违熟悉的声音、味道在这里展现,让人感到特别的亲切和留恋。

我看到一个山里的娃娃,怯怯地跟在他的奶奶身后,他们没带雨具,在雨中行。俩婆孙经过一个炸土豆香肠之类的油锅摊位,香肠发出诱人的香味,孙子不走了,停了下来。孩子央求奶奶,买点吃的吧。奶奶犹豫了,在摊位前站很久,盯着摊位锅里的东西看了很久。奶奶说,这些土豆什么的没有啥吃头,又贵,家里土豆多的是,回家我给你炸,听话啊。不。那你要啥?香肠,小孩轻声但很坚持的回答。一根哈?两根。奶奶疼爱无可奈何地摸着包包,掏出仅有的几枚硬币,为孙子买了香肠。孩子慢慢地小口地吃着,一直跟在奶奶的身后。

在回宾馆的途中,遇上一位八十五岁赶场的老婆婆,她走得飞快。老人告诉我,她还能背20斤的东西走山路。这里的“赶场”依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激活了我的记忆。赶场的传统与乡愁一时涌上心头,让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