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频频失窃?总是深夜惨叫?究竟是人是鬼?《走近科学》→走进科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走近科学开头音乐 为何频频失窃?总是深夜惨叫?究竟是人是鬼?《走近科学》→走进科学......

为何频频失窃?总是深夜惨叫?究竟是人是鬼?《走近科学》→走进科学......

2024-06-09 15: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1个年头的《走近科学》

在没有任何

悲情催泪、大张旗鼓的宣传之下

默默地停播了

它离开的时候

只是留下了一期

没有下集预告的《治理水花生》

请收看《走近科学之走近科学》

“悬疑、恐怖、喜剧”三步曲

“飞棍”疑云

摄像机捕捉到的神秘物体

呈长条形

几乎无处不在

却无人找到飞棍的活体或尸体

甚至有人怀疑

这是种智能物体

节目组还列举了其他国家

发生过的类似怪异事件

表示 “飞棍 ” 出现的时间地点全无规律可循

十分玄乎

然而揭晓谜底的时候

所谓的不明飞行物

其实就是一只蛾子

没错,蛾子

谁在背我飞行

主人公黄延秋

1977年先后三次神秘失踪

睡了一个晚上突现千里外的上海

被遣送回家一月后又有两次神秘失踪

三次都离奇生还

黄延秋认为

有两个神秘人物在他熟睡之际

背他飞行

节目里又是调查又是取证的

配合诡异的解说词

一惊一乍的镜头

渲染的氛围极其灵异

他说自己是被两个人背着飞行

专家还凭他的描述画出了这俩人的画像

《走近科学》拍摄足足三期后

最后给出了这个解释

一切都是黄大叔自己幻想的

那些地方是他自己在梦游状态去的

半夜“鬼”拉灯

在江苏省胡集村一户

新建的二层小洋楼内

每到夜半三更

其中一间房屋的灯都会频频亮起

住在里面的两位老人

再三检查认为电灯没有问题

也没有发现有人为的痕迹

可是电灯为什么就会亮呢?

难道是因为侵占了死去大爷的宅基地

大爷冥冥中的报复?

还是因为这栋房子建在了坟墓上?

老人因为惊吓一病不起

难道真是半夜“鬼”拉灯?

当你以为真的是什么灵异事件时

节目揭晓谜底了

灯泡的螺丝松了

僵尸男孩

小男孩突然像一个僵尸一样到处蹦跶

还经常做奇怪的举动翻白眼

咬人、吃生肉、想喝血... ...

他还说自己是左宗棠

被舒家人杀死

头被砍掉扔到河里...

接受采访的村民都认为

他被僵尸附体了

这一切神乎其神

让你难免怀疑小孩

真的沾染不干净东西了?

结果,全因这个小孩调皮

为了吸引大人注意闹出的闹剧

天降冰块的真相

一日

一大块奇怪的冰块从天而降

落在了某个村子里

首先排除是冰雹的可能性

冰雹没这么大

而且天气晴朗没下雨

自然也就不会下冰雹

其次它带有颜色

泛着幽幽蓝光

很快全村人蜂拥而至

且有人开始动嘴品尝

一个大爷深信这此乃“无根之水”

包治百病

于是敲下一小块

如获至宝般跑回家

储存进了冰箱

为的是等孩子们回家

一同共享

节目里故弄玄虚兜兜绕绕

最后

主持人请出了航空局专家

航空局专家:

“这个叫蓝冰

是飞机上乘客的排泄物”

紧张的背景音乐

主持人惊悚的解说

和直击天灵盖的恐怖画面

吓得一愣一愣的时候

节目组总是会给我们一个

能让人脸懵的解释

“走远科学”?

相比电视节目内容本身

《走近科学》更像是个

表示“故弄玄虚”的形容词

这样的描述

源于《走近科学》的节目风格

每期节目开头

主持人大概率会挑着眉头

向你低声诉说世界的怪诞和未知

主持人带你窥探另一个世界

《走近科学》最初是在央视“新闻联播”

或“焦点访谈”后相当好的时段播出

最早几年

节目报道的

或者更准确地说讴歌的

都是国内有重大意义的科技技术

而判断重要意义的标准

主要是所报道的科技如何促进国家的进步

由于新闻联播中很少报道科学

《走近科学》当时在节目设置上更像是长新闻

从科普供给的角度来看

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还记得当时用标准的叙事方式

介绍国民经济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然后科学家或工程师们出现了

用他们的智慧战胜了挑战

遗憾的是

它的收视率似乎一直不高

到了2003年

《走近科学》面临停播的危机

节目组被迫剑走偏锋

把节目改得更加接地气、更加戏剧化

并且被移出了黄金时档

又从央视一套迁到科教频道播出

正是这次搬家

让《走近科学》摇身一变

收视率迅速攀升

虽然节目的引子多出自灵异事件

但最后的科学诠释

最终还是让人对离奇古怪的未知理解

落脚在科学而非迷信的理解上

从一次次悬而未决到真相大白

反反复复的引导下

实际上人们的思维在不经意间

都烙上了相信科学诠释的影子

78岁老奶奶突然怀孕,且符合怀孕的各种相关症状。节目先是花大篇幅探讨人类怀孕的年龄界限,之后医生又否定了怀孕的事实。结果,竟是老奶奶患有"转移性癔病"!

相较几十年来科普被等同于

普及国家的科技成就的做法

以及节目中科学家

总是正襟危坐的风格

《走近科学》的改变几乎可以算作

一场电视科学节目的兴趣革命

以致它宣布停播时

观众们纷纷表示遗憾

承包了童年的笑点

2006年的某天

一位父亲正仰在沙发上

手握遥控器看着电视剧

儿子坐在书桌前

焦虑地玩着橡皮

每隔一小会儿就要看次闹钟

这时

邻居家小孩来邀请一起玩游戏机

这位男孩却毫不耐烦地来了句

“这会儿没空

等我看完《走近科学》”

《走近科学》比游戏机更有趣!

表针指向8点30

男孩跑到客厅

夺过遥控器锁定中央十套

伴随着令人战栗的节目预告

和迷离的片头曲

赫然显出“走近科学”四个大字

一栋死过人的单元楼

狗进去时总会疯狂惨叫!

因为电线漏电……

一个人皮肤没有任何伤口

但用嘴吸哪都能吸出血?

原来是牙龈出血 ……

一户人家总是无缘无故

莫名着火!

竟然是孙女拿打火机点着玩……

一段回家路上莫名诡异下雨

原来是树上虫子撒尿……

《走近科学》每次结局的极限反转

成功打败了99%的喜剧节目

成了大家新的快乐源泉

网友:当你觉得它可笑的时候

那就证明它已经成功了

知识的海洋中学术殿堂无处不在

但亲民的《走近科学》万中无一

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

人类在科学领域的探索过程

也随之不断产生质的飞跃

一切从科学的角度出发

用白纸黑字的结果

唾弃愚昧和迷信

有理有据、润物无声

把科学的三观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

这正是当时《走近科学》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东西

《走近科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绝大多数人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

文化素养的提高

真正相信了科学

它的停播

是一种积极的宣告

宣告着大多数中国人民

进入了以科学为根基建设的世界

已经在科学的怀抱

《走近科学》走了

但科学从未走远!

你知道吗?

今天是第18个全国科普日

这是由中国科协组织发起的一项品牌性公益科普活动

旨在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原文)

来源|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网

校对|安晓颖 张文文 左嘉怡 李虹增

责任编辑|刘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