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两个故乡,他自己的和巴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走在法国巴黎的街头看到家乡的车 每个人都有两个故乡,他自己的和巴黎

每个人都有两个故乡,他自己的和巴黎

2024-07-17 03: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媒体编辑 | 喜多 作者 | 张安奇

1901年6月的一个清晨,一位诗人在巴黎拉斐特街上的一家美术馆的橱窗前停下脚步,被一幅画着一对夫妻的蓝底油画深深吸引。他推开门,却发现身处一个满是灰尘的店铺,到处是杂乱摆放的报纸和堆在墙边的油画。一个男人在桌子后面打瞌睡,他的名字是安布鲁瓦兹·沃拉尔,是塞尚画作的经销商。

“橱窗里有一幅画,右边小的那幅,是谁的作品?”诗人问。

△法国艺术家在火车站留下了致敬梵高的壁画 供图/CFP

“毕加索,”安布鲁瓦兹回答,“没人买那个。”

当时,毕加索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穷画家,62岁的塞尚已经颇有“名气”。公众和官方画家对塞尚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印象派艺术的先驱”,也有人觉得他是一个疯子。作为塞尚的经销商,安布鲁瓦兹的收入也随之“跌宕起伏”,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7幅作品拍出17000法郎高价。凡·高与高更还曾因对塞尚画作的不同见解,大吵之后不欢而散……巴黎包容了一切变化与争执,自然存在一种国际性文化氛围,让各个国家的文化都在此自由生长,不断丰富。

高更与凡·高:人生若只如初见

1887年,39岁的高更忽然有了离开的念头。

高更,《自画像》1888

他已经在巴黎待了16年,任职于当时最大的巴黎股票市场将近十年。他拥有豪宅,娶了出身高贵的丹麦妻子,有5个子女,出入上流社交场所,收藏名贵古董与艺术品,属于典型的城市中产阶级。

在法国印象派画家毕沙罗的介绍下,高更结识了当时巴黎最前卫的艺术家塞尚、马奈,还参加了印象派在巴黎举办的沙龙,并获得好评,由此疯狂地爱上了艺术创作。但他始终是个生意人,创作与艺术收藏都是业余“玩票”。渐渐地,高更不愿再沿袭印象派风格,加之后期婚姻生变,他意识到只有更彻底地与家庭生活决裂,更彻底地离开,才能让作品发生变化。

正是在这一年,高更在巴黎结识了比自己小5岁的凡·高。来自荷兰的凡·高,刚刚售出一幅油画,得到一个五法郎的硬币。

△梵高与高更

不同于高更,凡·高的经历让他总是沉浸在蓝色的忧郁中。他27岁学画,天赋并不比平常人高很多。他饱受失恋之苦,尝试过在画廊工作、教书、做书店店员……统统失败,他只能靠弟弟的资助继续画画。

来到巴黎,成为凡·高艺术上的转折点。在那里,他接触到早期印象画派艺术,从马奈、莫奈、雷诺阿的光色变幻的色彩价值中受到启发,促使他改变自己的阴郁风格。

△巴黎奥赛博物馆,人们在莫奈画作前驻足观赏。供图/Gaopinimages

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并不影响高更与凡·高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短暂的相遇后凡·高去了法国阿尔,高更则辞职去了布列塔尼,两人相约一定要再见面。

在阿尔,凡·高创作了肖像画、自画像,以柏树、向日葵、麦田、星空、太阳为内容,尝试用原色来表达主题,用鲜明的对比色作延伸。

高更所去的布列塔尼是一个没有电灯、自来水、现代工业与商业污染的原始岛屿,他在岛上成了一名穷苦的职业画家。尽管高更的艺术之路比凡·高略为顺畅,不过由于画风过于前卫,作品也很少售出,因此生活越发拮据。

1888年10月27日,高更应凡·高之邀,来到法国南方城市阿尔。他晚上从布列塔尼上车,走出车站已是第三天清晨5点。他穿过拉马丁广场,来到凡·高住的黄房子。

两位年轻画家在这里一起创作,度过了不平静的62天。除了性格和画风不同引发的矛盾,两人对塞尚完全相左的看法(高更是塞尚的追随者,凡·高则完全相反)也让两人难以共处。之后便爆发了一场20世纪艺术史上最伟大的艺术争论。此后,两人分道扬镳。凡·高割耳自残,住进精神病院,两年里创作出震动世界的独特绘画,最终在1890年7月举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高更没有参加凡·高的葬礼,他远渡大洋,前往塔西提,开启了另一段旅程。高更曾表达过对巴黎的怀念,巴黎是两人共同的转折点,也是当时艺术的开端。

△英剧《神秘博士》中,梵高在神秘博士的帮助下来到21世纪的巴黎,亲耳听到世人对自己的认可。

毕加索:西班牙流浪者

巴勃罗·毕加索的一生,似乎都与“性”纠缠在一起,这么说不是在挖苦他,也并不荒谬,反而符合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学说。

毕加索的作品,最著名的是《和平鸽》《格尔尼卡》,以及无数长着三只眼睛、几个乳房的怪人画,使他成为20世纪最具争议,也最有影响的艺术家。

即使看了说不出所以然的人也只有跟着全世界喝彩。要是遇到其他什么人画的看不懂的画时,就会说一句:“这是毕加索。”

△创作中的毕加索

毕加索创作过许多色情画,在他去世后仅有三座城市敢于公开展示这些作品,巴黎位列其中。巴黎是毕加索初露头角的战场,一生中,他几次离开巴黎,又多次返回。

1900年10月,毕加索首次到了巴黎。他沉浸在印象派大师的作品中,他寄居在西班牙人生活区,经济拮据。这一时期,毕加索以蓝色基调画了大量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弱势人群,乞丐、盲人、送葬的人群,表现人们的悲观、冷酷、无奈和绝望,被评论家称为他艺术之路上的“蓝色时期”。

△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作品

1904年毕加索再次来到巴黎,蜗居在蒙马特高地一处叫“洗衣船”的房子里。这里夏天炎热,冬天寒气逼人,整栋房子仅一个卫生间,只有二楼有自来水。毕加索住的房间在顶楼,一张小床、一床床垫和一个旧铁炉是房中的全部家具。空气中弥漫着黑烟草、汽油和亚麻籽油的气味。还有一只训练有素的老鼠和一只名叫弗利卡的杂种狗。受到某些巴黎咖啡馆的启发,他在门上用粉笔写着“赴诗人之约”。

住在这里的还有毕加索的一群朋友:诗人、插画师马克斯·雅各布,诗人纪尧姆·亚波里拿留,荷兰画家凡·东根,画家安德烈·德兰和莫里斯·德·弗拉芒克,他们胸怀大志,却穷困潦倒。他们亲密无间,互相帮衬。为了支持毕加索,雅各布做过百货店销售员、街道清洁工、木匠学徒,甚至看手相、算塔罗牌,或者用一颗咖啡豆来预测未来,挣到钱就给毕加索付房租。雅各布甚至假装成一个有钱的收藏家,特意去美术馆说自己“要看伟大的毕加索的作品”。他想用这种方式,让经销商对毕加索有足够的重视和了解,尽管当时并没有人知道毕加索。这群人总是打扮得特立独行,在蒙马特的街上徘徊,他们穿过葡萄园,在酒吧度过整夜。

这个时期,毕加索的素描与速写,内容大多是妓院场景,以及自己跟妓女一起的自画像。女人毫不在乎把身体坦露在一群有窥私欲的嫖客面前。

从1900年到1906年,毕加索如饥似渴地学习、创作,直到有一天代理塞尚画作的安布鲁瓦兹·沃拉尔——那个曾经说毕加索的作品没人买的经销商,来到洗衣船,花了整整2000法郎买了很多毕加索的画。在当时,2000法郎等于一位普通工人年收入的两倍。除了沃拉尔,收藏家安德烈·拉维尔也在洗衣船买过毕加索的画。他还召集了几位朋友建立协会,每个人为这个协会买艺术品,10年后这些作品会被重新卖出,利润会返还给画家。

几年后,毕加索搬进了新公寓,从工作室可以看到圣心大教堂。他的房间里有精美的铜丝床、水晶,也有破旧的胡桃木,他甚至让难民住在工作室里。毕加索坚持吃鱼肉、蔬菜和水果,并开始节食,喝的水比红酒还多。他很少出门,最高兴的事是周末诗人雅各布和亚波里拿留来看望他。

△一位游客驻足欣赏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右图)

1906年至1907年,毕加索创作了轰动一时的抽象主义代表作《亚威农少女》。1908年,毕加索受塞尚的影响,开始创作立体主义。他把客观事物打散,再按方、圆、三角等几何图形重新组合成立体构成的画面,色彩弱化,只限于灰色、褐色和棕色。当然也有由复杂色彩构成的油画作品。总之,从多个角度展示物体的体积和深度。在毕加索漫长的艺术生涯中,还有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但无论怎样变化,他始终保持着三大特点:立体主义形式分解法、形象艺术和儿童画的象征体系。

1914年的一次拍卖会上,毕加索表现洗衣船生活的作品《流浪艺人之家》,以11500法郎成交。1914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向法国和俄国下了最后通牒。8月1日,法国进行抗战总动员。住在洗衣船里的人,有的去参军,有的离开了这里,最终永远地分开了。

1973年毕加索去世以后,从分散在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品里,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作品,让人们看到了毕加索最隐秘的一面。那就是毕加索爱女人,爱女人的身体,爱女人身上的特点。在这些色情画中还可以看到毕加索一生中的主要女人:两任妻子,四个同居情妇,还有其他的就难以数清了。毕竟,毕加索20岁初到巴黎时,就说过:“爱的女人无处不在。”

毕加索 《坐在扶手椅里的女人》

为什么是巴黎

可以与毕加索相提并论的是亨利·马蒂斯。他是法国野兽派的代表,他的画室坐落于巴黎圣米歇尔大道19号。自1895年至1907年,马蒂斯在那里度过了他12年的创作生涯。

与毕加索的自由放纵不同,马蒂斯总是很严肃,不苟言笑。他的家人除了妻子和女儿没有别人,也很少有娱乐生活。他代表了贫民阶层优雅的一面,两人都曾过了一段时间节衣缩食的日子。但是马蒂斯却能把家打理得很好,他的夫人能做非常美味的炖牛肉。

△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 供图/Gaopinimages

马蒂斯比毕加索年长12岁,两人相识后,马蒂斯对毕加索总有一种父亲般的情怀,但两人也曾对彼此作品大放厥词。比如,马蒂斯对毕加索立体主义的开山之作《亚威农少女》完全不屑,大骂这是对现代艺术的嘲弄与亵渎。而毕加索也年少气盛,同时又对这位比自己早成名的长辈心怀嫉妒,把他看作自己艺术上的劲敌,他曾说:“与我相比,马蒂斯不过是个少妇。”而马蒂斯也曾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和毕加索一起展出,就像和一名癫痫病人走在一起。”不过,在内心深处,毕加索对马蒂斯还是充满敬畏的。他说:“没有人比我更仔细地研读马蒂斯的作品,也没有人比马蒂斯更深地了解我的作品。”

如果说毕加索对马蒂斯又恨又爱,那么对萨尔瓦多·达利,则更多的是对西班牙同乡的帮助与支持。

达利6岁时想要做一名厨师,8岁时他梦想成为拿破仑,20岁时他想做自己。于是,一天清晨,达利按响了毕加索家的门铃。两人由此相识,达利告诉毕加索,去卢浮宫前,他想先来这儿看看。毕加索非常开心地接待了他,给了他一些钱,还推动一些组织捐钱帮助这位来自故土的年轻艺术家继续创作。

在巴黎,来自各国的艺术家齐聚一堂。当时,曾有过一句著名的话: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和法国。那么为什么会是巴黎?

△电影《午夜巴黎》中,独自在巴黎街头漫步的主人公因搭上了一辆路过的马车,阴错阳差地穿越回1920年代的巴黎,结识了海明威、毕加索、菲茨杰拉德、达利等艺术家。

美国作家乔治·威克斯在1969年出版的《美国人在巴黎》中分析:“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巴黎是一座特别的城市,当时其他国家如英国或美国,正遭遇着他们自己的问题,一个驻足于过去,一个被现代科技影响,法国却是一个自然舒适的地方,而巴黎是法国最好的城市。她兼具着现代与传统,她接受变化,却又不被改变,所以,她能为艺术家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背景……巴黎是先锋的,能为所有艺术家的创作实验提供国际化舞台……”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描绘了那些超越于空间和时间的想象城市。巴黎似乎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没有虚拟,拒绝同化,骄傲地回避着与时共进。从过往到今昔,在各个方面,包容承载了人们的渴望。

原标题为《巴黎“异乡人”》

| 好文精选 |

《除了鲜花、音乐和面包,没有更好的方式以欢庆死亡》

《史上最强“铲屎官”》

●●●

以上内容由《世界遗产地理》整理

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世界遗产地理》纸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