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黑塞:纪念黑塞逝世57周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赫尔曼·雷 永远的黑塞:纪念黑塞逝世57周年

永远的黑塞:纪念黑塞逝世57周年

2024-05-28 15: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有如白云

浮游天际,

洁白、美丽而遥远

如妳,依莉莎白。

云朵远扬,

妳几乎不曾挂怀,

然而白云穿过妳的梦

走入幽暗的夜晚。

远扬而闪耀着银光,

不断远去

白云之后

妳有着甜蜜的乡愁。

这首诗并未推陈出新,不像年轻的霍夫曼斯塔(Hugo von Hofmansthal)或是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将诗的语言张起、涌动地填满——那是古老德国的浪漫森林,艾亨多夫(Joseph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的号角响起,莫里克(Eduard Friedrich Mörike)的温柔芦笛回荡在草原上。但是就在这些渴望的语调里有其奇特的精纯,当时就已经让一些人侧耳倾听。这期间,黑塞的激情已经逃离书店,游走在街上直至深入意大利,不时写个一两本书,没有人注意到他。不期然地,《新评论》(Neue Rundschau)和费雪出版社(S. Fischer)才刚出版他的第一部小说《乡愁》,他忽然名闻遐迩。从前黑塞诗作中令我们这少数年轻人感动的音色,如今滚动着感染许多人。这种渴望之纯粹,受到高特佛列德·凯勒(Gottfried Keller)熏陶的散文(想解释这般成功的广泛效应就无法避开这些因素)情绪上一定的德国性,感受中的温和力量,所有热情的谨慎压抑。那种日耳曼感觉,正如汉斯·托马(Hans Thoma)的画所传达出来的,好比那幅描绘少年拿着小提琴坐在月光下,那种纯粹感受到的、温柔的,出自真实日耳曼渴望所作的画。让人年轻时感到非常愉悦,却在往后无论怎么看都感觉有些困窘。黑塞接下来的小说,《车轮下》、《罗斯哈德之屋》(Roβ halde)以及几部短篇小说都保有这种温柔纯净,使黑塞非常受到欢迎。我们大可以称之为德国中产阶级叙述艺术的典型。

2

如今,可能有人以为游子已经满足了他的渴望,从前穷苦的书店助手如今坐在波登湖畔自己的房子里,妻子和两个活泼的孩子陪在身边。有个花园,有艘小船,著作等身,而且享尽文学与世间美誉,他大可以恬静舒适地过日子。但奇怪的是:他越被外界填满,他就越失去平静。这个怪人的内心就越鼓胀、摇动、翻搅。渐渐地,曾经那样苍白、德式感性的渴望,转变成一种深刻的、普遍的人性骚动,整个心神有某种烦躁追寻的激动。最初从一些小征兆感觉到这个人未曾停留在他自己内心以及成就里,察觉他一直想要某些基本的东西,他——借用歌德对真正的诗人的评语——是那些经历多次青春期的人其中之一,永远重新开始青少年时代。这将他从坚固的房子拉上旅途,牵引到印度,然后他突然开始变成画家,做哲学思考,甚至自己进行某种苦修——那些躁动,想从一个诗意、情绪性的灵魂转变的意志,最终变成灵魂的状态,成为整个人的痛苦激情。

这样的转变当然不是随即清晰可见。过渡时期那几年里的美丽短篇小说集当然是最纯粹的叙述散文,《克努普》(Knulp. Drei Geschichten aus dem Leben Knulps, 1915),浪漫世界孤独的迟来者,在我看来是德国不朽的作品,是一幅史皮兹威格(Carl Spitzweg)浪漫风格的画作,同时充盈着纯净的音乐,有如一首民谣。然而就我个人的感觉来说,在赫尔曼·黑塞那些理所当然非常非常受欢迎的小说里总是有种退缩的谨慎,某些敏感的顾虑。在灼热燃烧的问题上方闪闪发光,好似——我只能这样表达——用音韵使问题远离,用以诗意加以覆盖。正如大部分其他伟大的德国作家,他并未造假,不曾刻意呈现虚伪心理——不管是史提夫特 (Adalbert Stifter)、史托姆(Theodor Storm)或是其他浪漫派作家从来都不会这么做。他们只是未曾道出完整的现实,只是因回避现实显得感官性而不太诗意的地方。这般怯懦的(可以尊敬些说:这些羞怯的)转头回避,在史提夫特或是史托姆最好的小说里,或是在黑塞那些年的大部分作品当中。这种知晓却不想直视只是减少了但依然存在,因为他们缺乏决绝的意志而未将现实连同自身背负起来,反而在最后一刻将作品披上浪漫的面纱。在黑塞本人身上已经看到成长的男子,在作品里却依旧看到渐远的青少年,只敢用浪漫、诗意的眼光看着这世间。

接着战争爆发——虽然不想事后赞扬战争——整个时代气氛的高压却逼出许多人的决心,也推动了黑塞内心的突破。当时他的一生崩解:早已失去明亮的屋舍,婚姻结束,孩子远离;独自在一个倾颓的世界里,被推回对德国与欧洲的破碎、浪漫信仰里,他必须重新像个籍籍无名的人,以新的原点再度开始创作。出自对本质重大移转的宏大感受,为了将他的命运完全更新,也为了再次展开生活,他当时做了一件事,而这件事在可预见的时间里,在德国没有任何知名的作家敢这么做(却是毕生中该尝试的):他的新时期的第一本著作并不在本名的安稳障蔽下出版,而是完全匿名,以一个无足轻重的笔名发表(注:即爱米尔·辛克莱)。突然间,无名小卒辛克莱的小说在文学圈却掀起波涛:这本黑暗、沉郁得出奇的书标题《彷徨少年时》,以奇特的故事分歧、深入灵魂黑暗面的手法描述一个年轻人的故事。初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我就想到黑塞,却未猜测他可能就是作者。我觉得这个辛克莱是个自成一格、初出茅庐的作者,某个读了许多黑塞作品的年轻人,却在心灵认知和少见的正直方面更胜黑塞。因为辛克莱的作品完全没有那种迂回,没有心理学的那种曲折弯转,相反地是个对生命奥秘更敏锐的作者,以全知的警觉钻探而出。心灵体验的水色,早先以柔和的粉彩颤抖着悬浮在黑暗的命运之上,此时却让位给感官性、温暖的色调。而当我两年后得知辛克莱正是黑塞的笔名之时,我最初的惊讶转为敬佩。这样的黑塞是个崭新的黑塞,走向自己,那个真正的、已是成年人的黑塞,再也不是那个梦想家。

3

今日看来,这条界限是很清楚的,而且深入黑塞的最隐蔽的根器。不仅这过去的温和旁观者的困境变成了刁钻而吸纳黑暗的人的困境;内在风暴从这个人张口说话的嘴边将每一丝感伤用微风吹走——完全变成无法掌握的,观看之间在瞳孔里是另一个人的、了然的眼光。秘密越来越包围看不见的艺术家的蜕变,言语无法穿透的蜕变。在画家身上比较显而易见,因为可以从感官察觉,好比画家去了一趟意大利或是首次遇到某个大师,在长久的追寻之后,突然间在笔下出现光影、空气或颜色的秘密,有如他们的艺术正值某个时期的开展。作家身上的这类转变比较不容易碰触到,只有神经可以感觉到这转变。如果黑塞今时今日描绘一棵树、一个人或是一幅景色,我根本无法解释为何他的眼光、语调如今变得不一样,说不出为何比较丰满、充满韵律也更清晰,无法解释何以一切更真实、更贴近本来面貌。但是如果再读一次那些偶成的书,好比《辛克莱笔记》(Sinclairs Notizbush)或是《漫步》(Wanderung)这两本附了黑塞自己水彩画的书,然后和他年轻时的散文诗笔法比较,两本的文字都是丰盈有力,唯有丰盈才能达到简约;从前的躁动还在其中起伏,只是伏得更低。然而目前为止这个崭新的黑塞所呈现最成熟的、最丰富的、最特殊的,是他的《克林梭尔最后的夏天》(Klingsors letzter Sommer),在我特意的审视下,认为这是新散文当中最重要的一本书。黑塞在此完成少见的转变:注视变成魔法,在黑暗中创造出自身灵魂力量的颤抖磷光,凭借着它照亮秘密。这成团闪耀的光芒,没有比这涵盖得更周全又温暖。生命变成是命定而具有魔性的,一种触电的气氛,从它们本身的力量发出堕落的光芒。画家克林梭尔生命图像里的梵高色彩被刻意转化成散文,这最足以显示赫尔曼·黑塞走过的道路——从汉斯·托马,这黑森林理想主义、直线条的画家诗人变成执迷的颜色魔法师,变成黑暗与光明永恒的狂热激辩。如今他越觉得这世界难以理解、多变、充满神秘、神奇、混乱而崩解,这知者就越稳定而清澄地处于自己内在;散文奇特的纯净,传达这些无法言喻的状态的手法之高超,使得黑塞如今在德国文坛占有特殊地位。而这个文坛却只是尝试以混乱的形式,在尖叫与迷醉之中来描述、反思强权。

黑塞最近的作品也充满这样的笃定和简约,如他的印度诗歌《流浪者之歌》。黑塞的作品直到目前都渴望着向世界提问,在本书当中他首次尝试提出解答。他的寓言并非高傲或智慧教育性质的,而是从容呼吸的观察:在对人的精神道路几近朴实的描述之中,他的风格是有史以来最清晰、透明、无瑕的,而此人在没有信仰和信仰之间越来越趋近自身。在《克林梭尔最后的夏天》的晦暗忧郁和紫色矛盾之后,本书中的不安摇摆着变成某种急促:似乎在其中到达一个阶段,让人远眺望进世界。但是我们感觉到:这还不是全部。因为生命的根本不在于静,而是在于动。想要贴近生活的人,必须固执于恒常的精神漫游,坚持内心恒常的不安,漫游的每一步同时也是接近自己。我在德国文学圈子里少见如黑塞这般的当代诗人。在天赋方面,黑塞原本不比他人受到更多赐福,也并未因天生的热情而钻进现实的魔力里,而是逐步穿过深刻的不安而接近自己,比他年轻时期所有的友伴更深入地触及这个真实的世界,并且继续超越自己的声名和普遍大众的喜爱。今日他的界限尚无法完全定位,他最终的发展性也无法论定。然而肯定的是,如今这样向着内在,同时断念却又坚持转变的所有文学作品是来自黑塞的笔下的,能拥有最高道德性以及我们的爱。我们看到是一个年过四十的作家,在为他的大师成就感到惊讶之余,还能够也应该带着有如面对初生之犊一样的期待。

一九二三年二月六日,初刊于维也纳《新自由媒体》

相关图书

《流浪者之歌》

[德] 赫尔曼·黑塞 著

柯晏邾 译

2019年4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答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成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伽摩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世俗的一切,来到河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那最绝望的一刹那,他突然听到了生命之河永恒的声音……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评论家,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以《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荒原狼》、《流浪者之歌》、《玻璃球游戏》等作品享誉世界文坛。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本期编辑 | 斑比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方微店购买《流浪者之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