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人民政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赣榆文化花园怎么样 赣榆区人民政府

赣榆区人民政府

2023-09-19 21: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美丽富饶的海州湾畔,有一片古老而丰腴的土地,千百年来,人们傍山牧猎,靠海耕作,享山川之饶,受渔盐之利,这里,就是江苏省赣榆县。

作为共和国古老的县份之一,长期以来,赣榆的建县年代一直漫漶不清。最具权威的大型工具书《辞海》,在赣榆条目下注解为“汉置县”。自此,赣榆为汉置县的说法几成定论。

“赣揄距”、“赣揄得”墓志瓦片

但是,1982年第3期《文物》杂志发表的《秦始皇陵西侧赵背户村秦刑徒墓》却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据史料记载,为修建骊山陵,秦始皇征发全国刑徒及奴隶最多时达78万人。秦始皇死后,为了不泄露陵墓的秘密,参加修陵的刑徒全部被活埋。1979年12月,陕西省秦陵考古队在位于骊山北的秦始皇陵刑徒墓出土一批陶文残片,载有兰陵、平阳、赣揄、东武等标志着死者贯籍的县名。其中两块瓦片上有“赣揄距”、“赣揄得”字样。这说明,修筑陵墓的征夫队伍里,就有来自赣榆的能工巧匠;较绝大多数刑徒幸运的是,赣榆籍刑徒却死后留名。“赣揄距”、“赣揄得”虽然是残缺陶片,但它一改《汉书》以来历代史籍关于“汉置赣榆”的错误记载,它标志着赣榆县早在2200年前的秦朝就已经经济繁荣,建筑技术先进,倍受朝廷关注。

[史志学者刘传贤:1988年我与盛志良先生专程赴陕西,拜访了陕西省秦始皇兵马俑考古研究所所长程学华老先生,他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程老十分肯定地告诉我们,赣榆是秦置县,完全可以定论。因为秦代墓志的特点是人名之上直冠县名,赣榆作为秦代废分封、设郡县时的首设之县,毫无疑问。]

秦朝统一六国后,赣榆归属琅琊郡管理。当时赣榆境内制盐、造船、铜铁冶炼、砖瓦烧制及百工匠作,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一批能工巧匠被征召修建秦陵,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赣榆作为地名、县名,以文字实物形式见之于秦代,但是出土瓦片上是手字旁揄,今天是木字榆,虽然音同,字义却大相径庭。

[史志学者葛永明:现在存在故宫博物院的汉代一方县令印叫赣揄令印,它上面赣揄的“揄”也是提手旁。后来在山东博物馆,我们又发现了《琅琊古印十二枚》,其中有三枚是有赣榆县的。一枚是赣揄令印,一枚是赣揄盐官印,一枚是赣揄马丞印,其中的“揄”字也是提手旁。我们历史学界有个说法,“孤证不立”,但现在有三证,就可以证明,最起码在汉代以前,赣揄的“揄”字是提手旁,而不是木字旁。]

那么,在秦朝以前取“赣揄”二字作为县名 源起于什么,寓意何在?后来又是何时演变成”赣榆”的呢?

[史志学者葛永明:在全国2000多个县和县级市当中,赣榆是仅有的几个尚未搞清楚县名来历的县域。在1980年以前,我们解释的赣榆县名来历有多种说法,其中有贡榆说,贡羽说、子贡之榆说等等。我们今天的研究结果,从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院王大友先生和我们连云港市原博物馆馆长刘洪石先生研究结果来看,赣榆地名来源于古代天文中心。]

这也就是现在被大多数专家学者一致认同的“天文中心说”。高伟,连云港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考古工作近30年,他曾对连云港市云台山脉发现的 38处东方岩画和古星象图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考证,认为这些天书就是远古赣榆先民留下的遗迹。

[连云港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高伟:这一组岩画现在叫做东方古星象岩画,我们当地老百姓和全国目前公认的叫“东方天书”,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将军崖岩画,同时也是我们赣榆先民,也就是东夷人在这个地方祭拜、祭祀场面,反映的是原始农业和当时的图腾崇拜,说明我们的赣榆先民、我们的东夷先民、东夷人在8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种植农业,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了,因为有了农业的发展、就要了解天气、了解星象,在对天体的了解基础上来指导农业。]

人面,禾苗,星系。几千年的时空,就是以这样固态形式出现在这些带有灵性的石头上,让我们看到了东夷先民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生动图解,看到了远古赣榆的一处精神家园。

[高伟:最早赣榆县县治位置就在云台山的那个地方,后来经过多少年慢慢迁移过来的。就是这样一个东部沿海的地方大面积的发现了古星象岩画。说明当时这个地方是大环境下派到东方来观测天象的中心。因为观测天象要到最东边,最早看日出的地方。这个都是我们东夷先民的科技成果,研究天体、观测天象的成果。]

秦始皇陵刑徒墓出土了“赣榆距”、“赣榆得”的残缺陶片,连云港云台山脉发现了远古赣榆先民留下的东方岩画和古星象图,藤花落史前遗址绽放着远古赣榆的文明曙光,赣揄县名的原义究竟是什么呢?

被国家列为“2000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藤花落史前遗址位于连云港经济开发区中云乡境内,外城面积约14万平方米,内城面积约4万平方米,发现奠基坑、灰沟、房址、水稻田等遗迹200多处,出土石器、陶器、玉器以及炭化稻米等动植物标本2000多件。据专家考证,那里应该就是赣榆先民—东夷少昊氏族后裔 句(gou)芒氏族的故城,是史前东夷文化的代表作之一。

[文化学者郝海洋:东夷文化是我们上古传说时期产生的中国一个影响比较大,它是属于史前文化。当时中国形成了三大集团,一是以黄帝、炎帝为首的华夏集团,一是以太昊、少昊、蚩尤为首的东夷集团,还有以祝融为首的苗蛮集团。这三大集团成为中国上古时代的分布状况。东夷文明主要是北起辽河流域、朝鲜半岛,南到长江口,整个中国沿海地区,创造出中国最早的海洋文化。而赣榆县这地区在古代就是东夷文化的一个发祥地之一,是东夷文化当中的一个亮点,最著名的成就就是对天文的观测和海洋文明的创建。]

随着文物发现和科学考古的日益深入,我们逐渐感受到了赣榆先民的生活与智慧,以及那个远古时代绽放的文明曙光,赣榆得名的考释,也越来越接近于统一。

[史志学者葛永明:赣榆古代先民他是以“章”,也就是“赣”的右半部分,以“章”为氏族族徽,也就是代表本氏族的图腾,当时生活在今天的云台山地区,他的工作主要是观测天象运行的规则,然后以契刻的方式把它记录在石头上,然后形成了一个天文中心。]

中国的象形文字,起源于原始先民的模拟刻划。赣榆的揄字,就是少昊氏族用于记录观天测日时创造的象形字。

    [书法家黄来斌:考古学上发现章字的古写体是一个复体象形字,它由五层意思组成,分别为太阳运行、测量风向、眼睛观测、日出东方和根植厚土。]

 [古文字“揄”字,左为手,右上是人,人下三横,下为月字,右边为刀。考古专家刘洪石先生认为,月字是测量太阳运行的量天尺,三横表示刻度。表达的完整意思是:人手里拿着刀具,在契刻着观天的记录。”]

这样,赣和揄这两个字的原字原义搞清楚了,按照考古专家刘洪石先生的说法,赣揄县名的原义,就是东夷氏族观天测象的中心。

[史志学者葛永明:总而言之,一个以“章”或“重”“童”为自己族徽的一个氏族,它从事着用手来进行契刻观测天象这样一种动作行为,就称为一个“揄”字,然后就形成为“赣”和“揄”这两个名词,由这两个名词就逐渐演变成一个地名。]

 [高伟:当时这个地方属于沿海,到海边了,所以这个地方观测天象是最佳的位置,日出第一个看到,在山上,日落又是最后一个看到。人当时是依赖大自然的,征服不了大自然,对大自然不了解,一开始对天象是崇拜天体,把天体作为神,但随着长时间的观测,他们也感觉到了规律,一年四季的变化,白天的太阳,晚上的月亮以及北斗等,这样渐渐琢磨出规律了,有了规律的出现指导农业发展,某一个季节播种、某一个季节收割,来指导农业发展,这就是赣榆地名这种说法的客观性。]

那么源自天文中心的“赣揄”又是什么时候演变成今天的“赣榆”的呢?

[史志学者葛永明:最近汉代赣榆最早的一个县令叫鲜于璜,他的墓碑被发现了,在他的墓碑上同样写到他曾当赣揄县令,这个揄字也是提手旁,就更加证明了,在汉以前,赣揄的“揄”字是提手旁。那么为什么赣揄的“揄”字到汉以后成为木字旁呢?这是来源于《汉书.地理志》,从《汉书.地理志》的时候,就把赣揄的“揄”字写成木字旁了,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榆”字。]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独特的历史文化诞生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几千年前的赣榆疆域和现在有什么区别呢?

[史志学者葛永明:汉以前,赣榆的疆域,南至郁州,北至纪鄣。郁州就是指今天的云台山地区,在上古时期我们赣榆的先民就居住在云台山地区。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秦置赣榆县,赣榆县当时的县治就在郁州。汉代在我们现在的连岛苏马湾立了一块界石,这块界石是目前我国为止,发现最早的行政区划的界石。所以说当时的赣榆县南界就应该在今天的连岛苏马湾。北界纪鄣,纪鄣是一个古城,我们旧志和新编赣榆县志都有记载,这个古城已经沉到大海里去了,它的大约位置在今天柘汪海口以东。南北长100多公里。]

这些阳光下的星象岩画,黄土里的古城遗址,还有那些发现和没有发现的远古文物,都在向后人述说着一个个秘密,吸引着我们不断去探访、去挖掘那些早已沉落在黑暗王国的历史记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