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百问】郑和下西洋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赛典赤赡思丁 【海丝百问】郑和下西洋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吗?

【海丝百问】郑和下西洋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吗?

#【海丝百问】郑和下西洋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吗?|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先:郑和原姓马,他的先祖是阿拉伯人赛典赤赡思丁,他们于元初由西域徙居云南昆阳州,因功任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向上滑动阅览

郑和是在明初被掳而充当内宫太监的,后因靖难立战功,明永乐初赐姓郑,人称“三保太监”。

郑和铭记着自己回民的血统,曾率领第五次下西洋的船队在泉州停留,他专程到泉州灵山伊斯兰圣墓行香做礼拜的。

因为在阿拉伯穆斯林族裔心中,泉州灵山伊斯兰教三贤四贤圣墓和沙特阿拉伯麦地那城的穆罕默德圣墓、伊拉克纳杰夫城的阿里圣墓一样重要,认为泉州灵山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郑和是否前往礼拜未见史籍记载。

杜安沙为突厥、波斯语混合的名字,表明其为伊斯兰教的圣裔。

杜安沙的父亲赛典赤乌马儿元末任福建平海行中书省左丞,其官衙在泉州,故杜安沙生长于泉州,卒葬于泉州。

由于赛典赤赡思丁于元太祖西征时,率千骑以文豹白龙迎降,故得到重用,其子孙亦世袭爵位。

显然,郑和与泉州有一种天然的血脉联系。

其次,郑和船队招募了大量包括泉州籍人在内的船员。

向上滑动阅览

蒲寿庚的后代蒲和日因熟悉和精通阿拉伯语言及阿拉伯风土人情被郑和委以重任。

运用中央集权制调集的南北沿海卫所官兵,原本都有海上的经历。

他们的父兄不少就是民间海洋活动群体的成员,明初被编入军籍应役的。

福建海岸区域是宋元远洋海舶制造、通洋人才辈出之地,郑和出洋基地选择福建的长乐,应是修造装备船只、招募火长、水手、通译等综合因素的考量。

没有发达的海洋生产力为基础与航海技术人才的储备,短期内组建一支2万多人远涉沧溟的水军,是办不到的。

再次,郑和乘坐的宝船,是宋元时代远洋船舶的改进型,精密的罗盘针、丰富的航海知识,都是宋元时代船家的积累。

罗盘针

向上滑动阅览

郑和下西洋主力船队的活动范围没有超出宋元船家已知的东西洋海洋世界,但分船队为寻找新的贸易点,则有了新的开拓,扩大了对印度洋沿岸特别是东部非洲海岸的认识。

葛儿得风(在今索马里东南角的瓜达富伊角)、哈甫泥(今索马里的哈丰角)、须多大屿(今索马里东北的索科特拉岛)、抹儿干别(索马里的马雷格)、木骨都束(索马里摩加迪沙)、卜剌哇(索马里的布腊瓦)、慢八撒(肯尼亚蒙巴萨)、马林地(坦桑尼亚的基尔瓦基西瓦尼)等地名大部分在前代图集中并无记述。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通过郑和的远航,对东非的地理认识较前有新的发展。

成书于宣德年间的《郑和航海图》。该图起自南京,最远至东非的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绘有沿途的海域、岛屿、港口、居民点、礁石、浅滩等,列出自太仓至忽鲁谟斯针路56线,自忽鲁谟斯回太仓针路53线。

所录约500个地名,外国地名约300个,是《岛夷志略》所录外国地名的约三倍。

所附《过洋牵星图》四幅,提供了当时的船队如何利用天文导航的实例,具有相当高的科学价值。

可以说《郑和航海图》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海洋地理知识的集合。

郑和下西洋亦给朝贡体制中附搭贸易的传统以存在的空间,在停泊间隙,船员便直接与当地商民或分别到其他港口交易,既解决沿途淡水和食物补给,又收购回程宝物、商货,展示国家海上力量,而不掠土殖民,促进了停泊港贸易的繁盛,打开东西方海上交往的新局面。

马六甲因作为郑和船队的中转、补给基地,兴起为南海与印度洋间贸易的枢纽。

红海与印度洋贸易业因郑和分船队的到来更形活跃。

郑和船队所经的南海和印度洋海岸地区留存的遗物遗迹和传说,显示这历时28年的和平之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