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硕鼠》运用到“赋比兴”了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中的《硕鼠》运用到“赋比兴”了么

诗经中的《硕鼠》运用到“赋比兴”了么

2023-12-18 00: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楼:匿名用户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是“赋”,直接铺陈其事.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比”,以硕鼠比喻贪婪的奴隶主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同时也是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里是兴中带比

诗经魏风硕鼠用了赋比兴 中的 哪些手法 30

2楼:杨柳风

用到比的手法

这首诗是《诗经》中少有的几篇纯乎比体诗之一。比体诗的特点是全诗“以彼物比此物”,诗中描绘的事物,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描绘的形象没有独立的意义,而是以打比方来表意说理,通过“咏物”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观点。这首诗着重描述令人憎恶的偷食老鼠,但一望而知,是比喻不劳而食的剥削者。

通过这个比喻,把剥削阶级贪婪、残忍、寄生的本性,以及人民的反抗意识,作了集中、形象的表现。

什么是《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并各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3楼:匿名用户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类比,比喻。(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如今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举例】

赋:例1.《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译文:采了又采车前子,采呀快去采了来。采了又采车前子,采呀快快采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一枝一枝拾起来。采了又采车前子,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提着衣襟兜起来。采了又采车前子,别好衣襟兜回来。

例2.《无衣》,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

比:例1.《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例2.《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

兴:例1.《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译文:风雨交加冷凄凄,鸡儿寻伴鸣叽叽。终于看见君子归,烦乱心绪怎不息?

风狂雨骤声潇潇,鸡儿寻伴声胶胶。终于看见君子归,相思之病怎不消?

风雨连连天昏蒙,鸡儿报晓鸣不停。终于看见君子归,心里怎能不高兴?

例2.《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一个貌似忠厚老实的男子,假借“贸丝”的名义来到心仪的女子家中求爱,单纯的女子被他的甜言蜜语骗住了,不但喜欢上了他,还不辞劳苦,远送他“涉淇”,情意缠绵地请他不要着急生气,约他秋天前来订婚迎娶。

扩展资料

1.诗经的历史价值

《诗经》实际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历史,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其涉及面之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全部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

后世史学家的史书叙述这一历史阶段状况时,相当部分依据了《诗经》的记载。如《大雅》的《生民》等史诗,本是歌颂祖先的颂歌,属祭祖诗,记录了周民族自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到周灭商建国的历史,歌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等的辉煌功绩。

这些诗篇的历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们记录了周民族的产生、发展及灭商建周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记载了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大迁徙、大战争等重要历史条件,反映了周民族的政治、经济、民俗、军事等多方面情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料。虽然这些史料中掺杂着神话内容,却无可否认地有着可以置信的史实。

《诗经》的民俗价值也显而易见,包括恋爱、婚姻、祭祀等多个方面。如《邶风·静女》写了贵族男女青年的相悦相爱;《邶风·终风》是男女打情骂俏的民谣;《郑风·出其东门》反映了男子对爱情的专一。

这些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表现各种婚姻情状的诗篇,综合地体现了西周春秋时期各地的民俗状况,是了解中国古代婚姻史很好的材料,从中也能了解到古代男女对待婚姻的不同态度和婚姻观。

《诗经》中不少描述祭祀场面或景象的诗篇,以及直接记述宗庙祭祀的颂歌,为后世留下了有关祭祀方面的民俗材料。如《邶风·简兮》中写到“万舞”,以及跳“万舞”伶人的动作、舞态,告诉人们这种类似巫舞而用之于宗庙祭祀或朝廷的舞蹈的具体状况。

更多更正规的记录祭祀内容的诗篇,主要集中于《颂》诗中。如《天作》记成王祭祀岐山,《昊天有成命》为郊祀天地时所歌。这些诗章充分表现了周人对先祖、先公、上帝、天地的恭敬虔诚,以祭祀歌颂形式,作讴歌祈祷。

反映了其时人民对帝王与祖先的一种良好祈愿和敬天畏命感情,从中折射出上古时代人们的心态和民俗状况,是宝贵的民俗材料。

4楼:空城淡忘微阳

(1)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①《国风·豳风·七月》通篇采用赋的手法,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该句的白话译文为::夏历七月,“大火”恒星向下行,九月把裁制寒衣的工作交给妇女去做。周历一月大风触物发声,二月凛冽。

没有衣服,如何过完这一年?三月修理耜类工具,四月抬脚踩耒耜等耕田。偕同我的妻子和孩子,送饭到那农田。

田畯看到农民在田里劳动非常高兴。

②《国风·卫风·氓》中也采用了赋的手法,如“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该句的白话译文为::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

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见到我反而笑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2)比就是类比,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

①《卫风·硕人》中,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该句的白话译文为: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颈似蝤蛴真优美,齿若瓠子最齐整。额角丰满眉细长,嫣然一笑动人心,秋波一转摄人魂。

②《国风·郑风·有女同车》中,描写姜姓女子的美丽时,“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该句的白话译文为:体态轻盈如飞鸟,珍贵佩玉泛光芒。她是美丽姜姑娘,举止娴雅又大方。

(3)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

①《国风·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蕡其实”和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三句都以桃花起兴。

②《诗经·陈风·月出》中,每章第一句以月起兴,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该句的白话译文为:月亮出来多明亮,美人仪容真漂亮。身姿窈窕步轻盈,让我思念心烦忧。

扩展资料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2)诗经的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

它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赋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比兴,或者起兴后再用赋。

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相得益彰。

(3)诗经的比就是类比(赋比兴中比的意思是类比,不同于网络上流传的比喻,其中类比与比喻的详细差别请另行查询,这里不作赘述)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体或情感,借一个事物作类比。

一般说,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

(4)诗经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参考资料

5楼:匿名用户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例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例2: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

例1:《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

例2:《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

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

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

例1: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

例2: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

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诗经》中的赋、比、兴3种艺术表现手法都是什么

1楼 中地数媒 赋 比 兴是《诗经》的3种艺术表现手法,与风 雅 颂一起,合称为 诗经六义 。所谓赋,朱熹说是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也就是直接陈说 所谓比,朱熹说是 以彼物比此物 ,包括我们今日所说的比喻和比拟,所谓兴,朱熹说是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如《周南 关雎》先写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离骚中比兴手法的运用与诗经中的有何区别

1楼 匿名用户 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在离骚中进一步发展为独特的意象,即 香草美人 意象群 2楼 董晋菅鹤轩 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与《诗经》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离骚的比兴手法与诗经的比兴手法有何不同...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段的理解

1楼 匿名用户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诗的原型,多是四言诗。共分风 雅 颂三部分。风是十五国风,里面是民间歌谣,是了解先秦的重要依据。雅颂是帝王之歌不再叙述。 赋是铺陈,也就是陈述。 比是比喻。 行是先言它物,再引起要歌咏的物。如孔雀东南飞的开头。 2楼 踏梦裂影 1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