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读书笔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资本论章节概述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书笔记|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是一个专门用来做《资本论》读书笔记的栏目。

从中学的时候就有读《资本论》的打算,当时买了企鹅社的《资本论》英文全三卷,但很可惜,一直就放家里了,现在也不在身边。一直到现在,终于有空,又打算开始读了,就偷懒买了iBook上的英文版方便阅读,全三卷,E-artnow出版社,2018年版,ISBN “978-80-268-9286-1,https://books.apple.com/us/book/the-capital/id1378890459。如有版本差异欢迎指正。不贪多,每次更一小节,争取一周能两更。具体内容表现形式为总结概述,重点地方会放英文原文以及个人的翻译,红字则是个人对此的理解批注。

在此感谢我的初中政治老师林老师,在我们没有中考压力的时候,在课上给我们系统的讲解了马克思主义下的人类发展简史,形成了我初步的三观。欢迎在评论区理性(但用不着平和)讨论!

================分割线====================

在进入正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作者序。这应该是第一版德文版作序的英文翻译。马克思主要是讲述了自己在著书时的目的,本书的结构,以及将使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其中特别提到了“The physicist either observes physical phenomena where they occur in their most typical form and most free from disturbing influence, or, wherever possible, he makes experiments under conditions that assure the occurrence of the phenomenon in its normality 物理学家观察物理现象,要么是观察最典型的、不受外界干扰时的现象,要么是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一个保证现象的普遍性的实验”。这就是非常典型的科学研究方法:建立简化模型,找出其中的共性与普遍性。这应该也是所谓“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的由来。然后马克思又提到基于这个原因,在当时,由于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最发达的国家,也就成为了最典型的研究对象。至于如果存在一些由于是英国才会有的特性情况,这些情况在欧陆国家(比如德国)不会出现,马克思的回应也很简单“De te fabula narratur!” [It is of you that the story is told. – Horace]。说出你的故事,对你的国家进行特性分析。所以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是在对当时的研究对象——英国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力图总结出一般规律。而我们则是如同做物理题一样,利用这些一般规律,再加上本国特性,来讲述一个关于本国的故事。而规律也自然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社会的理解,而被加以修正和补全,就如同物理学的发展一样。其它部分在此不再概述,欢迎同志们加以补充。

============分割线=====================

第一卷: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程(原文是the process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但我觉得capitalist翻译成资本家感觉不太对,领会精神吧)

第一部分:商品与货币 (Commodity and Money)

第一章:商品(Commodity)

第一节:商品的两个要素:使用价值(use-value)和价值(value)

(价值的本质(substance of value)与价值的尺度(magnitude of value))

是非常基础的一节,让我们了解了本书所要用到的一些基础概念,以及马克思对其的定义。其意义差不多就如同“位移、速度、加速度”之于整个运动学体系。而商品,在资本主义世界里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东西。商品的积累象征着财富的增加。因此马克思将最初的研究对象放在了商品上。

什么是商品?商品被定义为在人之外的,由于其拥有的某些性质而对人类有用的东西。这个有用可以是物质上或精神上的。但我们不用去考虑商品对人类“有用”的途径,我们只要知道它对人类有用就好。因此在省略掉对这一途径的观察之后,商品就仅剩下两个衡量标准:质(quality,这玩意能用来干什么)和量(quantity,这玩意有多少)。

一件物品的功能(utility)赋予其使用价值。但使用价值不是空虚的。“Being limited by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modity, it has no existence apart from that commodity. (使用价值)不能离开商品之外而存在,它被限制于商品的物理性质之内”。“When treating of use value, we always assume to be dealing with definite quantities, such as dozens of watches, yards of linen, or tons of iron 当交换使用价值的时候,我们总会被认为是交换一些确定数量(的商品),比如几块手表,几尺麻布,或者几吨铁”。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使用价值是严格绑定于实际的商品之上的,是具体的,甚至具体到每一个确定的物品。也因此,使用价值只依赖于使用者,只在被使用或者被消耗时才被实现。而使用价值由于是物质的、具体的,它们的存在与多寡,决定了社会财富的多寡。使用价值组成了社会财富的本质。所谓实业兴邦,国家财富终归是看它能拥有的产品种类与数量。即便现代社会有着各种“虚拟”“数字”产品,它们依然是依托于某些物质实体(硬盘、网线、服务器),对人类产生某些用途的产品。此外,使用价值还是交换价值的物质载体(material depository)。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后面会不断折腾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交换价值本质上是一种数量关系,是用一种使用价值交换另一种使用价值时的尺度。交换价值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但它又是商品的一个内禀属性。接下来,马克思举了一个“x 个黑鞋油,y个丝绸和z个金子”之间的交换关系,本质是想说明不同性质之间的商品既然可以进行交换,那么必然存在一个等量关系,使得x 个黑鞋油=y个丝绸=z个金子。那么就必然存在另一个东西,使得x 个黑鞋油=y个丝绸=z个金子=t个这个东西。我问过数学系的同学,他表示当这个关系网的元素个数大于2时,总能证明当a=b时,存在c,使得a=b=c. 当然了,我们现在都知道这个东西被称作一般等价物,或者说货币。重点来了,这个“东西”不能是任何商品的物质属性,因为总会有些商品拥有这种物质属性而有些没有,那就不足以作为一个普遍标准。因此这个东西必须是抽象的,且蕴含在所有商品里的属性。既然是抽象的,那就和使用价值没关系了,因为使用价值必然是物质的。因此在刨除掉所有这些物质属性之后,商品的共性只有一个:“that of being products of human labour 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人类劳动又是多种多样的,不同门类的劳动生产出不同的产品,还是不好比较,所以要再抽象,再化简,一定要使得交换等式成立。接下来的结果只有一个:all are reduced to one and the same sort of labour, human labour in the abstract 所有东西(不同门类的劳动)都化简成了同一种劳动,抽象意义上的人类劳动”。这就是我们中学政治讲到过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就是蕴含在所有商品里的,可以用来互相比较的“价值”。它也是交换过程中唯一可以用来衡量数量关系的尺度。而使用价值,我们可以认为是抽象的人类劳动与物质实体的结合。它是人类以抽象的人类劳动改造物质世界的结果。

那么“价值”要如何定量呢?由于价值的本质是抽象出来的人类劳动,因此唯一适合的标准就是时间,劳动时间(duration)。马克思为了防止杠精,还专门抛出了一个问题:“那磨洋工的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岂不是比勤快的工人生产出来同样的产品有着更多的价值?因为工时更长。”马克思的回答是,既然已经考虑抽象出来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那么就要抹除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The total labour power of society,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sum total of the values of all commodities produced by that society, counts here as one homogeneous mass of human  labour power, composed though it be of innumerable individual units 蕴含在全社会总体商品生产之中的总劳动力,应该被认为由极大量的个体,每个人又都有着一个同一性质个体劳动力,由它们的总和来衡量的。”简单点说,就是全社会劳动者取个统计平均值。因此,以这种定义下的劳动力来计算,得出来的生产每一个商品的劳动时间,就被称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mount of labour socially necessary, or the labour time socially necessary for its production)。蕴含有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商品,具有相同的价值。这个论断非常重要,很多听起来很tricky的论断都是基于这一基础的。当然了,您要是不认为商品交换的价值依据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本书也就不必看了。

商品的价值依据既然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只要工艺不变,工人不变,人类科学技术水平不变,大环境各种条件都不变,那理论上来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不会变,商品的价值也不会变。但我们都知道,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所有这些条件都是随着时间与空间在不断变化的。马克思接下来举了两个例子:从时间上,农民付出同样的劳动时间,丰年的产量就是比荒年的高;从空间上,同一时期内,矿工付出同样的劳动时间,富矿的产量就是比贫矿高。当然,就更不用提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幅缩短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比例关系:劳动生产力越高,单一商品蕴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价值也就越低。反之亦然。所以我们讲物以稀为贵,不是因为物品本身稀有才贵,而是因为人类为了找到它或者生产出它所付出的劳动时间很长,它才具有了更高的价值。虽然两个听起来差不多(东西稀有所以找起来费劲),但价值蕴含的主体完全不一样(一个是蕴含在商品的物质属性里,一个是蕴含在抽象的人类劳动里)。再白话一点,贵不是因为稀有(物质属性),而是因为难找(人类劳动)。这俩绝不能混淆。

在这一节最后,马克思提出了一些“非商品”的情况。一些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东西,比如空气,未经开垦的处女地等等。它们有使用价值,但它们都是自然就有的,并不含有人类劳动,没有价值,不构成商品。如果一个小生产者完全自给自足,那么他的产品虽然也蕴含了人类劳动,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使用价值,但也不具有价值。因为价值(或者说交换价值)只有在交换过程中才能被体现,而且这种交换必须是自由的等价交换(交税交租不算)。在这里,马克思点出了商品以及商品交换的本质:“To become a commodity a product must be transferred to another, whom it will serve as a use value, by means of an exchange (一个产品)要成为商品,它必须是要通过交换手段来交给另一个人,对这个人产生使用价值”。也因此,如果一个东西没用(物质上&精神上,反正就是各种意义上都没用),它也不成为商品。

总结一下:这一节就如同教科书第一章第一节一样,总是会先抛出来一些本书最基础的概念和定义,相信大家经过了中学和大学的政治课后,多少已经对这些概念有了点了解。重点就是商品的两个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物质的,价值是抽象的。通过抽象出无差别人类劳动这一概念,规定了价值的衡量标准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实这里已经开始有了价值与使用价值二者相对独立而又相对依存这一辩证关系,后面的章节应该会详细展开。如果大家对于马克思提出的概念以及定义有不理解或者不赞同的地方,欢迎讨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