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产管理论文(精选5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资产管理理论的观点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精选5篇)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精选5篇)

2024-06-26 13: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流动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规模的扩张、业务领域的扩宽,服务功能的扩大,同业竞争的加剧,尤其是网上银行的兴起、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这些变化对于当今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的改革有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其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步比较晚,虽然近年来其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异,体现在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比较单一,经营管理体制落后,资产负债管理手段落后、利率变动风险大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水平,提高竞争力,规避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对此,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相关理论入手,通过整理四大商业银行指标数据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管理的建议。

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

该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建立初期,完善和成熟于20世纪40年代,该理论强调将经营管理重点放在资产业务上,主要通过对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满足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和经经营业务的发展,该理论演进了三个阶段: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二)负债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银行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不必要保留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可以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方式,扩大从借贷市场上借款的渠道和途径,满足多样化的资产需求,同时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三)多元化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资产管理理论过于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忽视了赢利性;而负债管理理论解决了赢利性,但是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该理论认为需要通过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共同管理,才能达到商业银行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协调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发展进程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步较晚。1984年以前,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下的信贷资金体制,银行的资金由国家分配。

1985年起,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实行实贷实存管理体制,把资金与规模分开,实行信贷规模和资金双向控制的管理体制。

1987-1994年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994年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对资本和资产风险权数做出了暂行规定,根据一般国际惯例和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规定了9项指标,标志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实施。

199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公布了《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的通知》,该通知对94年通知的资产负债比例指标进行修订,主要补充了境外资金运用比例、国际商业借款指标,增加了六项监测性指标,并把外汇业务、表外业务纳入考核体系。

1998年1月1日起,取消国有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各商业银行在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管理体制。

2000年来,随着我国监管机制不断向新巴塞尔协议靠拢,各商业银行开始学习国外管理经验,开始引入缺口管理、持续期管理等模式,采用先进全面的资产负债管理手段提升我国银行业经营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现状

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能力,其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己经逐步建立了一套以比例控制为主的管理体系,反应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质量、市场风险以及资产赢利性。近几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开上市,为满足上市披露、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要求,更是需要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现通过对07-09年四大商业银行六项资产负债管理比例指标的考查,进一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现状。

(一)流动性指标

表1:2007-2009年四大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情况

流动性资产

流动性负债

资产流动性

2007

2008

2009

2007

2008

2009

2007

2008

2009

中国工商

银行

653960

957818

1002602

2440149

2876330

3265805

26.80

33.30

30.70

中国银行

11387

14870

18214.44

34929

30470

40208

32.60

48.80

45.30

中国建设

银行

5881

6967

8485

42924

43607

58865

13.70

15.98

14.41

交通银行

4858

7174

6953

17947

18106

24986

27.07

39.62

27.83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发展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一旦一家银行发生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就可能导致银行破产倒闭。流动性不仅直接决定着单个银行的安危存亡,对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稳定都至关重要。

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都发生了流动性危机,迫使大批银行倒闭清算,以致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由此可见,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金融经济稳定威胁极大,必须加以重视,加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二、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演变与发展

流动性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流动性管理被商业银行视为资产负债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重点。早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侧重于资产的流动性管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流动性管理又逐渐过渡到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平衡流动性管理等几个阶段。

1.资产流动性管理阶段

(1)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是最早的流动性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多为短期资金,所以银行的业务应集中于短期的、自偿性的贷款。商业贷款理论提出了满足银行流动性与进行资金配置时应考虑资金来源的性质与结构,但缺陷也显而易见:一是银行资金配置过多的集中在盈利性较低的短期贷款上,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二是没有考虑短期贷款的偿还能力也是相对的,一旦遇到严重的经济衰退,即使是短期贷款也可能无法收回。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大量银行就是由于存户挤提和贷款无法收回而倒闭。

(2)资产转换理论

1930年代大萧条后,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资产转换理论开始流行。这种理论强调银行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保持一定的具有流动性的非现金资产为流动性需求做准备。当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超过银行所持现金时,可将这部分资产迅速变现以保证其偿付能力。资产转换理论突破了商业贷款理论对银行资金运用的限制,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增加了盈利性。但也有其缺陷:一是持有过多的流动性资产不利于银行盈利能力的发挥;二是变现流动资产的能力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最终也可能影响到流动性预期目标的实现。

(3)预期收入理论

二战后,西方各国经济复苏发展,产生了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长期性资金需求,在此背景下,出现了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取决于其预期收入,而非贷款期限的长短,银行据此开发了中长期分期还本付息贷款。预期收入理论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促进了银行业务多样化,但也增加了银行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尤其在整个市场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会大大增加银行的风险。

综上,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是和当时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相关联的。资产流动性管理战略是一种较保守的战略,规模较小的银行通常实施的是这种管理方式。

2.负债流动性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现,给商业银行传统稳定的资金来源带来很大的冲击。在这一巨大的筹资压力背景下,商业银行开始改变以往的以资产管理为主的流动性资金配置策略,而转向以负债管理为主的策略。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强调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流动性,其核心是商业银行由被动负债转变为主动负债,积极从事金融工具的创新开发,开拓资金来源,通过借入资金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减少流动性资产的储备量,将资金更多的运用于盈利性较高的资产,从而提高其盈利水平。

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提高了银行筹集资金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增加了银行的收益,但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一是负债流动性管理所依托的是货币市场,而货币市场对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十分敏感,一旦市场出现振荡波动,银行可能无法在市场上筹借到资金;二是货币市场对筹资者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变化也极为敏感,当银行陷入财务危机并因此对资金的需求最为迫切时,市场却可能不再愿向困境中的银行提供流动性了,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就可能演化成流动性危机。

3.平衡流动性管理

从上述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的分析中可看出,前者储备流动性具有较高的成本,而后者依赖借入的流动性又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1980年代出现了一种折中的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吸收了前两种管理策略的精华,又克服了其缺陷,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银行经营管理更科学。平衡流动性管理是一种相机抉择的资金管理方式,要求商业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情况,通过对银行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协调管理,达到银行经营目标的要求。其基本思路是将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划分为预期的流动性需求和突发的流动性需求两部分。对预期的流动性需求,一部分以资产方式储备,一部分可通过与往来银行或其他资金供给者事先达成的信用安排来解决;对突发性的流动性需求,则由短期借款来满足。期限远一些的流动性需求须加以规划,在需要时,可通过将部分资产变现来满足流动性,也可通过主动负债,如创新存款工具等方法来满足。

随着社会经济与金融制度、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银行业务的开拓、金融工具的创新,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方式还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力求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基础上增加盈利能力的、更加符合现代经营理念的管理方式。流动性管理已经成为实现金融经济平稳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

参考文献: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合约理论:资本结构;企业价值;分配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3-0021-05

一、引言

自莫迪利亚尼和米勒(Modigliani&Miller,1958)提出MM定理以来,资本结构就成为公司金融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之后,研究者们开始分析激励机制对资本结构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詹森和麦克林(Jensen&Meckling,1976;Jensen,1986)提出,股本过高的企业因为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而容易产生管理层努力不足而挥霍有余的情况。这是因为企业对于外部权益资本没有定期支付回报的义务,企业经营产生的现金流可由经理人“自由”支配。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资本结构通过影响现金流分配来影响公司价值。但在现实中,尤其是技术发展速度极快的知识经济中,公司现金流具有不可预见性或不可描述性,这就对公司价值造成了极大的波动。

本文以信息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资本结构、分配激励机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二、理论回顾与模型假设

(一)理论回顾

现代公司金融理论起源于MM定理(Modigliani&Miller。1958),它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在没有税收、激励和信息问题的理想世界中,企业的融资方式与价值无关。由于这一理论缺乏对现实世界的很好描述,因而在过去几十年中,公司金融的很多研究都试图找出MM定理中缺失的部分。研究者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税收问题和激励问题。实际上,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则放在了后者。

詹森和麦克林(Jensen&Meekling,1976)认为,企业的价值受管理层行为的影响,负债能够使管理层减少或者不消费额外津贴,从而提高企业价值。但是在债务水平很高的情况下,负债对管理层会产生过度激励的作用,因此企业的最佳债务――权益比率应在这一点上:防止经营者消费额外津贴的边际收益等于其从事风险行为的边际成本。詹森和麦克林的这一理论被经济学家们称为理论。大量文献研究的成果表明,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是为人提供最优的激励计划。

无论是MM定理还是詹森和麦克林的理论,均认为企业的现金流是固定的;前者将现金流的要求权分为股权和债权,而后者提出了现金流的分配权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但是,他们都没有将决策权或控制权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考虑进来,而这恰恰是金融合约理论的核心因素。金融合约理论认为,尽管合同的缔结方不能事先确定应该为怎样的决策(因为未来事件很难预期和描述),但他们可以事先选择一个决策制定程序,即当企业有偿付能力时,股东拥有决策权;而当企业处于破产状态时,债权人拥有决策权。阿洪和伯尔顿(Aghion&Bolton,1992)提出了一个模型,当企业处于投资者盈亏平衡线以下时,应由投资者掌握控制权;当企业处于投资者盈亏平衡线以上时,应由企业家掌握控制权。控制权的这种分配方式对企业家会产生一种正向的激励作用,因为一旦失去偿付能力,企业就会被债权人接管。哈特(Hart,2000)在吸收了茨维伯尔(Zwiebel,1996)、伯格洛夫和塔登(Berglof&Thadden,1994)、德瓦特里庞和梯若尔(Dewatripont&Tirole,1994)的研究思想后,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数字模型,表明短期债权人拥有与股东完全不同的目标函数。因为企业的留存利润是给股东的,而不是给债权人的,所以债权人干预的激励更强。由于干预成本的存在,外部人的多样化对管理者施加的压力更大。

从以上理论文献中我们发现,学者们对企业价值的认识是一个由静态到动态不断深化的过程,即从假设企业的盈利能力是给定不变的,发展到承认管理层行为影响盈利能力,再发展到承认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决策权或控制权的分配。

(二)模型假设

在对公司价值的度量上,我们没有采用股票的市场价格信息,而是采用净现金流作为研究的因变量,因为现金的生产能力是衡量一个公司价值的根本标准。我们发现影响科技型企业价值(现金流)有两个重要因素。首先是低负债的资本结构使大股东和管理层缺乏适度的债务激励。负债率低是由科技企业高风险的行业特征所决定的,债务融资很容易对管理层和大股东的投资行为产生过度激励(Jensen&Meckling,1976)。但是我们发现,长期负债对于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具有正面作用,说明长期负债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管理层和大股东输送资金的行为。其次是控制权向大股东倾斜对于科技型企业的价值有反向作用。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讲,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普遍大于物质资源,由于预期现金流的不确定性更大,管理层更应该掌握公司控制权。但是,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会导致管理的低效或无效,在缺乏有效激励和监管的情况下,还有可能造成管理层和大股东的相互勾结,并通过投融资活动进行利益输送。

本文对股东控制权、债权以及管理层激励、成本与现金流之间存在的关系建立如下模型:

C0=β0+β1(SDAR)i+β2(LDAR)i+β3(FSHR)i+β4(AFSH)i+β5(MSH)i+β6(ME)i+β7(MI)i+β8(MP)i+εi (1)

C1=β0+β1(SDAR)i+β2(LDAR)i+β3(FSHR)i+β4(AFSH)i+β5(MSH)i+β6(ME)i+β7(MI)i+β8(MP)i+εi (2)

C2=β0+β1(SDAR)i+β2(LDAR)i+β3(FSHR)i+β4(AFSH)i+β5(MSH)i+β6(ME)i+β7(MI)i+β8(MP)i+εi (3)

C3=β0+β1(SDAR)i+β2(LDAR)i+β3(FSHR)i+β4(AFSH)i+β5(MSH)i+β6(ME)i+β7(MI)i+β8(MP)i+εi (4)

在自变量中,SDAR为流动负债率、LDAR为长期负债率,这两个变量表示债权对公司价值的影响;FSHR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表示控制权在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分配对公司价值的影响;AFSH为第一大股东性质的哑变量,0表示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1表示第一大股东为法人股,2表示其他;MSH为管理层持股的哑变量,以考察管理层激励与公司价值的关系,0代表管理层没有持股,1则反之;ME为管理费用主营收入比,是成本的变量,以考量成本对公司价值的影响;MI为经资产化处理的主营业务收入,代表市场环境的影响;MP为经资产化处理的主营利润,以考察利润与公司价值的关系。

在因变量中,C0为总净现金流;c1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C2为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C3为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了消除公司间的规模差异,各因变量均作了资产化处理。β1-β6为自变量系数、β0为常数项、ε为误差项。

三、数据处理

为了更好地验证模型,本文对样本进行了仔细筛选,最后以沪深两市84家信息产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在先期研究阶段,我们随机选择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中传统制造业公司60家,行业涉及汽车及配件、家电、纺织服装、食品、日化、化工、石化、钢铁、有色、化纤、造纸包装、机械、建材、建筑、电气设备等消费品、原材料和投资品制造企业。我们将信息产业公司样本期的现金流与传统行业进行了比较,统计检验量

接下来我们构造多元回归模型,以探索影响信息产业公司价值的因素到底有哪些。表3-a、表4分别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为了增加模型的稳健性,我们在表4中将因变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总资产比、投资活动现金流总资产比和筹资活动现金流总资产比。在表3-a中,长期负债率的均值为4%,表明信息产业公司对权益资本的偏好;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均值为36.62%,如果将30%视为取得控制权的持股比例,这一数字一方面说明了股权分布的相对集中,另一方面表明管理层剩余权受到股东控制权的限制。表3-b为自变量频数统计,第一大股东性质为企业法人的占47.6%、为国有的占46.4%;管理层持股的公司约占30%,表明股权激励在信息产业中并不普遍。在表4中我们发现,除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均值为正外,投资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均值都为负,使得总现金流均值呈现负值。这表明信息产业上市公司的投融资活动没有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增长。

四、实证结果及其讨论

(一)实证结果

1、自变量与净现金流间的关系

从表5中我们看到,在拟合优度检验中,R2=0.115,调整后的R2=0.020,说明回归效果并不理想;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中,F=1.214,相伴概率p>10%,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显著。在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中,t值的相伴概率均大于10%,表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差。

2、自变量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间的关系

在拟合优度检验中,R2=0.224,调整后的R2=0.141,表明回归效果一般;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中,F=2.707,相伴概率p

3、自变量与投资活动现金流间的关系

在拟合优度检验中,R2=0.210,调整后的R2=0.126,表明回归效果一般;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中,F=2.499,相伴概率p

4、自变量与筹资活动现金流间的关系

在拟合优度检验中,R2=0.195,调整后的R2=

0.109,表明回归效果一般;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中,F=2.271,相伴概率p

以上各统计结果中,VIF值均小于10,表明各变量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在残差分析中,各方程的D-W值均接近2,说明残差序列具有独立性,各方程残差序列亦符合正态性、线性性、随机性等要求。

(二)对实证结果的讨论

控制权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是本文研究的重要问题,我们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高对公司价值具有负面作用。公式4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B值为-0.001,与筹资现金流比负相关,说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可能进行资金输出。伯尔顿和塔登(Bolton&Thadden,1998)认为,股东集中股权来监督经理人违反了证券市场的初衷,证券市场的建立就是为了让每一个投资者可以在每一家公司投入小量资金,从而避免公司的个体风险。现在要达到监督的目的,必须让一些人持有少数公司很大的股权,这样,他们就没有多样化。拉波塔、德一西拉内斯和施莱弗(La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1999)做了不同国家的跨国比较分析,发现在投资者保护弱的国家(像拉美国家)方面,控制权溢价(control premium)就很高,表明小股东预期大股东会与经理人联合起来剥夺他们的利益。虽然大股东治理模式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还难以说清,但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讲,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普遍大于物质资源;由于预期现金流的不确定性更大,管理层更应该掌握公司控制权。但是,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会导致管理的低效或无效,造成公司价值的下降。公式4中管理层持股的B值为-0.036,与筹资现金流比负相关,表明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机制没有发挥作用。在缺乏有效监管和充分信息披露的情况下,管理层很可能与大股东合谋,进行利益输送,破坏公司价值。

公式3-a中主营利润比的B值为-0.207,与投资现金流比呈负相关,表明利润越高的企业,投资效率越差,证实了自由现金流的存在。经济学家们总是将自由现金流问题与管理层相联系。管理层通过对外投资,占用了本应该向全体股东分红的资金,以实现自己的私人收益(Aghion&Bolton,1992)。自由现金流问题不仅反映了管理层激励机制的缺位,而且还暗藏着另一个问题,这就是大股东利用市场缺陷与管理层勾结,共同侵占小股东利益。因为在法律上,企业没有定期定额为股东支付回报的义务,企业现金流的可验证性很差,所以企业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逃避分红。

对于科技型公司而言,长期负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分为两方面。首先,公式3-a中,长期负债的B值为-0.360,与投资现金流比呈负相关关系,负债的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其次,信息产业公司的长期负债率显著低于传统制造业公司,说明技术型公司对权益资本的偏好。信息产业公司的这种资本结构与其高风险的产业特征――技术更新速度快、产品生命周期短、未来现金流波动大――密切相关,因此,要求收益稳定的债务融资显然不适合技术型公司的资本要求。更为重要的是,高风险项目利用债权融资,尤其是银行借款,会对大股东和管理层造成过度激励。因为一旦投资成功,银行只获得固定回报而大股东和管理层会享有超额收益;如果失败,大股东和管理层会通过侵占、挪用小股东权益,到达“拆东墙,补西墙”的目的。

在公式4中,长期负债率的B值为0.414,与筹资现金流比正相关。长期负债对价值的正向作用来自两方面:首先是长期负债带来的现金流的增加,其次是负债对管理层产生的正向激励作用。哈特(Han,2000)认为,财务结构的多样化能够影响企业的价值。一个拥有全部控制权的单一股东对于管理者可能会不够强硬,其原因在于干预是有成本的,尽管干预可以没收留存利润,但这些利润的总回报率为正。因此没收留存利润的收益并不是很高;相反,短期债权人具有完全不同的目标函数,企业留存利润是给股东而不是给他的,所以他进行干预的激励更强。在我们的研究中,长期负债的作用比短期负债显著,其原因可能是长期负债的金额更大,对管理层具有更大的约束作用。

五、结论

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历来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合约理论出发,以我国信息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发现:低负债的资本结构使大股东和管理层缺乏适度的债务激励;而长期负债对于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具有正面作用,说明长期负债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管理层和大股东输送资金的行为;控制权向大股东倾斜对于科技型企业的价值有反向作用,表明在缺乏有效激励和监管的情况下,管理层和大股东可能会相互勾结,通过投融资活动掏空上市公司。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资本运营,内部监控系统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平能化集团)是2008年12月5日由原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两个中国500强企业联合重组创立的一家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拥有平煤股份和神马股份两家上市公司。中平能化集团根据重组后产业的上下游关系,依照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原则,重新规划产业布局,确立了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4大核心产业和煤电、现代物流、高新技术、建工建材、机电装备5个辅助产业协同发展的“4+5”产业新体系。

经济总量的大幅跃升,发展质量的显著提高,要求企业强力推进组织结构调整、专业化重组,加快提升管理水平,管理体制实现战略转型。目前,中平能化集团已经完成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三级管控体系,但进一步激发体制活力,提高运行效率和质量的任务仍然很重。要深入分析、加强研究,进一步优化整合机关总部、产业群、经营单位的职能定位、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发表论文论文网,真正形成资源配置优化、职责权限明确、管理流程科学、执行高效顺畅、对外反应灵敏的体制机制,确保。中平能化集团化优势充分发挥,确保各业务单元经营活力不断增强。要加强产、供、销、人、财、物等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对各种资源的配置和运用能力,切实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特别是对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要加强集中管控,实现有效监管。深化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构建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针对管控范围大、要素流动快的实际,运用信息化、自动化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平台,适应做大做强的需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严格决策程序,重点强化对重大经营行为的风险管控,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本文主要探讨一下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内部监控系统的设计,完善的内部监控系统是资本运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资本运营组织保证体系的设计;二是资本运营监控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组织保证体系的设计

(一)资本运营职能分析与分解

所谓资本运营职能分析与分解是指在明确资本运营总职能基础之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其分解成为边界明晰的各项分职能。进行资本运营职能分析与分解是设计资本运营有关机构及其相互权责划分、业务关系的基础。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资本利用率,实现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这就是资本运营的总职能。总职能的实现要通过两个层次的资本运营,即基础资本运营和高级资本运营。基础资本运营即是生产经营,也称资本的内部积累,它通过资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循环流动而产生增值。资本循环流动的质量和效率越高,资本增值的速度也就越快。而高级资本运营包含三项子职能,即存量资产重组、筹资经营和投资经营,它通过资本的筹集、资本的兼并、收购、联合、重组来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和企业资产配置的优化,从而增大企业资本规模和资产规模,最终实现资本的最大限度增值。资本运营的职能分解可以用图1来表示。

图1 企业资本运营职能分解图

(二)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组织保证体系设立

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权责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各经营管理层的经营权限划分是设计资本运营组织保证体系的重要依据。

下图即是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组织体系示意图(图2):

图2 企业资本运营组织体系示意图

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组织体系各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解释如下:

(1)股东会是资本运营某些重大事项的最终决策者。包括公司外兼并、收购、联合、分立、国有产权转让、发行股票、发行公司债券等。

(2)公司董事会是公司资本运营中心发表论文论文网,包括制定发展战略规划、进行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资产管理与经营。具体可设下列四个委员会承担上述职能:

①产业发展规划委员会。根据企业集团化、多元化发展战略,结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制定各产业的发展规划,既包括中长期规划,也包括决定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

②投资决策委员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统一安排投资项目,决定投资方向、投资规模和具体投资模式选择。

③筹资决策委员会。根据企业的资金需求,在保持资本成本最低和资本结构合理的前提下,对筹资组合、规模等的决策,包括企业利润分配方案的决定。当然,如筹资涉及到出资者的重大利益,还必须经过出资者的最终批准方可执行。

④资产经营和管理委员会。除了负责企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对集团公司、经理层、子公司董事或股权代有等履行资产经营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外,对企业资产的重组方案进行决策。当企业有必要实施兼并、联合等资本运营重大活动时,该委员会有权成立临时兼并联合领导小组对具体方案进行决策。

(3)资产运营部

负责集团公司资产(含股权)处置管理,制定资产处置计划,组织编制和实施资产处置方案。负责产权交易管理,履行产权经纪职责,协调产权交易相关单位的关系,开展相关产权交易行为。负责集团公司兼并与收购管理,组织兼并与收购方案编制、经济分析与评估、实施,股权转让或受让项目综合管理等工作。负责集团公司对外长期投资管理,组织编制投资计划和年度投资预算,组织投资项目的调研、交流、策划、谈判、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估、实施,办理投资项目出资手续等。

(4)财务处(包括内部银行或财务公司)。现代生产经营管理的中心是财务管理,财务处因此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企业筹资经营和投资经营的具体管理执行机构,而且通过制定财务预算、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和成本费用管理、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为企业高层次资本运营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财务处还是基础资本运营(即生产经营)的中枢发表论文论文网,通过监控整个资本流过程,降低资本成本,提高流动效率,以达到促使资本最大增值的最终目标。当然,资本运营还需要生产管理、销售管理、技术管理等机构的广泛参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资本运营管理不同于分公司,它只能通过资本纽带关系,通过委派董事长或董事等决策机构人员来间接进行管理,使其资本运营符合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而不是直接干预其日常经营活动。

二、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监控体系的设计

(一)资本运营监控指标体系设计指导思想

资本运营监控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是既能对企业资本运营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又能考核和评价企业资本运营的实际业绩。因此,必须做到全面、科学的有机结合。

实施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的企业资本运营具有双重目标,即实现规模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标和实现利润最大化与资本最大限度增值的目标。因此指标体系中必须首先有反映此两类目标的指标。另外,企业经营管理者资本运营能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相应指标体系中必须有反映资本运营能力的指标。还有,每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下而上都会受到威胁,要发展必须有稳定和安全作保证,所以在指标体系中还必须考虑企业安全性指标。综合起来,中平能化集团资本运营监控指标体系就包括六大类:规模经济实力指标,规模扩张速度指标,投入产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

(二)资本运营监控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1)规模经济实力

企业规模经济实力是企业经营规模实力、市场竞争能力的表现。主要有2项指标:

①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行业销售收入

②利润占有率=利润总额/行业利润总额

这两项指标反映了企业在行业中位置和作用。

(2)规模扩张速度

企业规模扩张速度反映企业的规模增长速度。主要有5项指标:

①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②资产增长率=期末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

③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

④利润增长率=本期利润总额/上期利润总额

⑤对外投资增长率=本期对外投资/上期对外投资

(3)投入产出能力

企业投入产出能力反映了企业资源利用状况。主要有2项指标:

①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②成本费用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4)盈利能力

企业盈利能力反映企业最终经营业绩。主要有3项指标:

①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②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

③销售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净额

(5)营运能力

企业营运能力反映企业资产周转达的快慢,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产利用效率的体现,也是经营管理者资本运营能力的体现。主要有4项指标:

①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②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③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④总资产周转达率=销售收入净额/资产平均余额

(6)偿债能力

企业偿债能力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高低发表论文论文网,又反映企业利用负债从事经营活动能力的强弱。主要有4项指标:

①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②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③营运资金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

④已获得利息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流动资产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品牌资产 差异化竞争 动态性 价值模型

中图分类号:E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079-03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品牌资产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由于它具有获取超出产品本身价值的能力,从而得到愈加重视。主流品牌资产研究主要着力从消费者层而和企业层面来阐述品牌资产的生成发展。基于消费者角度的品牌资产理论用基于消费者的溢价支付意愿作为品牌在市场价值上的反应。而基于企业角度的观点则认为,品牌资产根本上取决于企业对于品牌运营管理能力,而非消费者的意愿。这两方面存在较大偏差的观点使得的品牌资产的评估与管理面临着统一量化困难,含义界定模糊的障碍。笔者对前人品牌资产:研究作如下综述:

(一)品牌资产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目前品牌资产主流定义为:一种超越生产商品所有有形资产之外的价值(Kellell993)。可以明显看出,学术界在品牌资产是品牌促使消费者溢价支付的能力的反应这点不是达成共识的。笔者认为,目前对于品牌资产评估‘j管理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层面:理论研究层面和经验研究层面。这两个层面是按照研究方法属性划分的。

1 品牌资产理论研究层面的三个视角。(1)财务的观点。分析品牌带来的溢价、超额市场份额和销售收入,以及超额股东价值等。其方法可分为基于财务会计要素和基于财务和市场要素,如英特法(Interbrand)、金融世界评估法等。但就品牌资产的累积成长路径来看,是以企业股东利益为中心,忽略了品牌与消费者关系这一核心。(2)消费者的观点。评估品牌牌强度,分析消费者对品牌的熟悉程度、忠诚程度、品质感知程度,消费者对品牌的联想等,是基于消费者心智的主要方法,如品牌资产趋势(Equlhend)模型、品牌资产引擎(Brand

EquityEngine)模型等。这个视角的研究基于消费者的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驱力的分析,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诸如生产企业这样的其他流通环节品牌经营能力对于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形成的隐性驱力。(3)品牌成长观点。品牌延伸和品牌资产之间的互动相关性是推动品牌发展以及公司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从品牌资产的成长阶段性路径来分析,这种角度是基于品牌资产的自我积累和扩张,忽略品牌资产的生成根本来源――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原始市场驱力。

2 经验研究层面重点在品牌资产测度和品牌延伸。代表性的有,Sinmn和Sulleran提出宏观和微观品牌资产测度模型,但这种模型没有基于企业,局限在生产领域,忽略消费者为核心的市场销售领域。Mahajan,Rao和Srivastava的品牌资产测度模型则将品牌属性作为被消费者在全面态度和喜好结构中利用的唯一类型的消费联想,这也局限在了消费者的认知方面。Swait et aI,(1993)提出了“平均化价格”(EP)的品牌资产测评方法,其首次引入心理测量方法,实验研究牢牢基于选择理论,但局限性依然体现在品牌属性的单一性上面。

综上评述,可以明确一些共有的局限性,一是,品牌资产评估方法到目前为止未获得一致共识,且无论采用何具体方法,品牌资产评估都只能是相对局部合理而无法做到绝对整体准确。二是,影响品牌资产的因素是多方面也非确定的,评估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三是,品牌资产价值生成与成长涉及流通领域多个环节,涵盖物流、智能流、资金流等层面,当下的研究又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

(二)流通领域中的差异化竞争

狭义上的流通领域则是消费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运动过程,由售卖过程(W-G)和购买过程(G-W)构成。本文中的流通领域主要指的是狭义的流通概念;本文所说的(品牌相对应匹配的)消费品就是产品,包括商品、服务等。因此,流通领域就至少包含了生产企业、中间物流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这三个大的基本环节。

差异化竞争(Divetsifted Competition)是将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可以通过如产品设计、技术、产品功能、顾客服务、商业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等方式实现。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市场细分和个性化服务来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是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中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在竞争战略中的一种体现(Michael E.Porlet)。简而言之,就是在差异化的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将差异化的供给作为竞争手段以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更进一步使得品牌效应得到强化,品牌资产得到累积增值。同时,差异化竞争已经渗透到了流通领域的各个环节,不仅仅是传统的生产制造商和批发零售商,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差异化趋势也更加鲜明。再从差异化的层面来看,实体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正逐步趋近于虚拟服务和概念的差异化竞争。

(三)问题的提出

基于以上对于当下品牌资产研究的文献回顾和对流通领域差异化竞争态势下品牌渗透情况的论述,提出本文探究主要问题:基于将品牌资产的成长路径同其对应匹配的消费品的流通阶段结合的研究视角,品牌资产的内涵的界定是否可以打破局限在部分流通领域?如果可以,那么品牌资产内涵将如何重新认识?

为更好阐明上述问题,下文将创造性的尝试建立差异化竞争的价值动态模型,并且尝试基于此模型解释品牌资产的成长机理。

二、差异化竞争动态价值模型的构建

(一)动态价值模型要素提纯与分析

1 由量到质的品牌资产模型要素的二维分析。

本文认为,动态价值模型的构建是服务于品牌资产的评估与管理的。据文献综述,目前大多的传统品牌资产评估理论大多体现了量的概念,采用的则是静态的观点,缺乏系统动态的观点。若要全而把握品牌资产价值,也需要看到品牌资产质的一方面。(1)量的静态测度。量的角度也是传统的品牌资产评估角度。是基于消费者的市场价值的反映,是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在市场货币属性资产的直观反映。从这个角度,对于品牌资产价值的测度是立足在静态的时间切面上的。另外,名义上是基于市场消费者,实质上是以企业利益为核心的。因此,对于品牌资产价值量的把握更应该理解为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市场对于显性的品牌属性的直接反映。这与科勒对于品牌资产的定义基本一致(图1)。

从图一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量的品牌资产测度是基于显性时

间横截面的静态的品牌资产涵义的界定。下面我们递进到隐性的具有时间序列的品牌资产的动态驱力因素的论述。

(2)质的动态驱力。品牌资产价值生成是具有长期性和累积性的。如果说量的维度是消费者对于品牌资产属性的直接反应,那么质的动态论述则是消费者对于品牌资产经营能力的切实反映。这种经营能力则源于企业层面的品牌经营者的品牌经营的动态核心能力。这种驱动力是隐性的,但却是品牌资产价值生成中极为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这种动态驱力的界定,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品牌资产生成动态驱力的两层维度:内生驱力与外生驱力。内生驱力亦可称为品牌文化,划分为三因子: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管理与控制能力。外生驱力则主要是指宏观政策与市场环境。由于本文主要探究品牌生成与成长系统内因素,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作为不可控因素在此不做详述。下面论述内生驱力。

学习能力是品牌资产的一种动态能力,是指品牌经营者基于自身主观能动性对品牌经营的总结与反思,对竞争对手的观察与学习,通过不断地试错与信息分析及反馈,不断识别外部环境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品牌资产内部优化的能力。根据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时,品牌经营者不可能全面周详的考虑到所有因素,做出最优化的管理决策。这就突出了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说明不断试错与信息综合处理能力的重要性。在实际品牌资产管理重则往往表现在新产品的试销、营销政策的反思、员工的内部调研等方面。

创新能力是指品牌经营者通过对周边环境的观察学习,预测环境变化趋势,并且规划出适应于未来一段时间环境发展的创新性的品牌经营政策的能力。这种能力则广泛涉及包括品牌营销策略、运营组织、产品技术研发、管理运营流程等多方面的创新。例如,保洁公司率先发现同组织中多品牌经营的问题,其首创品牌经理制,成功在其公司下发展了许多成功品牌。

管理与控制能力则是品牌经营政策的执行能力。管理的本质就是效率的提升与效果的最大化。这个驱力因子催生了品牌经营组织在品牌能力范围内,基于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所采取的财务方面的、组织管理方面的和市场运营方面一系列的品牌政策执行行为。

品牌文化是学习、创新、管理控制三因子的整合维面。综合来说,品牌经营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学习、创新和管理控制等三方面经营能力塑造品牌文化以提升创造品牌资产价值(图2)。

(二)差异化竞争动态价值模型的构建

静态与动态的品牌资产价值生成维度的分析,已经初步展现出了一个具有时间序列关系的系统化的品牌资产价值生成演变路径。这个路径包含着与品牌及其作为载体的实体产品或非实体承诺相关相系的多个流通环节。下文将品牌生成路径简化为只包含生产、物流、销售三个环节。生产后经过物流到销售作为单个路径,单个路径始于生产且止于终端消费。

1 就单个路径的多个流通环节来看。在消费品,即产品,生产环节就被赋予了商标、包装、性能、功能等品牌形象和品牌识别属性。这就使得生产领域必然是品牌资产积累的初始化环节,其对于产品的设计、技术功能以及营销理念等都是品牌资产运作的重要影响因子。在产品物流的中间环节,物流企业对于产品的管理理念和实际政策执行能力也对品牌资产的累积有重要作用。在销售终端,直而消费者环节,销售策略、销售人员的素质、销售环境、价格定位等一系列诸多因素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对品牌资产的成长起着多方向的多层而的影响。在这些流通环节中,消费者所认知到的信息的完整性、实效性、准确性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也说明了信息传播媒介的属性和环境状况在品牌资产成长路径中的地位和研究意义。2 就单个环节的品牌竞争者来看。每个环节所包含的绝不是单个企业或者是单个经营者,而是与品牌资产价值相关的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品牌自身与竞争者。品牌自身发展的内部生成系统上面已经论述。品牌竞争者作为品牌资产生成外部环境重要的一部分,其对于品牌资产的生成、评估与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源动力地位。这是因为,本文认为品牌资产不仅仅可以从品牌自身通过品牌实现市场价值量的增幅来看,更可以从市场品牌竞争者的市场价值的相对差值来反映。这种观点在对于一些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品牌公司的生产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对值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证实,在此不作详述。3 差异化竞争下势能驱动的动态价值模型。综合宏观流通链中的市场品牌竞争者角度的观点。可以从更为宏观的系统的动态层面来重新审视品牌资产的内涵和市场意义。竞争的意义在于“比较出的优势和动力”。基于辩证角度的观点,品牌差异化竞争本身就是相对运动优势的表现形式,而品牌资产则是这种品牌价值的和对落差的客观反映。就此建立起差异化竞争下动态价值模型,这种价值模型是以品牌资产相对落差为基础的。这种辩证的相对落差正是驱动品牌资产价值不断发展的势能性的源动力。(如图3)

(三)基于差异化竞争动态价值模型的品牌资产生成机理的分析

在图3所示模型中,A是不同阶段的品牌核心主体,B是相应时期的品牌竞争者的集合。Do是生产环节中形成的品牌资产市场价值反映的品牌主体与竞争者的势能,D1是经过流通环节后品牌主体与竞争者的品牌资产所形成的市场价值反映的势能,类似可认为D2是最终而向消费者的价值势能。显然,这种势能有正有负,当其为正的时候,核心品牌主体资产价值高于市场相关竞争者的价值反映,即品牌处于相对强势,品牌资产价值市场优化水平高;当其为负的时候,核心品牌主体资产价值低于市场相关竞争者价值反映,即品牌处于弱势,品牌资产价值有待优化。

这种品牌资产阶段性的势能的可正可负性正是其动态性的反应。差异化竞争促使市场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催生了差异化的资产价值,即价值势能的生成。价值势能既是品牌经营者综合经营能力的体现,也是市场消费者自身心智的客观反映,也是作为第三方的宏观市场环境影响的结果。最终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是D2,这是消费者对于可认知到的品牌信息的差异(势能)所做出的反成。这种反应是基于市场价值的变动的。消费者的市场反应、竞争集团的反应又反过来刺激之前各环节经营者的学习、创新和管理控制能力。这种反向的刺激必将导致势能的再次变动和品牌资产价值的再次变化。实际上,品牌资产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却又具有一定规律性和稳定性的市场相对势能。这就是依据差异化竞争的品牌资产动态价值模型对于品牌资产生成机理的主要分析。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通过上述模型的建立和品牌资产生成机理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对本文提出的问题作出一个更为清晰的回答。也为品牌资产的研究和市场价值生成管理等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观点。

(一)动态的系统化的品牌资产价值生成

品牌的发展不局限在流通领域的一个环节,也不局限在一个企业或品牌经营者。在实际品牌经营管理中,不仅仅要立足现阶段的品牌的市场反映情况,也要对之前所经历的环节进行总结评估。所谓前车之鉴也。不仅仅要看到自身品牌运营状况,也要对品牌竞争者的品牌运营状况进行必要的评估和论证、所谓知己知彼则百战不殆也。

(二)注重品牌经营者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品牌经营者是品牌资产运作的实际操盘手,是品牌政策制定的决策者,是品牌资产评估运营的管理者,需要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控制能力。品牌管理者的自身素质时刻影响这品牌发展。品牌发展过程中也是体现着品牌经营者的个性与能力。

(三)品牌资产价值的相对性。避免绝对化

这是与动态的观点相辅相成的。差异化造就价值势能的生成和不断变化,势能的生成又不断催动着品牌市场价值的反应和品牌政策的变化这些以运动为基础的客观体现都是辩证的,相对的。在品牌资产的评估小,要避免直接依据财务或市场单个要素评估的绝对化的局限性。更应该根据不同市场定位和竞争对象做出不同的相应的品牌资产价值评估及管理政策。这种情况下的评估才是更为精准可靠的,做出的管理决策也才是更为符合实际操作情况的。

品牌资产的评估是品牌管理的首要前提,品牌资产评估与管理成为市场营销学乃至管理与经济学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建立科学的品牌管理系统是市场营销的终极目标之一,品牌化建设与运营管理更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强有力的证明。我们也看到这个模型还有很多缺陷,有待完善和优化,如缺少实证检验、对于消费者认知的解释欠完善、价值势能的定义还需要优化等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以后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国庆,市场营销管理――理论与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余明阳名牌战略_复旦大学出版社

3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西蒙和舒斯特公司

4卫海英,王贵明品牌资产构成的关键因素及其类型探讨预测,2003(3)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