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有新的理解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二的全诗及译文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有新的理解啦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有新的理解啦

2024-05-01 13: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回乡偶书》一共两首,我们学过的课文都是选的第一首,第二首几乎是从未被选入过的。但其实,这两首诗是不可以分开的,尤其是对于更好地理解诗的含义的话,这两首诗是一个整体。一言以蔽之,这两首诗阐释的其实是三个字。哪三个字呢?是借点钱?或者是I love you?或者是算了吧?打住。说人话。三个字,一个字是:变。改变的变。两个字是:不变。不改变的不变。而且妙的是,这两首诗最突出的特点都是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中的形象与内涵前后有对比,不仅如此,这两首诗也构成了一个对比。所以,《回乡偶书》写的是很巧妙的。

第一首诗里的诗眼是“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客”这个字。为什么是这个字呢?因为这个字最有分量。为什么说最有分量呢?因为它最有内涵。它到底有哪些内涵呢?对不起,不知道。你信吗?

这首诗里的对比,是老大的作者与儿童之间的对比。客这个字呢,正是告诉读者:借家乡来找到心灵的归宿是件困难的事。人可以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我们称之为家乡,试图借此找到心灵的归宿,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落叶归根的含义。但即使你回去了,你的心是很难再回去的。虽然你一直以为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就能找到心灵的归宿,但那只是你的以为。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依然是一个过客,一个客人。甚至,正是因为你“少小离家老大回”了,才更能体会到自己反主为客的心情。因为你的心理预期与现实情况产生一个巨大的落差。本来贺知章高高兴兴地告老还乡了,本以为回到家乡后会如何如何的,结果,一个儿童的一句问话:“客官,您打哪儿来找谁呀?”一下子就让诗人愣住了:这还是我的家乡吗?是我在长安时一直心心念念的家乡吗?它其实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陌生的地方。它已经不是我的地方了,我只是身体回到了这里,家乡的人物对我已经很陌生了,这样的话,我的心还能回来吗?客,这个字告诉我们:一切都变了。而所谓的乡音不改,更突出了变化的巨大。时间可以沧海桑田,人的心也一样。还告诉我们:家乡是个哲学命题,在现实中只要一离开,就再也无法回去了。

延伸的思考是:主与客二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在家乡,人认为是家乡的主人的,可是多年之后再回到家乡就变成了家乡的客人。那么那些从未离开过家乡的人呢?他是家乡的主人吗?但毫无疑问对于外面的世界来说,他是一个客,就像诗中的儿童,他是贺知章家乡的主吗?扩大一下我们就可以明白:其实是没有主客的分别的,对于时间来说。身份的错位是时时刻刻都存在于人的身上的。生命时时刻刻都是一个各种矛盾交集的状态,只不过在某种情境下特别地体现出来而已。

诗的最后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读到这句诗的时候,大家想到什么了呢?是不是想到了高更的一幅名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个题目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在这幅名画里,高更以他巨大的消极表达了对永恒的思考,又对生命的状态的进行了消极的展现。它的画面色调冷暖对比鲜明,给人一种距离感缥缈感。最突出的是画面中人物的表情:清一色的哀伤。欣赏这幅画,给人的感受是:生命在高更的笔下仿佛没有值得快乐的地方可以展现。所以我们刚才说他是以巨大的消极来表现这幅画的。

而贺知章的这首诗呢,也同样表现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这两个问题。我们向何处去?这个问题暗含在其中,并且在《回乡偶书》的第二首中得到了回答。为什么这么说呢?“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诗,就体现了那两个问题。“客从何处来”,对应“我们从何处来”这个问题;“客”这个字,对应“我们是谁”这个问题。但这首诗与高更这幅画的感情基调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笑问客从何处来”,一个“笑”字就把尘世的那种温情表现了出来。虽然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白发苍苍,乡音未改,家乡的人已经不再认识他,他的内心对时间可能有一种巨大的沧桑感,但儿童的笑问还是让他内心有一种回到家乡的温暖。因为乡音未改,他还能听懂小孩的问话,这本身就是家乡才能给予的温情啊。“笑问客从何处来”,是个问句。那它的答案呢?很可能是这样的:你这个小屁孩儿,俺怎么会是客人呢?俺当年在这里玩泥巴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等待投胎转世呢!

这首诗写得很节制,没有任何作者的情感外露。不仅如此,而且这首诗读起来有一种幽默感,幽默感就体现在贺知章选取了小孩问话这个画面,让人觉得很天真可爱。让我们联想到贺知章与这个小孩之间一定有一场很有趣的对话。很显然是贺知章被这个儿童的问话所触动,所以才把它写进了诗中。而且历史上的贺知章确实是以幽默风趣著称的,所以他的幽默感反映在诗里也是毫不奇怪的。从这首诗的节制来看,贺知章是理性的,他很清楚自己的变化,也很清楚回到家乡会遇到的状况,所以,“笑”这个字,就让全诗没有简单地沦为对沧海桑田的感慨,哀伤,而是发现了一种生活的常态之后的达观。其实“儿童相见不相识”这个是很正常的生活现象,一个人离家太久回去后总是很遇见这种状况的。所以,虽然是儿童的笑问,其实,也是诗人的笑对人生的反映。客从何处来呢?我们从何处来呢?无解的哲学终极问题。但其实从何处来并不重要,要向何处去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所在。

第二首诗:“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也非常的简单,一看就懂。

“离别家乡岁月多”,与第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照应,意思差不多。“近来人事半消磨”补充上一首诗没有说出来的内容,就是家乡变化太大了,以前的方方面面已经不一样了。最后两句以镜湖的湖水来说明,只有它还保持不变,在春风的吹拂下依然泛起少小时的波纹。其实这两句与上一首的“乡音无改”有一种内容上的照应,因为它们都是说的不变的东西。而这首诗谈论的主题也正好是不变。

作者回到自己的家乡,感受到的是自己已经成为了家乡的客人,再也不可能找到自己所情愿的那个家乡了。时间的改变,人事的改变,一切都让作者的心灵感受到一种错位。这正是“客”这个字是诗眼的原因。而第二首呢,虽然人事消磨,自己也成老大,可是家乡毕竟有个不变的镜湖,它的湖水还和自己少小时一样。它让作者感到,宇宙中有永恒的东西存在。镜湖就代表着一种永恒。而这种永恒,正是作者之所以告老还乡以为能在家乡找寻到的东西,也正是中国传统的理念落叶归根的言外之意。家乡的面貌及人事的改变之大让作者的心有一种幻灭感,但镜湖水又让作者的心找到了一种归属感,让诗人明白:无论时间多么沧海桑田,人事多么消磨变幻,只要人心真正找到一种心灵的归宿,那么就找到了永恒。而这个永恒,正是人活在这个世上内心所一直向往与葆有的,也是人生心灵的终点,这才是我们应该去的地方。这就是对我们向何处去的一种解答。到这个境界,诗人毫无疑问,又反客为主了。其实这样说不对,到这个境界,诗人已经泯灭了主客的身份,只剩下一个真实的存在。主客,只是人为的划分,真实的存在却是不需要有任何外界人力的干扰的。无论人事如何,自己的岁月变化如何,镜湖让诗人找到了一种心灵的温暖,为什么呢?“春风不改旧时波”中的“春风”二字很关键。春风,在这里有着特殊的含义。一方面,春风本来就温暖的,因为“吹面不寒杨柳风”嘛。它让整首诗的情绪又为之一扬,不再那么低沉,变得开朗起来。另一方面,其实春风也是不变的,它与镜湖一样,也代表着一种永恒。这种永恒是温暖的永恒,正是作者心灵找到归宿的反映。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春风不改旧时波”的“波”字。波这个字在这里一语双关。既指镜湖泛起的水波,也指作者内心的波澜。一切波澜终归平静,这是人生到暮年的自然心路历程。当然,这是这首诗能让我们联想到的,也是贺知章为何告老还乡落叶归根的原因。

综上,第二首诗,拿自然与人事进行对比,突出不变。第一首拿老大与儿童对比,突出变。而且,第一首与第二首又是变与不变的对比,同时,第二首与第一首又有结构上的照应。所以,我们认为,这两首诗是不可以分开来理解的。它们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们由变与不变中写出了诗人人生暮年回到家乡后的心理波动与心路历程,这种心情可能是每个人到暮年后,由早年的漂泊他乡到落叶归根的人都要体验的。正因为如此,《回乡偶书》才值得千古流传。值得注意的是,《回乡偶书》的“偶”这个字,它表明作者只是偶然为之,并非刻意来写这两首诗的。偶然为之,却又条理分明,结构紧凑,手法统一,真的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啊!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回乡偶书二首》给我们多种阅读体验,它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变与不变,让我们联想到存在的主与客二者之间的关系,联想到人的心灵归宿问题。这些都是《回乡偶书》高超的地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啊。

本期的问题:落叶归根一直是中国传统的生存理念,在当下的社会,你对它有什么看法?

(地瓜讲堂,100%传播经典。QQ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FM,欢迎搜索“地瓜讲堂”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