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坛名嘴专访:贺炜,“贺诗人”有3点声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贺炜解说哪个联赛 中国体坛名嘴专访:贺炜,“贺诗人”有3点声明

中国体坛名嘴专访:贺炜,“贺诗人”有3点声明

2024-06-30 19: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技战术层面分析,广州恒大队最后十分钟的发挥确实让人担心,2:2被追平后如果再丢球,等同于掉入深渊。广州恒大本赛季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以前超强的统治力开始变得有些松散,也有些下滑了。一方面是其主力球员拿的冠军次数太多,求胜欲会下降。这很正常,放之四海皆准。冠军拿到手软,迫切的心就会随之降低!另外,恒大的控制力也跟球员年龄有关系。它的核心球员每年岁数的增加,总有一天会表现出来。岁数提升了,或许你依然很努力拼,但可能已经跟不上场上节奏了。这就要看俱乐部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进行调整了。我深信,广州恒大是一支非常职业、非常专业的足球俱乐部,他们一定会在新老交替上有一些作为。广州恒大正在做这样的事情,他们招揽了很多青年才俊,这些都是未来的希望。

然而回到比赛,水原三星是一支非常难缠的队伍,他们非常喜欢利用身体上的优势获益。他的球员很善于利用挤靠、碰撞,让你拿球控球变得不那么容易,这就是俗称“踢得很硬”的球队。这样面对恒大这种讲求中场控制的球队,一般后者会比较吃亏。毕竟你的思想放在控制球上,而对手的思想是不让你控制球……当然,恒大依然保持了一个优点——在困难时可以相持住,正是这种能力的存在,让恒大过去在无数次危机出现时,最终化险为夷。恒大的这个优势还在!所以昨天的比赛最后让人担心,但球队还是顶住了压力。比赛结束的一刻,韩国球员近乎一下子全部扑倒在地,体能消耗太大了,毕竟他们一直在抢,想必对控制球一方而言,消耗更大。

这一次,中国足球又一次面对打平就可以出线的情况,咱们从“想得到做不到”到“想得到又做到了”,这就是进步!这不仅仅是广州恒大的进步,更是中国足球的进步。

鸣:作为央视足球解说员,贺炜在球迷圈中可谓家喻户晓,许多重要的国内国际大赛,大家都是看着您的解说、评论共同度过的。但可能球迷朋友们还不是特别了解您的职业生涯,首先能否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您是如何走上足球解说员、体育评论员这条道路的?在这过程中是否有特别难忘的故事,最终促成这一切,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贺: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有一个方向,那个方向最终引领其去到那里,实际上在路上的时候都知道拿不到结果,因为每天随时都会遇到新的情况,自己也要不断调整予以应对。我本人并不是学新闻播音专业的,事实上我们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足球解说这个小群体里,很少有人是学新闻播音出身的,大部分都是非专业跨过来的。在解说、评论领域为什么可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觉得跟它本身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这个世界上喜欢体育的人很多,每个人在观看比赛时都有表达的欲望,但如何把喜欢体育和有机的表达结合在一起,可能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的分类。或许到了近两年,到了今时今日逐步出现了,类似于叫体育新闻主持(评论)的专业,但以前是没有的。在我入行、也就是十七八年前,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自己的表达让同样喜欢体育的朋友产生共鸣。这个方向没有,因此我们这个年龄段进入这个行业,基本都是靠探索进来的。

在这种大背景下,当年参加了一个央视举办的主持人比赛,对我个人而言,现在回想起来,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接近了这个圈子。我因此结识了这个圈子的一些重磅前辈,他们都是当时的评委。包括刘建宏老师、张路老师、黄健翔老师……接触到这个圈子后,其实每个人的内心会有一个声音告诉你,这辈子你应该要去做什么,你想做什么,你愿意做什么。当然,不一定每个声音告诉你后,都能成功走上这条路,我觉得自己算是幸运的。这些专家前辈都是我的贵人,对我的成长进行了提携与帮助,所以整个一切结合起来,我觉得可复制性很低。其实我们这一行像足球一样,它也需要青训,需要有后备力量,现在逐渐有萌芽了,因为有了这样的专业,这是好事,起码一些孩子可以得到一些基础的培训。这一行此前没有专业,我们算是以从蛮荒时代拓荒的过来人自居,还是很欣慰现在出现这样的萌芽。

说到难忘的事情,某一件两件可能没有,因为你内心想做这件事,你就会去走这条路。其实你每天都会做着各种准备,或是思想上形成一种思维方式的准备,都是为了朝这个方向前进的。大量的同类项合并,最终铺成一条路,并非一两件或几件事就能促成的。

鸣:说到贺炜,大家马上会想到“贺诗人”这个球迷给的别称,似乎已成为您的标签了,您自己喜欢吗?认可吗?最初的由来是什么?跟大家分享一下吧。用文艺、诗意去评论足球,评论竞技体育热点话题,您觉得最大的优势在哪?未来会坚持下去吗?

贺:喜欢当然喜欢啊,因为这是大家对我的喜爱,是大家给我的昵称,但实际上我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过无数次:一,我不会写诗;二,我没有写过诗;三,事实上我根本没有在大家看到的公开场合念过任何一首诗!这三点,我说的绝对都是真话。那么为啥大家都喜欢叫我诗人呢?可能是因为我在解说的过程中偏文艺范儿。然而这种比较文艺的表达方式,更接近一个诗人的气质。即便如此,我还是坚持我说的那三点。阴差阳错也好,受宠若惊也罢,大家这么称呼我如果顺口、过瘾,我欣然接受。不过我自己还是要认清自己的真实情况。我微博所写的,往往就是我说话的方式。过往从读书的时候开始,我喜欢看,也喜欢按照同样的方式去写、去表达。

我当然会坚持这种风格,因为这就是最真实的自己。别人或许有别的渠道、方法及特点,而我就是我。这个行业只有做到百花齐放,才会真正繁盛。对我而言,体育刚开始时推动人荷尔蒙上升,让你产生激动亢奋的感觉,但在这个感觉过去之后,每个人还能从体育演进的过程中找到心灵的共鸣,那个时候还得用头脑去思考,光有荷尔蒙不够。激动过去后,你会找体育运动当中产生的关联。我经常说一句话,如果今天晚上你看到的这场比赛,不管自己喜欢的球队赢了还是输了,它能在场上表现出来的东西有助于你面对推开窗户后你早上真实面对的生活,你这场比赛就没有白看!把一种体育赛场的精神转化到你真实的生活工作中,这是体育带给我们最大的好处。我希望大家能产生这样一种共鸣。但这种共鸣,光靠激情、亢奋是不行的,而是一种理性的思考,并且要用平和的语言去阐述。我就是这么考虑的。

鸣:贺炜职业生涯解说过太多的比赛了,会不会有哪一场令您印象深刻,每每提及都异常兴奋?而在未来,会不会有一场或一系列比赛的解说,是您特别想去参与,甚至会极力争取的?

贺:真的是挺多的,但如果非要说出一场的话,我想说在2013年6月15号,在合肥,中国队最终1:5输给泰国队的比赛,令我印象深刻。当时我在现场解说,那场比赛后现场是发生了球迷骚动的,大家的感情是一样的,聚集在现场不走,他们要卡马乔出来给个说法。如果不是防暴警察控制住局面的话,中国队大巴很可能就被球迷掀翻了……球迷过激的行为当然不对,但大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回来后台里开会,领导说了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看这场球,其实全中国最难受的那个人,就是贺炜……

实际上那场球只有央视直播,看比赛的人近乎都在骂,我是唯一一个想骂,但不能骂,还得给他们找方法,提出一些改进意见的人。我是唯一一个需要压抑怒火之余还得反相表达的一个人,也就是反向情绪要用正向能量去表达,那种感觉当然不好受!所以那场比赛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而在那场比赛后,中国足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卡马乔下课了,一些球员也从此离开了国家队……我知道那场比赛不是一两个人造成的问题,它是综合问题的累加,最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相信这点连泰国人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支U23的球队一定没想到这场友谊赛会给中国足球带来如此大的影响与变化。因此这场比赛迄今为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至于未来期待去解说的比赛,当然有啊!所有的大赛、包括决赛我都有解说的欲望,不过如果跟中国队有关系,那就更好了。如果中国队能进世界杯,那会是我非常期待的。6月4号我会去现场说欧冠决赛,这种比赛现在我说的特别多,包括世界杯决赛,我都说过,每场比赛我都会好好准备,我会享受沉浸其中的感觉。但如果是中国队,如果能进世界杯,它在这个大舞台上的每一场比赛,可以说就是我内心更加盼望去解说的。之前12强赛国足的7场比赛,有6场都是我解说的,很遗憾球队唯一获胜的那场比赛不是我说的……不过所有的过程,我都非常享受。

鸣:您讲中国足球,也讲欧洲足球;您解说男足,也解说女足;您点评中超比赛,也评论国际大赛……涉及面特别广,这其中是否有自己更偏爱的一面?更喜欢解说怎样的比赛?您是否有自己特别热爱的球队?当遇到其比赛解说时,如何保持客观公正?

贺:李敖曾经说过,他读的书特别多,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所以他什么书都读。同样做一个类比,我什么比赛都说!要说特别偏爱,其实没有,毕竟我们属于职业看球。只要是两支队伍相遇,蓝的天绿的草地,不管水平高低,他们相互对抗我就喜欢看。不管是意大利人还是西班牙人在踢,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有球、有比赛,我就会去看,我就喜欢看。

对于喜欢的球队,我有一个百分百正确的答案——我是中国国家队的球迷!我在说国足的比赛时那种倾向性是发自肺腑的,毕竟是祖国的球队,想要完全客观站在中间去评述很难。毕竟你是拿中文解说的,所有听你解说的,基本都是讲中文的。偏向中国队一边,更多是一种家国情怀吧。当然,解说比赛还是应该尽量保持中立,国足的比赛可以稍微有所偏向,但也不能太过头了,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至于俱乐部层面,我记得以前自己说过一句话,像我们这样的人,有固定的审美标准,没有固定的情人……我喜欢一类足球,比如前五年我就喜欢切尔西这种强硬的像爷们儿一样的足球;又比如这五年我喜欢巴萨那种踢球像绣花的风格,实际上各有各的美。当你看多了,就不会觉得一种美可以代表一切。同理,书读多了,你也会减少所谓的癖好,有书来就会去欣赏;球看多了,也会有同样的感觉。所有的强队,比赛都是看一场少一场,它一定会经历高潮和低谷,所以尽情享受当下的美丽足球,少一点争执,少一点谩骂,才是正道。我见过太多王朝的兴起和灭亡了,所以在它兴盛的时候,好好欣赏它,毕竟它代表着这段时间的潮流,不过潮流永远都在变,风格乃至战术也会不断变化,从更高的角度看足球,你就会觉得欣赏永远是第一位的。

公正客观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人是情感动物,也不敢说自己一定做到了,但会尽力去做。如果一场比赛双方球员很努力去拼抢,那没有问题;但如果其中有一队球员的举动超出体育范畴,那就会让中立的球迷倾向对方的想法。当看球的球迷产生情感波动时,我们也会产生,这是很正常的。人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有的时候比赛中有一些微调,有一些偏向,那都是因为对方做了让人愤怒的事情!好比皇马和巴萨,我和徐阳一起说了德比有14个赛季了,我们一致认为,两个球队同时存在,才是两支球队强大的重要原因。相爱相杀,没有对方,彼此都到不了这样的高度!梅西和C罗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没有竞争对手是不行的!不过归根结底,足球是游戏,大家看的时候有情绪,甚至骂一骂,可以理解,享受足球给人带来的快乐很重要,不要把这种情绪放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这就是我认为的最健康的看球心态。

鸣:贺炜一直有解说恒大的各项比赛,对球队很熟悉,可以说,眼下斯科拉里时代的恒大拿下了俱乐部成立以来最多的冠军,但很显然斯家军没有被公认为最强的那支恒大,而且在执教过程中经常被质疑,甚至在程度上超越了历届前任主帅,您觉得最大的原因是啥?历届主帅所带的恒大队,在您心目中觉得哪一支最强?

贺:我觉得可能跟老头的性格有一定关系。斯科拉里不仅在中国和球迷、媒体之间有一点小摩擦,他在巴西、葡萄牙、英国的时候,同样也有相类似的情况出现。这是个倔老头,他在任何地方都一样。但是你不得不说,这个世界上如果有60亿人,斯科拉里对足球的理解,绝对可以排进前一百。对于足球,好多人都觉得自己看得懂,都想表达一下观点。但实际上,在一线做教练的人,他们脑子里所认知的足球,和我们普通人是不一样的,和外围的人是不一样的。

斯科拉里快七十岁了,他执教过无数场重要的比赛,在球队关键时刻甚至到了悬崖边上要做出的外人无从得知的决定,对其而言太多了!应该有上千次,而在其中成功的或许有一半,这种情况可能每个教练每天都在面对。所以斯科拉里的性格就决定了他所带的球队一定是一支相对稳定的队伍。斯科拉里可能缺少的,是“点石成金”的能力。他是一个擅长带强队的主帅,但万事有利弊,斯帅近乎一定会遇到的批评就是轮换太少。他把经常用的11个人,加上轮换的3、4人,一共15人组成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可能要打20年的仗,这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风格。你可以说他固执,也可以说他非常坚持自己的观点。这种理念容易带队拿到成绩,因为它稳,不会有太大起伏。不过当球队一旦走向了歪路,别人也劝不了他。而且他也是一位不太喜欢和球迷、媒体交际、做解释的主帅,老头是火爆脾气,你要选择这样的主帅,就得相信他,让他做下去。

当然,如果出现上面提及的国足1:5负于泰国队这种失控状态的时候,俱乐部当然会有相应止损的工作。但就目前而言,斯科拉里受到的诟病有很多,但他对于球队而言还没有失控!好的主帅耳根子都不能软,自己坚持的东西不会轻易改变,在斯帅还没有失控的前提下,让他带领球队继续前进吧。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轮换不够。好比郑智,真的近乎什么比赛都踢,他毕竟岁数大了,真不能场场拼90分钟,这是一种过渡损耗啊!其实斯帅是明白人,这名球员真踢不动了,他绝不会还让其在场上的,他只是更相信稳固的体系,想利用其尽快建立优势,再进行轮换。他心里是有计划的,球迷们要多给他一点时间。现在还没有失控,所以应该继续支持斯帅,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开创王朝的那支球队一定是比较强的。从无到有,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当然也不能忘记李章洙,他给这支球队打下基础,当然这跟投入也有关系。里皮到队后,匹配上“五个集团军”的投入,才有了王朝的开启。有的教练,给你“五个集团军”,还不一定能打胜仗。但里皮是这样的,只要你保证投入,按照我跟你说的把后勤、把俱乐部建设搞好,我就能给你赢下来!里皮和斯科拉里一样,是这个地球上最懂足球的那拨人。高峰低谷都经历过,什么大场面也都见证过,他们的经验在脑子里,教科书上不一定写了,但一切尽在他的掌控。里皮率领他的团队能帮你赢下比赛和锦标,从0到有、再到巅峰,那支恒大队确实是比较出色、完美的。

不过后来发展到一定阶段,当恒大队过度倾向意大利外援的时候,也出现了濒临失控的情况。迪亚曼蒂和吉拉迪诺到来后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随后又把斯科拉里请来。我把他的到来,称之为恒大队的“二次革命”!辉煌的巴萨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梦二队和梦三队之间,也就是从里杰卡尔德离队到瓜迪奥拉接手前的这段时间,那个时候强如巴萨也有动荡。幸好球员实力依然强劲,所以成绩上掉得不厉害,统治力稍有下降。后来瓜迪奥拉来了,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在我看来,斯科拉里的到来,就是扮演这个角色。

一个王朝开启后,中间可能会经历动荡,然后马上迎来二次革命!斯科拉里带领恒大拿到第二个亚冠冠军,继续着辉煌的脚步。这个过程,斯帅居功至伟!他确实比较善于带队打杯赛,斯帅有能力迅速成军,然后让其具有战斗力,他是二次革命的最佳角色。这两个人,恒大俱乐部找得非常好,既建立了王朝,又在稍有松懈时成功进行二次革命,推向一个更高的高度。斯科拉里相当于在恒大队的发展历程中,给其支了一个支柱,所以不论明天会怎样,他对于这支球队的功绩是很大的。在过去中超连续夺冠、亚冠三年两度问鼎的过程中,斯科拉里的出现,是给球队又踩了一脚油门。两位世界名帅,为广州队未来20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鸣:足坛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一支球队如果在新赛季投入很大,不一定会有好成绩;但如果它选择维持现状不加大投入,那么一定会退步。恒大在2017赛季阵容结构基本稳定,没有特别大的投入,您觉得目前看退步了吗?今年球队的目标是四冠王,能实现吗?对于2020年全华班的目标,您又如何解读?

贺:这其实不是广州恒大一家的问题,而是世界性难题。在三年时间里两次拿到洲际俱乐部比赛冠军,两次参与世俱杯的比赛,此前中国没有一家俱乐部做到。在亚冠改制后,在赛制更加接近欧洲联赛的情况下,投入变得最为重要。这时候中超俱乐部就把J、K联赛的球队压到了下面,目前他们面对中超俱乐部全面处于下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投入变得格外重要!

现在在中甲,如果想要保级,一年的投入得在3亿人民币左右。想要冲超更不得了,像深圳佳兆业,本赛季投入7个多亿人民币,这是中甲冲超的资金配备。那么中超呢?想要保级,没有数千万欧元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的对手都在扩充军备,外援都是顶级的,在这样的竞争氛围里,你不跟上,一定会掉队!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我刚才说到恒大两位主帅为球队未来20年打下基础,并不是说它就都能每年都夺冠,但起码在未来20年,能成为中超极具竞争力的冠军争夺者之一。而本赛季的四冠王,我认为对恒大而言实施起来有非常大的难度。首先,恒大在中超是近期连胜狂拿分数后才回到的榜首,看起来回到了轨道,但过去这两个月它太累了,中超前四轮劲敌+亚冠+国家队比赛,太累了!这两个月的征战,说实话把全年的体能储备都消耗过半了……恒大是冠军,一上来就魔鬼赛程,能够度过第一个关卡不容易。但很可惜,它的油耗也差不多了。中超本赛季就没有太长的间歇期,得不到重新加油的机会,这样的话,我觉得到了中超后半段的时候,以恒大目前的控制力下降的总体趋势而言,它会比较辛苦。恒大在路上虽说还没冲刺,但却在不断过泥坑,一个接一个的大坑!越往后体能消耗越大,老将的伤病如何不好确认,毕竟体能下降了伤病会增多。如果关键位置出现伤停,那对恒大影响非常大。

四冠王意味着什么?足协杯,变数太大,不好说;中超,现在排第一,但后劲足不足,这是重大的考量;亚冠,虽然恒大创造亚冠改制以来的纪录,以不败出线,但接下来的淘汰赛绝对不好应对,毕竟球队在场面上反映出来的内容说服力不够……未来东亚四强,我觉得很有可能会出现两支中超球队,特别是上海上港,势头很猛。他们的外援配置,在我看来完全是打欧联杯的配置。他们竞争力很强,我觉得进东亚四强难度不大。倘若成真,中国球迷会遇上幸福的烦恼,在亚冠看到中超德比。

亚冠这条路特别难,恒大在今年统治力已经下降了,它在曾经高峰期的时候,在亚冠的成绩都是比较动荡的,要么冠军要么止步八强;要么再夺冠要么小组都不出线……这种波动就意味着亚冠这种洲际俱乐部赛事非常具有偶然性。同理,欧冠改制20年了,也没有球队能够卫冕!亚冠真的很艰难啊!四冠王现在只拿了一个赛季初进行的分量最轻的超级杯,说实话剩下三个都有难度。不要觉得我悲观,恒大已经是王者了,除了它,中国现在没有一个俱乐部敢说自己要拿四冠王的!

相信广州球迷都会有隐忧,只是不愿意说出来……大家还是希望球队可以相持住,在关键时候有超级球星可以挺身而出。但毕竟联赛是30轮的角逐,万一队员受伤,万一体能不够,到目前为止已经初现端倪了,下半场球队的控制力下降,和体能不够密切相关。如果连保利尼奥都跑不动了,你很难奢求球队继续有好的成绩。所以俱乐部还是要未雨绸缪,想一些应对之策。

对于2020年全华班目标,我是这样看的。一个目标的制定,是基于当时的条件和环境,做出的自己的期许。这个目标的设定,并不意味着这个目标永远不会变!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是如此。2020年实现全华班的目标,我觉得是一个很大胆、很新颖也很有勇气的想法,它是根据当时的环境、条件以及自身的储备做出的设想,但是随着资本大投入的产生,它会在一线队面临巨大的压力。当上港、苏宁、华夏幸福、鲁能等俱乐部都在大手笔投入时,你的全华班还能否如你所愿去正常前进,我觉得这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集团的意志就可以控制的。所以在外界局面发生变化时,你要因势利导,自己要赶紧调整自身状态。我不认为这个计划是荒谬的,它是一个伟大、有勇气的想法,但是适当的调整,会是更有勇气的做法。

鸣:谈谈国足吧,败给伊朗后,这支国家队进军俄罗斯世界杯的机会很渺茫了,您直击、解说多场国足比赛,倾注了很多情感,但从理性一面分析,您觉得眼下里皮带的这支国足未来真的有希望吗?真的有比过去明显的进步吗?除了自信,是否还有体现在别的地方?

贺:这个问题不错,我稍微扯开一点再往回说。大家都看过《指环王》的电影,在第三集里,罗汉国的骑士在招募的过程中被告知,只有6000人愿意参与。你可是要面对十几万的半兽人大军啊!这6000个骑士眼神中自然有犹豫和徘徊……大家纷纷讨论,我们这不是去送死吗?我们根本赢不了啊!正在这个时候,国王走到说话的人背后,回答道,我们不能赢,但我们要战斗到最后一刻!我们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倒下!

把事情说回来,里皮带领这支国家队,在眼下的基础上想要强行杀进世界杯?一;足球不是这么踢的;二,你对其他前面赢你的球队不公平。你凭什么?我们不一定能够进世界杯,那么我们要不要战斗到底?毕竟我们已经15年没有打过这个级别的赛事了,如今我们战至10强赛,我们到底要不要战斗到最后一刻?我们要不要倒在俄罗斯世界杯的大门门口?还是说距离它3里地,我觉得到不了,就放弃了……这是两回事!所以里皮现在更多要培养的,是中国足球的精神气质。足球的精神气质,实际上就是这个国家男人的精神,是一种“明知不可为,但我要努力到自己的最高点,哪怕倒在门前”的精神,这种优雅的倒下,绝对要比半途而废的强太多!里皮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要让中国足球产生一种“我要奋战到最后一滴血流尽”的精神力量。

从技术角度考量的话,我们还真是有希望。我们现在不敢奢求小组头两名直接晋级的名额,我们要竞争小组第三。如果附加赛输了,也算是倒在门口了。如果赢了,还要去跟中北美的球队去对抗,虽然胜算很小,但是那也是我们继续往前走了一步,你爬到了门口然后倒下,所有人会认为你是英雄。

小组中我们要竞争的是乌兹别克斯坦,他们最后三轮的对手是中国、伊朗、韩国,小组赛中最难的对手放在了最后,其中8月31号在武汉,国足要与乌兹别克斯坦直接对碰。这场球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拿下,否则一切前提都没有了。乌兹别克还有一场在伊朗的比赛,我不认为他们能拿到3分,最多1分。还有一场,它主场迎战韩国队,而韩国队目前还没有完全确认自己小组第二的位置,韩国肯定不会放乌兹别克。在韩国身上拿1分,这样一共有2分。而反观国足,马上要在马来西亚迎战叙利亚,相信中国球迷一定会把滨城营造成国足的主场。我们如果能够顺利在马来西亚拿下叙利亚,回到武汉,在直接对话中拿下乌兹别克,小组赛最后一轮客场对卡塔尔。现在卡塔尔排名垫底,已经没有戏了,我们这三场比赛要拿9分,就还有希望,这是前提。与此同时乌兹别克只能拿到2分,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反超乌兹别克排名小组第三。

当然,这是技术分析,你可以发现,和过去的几届世界杯预选赛非常相似,最终没进世界杯,就差了1分!过去确实多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这次也极有可能重演,如果运气好一点,说不定就能打进附加赛。而那个对于中国足球而言,那就是世界杯了。现在每一场比赛都是万众瞩目,我直播的比赛每场都超过2亿球迷在观看,中国足球有这样的关注度足够了,但前提必须是拼到了最后一关,倒在了进入世界杯的门口,这样才对得起如此高的关注度。不能自己连分数都没算明白,就说没戏了!即便心里知道戏不大,也得拼到最后,不能相隔老远就放弃。里皮现在要做的,就是培养这种战斗精神。一场一场好好准备,争取3场比赛都赢下来,剩下的,就看运气了。精神上先别跪下,一场一场拼,这就是里皮团队存在的重要意义。

至于其他层面的进步,我觉得也很明显。里皮和高洪波带队时战术完全不同,举个例子:客场打伊朗的比赛,我在现场解说的。其实上半场打得还好,虽然处于下风,但基本与对手是个均势的状态。下半场姜至鹏出现一个失误,国足下半场开场就丢球,国足落后,紧接着伊朗主攻姜至鹏这边。球员由于有失误,心里也会有波动。那段时间,姜至鹏那边被伊朗队打穿了。而就在这个时候,如果是中国教练(不特指高洪波指导),一定是对位换人,把姜至鹏换下来,要么就是加多一个后卫,通过人数增多巩固防线。但你看里皮是怎么换人的,他减一个后卫,在国足最困难的时候里皮把球队阵型改成343了。姜至鹏的位置往前提,让冯潇霆过去左边,让郑智回来打中后卫。姜至鹏推上去后,他防守的弱点就被忽略了,因为他不用防守了,他的任务是下底传中。而他传了两脚后,自己也放松了。所以,这是不一样的足球理念。像里皮这样的教练,在处理如何避免自己弱点的问题上,他选择的方法是将弱点变成自身的长处。

这种想法实际上对国足的帮助很大。武术家常说,“一拳打得开,少得百拳来”,说白了是一样的道理。或许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在伊朗主场敢这么干的人,绝非等闲之辈。试想一下,本来就防不住对手,还减少一个后卫,万一被对方打开了呢?这一犹豫,姜至鹏那边被再进一个,国足也就彻底没戏了。当然,我们和伊朗在整体实力上,还是有差距的。人家在亚洲27个月排名第一,这个队比我们强太多了,但我们踢的时候,不像以前一样心理上先跪下了,这点太重要了!我一直在场边看,毕竟自己两个时代都经历过,所以能够强烈感受到这种变化。虽然比赛输了,数据都处于劣势,但心理上的变化是微妙的变化,需要近距离观察才行。

在解说这场球的时候,我记得我用了这样一句话,“中国队的呼吸很均匀……”后来得到了一些业内朋友的肯定。你要知道,人一紧张的时候,呼吸一定不均匀;而在你平稳的时候,呼吸就会均匀,该做什么做什么。中国对那天就是如此,这就是里皮带来的变化。有他在,很多人都放心了、踏实了。不过里皮岁数大了,不可能带国足特别长的时间,我个人觉得他会带到2019年亚洲杯结束,为下一届世界杯留一个好的架子。

鸣:在中国足球日益火爆的今天,青训问题愈发受到重视。您是否有自己认可的青训理念?怎样的青训,才是好的青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足球人才?我们现在最欠缺的是什么?未来应该怎么做?

贺:我不是青训一线的教练,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因为青少年足球培训和顶级一线队球员的培训是两码事。青少年具有成长性,小孩子大一岁各方面都会不一样,变化很快。我个人认为,对于青训而言,基数特别重要,也就是人数特别重要!因为青少年身体、智力的发育都不是匀速的,在这个不均衡的发展体系中一定要有慧眼,一定要有丰富青训经验的教练、球探,去看这个孩子未来的发展。你看孩子,绝对不能看他现在踢得好不好,当然是要看几年之后,有经验的人就能够分辨出哪些是好苗子,可以继续加以培养。那些经验并没有教科书,而现在可能有一些科学的辅助手段,可以了解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但那只是身体,足球还有精神,还有技战术,还有头脑……那么如何提高成才率呢?只有基数!五万人里选出的人,必然会比五千人里选出的人水平要高。这是一个常理。

过去,我们的教育体系和体育体系是割裂的,这是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学校不允许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项目,足球首当其冲。对抗强的运动不让做,隔网的运动可以进行。由于人口基数大,因此我们擅长的都是隔网运动。当现在把体育和教育结合起来,无论中国足球未来会怎样,我们目前各方在做的事情,在15年到20年之间,一定会给中国足球带来“黄金一代”。请记住这句话,到时看对不对!

有时候大家说资本投入有投机性,有人说资本投入有盲目性,但是无论如何,现在的足球进校园是由教育部牵头,国家有政策,学校就会放手去做。不管方法对不对,我们有那么大的人口基数,15到20年内一定会出现“黄金一代”的。那时候的中国队,也会在世界杯上有一个历史性突破。还是那句话,中国综合国力强大了,进军世界杯绝不是一个梦想!我们现在还处在一个拓荒的阶段,但迎来“黄金时代”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前景是光明的,未来可期。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我们不能走日韩的道路,他们太小了,他们可以举国上下都踢一个阵型,都用一套战术打法。我们确实很难做到,我们不能要求中国走一种足球风格。中国应该是大国的足球发展思路,大国的体育发展思路,就是百花齐放!人家不可能给咱指明一条完全适应咱的路,因为咱们太大了。只能自己摸索,那就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各种风格都尝试一下,不要都去效仿一种模式。现在各国青训都在中国办班,搞活动,这是好事,不要限定我们只能踢一种风格的足球。只要没有太大的动荡,我坚信中国足球迟早有起来的一天。这和经济的发展是一样的。对我们而言,这或许是最好的时代。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中国足球真正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愿,我坚信它一定会到来。

鸣:最后,贺炜对一直关注您、支持您、喜欢您解说的球迷,特别是广州恒大、包括国足的球迷朋友们,说一些肺腑之言吧。

贺:广州这座城市我很喜欢,我来的次数也非常多,都是因足球之缘来到广州,来到这儿也能充分感受广东人、广州人对足球发自肺腑的喜爱。每次天河体育中心有比赛的时候,整个周边都会陷入红色的海洋,所有的球迷都会穿着恒大的主场队服,而且特别好的是在广东、在华南地区,广州这座城市的气质和这支球队,还有这里的球迷,契合得非常好!

广州是一座特别亲切的城市,用这个词,是我个人对广州最深刻的印象。这座城市的气质和价值观是我很欣赏的,是谦逊朴实,是低调务实的状态。而广州恒大队过去这些年在做事情上非常高调,因为你必须要开创出一片天地来,但在做事情之余,这支球队很好地融入了这座城市当中。有很多球迷也会把这支球队当作自己在这座城市生活的图腾。在每周繁忙、艰辛的工作之余,你还能想到周末也许我会去天体看一场广州队的比赛。如果赢了,我会很高兴;如果输了,我相信它下周会卷土从来。这种精神的寄托特别重要,对数以万计的人来说,在这座城市有一个精神的纽带,就是这支球队。

广州足球过去有过辉煌,它一直是中国足球重要的版图。中间也有过迷茫,众所周知,在恒大崛起之前,广州足球也曾沉寂过一段时间,不过在重新崛起后,广州这片土地给这支球队的营养、支持是非常关键的。过去迷茫时留下的经验,也会在这支球队王朝崛起的过程中给予其巨大的帮助。所以这座城市、这支球队给我的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亲切!

球迷当然也是如此,每次看到恒大球迷现场给球队加油,比赛结束后恒大全队绕场感谢球迷的时候,我就深深感觉到这座大体育场就像一个大的家一样。这种球迷文化是之前中国足球所欠缺的,但现在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像广州、上海等很多地方都有这种文化的兴起。这是中国足球的进步。广州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他很开放很包容,这支球队同样如此。希望这支球队能够继续好下去,也希望大家不管俱乐部和球队选择怎样的道路,它都依旧还会是大家精神上的图腾。哪怕不一定都去现场看比赛,大家能够一起踢踢球、侃侃球,舒缓一下工作的压力,这是很好的、很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很喜欢广州这座城市,还有广州恒大队,加油。

专访心得:这次的体坛名嘴专访报道超过一万三千字,可谓内容丰富,其中观点更是独到精辟,因此首先必须感谢贺炜老师愿意拿出近1个半小时的时间,并知无不言、侃侃而谈。实际上整个专访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感知的过程,回来后自己再去听录音,每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着实让人受益匪浅。然而贺炜在阐述观点的过程中,确实从语句中不自觉般崭露出一股浓浓的文艺范儿,因此大家称其“贺诗人”,确实恰如其分。这种风格相信正如贺炜所说,会延续下去。最后,希望自己用心完成的这篇专访报道,可以得到您的认同,也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笔者会继续努力,为大家持续送上更优质的报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