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助力乡村振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费县薛庄镇薛庄村 科技支撑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支撑助力乡村振兴

2024-03-02 14: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play

  大众网记者 卞旭 通讯员 兰成云 临沂报道

  费县薛庄镇昊岩村,一个远近闻名的果树种植大村,果业是当地百姓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村里主导产业为梨种植业,这里发展梨园种植已经有着近30年的历史。三年来,这里悄悄发生的“科技合伙人”故事,正在促进当地果树产业的转型升级。

  2020年6月,怀着对“三农”事业的满腔热忱,响应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三个突破”战略的王少敏研究员作为第一批脱产挂职人员加入省农科院费县工作组。经过对昊岩村梨产业的广泛走访调研后,他发现昊岩村有土地面积4647亩,其中果园面积近800亩,涉及梨园面积近500亩,苹果150亩,桃80余亩,板栗、核桃等近50亩,另有蔬菜大棚200亩。尤其梨种植业,从发展丰水梨到近几年引进秋月梨作为主栽品种,原有丰水梨90%以上改造成秋月梨,另种植有部分绿宝石、黄金梨、爱宕梨等品种,表面看有着一定产业基础。

  但经过认真深入分析,他认为该村主导产业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栽培模式落后,标准示范园少,果园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装备差,人工成本高。二是果品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家庭分散经营果园占90%以上,生产、流通等环节组织化水平偏低,规模较小,组织结构松散,运作不规范,社会化服务的能力不足。三是果农老龄化严重,技术推广体系薄弱。

  发现了问题之所在,也就找到了突破的方向。两年来王少敏立足当地实际,科学编制果树产业发展规划,无偿为果农提供优新品种60余个,示范推广梨轻简化管理技术,指导建立宽行密植标准化果园2000余亩,开展技术指导100余场次,培训果农5000余人次。他扎根生产一线,做给果农看、带着果农干、帮助果农销、促进果农富,使每亩梨园新增收入3-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受到村里的认可。期间更是无偿捐赠图书600余册,为村里建立了第一个“农家书屋”,丰富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2022年12月,王少敏研究员退休后,所在团队的魏树伟副研究员接棒继续在昊岩村担任第一村主任,团队董冉博士担任所在村企的科技副总,焦慧君博士作为“百名博士兴百村”活动的一员,一并挂职本村继续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在梨树生长发育期的每一个关键生产节点,总能见到他们在村里开展技术服务的身影。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半年来,魏树伟及其团队成员先后组织开展大型现场技术培训5次,培训内容涉及梨新品种的选择、新技术新模式、土肥水管理、秋月梨特点及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培训人员170余人次,示范推广新梨7号、苏翠1号、翠玉等梨新品种10余个,普及宽行密集技术、高光效树形、树盘覆盖新技术、秋月梨合理修剪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5项,有力推动了当地果树产业的持续转型升级。特别地,由董冉博士担任科技副总的费县树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于对团队新品种、新技术的持续引进推广应用,成为当地梨种植大户的典型代表。

  不仅如此,为提升、拓展“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中的乡村人才培育模式,团队成员董冉博士、焦慧君博士已报名加入农业科技培训讲师团,继续为薛庄镇昊岩村以至整个费县梨种植产业的乡村人才培训和研学教育发光发热。同时,魏树伟及其团队更成为昊岩村梨种植产业百千万”工程科技合伙候选人,进一步将三年来取得的“三个突破”工作成果和资源融入昊岩村乡村振兴的沃土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三年来,以王少敏、魏树伟、董冉、焦慧君为代表的仁果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的专家们立足昊岩村梨种植产业生产实际,通过建设基地、培育市场、延伸产业链,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携科技之风吹开、催活了当地农业产业,有力推动了当地果树产业的转型升级,真正践行了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