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十四五”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贵州安顺化工 安顺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十四五”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

安顺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十四五”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

2024-07-14 22: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安顺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十四五”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

(2021年—2025年)

2020年12月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十四五”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

专业简介

1、专业概况

安顺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办于2011年,2012年9月开始面向全国招生。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具有对化工类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能在化学、化工、材料、能源、医药、食品、冶金、环保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专业方向设置原则是立足黔中,以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人才竞争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就业需要为导向,依据贵州能源大省,煤炭、磷、锰等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设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该专业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工程特色显著,对化学反应、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过程与设备、工艺过程系统模拟优化等知识贯穿结合,使学生具有设计、优化与管理能力;二是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使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能力,在精细化学品、复合材料、制药工程、涂料及应用、高分子化工与工艺等方面更有研发和应用能力。目前本专业现有2018级、2019级、2020级、2021级化学工程与工艺班,覆盖四个年级,共计本科生261人。

2、专业办学条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教授4人,副教授11人),中级职称16人,博士8人,硕士20人。年龄在45岁以下的教师约占80%,是一支专业素质较高、师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3000 m2综合实验大楼,下设贵州省教育厅功能材料与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教育厅金刺梨研究与开发工程中心、分析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化工实验室、化工模拟仿真实验室、污水净化创新实训中心等,拥有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谱仪、分子荧光光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

近几年来,本专业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实验技能、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和社会实践活动。拥有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校级重点课程2项和基础化学教学团队建设项目1项。本专业教师依托贵州省教育厅省级“功能材料与资源化学特色重点实验室”、省级“无机化学”重点支持学科、省级“物理化学”重点支持学科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项目3项,省科技厅-安顺市政府-安顺学院三方联合基金11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5项,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2项,研究经费500多万元,发表各类研究论文1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近30篇,核心期刊30余篇。另外,化学化工学院教师指导学生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余项,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与化工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荣获国家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3项,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级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设计类三等奖1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顺学院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西南赛区决赛三等奖1项,贵州省第二届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按照贵州省、安顺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要求,明确办学的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服务定位、和目标定位。按照建设国内同类大学高水平化工类学科的战略目标要求,将培养合格的本科生和科技创新确立为未来发展与建设的重要任务。以国家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体制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为突破口,凝练重点科研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整合优秀创新人才,构建优化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形成以科技创新带动教育创新,推动学科建设和管理改革。特别要加强应用研究,强化科技服务功能,建立起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调整为主线,以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依托,以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为支撑,按照“加强基础,注重应用,优化结构,增强优势,协调发展,突出特色”的思路,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灵活设置学科专业方向,在继续巩固和保持教师教育优势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不断提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

三、“十三五”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效

1、“十三五”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及优势

与省内同类院校相比,安顺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虽然办学时间不长,但是现有相关专业(化学专业)办学历史较长,基础学科建设有一定的基础和积累。尤其是201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来,在评建方针(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指导下,加大了投入,发展迅速,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规范化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提高,并于2019年获教育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建设。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与本二级学院的化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具有一脉相传的起源、相近似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部分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为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有利基础。国家倡导科学的发展观,资源与化学工业是目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受到政府和百姓普遍关注的传统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前景看好,生源数量与质量均有保证。

2、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虽然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但是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教师人员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在学术上具有影响力的人才还缺乏。招生规模和教师总数已经达到要求,但与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还不是完全对口,在“十四五”期间还需有计划地补充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冶金化工、制药工程等专业人才。

化工专业教学实验和实习学时多、要求高,经过评建推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目前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数量得到一定的补充、型号正在更新。学生实验项目、内容和学时已达到了本科教学水平的要求。但是,开放实验室建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内容还不丰富,从长远发展来看,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落实质量管理措施,巩固优良学风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近年来教师研究课题在逐渐增加,实力在增强,科技成果不断增多。但与省内外同类型高校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研究经费不足,科研项目分散,制约了整体的科技产出;学科交叉融合不够,重大科研项目少,科研团队协作薄弱,缺乏标志性科研成果;另外,部分教师的工作理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认识不足。

四、专业建设定位、特色与目标

以安顺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契机,深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以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为主要内容,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成校内特色鲜明的示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既定目标,专业预期就业率达到99%,在贵州省同类高校中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本科专业。争取在实践教学和教学方法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最终在培养地方性、工程应用型人才质量上实现创新和突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专业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编写出与之配套的2~4门应用型课程教材,并将这一模式逐步推广到其他相关课程。构建一支专业更扎实、素质更全面、结构更合理、队伍更稳定的“双师型”师资团队,使之更能够适应本科层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性人才教育培养的需要。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化学工程与工艺实训中心;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嵌入式”“准生产型”实习实训模式,通过产业化运作,使其功能上不仅能够满足校内实验实训及生产性实习要求,同时满足本专业相关技术研发、校企合作技术攻关及对外技术服务的条件。

在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逐步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程度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实验建设力度,使本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00万元以上,实验内容和实验条件力争达到省内同类专业先进水平。

鼓励和督促本专业教师开展教研科研,力争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省级教学成果5项,科研项目15项。

五、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

1、人才培养规格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具备扎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具有对化工类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能在化学、化工、材料、能源、医药、食品、冶金、环保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

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服从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②掌握从事化工生产、设计、研发等工作所需要的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应用等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

③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化工流程设计、化工产品开发、化工生产运行等环节中问题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趋势以及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④掌握本专业需要的实验技能、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能够采用化学工程技术方法对化学工程与工艺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和实施实验、实验结果分析、数据处理,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的结论。具备化工生产设备的操作、控制和维护维修的基本技能;

⑤具备综合运用化学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化工设计、模拟、生产、系统优化控制和解决化学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⑥了解与化工职业和化工行业相关的生产、设计、研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化工行业对社会的影响;

⑦掌握本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⑧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⑨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查阅专业外文文献和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

⑩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

2、人才培养模式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道德品质优秀,专业素质高,比较系统地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哲学、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并了解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初步运用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开发新产品工艺、设计工业生产路线以及控制、管理产品生产运行过程。具有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专业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新产品、新工艺的初步创新能力,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审美修养,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与军事合格标准,英语达到国家四级,计算机水平达到国家二级;积极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高校之间合作模式培养人才;积极支持鼓励学生考研,力争实现本专业每年考上硕士研究生不低于5人;指导学生申请与化工学科相关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15项,力争实现全国化工设计大赛获奖零突破,争取在全国化工实验大赛西南赛区竞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并力争实现全国化工实验大赛获奖零突破。

3、培养方案

转变思维模式,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想、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结构优化、总学分与学分结构优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与优化、与国外国内及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做法与经验等进行深入的调研,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积极推进新工科的建设。

4、课程与教材建设

以课程的建设、验收、评估为契机,带动和推进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课程建设的重点主要是抓好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建设。确定多层次重点建设的课程(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以五年为周期开展建设。

以化工、冶金、材料等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整合,制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加强课程建设与社会发展、企业生产相适应。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培养实践能力培养。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完善本专业各门课程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开展相关课程教学研究,完善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通过5年的建设,拟定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如表1。

表1精品课程建设规划表(单位/个)

年度

级别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校级

1

2

2

3

3

省级

1

1

1

2

2

国家级

0

0

0

1

1

在课程建设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化工特色教材建设,促使教学形成特色。按照“彰显特色、争创一流”的原则,鼓励教师结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学生特点,编写有特色的、高水平的专业课程教材。

5、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我们将结合这次专业建设的过程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速度和水平,特别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在5年左右,通过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岗位学习培训、有计划的选派进修深造和到企业实习、科研开发等途径,锻炼和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建设好一支思想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作风严谨、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水平高、实践动手能力强、精通化工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老中青搭配合理的一流师资队伍。

①师资队伍人员配置

五年内,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引进无机化工生产、有机化工生产、精细化工生产、冶金化工、环境检测等专业高技能、高职称教师,充实一线教学岗位;充实和加强实习、实验管理队伍。

②师资队伍培训计划

基本功达标:5年内,通过自学、老教师传帮带、专业内(或学院)考核等方式,使新进青年教师过三关:即教学基本功过关、专业理论过关、操作技能过关。

学历达标:创造条件选送4-6名专业教师攻读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五年内,一线教学岗位教师的学历博士以上的教师达到50%以上。有计划选派部分实习教师参加化工类专业技能培训。

教学科研能力达标:对现有教师,一方面通过狠促科研,提高其学术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安排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或到企业挂职等办法锻炼他们专业实践能力,改善素质结构,使他们具有化工实践背景,提高教学水平。

职称达标:除了加大力度培养人和引进人才以外,更重要的是用好人,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在职称问题上,应有的放矢地加以培养。

外聘师资力量:聘请企业专家或技术人员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有丰富实践经验并掌握最新技术和技能的兼职教师队伍。经过5年的建设,争取本专业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占50%,中级职称教师占40%以上;基本形成了“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创新团队”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学术梯队。

具体建设规划情况如表2和表3。

表2 “十四五”期间专任教师人数、职称及分布情况

年 份

职称(人数)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高 级

16

17

18

19

20

中 级

19

20

21

22

23

初 级

0

0

0

0

0

合 计

35

37

39

41

43

表3 “十四五”期间外聘兼职人数分布情况

年 份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兼职教师(人数)

5

5

6

7

7

6、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是加强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前提条件。计划通过院内投资、政府资助、校企联合等形式,在5年内,建成具备完善功能和相当规模的校内教学实验室3个,校外实训基地5个。

①校内实训(验)室建设

建设完备、开放和具备省内一流的化工实验室、化工仿真实验室、实训平台,具体见表4。开展与校外化工企业联合,建设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大型生产型实训基地。

表4 校内实训(验)室一览表

序 号

实训(验)室名称

实训课程

实训项目

建设年度

经费(万)

备注

1

化工实验室

化工原理实验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

2021-2025年度

180万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筛板塔精馏过程实验

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液液转盘萃取实验

2

化工仿真实验室

化工仿真实验

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

2021-2025年度

60万

二氧化碳吸收与解吸实验3D

传热实验

精馏实验

化工流动过程综合实验3D

反应精馏法制甲缩醛实验3D

3

化工实训平台

化工实训

水质分析检测中心

2021-2025年度

350万

污水净化创新实训中心

多功能环保型精细化工生产线

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继续加强与市内规模较大的化工生产企业的联系,进一步探讨校企联合指导实习、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方式和方法。采取请进来(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讲课、指导实习等)、送出去(将本专业教师定期送到相关单位进行锻炼、将学生送到企业实习或进行毕业设计等)等有效措施,将社会办学力量纳入到本专业教学计划中来。

目前已与上海市农科院、安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贵州安顺油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南风日化有限公司、安顺市普定县栋泰辉建材有限公司、安顺市金星王啤酒厂、安顺市环境监测站等企事业达成意向性协议,建立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校外实习基地。

7、教学质量保障

①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树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修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信息收集与分析、信息反馈、质量改进的循环闭合的质量保证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保障和促进作用。

②强化教学目标管理,控制教学关键环节。根据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工作特点,设计与之对应的指标体系和确定指标内涵,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六、保障措施

“十四五”期间,本着“既重视目标管理,又重视过程管理”的思路,化学化工学院将继续完善教学运行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师教学工作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为本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安顺学院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教学队伍结构基本合理、拥有贵州省教育厅功能材料与资源化学特色重点实验室,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省级重点支持学科,省级精品课程1门,5门校级精品课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安顺学院的重点专业和主导方向,学校在经费支持、软硬件条件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