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考试考点解读:什么是现代货币数量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货币论的优缺点 AFP考试考点解读:什么是现代货币数量论

AFP考试考点解读:什么是现代货币数量论

2024-07-12 02: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AFP考试考点解读:什么是现代货币数量论  现代货币数量论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的对传统货币数量论进行补充和发展的一种新的货币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不仅影响物价,而且也影响总产量或国民收入;货币供给量与名义收入间存在着直接而密切的因果关系。现代货币数量论是现代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现代货币主义者强调所谓“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

  现代货币数量论的重要代表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1956年,他发表《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一文,对货币数量论给予了新的解释。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首先应该是货币需求的理论,因而提出其著名的货币需求函数式:

  M/P= f(rb;re;1 /P;dp/dt;W;Y/P;弘)

  货币需求函数式表明: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经济变量包括:各种生息资产的预期报酬率rb、re;预期的物价水平变动率1 /P,dp/dt;由财富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W;实际的国民收入Y/P;以及其它非收入变量肛等。此后,弗里德曼在1959年发表的《对货币的需求:一些理论的和经验的答案》一文中,以及在1963年与A-J.施瓦茨合著的《美国货币史(1867 -1960)》一书中,对美国近百年来货币数量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他通过对货币需求函数自变量的逐一分析,得出了一个能以儿个确定的自变量来表达的、具有确定弹性系数的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为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提供了大量有经验材料依据的数据,并由此得出结论说:货币数量论并不需要假定V或K是固定不变的常数,而只是假定它们同影响它们的经济变量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函数关系,因而货币量的变化V或K的影响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从理论分析上将货币量的变化直接与名义国民收入py的变化紧密联系起来。

  1970年和1971年,弗里德曼先后发表了《货币分析的理论结构》与《名义收入的货币理论》两篇文章,提出了货币分析的理论模型,构成了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主要理论结构。对理论模型的动态特点与调节过程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货币数量的变化对长期的实际收入的作用是无足轻重的,但对长期的名义收入的变化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就短期波动来说,货币数量的变化不仅影响名义收入,也影响实际收入。因而“货币最重要”,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是经济稳定的决定性因素。

  据此,弗里德曼提出要使经济稳定,必须实行一种所谓“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其主要内容是:为了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应尽量解除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政府需要采用的*10政策,是把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长期地固定在同预计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是以确认货币因素对名义国民收入变动的决定作用为其基本内容的,因而又叫“名义收入的货币理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